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精华]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6篇

正式接触社会工作之前都需要进行实习,按照学校要求,我们要对实习的工作进行汇报,写好实习报告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优秀的实习报告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华]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6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一】

一直以来,我对实习二字都充满向往,以为这是一个可以锻炼人、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大二暑假,在老师和学长的介绍下,我有幸进入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实习,可结果却远远不如想象中如意。

也许是理论知识不足,一直以来我学习的都是报纸知识,尚未接触电视摄影和视频剪辑。第一次实习就是自己一点也不懂的电视领域,难免会觉得手足无措。

看到三四十斤重的摄像机架在跟自己差不多高的三脚架上,我连开机都不会。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摸清了哪个是开关,哪个是白平衡,哪个是回看。也接触了一些拍摄基本步骤,怎样调节白平衡,怎样对焦,什么样子是最自然的光度,等等。相信只有亲手接触,才会有如此深的记忆,这书上的理论要有用得多。

酷热难熬的正午,经常是我们接到电话通知外出采访的时间。不知道出何意图,越是炎热的天,领导就越喜欢去工地上视察视察,难为的是他那一群小跟班和我们这些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了。

每次看到瘦成电线杆的老师扛着三十多斤的摄影机跟在领导后面一路小跑,额头上的汗一路流到脖子后面打湿衣服的时候,我对记者这个职业都会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觉得他辛苦令人敬佩,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从此以后我与白皙的皮肤还有高跟鞋是绝缘了。

实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给视频配的新闻稿一般都是拍摄视频的记者自己写的,后期的视频剪辑也是记者一个人做。一个熟练的记者在拍摄和采访的过程中一般在心里已经打好腹稿了,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稿子来拍摄自己想要的景物。这样才能保证有时在稿子中仅仅是一笔带过的事物,也能有相应的图像与之匹配。

在我眼里,配同期声是最繁琐也是最枯燥的活儿,特别是遇到吐字不清晰、说话也没什么条理的采访对象的时候,配同期声就成了一项折磨人的工作。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只有反复的听,结合语境来揣摩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由于摄像机没有音量调节的设置,每次听录音的时候只有插上耳机才听得清,但往往戴上耳机听的时候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就变得很刺耳,一般听不了几分钟耳朵就会很疼。

同时,如何把握那个度也是一项学问。过多的主观修改,就无法和电视上人物说的话契合,但如果是直接配上对方说的原话,那一些病句错句就会展现出来,观众理解起来也很难。

一段几分钟的采访,也需要花一个小时左右给它配同期声,可最后真正在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一般也只有十几秒而已。

以上是我在记者站实习所收获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很多问题的出现也促使我没有坚持下去。

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是Xx电视台和Xx日报在经济开发区设立的一个新闻点,专门报道开发区新闻。

由于地域和报道内容的限制,开发区新闻的受众是一群特殊并且固定的人,基本就是在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和新闻报道的相关人物。最后剪成的节目,也仅仅是在开发区网站上与观众见面。

受众少,受众所覆盖的新闻面积也随即减小,因此每天得到的采访任务也仅仅是帮助宣传某个品牌或者是报道领导慰问企业或是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

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敬意,让我实在不愿意仅仅成为政府的喉舌以及利益链条上的广告商。“某月某日某领导参观指导了某企业企业并和该企业领导”,诸如此类的格式化语言,既不接地气,也对广大观众没有什么指导性意义。

更有甚者,在采访某个企业的时候,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公司领导们都会事先安排工作人员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通知,不会有任何一句对公司不利的话,而因此呈现出来的新闻真实性则会大打折扣。

也许是经验的不足或者加上其他客观原因,我外出跟随采访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每天早上来到记者站做完一些卫生工作之后,我一般能做的是坐在25度恒温的空调房间里,一边喝着“无限续杯”茶水,一边玩电脑。中午还用老师的饭卡在食堂吃饭,晚上搭顺风车回家。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白岩松在《幸福了吗》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原文不记得了,只想起了一种感觉——没有贡献的时候,吃着单位的盒饭也觉得是罪恶。

