导航栏

×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12篇。

为了满足您的期望我们编辑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经历了一件事或是看了一部作品的话,都会有一些心得,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我们的感受。心得体会就是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系列内心的想法。这篇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您可以在其中找到需要的任何信息!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1)

拿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我先翻看了一下出版信息,看看有没有“版权所有,翻版必究。”的字样。因为这是一本教育性质的书籍,如果作者心量太小,怎么会对教育有深刻的领悟,更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古圣先贤心量大,绝不会有“版权所有,翻版必究。”的想法,倒是希望每一个子孙后代受益无穷,所以留下来的教诲能够成为经典,能够突破时空。在这本书中我没有找到版权的特别声明,这才打开来细心阅读。

读过《自序》,我更加深刻地感到经典所含藏的深广智慧,即使仅窥其一斑,就已颇有所得,开启超乎常人的智慧,可见如果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圣贤教学的学习,那一定能够开启智慧的大光明,正如弟子规中所说:圣与贤可驯至。

一、取法乎上“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取法乎下,毫无所得。”

因此我们要向经典学习,学什么经典,当然是古圣先贤的教诲,为什么?因为古圣先贤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了,而孔子的箸述正是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我们的学习,要多多向孔夫子请教,这个一定要有信心,你看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宣言》中都说了,要解决世纪的问题,就应当汲取孔夫子的智慧,难道我们还能超过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头脑吗?当然我们更应当学一学佛法,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挽救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曾经出现在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是最伟大的、最有成就的教育家,所以更是我们教师应当了解和学习的。你要是问我读什么书,我就告诉你我只读圣人的经典,其他的专家学者的一概不读,为什么?很简单,取法乎上;你要是问我学什么人,我就告诉你我只学圣人,其他的专家学者一概不学,为什么?很简单,取法乎上。

二、广学还是专精。

书中提到要广博多览古今中外的经典,但我想这不是对我说的,因为我得清楚,要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广学多闻,如果没有一定基础,上来就广学多闻,心一下子就乱了,学多了反而是干扰,你看在佛门中常念的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看这个学习方法是有次递的,先发愿,然后自己断烦恼,得清静心,之后才能“法门无量誓愿学”,《三字经》中也说“学之道,贵以专。”,像我这样常常拿东忘西,丢三落四,烦恼重重的人,广学多闻就是不自量力,反而会增加自己的负担,就会愈学愈烦恼。这就像大家在一起喝酒,看到人家能喝两斤,就以为自己也能喝两斤,那就错了。所以还是中国古老的教学最是高明,他讲求的是开启我们的根本智慧,根本智慧开启之后才可以广学多闻,初学还是要专攻专精,先专学一部经典,通达之后就达到一经通,一切经通。就拿儒家的教学来说,如果能够把《弟子规》真正落实和做到,再拿起其他的经典,很容易就能够体会其中的深义。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读诵的方法,比如读《弟子规》,我们每天早晚各大读诵一遍,读的时候不要思考里面的意思,用清净心读,这样读诵,长期坚持,就能够大开智慧。

三、相信经典,相信圣贤。

圣贤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了悟的人,比如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能够观察到事物的细微变化,在经典中告诉我们: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那是他亲证的境界,而三千年后的近代科学才逐步发现和证实。所以经典所述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古圣先贤亲证的境界,没有一丝毫自己的意思,你看释迦牟尼佛在涅盘前说自己什么法也没有说,孔夫子也说:一生述而不作。可见经典所述乃是本来如此的实相而已,绝非一家之言,所以对于圣贤的经典,我们可以完全相信。从圣贤的德行上来说,孔夫子被称为“大乘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请问历史上能获得如此殊荣,被赞誉至如此高地位的有几个人?可见夫子的德行一定是举世之典范。再如释迦牟尼佛,曾贵为太子,我们一般人所追求的他都拥有了,可他却放弃富贵安逸的生活,过着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一生从事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每天教学八小时,没有休息,教学四十九年,没听说过释迦牟尼佛度过假,完全是义务。这样的好人,这样无私的人,我们要不能相信,我们还能相信谁!