带着这种罪恶感以及对工作的困惑,实习了26天之后,我告别一向待我不错的老师,离开了记者站。这其中的收获是也喜忧参半,为世人所评价吧。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二】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采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采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采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采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其次,我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除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宏观形势有清楚地把握,还要对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采访中看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对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区这条线。社区是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应该对社区的管理结构,对武汉社区的情况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还记得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去采访紫阳路街道办社区工作者的演讲比赛。我对社区工作者一无所知,回来之后,我便上网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等等,了解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业。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三)

暑假开始不久,我便来到**日报—**周末新闻采编中心实习,实习了半个多月,了解到一份报纸要制作出来所需的采编制作等一系列的程序,并切身实践了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在这期间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相信这些收获能为以后的学习带来好处。

7月14日,我独自来到**日报,这个我从未到过的地方,看到办公大楼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原以为只是有几间小小的办公室,原本有的自信一下子没了,却多了几分紧张。门口保卫处的叔叔不让我进去,听到我说是来应聘实习生,直接说了一句“回去吧!已经招满了。”我手足无措,没有里面任何人的联系方式,我怎么进去?迟疑了几分钟,我又鼓起勇气,问到了办公室的号码,几经周折最后见到了董主任,起初听到我是大一的,立刻叫我回去明年再来,可能是我真诚的样子感动了他,最后他答应了,把我介绍给一位记者姐姐,要她以后出去采访都带着我。原本沉重忧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是的,我找到了实习单位。我不用再为这次暑期实习焦虑,之后的学习中,我很认真、也积极主动的请教,我的表现让老师们比较满意,更可喜的是我还结实了几个实习朋友。

现在想想,我从第一天进入报社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熟练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整个过程,我学到了很多,做事的,为人的。真的很感谢这次实习,虽然有苦,却也乐在其中。

实习了16天,除了周末几乎每天都有采访,这让我感到很充实和兴奋,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发到报纸上,偶尔也会有小小的满足和得意。第一天,刚到就跟着朱丽老师出去采访,或许是因为**是个小城市的缘故,报社的,电视台的,电台的,新闻网的记者竟然一块儿出发。这次是调查采访小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先后去了4所培训类的艺术院校,校长、老师都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孩子们则露出惊奇的目光。我学到一些采访中提问的技巧,和与人沟通的方式,还知道了电视台的拍摄与录制。第一次写稿子出现了很多问题,而通过对修改前后的稿子进行比较后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1.我写的太细了,我把被采访者的话,都一一陈述出来,而记者的则是总结他们的语言,从而得出结论。2.我把采访过的学校名字都一一写上,后来才知道其实不用那样,只需要说明是什么类学校就好。3.我还有很多知识不懂A如新闻标题的拟定,我的显得太平凡,且不能概括其大意,显得太幼稚。B不知道什么专业术语,更别说运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除了不断看报学习来提高新闻写作水平,还分别采访了在小平故居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日全食、三星级公厕的开放、**赛区的篮球联赛(为期九天,每天都得跟踪报道)每次采访后我都立即写稿,然后叫指导老师帮我修改,总共发了8篇,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因为我错过了一些好的新闻,比如晚上逛超市见到在附近居住的市民都坐在休息区吹空调,本来很好奇,很想知道营业员对此的看法和态度,却没有去采访,一天后这个新闻就出来了。对于这样的,总会觉得很遗憾,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新闻的敏感性我还很缺乏,也或许我还缺少去采访的勇气。这些毛病都需要克服,不然怎么能当好记者呢?我认为当一名好记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记者要时常与人打交道。

2.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的节奏很慢,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

3.在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态度要端正,虚心请教;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并要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让就的各方面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4.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5.作为记者,要永远都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和一颗敏感的心。

除了出去采访,之后写稿子,就是坐在办公室学习了,看报是每天必做的事。看久了,会犯困,然后总想出去走走,想挖掘些新闻线索,偶尔也会感叹抱怨这里地方太小。

我想:记者与公众间有一种默契,记者得尽力为读者、观众和听众提供事实真相,公众相信记者的报道公正、完整、准确。这个默契很重要,因为人们是依据他们读到的和听到的来采取行动的。很喜欢看记者姐姐改稿子,学习他们的措辞与表达技巧。通过学习,我明白了:1.写新闻稿时,每件事情都要用某种一定的方式来叙述,只能按事件本身的特点写;

2.要简明扼要,不能过于冗长,故事的核心人物最好放进导语里面;3.稿子中不要忘记回答读者可能产生的任何一个问题,不要在你的报道中留下任何漏洞。

4.新闻稿还要具有地方色彩,语言尽量显得贴切易懂。

采访时也有很很多讲究,比如观察被采访人的态度,记者提问时的措辞,聆听的态度等。要想得到最真实的回答,就得让一切显得自然,轻松。相信这些都能体现一个记者的素质与能力!

实习中,常常会联想到一些专业理论知识,验证了一些理论的正确性。例如在传播学中学到的: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使用与满足理论、人民的选择假说、把关人等,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对应,让我对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以致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新闻是跑出来的”一点也不错!记者必须及时的赶到事故现场,尤其是对图片的拍摄,更得抓紧时间。篮球联赛中,他们拍了好多精彩的图片,如灌篮,防守,对手摔倒,裁判果断吹哨,休息时擦汗等这些精彩的瞬间。

作为未来的记者,首先要有好奇心,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以及这件事的第一手资料。还要有能看到准确细节的眼力。要有勇气面对事实,勇于正视报道了与自己的信仰相矛盾的东西产生的而后果。要有勇气在竞争的并施加压力的局面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必须掌握事实,并且在收集事实时敢作敢为。记者的工作是艰苦的,花体力、动感情、费脑筋,报酬也不一定丰厚,但我想他们一定是受到工作的鼓舞而继续工作着。

要做一个合格的记者,我还差得很远,目前能做的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多到图书馆学习,不断增加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上网学习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多看报刊杂志、电视节目,学习专业技巧。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四】

如果说央视让我学会如何做电视,那么*台则教会我从新闻人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五月份结束在央视的实习之后,六月一号,我来到*台新闻中心开始了实习记者的工作。在那里,我掌握了新闻的操作流程,而让我最有感触的,却是在*台的一些所见所闻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接触到了与我以前所设想的和谐社会不和谐的.一面,说它黑暗也好,说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罢,都让我这名准新闻人心情十分沉重。

记得有一次采访*江水污染事件,当我们赶到现场时,已经是污染发生的第二天,但整个江面的水还是酱红色的,处处可见成块的纸桨,死鱼腐烂的腥味混合着刺鼻的化学物质气味在空气中弥漫着,让人直想作呕。真正让我们难过的是那些因水污染而倾家荡产的渔民,在一夜之间,他们所养的鱼死了总共约二十吨,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毫无生气的渔箱和渔民的欲哭无泪,更坐船来到上游拍到了仍在大量排污的两个造纸厂的排污口,只见几近黑色的污水泛着白沫未经任何处理地直接向江面奔去,画面效果十分震撼。

尽管损失很大,但渔民当时还是充满希望地告诉我们政府昨天来人了,对水质也抽样作了检查,政府会帮他们讨一个公道的。然而,当我们来到环保局进行采访时却受到层层阻挠,甚至还有官员让我们不要相信渔民,说他们是故意闹事,鱼死跟水污染根本没有关系。这些官员从头到尾没有表示出一点对渔民的同情,他们所说的一切都只是为自己开脱,而开脱的理由则是渔民的无理取闹。从环保局出来,我前所未有地对政府失望,且不说执政为民,至少也不应该和人民站在对立面吧,而我们现在的某些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却着实让人民寒彻了心。