再从智慧能力上看。过去没有接触经典的时候,我常常有怀疑和批评,近来对经典的学习有了一些悟处之后,我才明白,一个一道题也不会做的学生,有没有可能从一大篇数学家的推理论证中看出问题,当然不可能。我三十几岁,没有能力说出一部经典,即便一句,也说不出来,而圣贤留下的经典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鉴证,我却能挑出毛病来,这怎么可能?领悟到这一点,对于经典我就没有一丝毫的怀疑了。

四、圣贤的经典是幸福美满的教育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苦苦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请问大家,我们每一个人历经几十年的追求,我们现在幸福快乐吗?在学习经典之前,我不幸福也不快乐,甚至于曾经身心都几乎崩溃,所以我也在寻求解决之道,后来学习经典之后,我终于找到原因,我原来一直依靠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去行事,总以为自己是对的,但如果自己是对的应该是一年比一年乐,一年比一年幸福,一年比一年更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一定是身心健康,可是我却一年比一年烦恼更多,不平更多,疾病更多,学习经典之后才清醒认识到自己太自以为是了,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也做错了。随着学习的深入,确实我是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幸福,智慧也有了一些增长,身体健康有了很大提高,今年的体检中,我的检验结果中各项指标都处于中间值,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一个真正学习圣贤经典的人,把经典当作自己的生活,努力去落实,一定是幸福和快乐的,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看过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的老师一定深有体会,蔡老师美满幸福的心境,常常使用听者内心深处受到触动,而许许多多专家学者学了一辈子,由于只把经典当作知识学习,自己在生活中用不上,还是烦恼重重,所谓“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而读过陶继新老师的著作,我们也不难体会到,陶老师的涵养、胸怀、智慧,超过一般人,幸福的感觉也超过一般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经典中的一些道理,他能够落实,能够用得上。今天你要是向释迦牟尼佛、向孔夫子请教,向古今中外的圣贤请教:你生活的快不快乐?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我过着最幸福美满的生活,我的生活充满了智慧。所以我们要想过最幸福美满的生活,一定要向经典请教,向圣贤请教。

五、学习经典后会不会不合群。

有的朋友说,我看到一些人学习经典后,好像不太合群。我的一位朋友也曾经这样的批评我。什么原因呢?我过去好喝酒,即使自己喝,也要喝它个四两半斤,喝到晕,所以与朋友在一起聚会,少不也要痛饮。学习经典以后,我就很少喝酒了,基本上不喝,为什么,喝太多酒伤身,酒后也容易做出失礼的事,《弟子规》中说“身有伤,怡亲忧。”,于是朋友中的四哥就说:“你看,大家聚在一起,你又不喝酒,有什么意思!”,他当时喝酒很上瘾,中午喝,晚上喝,而且常常喝到大醉。大概没两个月,又在一起吃饭,我说:“你喝什么酒?”,他说:“我还是喝饮料吧。”,我就逗他,我说:“咱们聚在一起,不喝酒有什么意思?今我陪你喝点”,他就嘿嘿乐:“还是不喝酒吃饭舒服。”,所以合不合群,也许是看的人看错了,也许是学习经典的人没有落实好,要知道任何学习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真正能够一下子做到的那是上根利智,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能把学习过程中学子的表现,当作是经典的教导,学子的表现只可以参考,还是要以经典为标准,以圣贤为榜样,符合经典的我们学习,不符合的是提醒我们避免。

比如说,有一位老师教学非常好,有一位很差的学生转到这个老师班上,过两个月成绩从现在分的水平提高到分的水平,如果我们不看他的进步,只盯住他不及格的分数,那我们就会认为那个老师教得不怎么样,教得学生不及格。所以我们常常看错了。

再比如,我们看到有人在佛像面前烧香、拜拜,就以为那是一个信佛的人,那很可能就看错了,如果那个人是求升官、发财、好命,以为上一祝大香,就可以求得佛菩萨的保佑,这是迷信,这不是信佛。你看看释迦牟尼佛的传记、看一看佛教经典,你就会知道,佛陀从来不教弟子看相、算卦、看风水,更没有说过你上高香就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所以你要真正了解你才知道,那个香是表戒、定、慧三学,那是表法的,用现代的话说那是教学的艺术。到底合不合群,现代学习圣贤的人当中我们看蔡老师、净空老法师,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欢喜松恭敬、爱戴,而古人中孔子在世的时候,弟子三千,释迦牟尼佛就更了不起了,常随众千二百五十人,其他学习者就更多了,乃至于三千年后的今天,他们仍然是举世恭敬和学习的榜样,我们有谁比他们更合群吗?