回台之后,在当晚的《**新闻》我们播发了这篇水污染的新闻,引起了很大反响。第二天我们决定追踪报道,当来到仍然在大量排污的排污口拍摄时,一艘巡艇一直在周围可疑地转来转去,一上岸,我们就被当地政府宣传部门的两台车一前一后“请”到了当地最豪华的宾馆,吃了一顿顶尖水平的大餐,然而这顿大餐却吃得我反胃,为那些官员的嘴脸反胃。

我不算一个愤青,但当面对弱势群体时,至少还有本能的同情,然而,那些在官场混迹得春风得意的所谓父母官却似乎连这点本能都丧失了!他们甚至告诉我们环保局的质检结果是水质完全合格!难不成我们所看到的成堆的死鱼、酱红色的江面都只是渔民为了闹事而费尽心思布的景?政府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的不是公仆,完全成了一个自欺欺人并乐此不疲的小丑!

后面的事情更是我想不到的,回台之后,尽管老师和新闻中心主任一再坚持如实报道政府的处理情况和造纸厂仍在排污的事实,然而,某高层却把这篇批评报道纠正成为了一篇宣传政府如何及时有效处理为民伸张正义的正面报道。难道这也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如果是,那新闻的意义何在?在大学里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我手写我心”,然而当我手不能写我心,当记者受到权力的阻挠不能揭露事实真相的时候,我们所谓的新闻理想还能实现吗?

好多次采访临结束时,乡亲们紧握着我们的手久久不肯放,一再地叮嘱:“你们一定要说真话啊!全靠你们了!”直至今日,我一想起这些画面就不由得心酸。体制的缺陷使得这些弱势群体丧失了话语权,只能借助媒体“发声”为自己寻求公道,然而他们却不知,在权力的制约下,记者也有不得已失声的时候。

失望不代表绝望,正因为不完善,所以要改进,现时的体制缺陷赋予了我们新闻人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深入探求事实真相,为民说话,替人民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再去采访的时候,乡亲们能信任地说:“我知道你们会说真话的!”更希望有一天,政府即使不自欺欺人也能让我们信服地做出正面报道,那样的社会就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吧!

以上就是我在为时四个月的专业大实习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再次感谢学院提供给我这样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中央电视台和*台,感谢所有教会我成长的人们!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五】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热线电话,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采访了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姚先生。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字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一篇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字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字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六】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

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

1467.COM.cn小编推荐

【推荐】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4篇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一)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采访了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姚先生。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字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一篇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字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字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

要做好一篇新闻和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分不开的,线索,采访,编辑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忽视。在这里的两个月时间里收益颇多,对新闻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

在实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自己所学的东西还是不够的,视野也不够开阔,还缺少很多东西。真的就是临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所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因此还需要不断的补充自己的所学,更加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正是因为这次宝贵的实习经验,才让我对许多事情豁然开朗,对于将来也有了新的规划,更加明确了以后所要走的路。

是的。大学校园,远离社会喧嚣,莘莘学子很少真正接触到社会现实,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脱节,这些使得我们大学生在刚走出象牙塔后显得无所适从。如果说在校园里的生活就像一个梦,那么实习更像一个闹钟,把大学生从梦中敲醒。

现在我的实习期已经结束了,真的很不舍得。而我也一直为自己能留在《百姓连线》栏目组实习感到幸运。当我在写实习报告的时候,回忆里的每一个片段都不舍得丢弃,这一切都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我衷心的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指导过我的老师们,真的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照。也感谢培育我,栽培我的学校和老师,我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二)

一、实习目的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争取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要顺利完成。

二、实习单位

吉县广播电视台

吉县电视台成立于19xx年。作为吉县重要的新闻媒体,承担着宣传市委市政府大政方针、为百姓解疑释惑、加强舆论监督、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任务。近年来,吉县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传输、播出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前后期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每年承担了大量的直、录播任务。

三、实习内容

了解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电视台的结构及功能,理解新闻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深入实践,了解记者这一个行业,记者需要着怎样的素质,怎样与被采访对象沟通,怎样让新闻真实的呈现给受众,怎样去做新闻。

1.撰写新闻稿

在开始的两天里,电视台的老师指导我看他们以前发过的新闻稿,熟悉电视新闻的写法,慢慢的进入新闻状态,还让我参与他们的组织学习。我也渐渐的在学习和实践中了解了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不同,电视新闻都很简洁明了,文字说明少,大部分用画面去表达。稿子它是由口导(主持人说的话,起到提起下文内容的作用,也是新闻事实的陈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同样不可少,事实上体现的是"5w"模式)、正文(主持人或配音人员说的话,主要配合接下来画面中的同期声来设置的,也可以说是引出被采访者的话语)、同期声(被采访者回答的话语,声像同步)、编后语(主要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面的事件进行总结和点评,再引出下一个话题)组成,与真正的新闻稿不同的是,它是把新闻融入到了节目语言中,但都还在新闻这个范畴。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当然先是看样本,一边看一边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写,这么写到底有什么目的,从模仿开始,一步一步地跟进。有时候可能还会遇到点小麻烦,比如,我刚开始的练习写稿的时候,就不注意简洁,稿子写的普遍冗长。后来,这里的老师指点我,让我注意自己的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并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仔细比较一下,找出给我启迪的东西。因为这个稿子写法很灵活,所以在我还并不是很明白每个小段的作用时,就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两份稿子有这种差别呢。最后在请教老师后我明白了,其实这个变化是根据编者的想法走的,可以灵活多变,而不是硬走一条道路。

2.采访与拍摄

在了解了写法之后,就是实战阶段了。我的实战就是跟记者们去跑新闻,我们到各个地方去采访。提着摄像机,拿着新闻用具,就直奔目的地,由于我还不会用摄像机,所以就只做一些记录,比如某某人的身份,事件的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等,还有一些重要的数据,以便于后面在编辑的过程中间给编辑人员提供方便。我自己不仅仅要写一些东西,还要认真观察我的实习老师是怎样运用镜头来拍摄新闻的,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每次采访的时候,老师就教我如何使用摄像机。以前我以为摄像就是简单的录下眼前的画面,这时才发现,摄像中大有学问。就比如:如何端的稳,使镜头不摇晃;如何端的水平;如何捕捉光线和黄金分割点等等。小有所成之后,老师也开始让我带着摄像机单独出去采

访和录制。比如为了体现新闻的真实感这个目的,在拍摄上就有很多讲究的地方,白平衡有没有调好,在不同的光线下调到什么程度最好;拍摄的时候"稳准平匀"的要领把握好;采访时焦距应该怎样,需不需要跟焦;镜头的前焦点与后焦点的距离的把握;采访时,切忌出现被采访者的半个部位,我采访时角度怎样才合适等等,都是要讲究和必须拿捏好的。这样你拍出来的新闻才真实,才可信。在采访中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要注意的,就是采访者问的问题要精准,我需要被采访者回答什么,就用最明白的语言说明,不要提出的问题让被采访者理解有误差,切忌的是问题大而空,尽量小角度提问,被采访者回答起来也容易不易答偏,这需要采访者在提问技巧上下功夫。

实习时最累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下乡跑新闻,俗话说,新闻是跑出来的,一点不假,没有实际走访,就不会有准确详实的材料,更不必谈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鲜性,但切身采访后写的新闻稿件就存在一个质量的问题,这就得看记者剖析问题的角度和记者的综合素质。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思维使师傅的稿件获得了领导的赞赏,采访过程中自己的思想很重要,如果一切都被程式化了,我想媒介也就变得呆板了,媒介的意义也就有待商榷了。每一次采访,积累点自己的思想,哪怕并不全面,哪怕并不独到,哪怕是偏颇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思维在丰富,你的经验在丰富,既灵活又求实的思维在慢慢被培养。