今天我的读书心得就谈到这里,愿我们每一位老师中都能够从经典中得到幸福美满。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2)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它在你辛勤工作里。这首20世纪80年代老歌感激励了很多人,是很多人追求幸福动力。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丰富了对幸福理解的内涵。书中从三个方面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境界。陶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宗旨就是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当我用了我最快的时间看完这一部分以后,我的感受很大,我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读书走向,取法乎上。自从我校开展的书香校园那时算起,学校经常要求我们教师看一些有关教育的名篇、名著之类的书籍。我虽然没有看几本完整的名著,但我坚持着每天看一点儿,每天和圣人进行对话,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写作水平。陶老师在书的第一部分阐明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然后在第一讲开门见山的点出”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陶老师认为,”受业解惑“的真意在于文化升值。他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对一个人来说,他可能有万千资产,他可能在银行里存了很多很多的钱,但他未必是幸福的;而大量的经典诵读,则是另一种存款,他称之为文化存款。而是存到自己的心灵里了。而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就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第二部分”打点幸福人生“陶老师提出了基数幸福是1的观点,其他为0;这也体现我校领导对老师们的人文关怀,这也体现我校的`办学宗旨,与经典同行,共建和谐校园。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丰富的文化基础作为资本,不仅仅因为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而是面对现在的孩子,面对他们小脑瓜里千奇百怪的想法,需要教师在精神和心灵上与之沟通、交流,让学生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拥有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需要多读书。陶继新老师在《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文中告诉我们:读书很重要,是我们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是提升人格的途径。而要读好书,是需要对所读书籍有一个正确取舍的。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这告诉我们,如果阅读高品位的作品的话,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中“;如果在”中“的层次阅读的话,我们得到的只是”下“。如果我们一直在阅读三流的作品,不管我们读了多少的书,也不会有生命意义的提升,也不会有因为阅读而感悟生命快乐的飞跃。所以读书要学会取舍,舍弃那些低层次的文化,取来的是思想与语言俱佳的作品。这样,就可以通过阅读,向大师汲取智慧与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久而久之,便会渐渐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会越来越高,在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进而生成属于自己的思想与智慧。读高层次的书籍,就相当于在拓宽自己生命的维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我们在备课时,在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时,如果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我们的视野会变宽阔,我们关注的范围会扩大,在课堂中,我们会补充教材中的空白,能够旁征博引,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教学有一种汪洋恣肆的气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和语言魅力的时候,别忘了让这些经典的文化滋养我们自己的生命。让我们在晨读时,同学生一起诵读古诗词;让我们在休息时,去诵读《论语》等经典文学;让这些大师的思想引领我们的人生之路。只有这样,当我们面对不同类型的教材时,当我们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时,当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时,才能保持一颗淡泊的心,有一份心平气和的心情,远离浮躁的心境。最近也读了薛瑞萍老师的书,她的书同样也告诉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去教学,一种最原始的心态去面对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实施自己的教育。而且教师平和的心态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师,面对的是学生,阅读能让我们同学生一样,不断发展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去坚持,并把它形成一种习惯,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读书不单单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让我们读起来,让古今中外的经典滋润我们的生命!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3)

在父母的一再要求下我选择了教师的行业,在我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职业,每天循环着同一件事情——看好孩子教好书。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体会到了,做教师还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要保证50多位孩子的安全,还要保证教育质量,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每天精神都绷得紧紧的,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累得一塌糊涂,工作之余只会读一些和教学相关的书籍,感觉没有时间读别的书。

学校成立了“小荷图书社”,为了能让自己有所提高,能释放紧张的精神情绪,我选择参加了“小荷图书社”。校长给我们介绍的第一本书就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看到书名后我想教师还有幸福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一学,让自己也真正爱上自己的工作岗位。

陶老师在书中阐明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然后在第一讲开门见山的点出“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陶老师认为,“受业解惑”的真意在于文化升值。他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对一个人来说,他可能有万千资产,他可能在银行里存了很多很多的钱,但他未必是幸福的;而大量的经典诵读,则是另一种存款,他称之为文化存款。而是存到自己的心灵里了。我们每天抱怨自己的物质生活不够优越,其实精神财富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拥有平常心,才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