四、实习收获

实习是我步入社会前的第一课,教会我怎么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虽然在短短的一个月里看到的只能是工作的一个侧面,学习的只能是一些初步的方法,但这些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不仅仅是动手能力不足,相关的电视新闻类的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在学校学习时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而且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联系实际的能力比较差,课本上得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实习虽然很辛苦忙碌,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这次实习告诉我,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无论大小认真踏实的完成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三】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从20xx年年初通过电视台招聘考试上班后,转眼已是第五个年头,回顾这期间的工作感受,酸甜苦辣兼而有之,让人难忘。但最让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收获很多,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自己也变得更加成熟。

作为科班生的我,在学校就已知晓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首要品质。从毕业到现在,一直都是从事记者这个职业,更是深谙此理。在电视台工作期间,我力争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每天的采访中去,因为我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对得起这份岗位,这份工资。上班期间,严格遵守台里各项规章制度,不随便迟到、早退、旷工。工作的时候,不管日晒雨淋,又或是周末假期,自己都坚决完成了台里安排的各项外出采访任务。

作为记者来说,白天采访、晚上加班写稿更是常事,所以大家都坚持当天的采访当天出稿,哪怕是忙到半夜,以免耽误台里第二天的其它工作安排,也避免了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报道迟发或不发。媒体行业都是实行严格的绩酬挂钩制度,工资所得和个人稿量紧密结合,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必须积极写稿,并努力向省市上级媒体投稿。回顾在电视台的这五年,自己在摄像、采访、写稿等基础业务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积极参与台里举办的各项重大活动,无论是担任摄像,还是负责报道,均能很好完成工作任务,记得20xx年举办的走进同乐湖·幸福向前冲户外竞技活动,我和同事们一起战高温、冒酷暑,当时我既负责摄像,也负责新闻报道,近2个月时间里都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工作在一线,大家一起吃苦流汗,有的人晒黑了,有的人中暑了,但我们都没有放弃、坚守到最后,最终使整个活动完美收官。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四】

如果说央视让我学会如何做电视,那么*台则教会我从新闻人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五月份结束在央视的实习之后,六月一号,我来到*台新闻中心开始了实习记者的工作。在那里,我掌握了新闻的操作流程,而让我最有感触的,却是在*台的一些所见所闻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接触到了与我以前所设想的和谐社会不和谐的.一面,说它黑暗也好,说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罢,都让我这名准新闻人心情十分沉重。

记得有一次采访*江水污染事件,当我们赶到现场时,已经是污染发生的第二天,但整个江面的水还是酱红色的,处处可见成块的纸桨,死鱼腐烂的腥味混合着刺鼻的化学物质气味在空气中弥漫着,让人直想作呕。真正让我们难过的是那些因水污染而倾家荡产的渔民,在一夜之间,他们所养的鱼死了总共约二十吨,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毫无生气的渔箱和渔民的欲哭无泪,更坐船来到上游拍到了仍在大量排污的两个造纸厂的排污口,只见几近黑色的污水泛着白沫未经任何处理地直接向江面奔去,画面效果十分震撼。

尽管损失很大,但渔民当时还是充满希望地告诉我们政府昨天来人了,对水质也抽样作了检查,政府会帮他们讨一个公道的。然而,当我们来到环保局进行采访时却受到层层阻挠,甚至还有官员让我们不要相信渔民,说他们是故意闹事,鱼死跟水污染根本没有关系。这些官员从头到尾没有表示出一点对渔民的同情,他们所说的一切都只是为自己开脱,而开脱的理由则是渔民的无理取闹。从环保局出来,我前所未有地对政府失望,且不说执政为民,至少也不应该和人民站在对立面吧,而我们现在的某些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却着实让人民寒彻了心。

回台之后,在当晚的《**新闻》我们播发了这篇水污染的新闻,引起了很大反响。第二天我们决定追踪报道,当来到仍然在大量排污的排污口拍摄时,一艘巡艇一直在周围可疑地转来转去,一上岸,我们就被当地政府宣传部门的两台车一前一后“请”到了当地最豪华的宾馆,吃了一顿顶尖水平的大餐,然而这顿大餐却吃得我反胃,为那些官员的嘴脸反胃。

我不算一个愤青,但当面对弱势群体时,至少还有本能的同情,然而,那些在官场混迹得春风得意的所谓父母官却似乎连这点本能都丧失了!他们甚至告诉我们环保局的质检结果是水质完全合格!难不成我们所看到的成堆的死鱼、酱红色的江面都只是渔民为了闹事而费尽心思布的景?政府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的不是公仆,完全成了一个自欺欺人并乐此不疲的小丑!

后面的事情更是我想不到的,回台之后,尽管老师和新闻中心主任一再坚持如实报道政府的处理情况和造纸厂仍在排污的事实,然而,某高层却把这篇批评报道纠正成为了一篇宣传政府如何及时有效处理为民伸张正义的正面报道。难道这也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如果是,那新闻的意义何在?在大学里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我手写我心”,然而当我手不能写我心,当记者受到权力的阻挠不能揭露事实真相的时候,我们所谓的新闻理想还能实现吗?

好多次采访临结束时,乡亲们紧握着我们的手久久不肯放,一再地叮嘱:“你们一定要说真话啊!全靠你们了!”直至今日,我一想起这些画面就不由得心酸。体制的缺陷使得这些弱势群体丧失了话语权,只能借助媒体“发声”为自己寻求公道,然而他们却不知,在权力的制约下,记者也有不得已失声的时候。

失望不代表绝望,正因为不完善,所以要改进,现时的体制缺陷赋予了我们新闻人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深入探求事实真相,为民说话,替人民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再去采访的时候,乡亲们能信任地说:“我知道你们会说真话的!”更希望有一天,政府即使不自欺欺人也能让我们信服地做出正面报道,那样的社会就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吧!

以上就是我在为时四个月的专业大实习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再次感谢学院提供给我这样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中央电视台和*台,感谢所有教会我成长的人们!

[精华]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大全(6篇)


很多同学可能会在实习中遇到一些困扰,有了实习就会有实习报告,写一份高质量的实习总结是对自己的肯定,那么如何写一份实习报告?小编为你推荐《[精华]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大全(6篇)》,希望您喜欢。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篇一】

一、实习目的

电工电子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子电工实习总结[智库]。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电子技术的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装调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实习器材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锡丝: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两节5号电池。

(5)收音机(调频、调幅收音机实验套件及贴片调频收音机实验套件)。

三、实习内容

第一部分:调频、调幅收音机的组装制作。

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环节。实习第一天拿到器材后我们并没有直接做。先是听指导老师详细讲解各器件的用途与组装方法以及实习中用到的工具的使用及安全知识教育。之后我们组成员就真正进入到电子技术实习的操作中去了,以前虽然接触过电烙铁,但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过,总是怀有几分敬畏之心。而电子电路主要是基于电路板的,元器件的连接都需要焊接在电路板上,所以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制作收音机的成败。因此对电烙铁这一关我们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元器件的识别:电路板上涉及到很多元件,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瓷片电容、电解电容),变压器等等。电阻需要按色环来区别其电阻值,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负极,三极管的三个引脚连接顺序等等有许多注意事项。瓷片电容两只引脚长度相等使用时不考虑正负极,其电容值标于电容器上。如果不细心辨别,很可能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好在我们组的都比较细心,在大家的合作下很快我们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远走在其他组的前面,这让我们很自豪。