以前我经常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读书,在学校要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回到家里还有备课,精心准备第二天的课。向有我这种想法的教师,陶教授给予这样的解答:我想是你没有寻找读书的时间,没有充分认识到读书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写教案备课确实需要很长时间,如果这样日复一日地写下去,你还是在写别人的东西,即使花了很长时间,仍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形成不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格。读后我感触颇深,没有时间是在给自己找一个懒惰的理由,我认为从现在起,不妨每天睡前多看半个小时的书,这样自己的读与教,就会步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的情绪逐渐平静,改变了以前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火的脾气,让我变得冷静,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宽容。

这学期我只担任数学教学工作,教学任务不太重,感觉很清心,所以平时和孩子们的沟通多了,发现孩子们是非常可爱的,他们都有各自的小想法,你对他亲切,他会对你更好,通过一学期的调整,我发现孩子们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选择教师的职业是正确的。每当在课上听到孩子们快乐的欢呼时,每当看到孩子们兴趣十足地学习时,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都有一丝激动,我也很欣慰能让孩子们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中的得到快乐。我也从中得到了快乐。以往,面对全校学生的过失,如:违反了学校纪律,打架骂人等,我往往会很恼火地指责学生的过错,埋怨他们。而现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我对学生多了一份宽容与爱护。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正是因为他们不成熟,才需要我们精心的栽培,耐心的教导,心平气和地分析错误所在,让孩子心悦诚服地认识到错误,高高兴兴改正错误。我在宽容孩子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学生那种仁爱,宽容的态度。

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要想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我们必须要用书籍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只有读好书,终身学习,才能不断地汲取生命的营养,才能发展自身,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人生的感悟,享受人生的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4)

敏于行而讷于言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很早就知道有个陶继新,他的演讲很接地气,尤其是他写的一些新闻报道,把很多默默无闻的人推到了前沿,但是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作品,这次借着我的工作室启动仪式我给每个学员一人发了一本他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育演讲录。

我如获至宝,几天就把这本书看完,深深被折服,他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如同大教育家孔子那样“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孔子看来说话要迟钝,做事要勤勉,这样才不会被表面现象迷惑,只有那些做得多说道少的人才能让人信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行动上下一番功夫,才会取得一定的成绩,从而产生职业幸福感。

记得,我校曾调进一位姓潘的教师,年纪比较大,学校安排她担任五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同时兼这个班的班主任,(据说这个班在全年级比较差)再加上其他的副课,工作量十分繁重,同办公室的教师看她整天疲于奔命、非常吃力的样子,劝她向学校领导诉诉苦,能不能减轻点工作量。但潘老师并没有去找领导推脱任务,而是竭尽全力地工作。平时她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语文书上勾勾画画、点点圈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学生成绩不好时,她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和学生谈心;学生犯错误时,她总是耐心地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而对于学校布置的工作不管任务有多重,困难有多大,总是默默无闻,毫无怨言,保质保量地做好,绝不让领导操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优异的成绩,她这个全年级语文成绩最差的班,竟然在全县质检的时候,一下位居全年级语文成绩第一,比第二名的平均分高出5分,多么可喜的成绩啊。然而在成绩面前,潘老师总是一副谦虚的态度和平和的语气,毫不沾沾自喜。

这是一个典型的低调却实干的教师!是真正把孔子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贯彻到工作之中,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感想很多。

我也是学校的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的教师,又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那么如何让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呢?又如何对待低调却实干的教师呢?我觉得:对于这类低调却实干的教师,作为学校领导不要因为他们好说话、易打发,而把他们看得可有可无,要用的时候就拿来用一用,不要的时候就把他们冷落在一旁,而是要加以重用,要在各种场合,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老黄牛精神”,鼓励其他教师学习他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这类实干型的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他们,并切实关心他们的成长,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作为学校的领导连这类低调却实干的教师都不宣传表彰,那么你想用什么样的教师?你的工作又怎么去开拓?

高标准做事,低调做人,是我一贯的作风,也是我比较欣赏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从这件事情中,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出色地、高标准的完成,这样才能赢得领导与同行的认可,才可以得到他们的赞同,才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最终成就自己的事业。

低调并非是无能,少说多做并非傻子一个,因为做事就是锻炼,就是成长,同时也是为成就自己的事业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空间,确切的说是一种自我保护!为成就自己少走弯路!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5)

最近这段时间我总是在读作者陶继新老师写的书名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捧着此书,感觉很奇妙,初读时,兴奋无比,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提升,越往下读心头越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挥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觉头脑中一片绿地铺展开去,绵延无尽。读后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远,若有若无,一惊之下,不知所向。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十九个年头了,我一向以来在思考学生的健康发展靠什么?成绩,显然不是全部,因为我们成人之后的生存靠的是综合素质潜力;不是成绩,显然也不对,因为成绩是敲门砖,没有优异的成绩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点。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大大提高了我对我本身工作,对学生教育成绩的认识。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结果,如此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潜力的提升。直奔成绩弱化学生综合素质潜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谈成绩说是素质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生命快乐、关注生命幸福、关注生命习惯、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能够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务必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明白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在本书中提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谐给予每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齐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就应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就应去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让我真正体会和学习到了好多教师就应具备的很多知识和很多方法,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做人的乐观用心向上的工作态度,对我们身边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帮忙。所以我认为这本让我们教师队伍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我们的好学兴趣都有着太大的帮忙。尊重孩子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爱心,处处留意,微观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们用全部的爱细心呵护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时才是我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幸福的时候!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6)

曾经很幸运的参加过香坊区组织的教师培训讲座,亲眼目睹了陶老师的风采,当时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假期观看了陶老师的讲座,感觉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随即便被其中质朴无华却又十分真挚的语言所打动。从他的教育理念中,感受到的不仅是作为教师的心灵启迪,更是一种作为一个人的心灵净化。

幸福是人人想要达到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追求自己的幸福,我认为一定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有责任感,就是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应该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达成目标的时间,踏踏实实地去做,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平淡中享受教育的幸福,是现在对自己的期许。在学习与工作中,不经意间会遇到很多不期而至的烦恼,而如何摆正你的心态,就像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正如陶老师所说的: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我们将它盛在多大的'容器中。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其实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我们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我很喜欢其中的一段话: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顺心;你不能延伸生命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而幸福是一种感觉。付出则是这种感觉的源头之水。爱在于付出。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虽小,但他们也有心。你对学生付出了一份爱,收获的却是学生的很多份爱。爱在于奉献。我奉献,我收获,我幸福。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就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对于一个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是一个追求课堂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能享受教育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7)

李镇西老师在我的教育情怀一文谈到了职业幸福:“以什么心态对待自己的职业,将决定的你的幸福感,当你对职业不满的时候,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自己职业心态!如果我们把职业、事业和生活乃至人生都融为一体,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累不累的。”在现实中,又有很多的教师确实在享受着教书育人的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在平凡的工作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享受付出

平日里我们陀螺似的度日:找个别学生谈话,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开会,和家长见面,期末质量调研。全身每一个细胞都紧张,饭吃不香,觉睡不着,心理疲劳,幸福指数降到了最低点。而事物是辨证的统一,仔细想想,身为教师在辛苦之余还是有很多的甜蜜。

幸福来自教师的付出。当一个基础差的学生在你的耐心教育和鼓励下取得很大的进步时,那时候,你心底的喜悦会油然而生,洋溢全身,那是一种外人所体会不到的幸福。正如陶行知所说;“看学生天天成长,从没有知识变成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看它开花、看它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真诚的回报。要做一个快乐的教师,不仅要将教学当作职业,当作事业,更要当作一种乐趣,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励自己,感染学生,去热爱工作。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老师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由于忙于学校的教导处的事务,往年都是教一个班的数学,今年我自己要求教两个班,许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想不开,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我觉得并不辛苦,在课堂上给学生上课,学生喜欢上我的的课,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我们辛勤的付出,换回来的是学生对你的爱,我的第一届毕业生经常会打电话给我,每到节日的时候发信息给我,每年的暑假和寒假一群孩子相约来我家聚聚,就在前一个星期,刚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们期中考结束,就陆陆续续来到学校来看你,郑元茹发信息告诉我这次期中考试全段第一,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二、享受阅读和反思

把教学工作看作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会厌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求知就在我们生活中。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文中提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必须每天都阅读和思考。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过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把阅读看作是人生是否能够获得幸福的必要元素,在他看来,阅读是人生的必要,一个人能否幸福,乃至于能否像一个人那样的生活,都决定于他是否能够阅读。李镇西老师在作为校长继续当着班主任的时候,坚持每天在写班主任日记,有人问他这么忙,靠什么毅力坚持下来,李老师回答这不需要毅力,因为这是我本身的需要,这种需要变成习惯,就像每天再忙也要刷牙洗脸一样,因为用文字记录自己和学生每一天的成长,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也就是我用这种方式作为表达着我的教育情怀。说实在的,我觉得自己自己这一点做得还很不够,应该像李老师一样坚持记录反思,会享受到更多的教育的幸福。

三、享受生活

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休闲的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现代教育受到了社会的空前重视,在每个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都被放在了压倒一切的头等位置,由此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化成了巨大的教学压力,评职称压力,继续教育压力,幻化出无数繁重而琐细的工作。你不做也得做,做也做不完。那么此时,如何把偷去的幸福找回来呢?不管是暑假,还是寒假,甚至是周末,我们可以享受休闲,比如买些喜欢的书,和家人、朋友一起聚会,旅游,学会在忙碌的工作中分出相当的时间来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些活动都有益教师的身心健康,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

李老师谈到对待教育的第四种情怀是“宗教”。“所谓把教育当宗教,就是为教育的,一切付出,既不是来自上级的要求,也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而是来自自己内心的召唤。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是看领导的指示或舆论导向,而是基于自己的良知。上了一堂精彩的课不会因为领导没有看到而感觉白上了,而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功感;出现一次教育失误,首先不是想到别人会怎样看,而是内心的不安和谴责。因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精神需求。把教育当宗教,必然视学生为上帝。”我想我对教育的态度,远远没有达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我要像李老师一样把教育当做我热爱的事业并尽量使自己逐步具备一种宗教情怀,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8)

拿到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灿烂而明净的笑容,给人一种亲切、自信、幸福的感觉。待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觉走进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字里行间流露着从容淡定,平易谦和的心态,包含着慷慨大气、恢宏深刻的思想。欣赏之余,我精心摘录了一些经典的语句。

陶老师在书中分别从“人格高尚”、“心灵和谐”、“充满自信”、“发展自身”四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打点幸福人生。他用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句句警言箴语,一段段经典释义,阐述了幸福的教师要做到:富有良知、一心向善、宽容大度、淡泊名利、爱到极致,要学会宠辱不惊、优化情绪、知足常乐等等。陶老师给了我很多人生启示,使我对“做幸福的教师”有了新的理解。

一、做幸福的教师,要饱读经典书籍。

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 他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使我迫切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尤其作为传播知识的我们,对于这一点更不应怠慢。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并且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那就是读书,读好书,读世界经典之书。所以,我认为即使我们再忙碌,每天都要有阅读的时间,要有思考的时间。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把读书当作第一要务,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陶老师四十九岁开始背《论语》,五十多岁学电脑。我们呢?要不断点燃自己的学习内驱力,自主学习。读专业书、读文学书、读经典书,使自己的知识面广博起来,才能开阔自己的专业领域,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为自己积蓄能量。

二、 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人说,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在生活中我们要宽容我们的家人,宽容我们的同事,宽容伤害过我们的人。记得我在随笔《让痛苦之盐融化在宽容的湖水中》曾写道:“只有做到宽容,人才会活得轻松、过得快乐,而我们收获的一定是温馨、友好与和谐。”我们做教师的,每天面对的是尚未成年的学生,对学生的细小错误,我们也要做到宽容。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地方。所以一个教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中,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是最好的欣赏者。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在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中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三、做幸福的教师,要善于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个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要创设富有情趣的精彩课堂,陶老师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读书。他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教学与读书相得益彰,才能享受自己的课堂,使自己乐教,学生乐学,使每次课堂都迸发出火花,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合理创设情境,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启发学生思维的阀门,我陪伴着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提升思想境界,尽力用知识和教育智慧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

四、做幸福的教师,要有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

只要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无论人生的路多艰难、多痛苦,脸上带着微笑,心里就是宁静平和的,这就是幸福的人生。我们教师也是这样,要在微薄的收入中,要在繁忙的工作,巨大的压力下做个幸福的教师,创造幸福的自己,培养幸福的学生,服务幸福的社会。在学生需要我们指导、帮助的时间里,真诚的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尤其是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记得自月考之后,我及时对学困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期中考试商磊、姚健、刘明君等五名同学由月考的后十名,进步五个名次而荣获了班级“进步之星”,他们的大照片和进入年级百强的优秀生一样张贴在我班的“星光闪闪”光荣榜里,使他们受到了尊重,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五、做幸福的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优化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我由于家庭的重负、工作的压力,心里特别烦躁。陶老师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我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优化自己的情绪。要正确地看待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荣辱得失要看得淡一些。要对自己保持一种期待花开的心态,等待着自己自然成熟、自然绽放,不要浮躁。对安排的一些工作任务要抱着一种肯定的态度,不牢骚、不埋怨、不怨天尤人,因为那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修养的一种磨砺。1467.cOM.cn

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优化情绪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风雪袭来也能从容应对,处变不惊。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会有起起落落,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人生,用和谐心境对待世界,得意时不大喜,失意时不大悲,凡事皆视之自然。参透人生,心道一体,方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看世间花开花落,生死不惧望晴空云卷云舒。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我现在不能做到,但从陶老师的报告中我已经悟到了这个道理,并且日后为之努力。

听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使我感悟到:幸福是一种心态,需要用心去营造。而浸润书香、修身养性、付出爱心是获得幸福的源泉,是成为一个幸福教师的前提条件。

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是专注地垂着绿荫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映衬着鲜花的娇艳和硕果的丰盈。是的,作为教师,我们注定了与鲜花和掌声无缘,但是,我们可以用琴棋书画打造生命的亮色,用丰厚的学识构建生命的课堂,用爱和责任营造班级的温馨,在平淡平凡的工作中我们同样可以享受教书育人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我想,人的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内心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岁月的消耗,而是生命的延续;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在平淡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在工作中体验不期而至的快乐,在课堂上感受智慧的魅力和精神的愉悦,我想这才是为师者实实在在的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9)

在《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我读到了李镇西老师关于《幸福比优秀重要》的文章,似冬日里的一股暖流,吹暖了心田,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

如果有人现在问我“做老师,你幸福吗?”那一瞬间,脑子里没有抱怨,没有牢骚,有的只是孩子们纯真信任的目光和他们带给我的点点滴滴的温情与感动,哪怕是一句温馨的问候,都会让我回味良久。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我已经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十余载,再回首,点点滴滴,不曾遗忘,每每想起,嘴角不自觉地上翘,满心的感动和满足。

运动会上,我扯开嗓子为队员加油,喊得久了,嗓子冒烟了,旁边的一个队员把一瓶水塞到我手里,说“老师润润嗓子……”那一刻,幸福之感悄然而至,整个人马上满血复活了,我为孩子们对我的认可与容纳而窃喜着。

其实,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因为感觉到与孩子们相处的快乐,得到的那种幸福的满足感,才会更加用心于班级管理,争取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潜心琢磨自己的教学,争取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简洁的语言,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学习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诚然,我们也会像镇西老师说的那样被外界的“名利”干扰着,被“晋级”困扰着,但是面对讲台下面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这些外在的东西都被我们排在了后面。我想没有哪一位老师在讲课的同时,还在思考着关于“晋级”的话题。李镇西老师说:“好老师标准”――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只要做到了这三好,家长信任我,学生依恋我,我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我就“万事不求人”,我想,这也是我们大多数老师所追求的三好境界。

“幸福,源于心态;不幸福,也源于心态”,不为名利患得患失,当你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课堂上知识传授系统而又深入浅出时,你会从学生们心领神会的眼神中,感悟到幸福;学生因为你的鼓励而大胆提问的时候,你会从眼神交汇中,感悟到幸福。学生对你的认可与喜爱,会让你由内而外的焕发自信的光芒。我们想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我们将学生给予的肯定,作为幸福;我们跟同仁们分享自己对教材教法的理解,我们将同仁们的赞赏,作为幸福。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默默地做好自己,默默地享受教师这份职业带给自己的幸福。

李镇西老师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身被名缚,哪来自由?心被形役,何言幸福?”其实,幸福远比优秀更重要。我们的追求很多,我们的梦想很多,但是要始终坚定自己心中的方向,一路高歌,我们期待优秀,但我们不把优秀当作枷锁,我们在乎自己每天是不是幸福的,做那个享受教师这份职业所带给我们幸福的人儿吧!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10)

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这些称呼都是人民给予我们。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尤其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在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中他就是这样阐述的: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须,让我知道为什么教师要读书:完善人格;授业解惑;生也有涯。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当好这个工程师,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读书当是最佳、最捷之径,更何况人的生命有限,正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怎样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假如通过阅读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格,就会有了文化的价值。对此,我对阅读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有了一个迫切的愿望:我要加强阅读。陶继新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像陶老师那样读有层次的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心里,外显出来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是让我们教师产生幸福感的源泉。只有我们每一位教师把阅读当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才能拥有一颗纤尘不染的心,才能在知识层面与精神层面都给我们的学生以心灵的灌溉,从而让我们与我们的学生都达到一种生命的飞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辛苦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拥有其他行业没有的受众群体,我们桃李满天下。无论你在哪里,当听到那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语时,你的内心就会涌动起无限的自豪与快乐!我们清贫却幸福着,因为我们有一个我们自己的节日。在那一天我们会收到来自我们的学生的一个个祝福,虽然他们的问候还很稚嫩,还很简单。有时可能只是一句:“老师,节日快乐!”但那是他们情感表达的全部。他们的问候是纯粹的、真挚的、感人的!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海子的一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注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告诉我们,幸福存在于那些平凡、普通的小事里,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去体会。做教师22年来,我体会到了做教师的快乐与幸福,他让我充实、前行、自律,今后我还要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将自己的学识全部地传授给我的学生。用我的言传身教去教育我的学生,无论他们今后到社会中做什么工作,只要对社会的进步尽力就好,愿我的学生今后也做一个快乐、幸福、充实的人!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11)

假期中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真的像品尝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书中讲到: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须,让我知道为什么教师要读书,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当好这个工程师,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读书当是最佳、最捷之径。对此,我对阅读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我要加强阅读。只有把阅读当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才能拥有一颗纤尘不染的心,才能在知识层面与精神层面都给学生以心灵的灌溉,从而与学生达到一种生命的飞跃。

我想每一位教师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书香味的,最起码从教前的阅读积累是少不了的,可惜的是走上教师岗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感到时间是越来越少,精力、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了,因而阅读的时间少了,阅读量大大减少了。陶老师在书中反复提到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下下”。这句话指明了读书的方向,读书要读好书,尤以经典、名著、精品为首选。通过阅读,向大师们汲取智慧与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大师的作品里都蕴涵着真善美,久而久之,便会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会越来越高,那种真善美的东西就会走进你的心灵。有了高质量的思想文化品位,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才能被学生认可,以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因此,读书不仅仅是教育教学问题,更是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的有效途径。

读一天书容易,读一本经典名著也不难,每天坚持读就艰难了。也许有时我们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说:我备课批改作业要花很多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看书,下班回去要做家务辅导孩子等,这不是你不读书的理由。课备不好,课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结果,将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读书少,备课所需的时间越多,而且课也就越教不好,因为没有文化积淀!相反,看的有益书越多,积累的知识也就越多,备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会如汩汩的泉水,上课时就会妙语如珠,旁征博引,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继新老师所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已有十多余载,至今为了准备一节优质课,还要遍查资料,提前准备好要说的每一句话,就怕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自己难以招架。如果饱读诗书,胸有丘壑,对知识能够信手拈来,何惧之有?每天睡前半小时的阅读时间虽然不多,但起码保证你有阅读,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有收获的。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挤出其它的时间呢!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别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行动起来,读书吧!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篇12)

最近我在读作者陶继新老师写的书名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着此书,感觉很奇妙,初读时,兴奋无比,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提升,越往下读心头越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挥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觉头脑中一片绿地铺展开去,绵延无尽。读后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远,若有若无,一惊之下,一向在小范围内不无自负、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透过两千五百年的风雨岁月,审视我们这天的教育,在我看来,此刻的教育也曾强调“以人为本”。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才知自己思想多么浅薄,大谈“以人为本”的时候并不明了什么是人之“本”,怎样去“以人为本”。是啊,以前提出的“学生参与度高、时间利用率高、目标达成率高”的.课堂三维目标,对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灵魂幸福指数的帮忙能有多少?只但是是把知识的掌握、潜力的提高,透过一种近于反复训练的方式做了一种规范和评价范式。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绩服务于考试。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能够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务必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明白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在本书中提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谐给予每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齐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就应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就应去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让我真正体会和学习到了好多教师就应具备的很多知识和很多方法,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做人的乐观用心向上的工作态度,对我们身边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帮忙。所以我认为这本让我们教师队伍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我们的好学兴趣都有着太大的帮忙。尊重孩子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爱心,处处留意,微观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们用全部的爱细心呵护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时才是我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幸福的时候。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本文网址://m.1467.com.cn/fanwendaquan/72559.html

W

相关文章

换一换
W

最近更新

换一换
热门主题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