总结起来我们的实习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熟悉电路元件,掌握烙笔的使用方法

(二)发收音机装配零件,检查和熟悉各种零件

(三)熟悉收音机的装配图

(四)焊接各种零件及进行最后的组装,实习总结《电子电工实习总结》。

印刷电路板:

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如何使得焊接既美观又牢固,这是我们讨论得重点,虽然我们最后还是没有做到很好,但是通过实习我们的认识更进一步了。如何安排元件装的顺序也是一大问题。装元件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要有序推进,按部就班,才不会忘装、漏装一些器件。

虽然我们的收音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收到预期的那种理想效果,但还是让我们比较满意,毕竟我们努力过,我们认真学了,因此我们不会后悔。

第二部分:贴片收音机的制作。

电路工作的核心是单片收音机集成电路SC1088.它采用特殊的低中频技术,外围电路省去了中频变压器和陶瓷变压器,使电路简单可靠,调试方便。SC1088采用S0T16脚封装。

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FM信号输入、本振调谐电路、中频放大、限幅与鉴频和耳机放大电路。实习产品安装流程如下:

元器件检测

SMB检测

外壳与结构件检验

丝印焊膏

贴片

再流焊

THT元件装焊

检验、补焊

部件装配

检测、调试

总装、交验

我觉得本次实习让我收获最大的还是贴片收音机的制作。实验项目开始后,老师带我们到实验室让我们详细了解了收音机的整个制作的过程,以及要使用到的主要先进自动控制仪器。比如电路板的制作是经过打孔---刮焊锡膏---贴元器件---高温烘烤这么一个过程。本次实习我们采用的是再流焊技术。我们在焊膏印刷机机上进行了焊膏在印刷板上的涂抹。在手工贴片工序,我们注意了电子元件的安放顺序和安放位置,特别注意了手不能接触印刷版。之后老师将印刷板放入台式自动再流焊机,进行焊接。与此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电路的发展史。生动的真实的实物展现让我们看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无穷力量。

这个收音机的制作相对比较简单一点。待我们的电路板做好后,里面只有一些简单的元件,初步安装好后把它焊接好,接好线,就可以看到实际的效果了。

四、实习总结

通过一个星期的实习,使我们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也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芯片触角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

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一是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法学到的东西,比如电路板的制作过程,我们还亲身体验了一回,熟悉了制作流程。二是动手能力的提高,我们从没有这样专业性的使用过电烙铁,这次可亲身体验了一回电焊师的滋味,真是受益匪浅啊!最后就是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这中间我们组成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得我们的实习工作圆满完成。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篇二)

一、实习目的

1、目的和意义

通过这个星期的电工电子实习,我从自己动手的过程当中学会了很多知识,这些在书中也许只可以学到理论性的东西.但是通过动手操作,才可以解决设计生活上的一些基本电工电子问题。我们主要学会了一下一些知识:(1)懂得一些安全用电的知识,可以再生活上叫我们如何安全用电;(2)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电工工具,并且了解其注意事项;(3)掌握照明电路的安装方法和接线规范;(4)掌握一般室内电气线路的安装方法;(5)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和工作原理;(6)学会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形换接启动控制的编程方法及掌握PLC的基本应用;(7)掌握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的功能机基本操作方法;(8)认识各种电子元器件、掌握元器件参数的识读方法、掌握使用万用表测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参数的方法、了解常用元器件的功能;(9)了解常用电工电子根据的用途、规格及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0)掌握焊接工具及常用装配工具的使用、掌握手工电子焊接技术;(11)简单了解印制电路板的装配方法、了解电子产品中的连接技术及紧固安装方法。以上的11点就是我们的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2、发展情况及实习要求

广州大学电工电子实习中心发展情况:20xx年以来,广州大学学校正式启动了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实验中心也建设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课程平台体系,配套进行了实验教研团队的建设。使我校实验教学改革工作得以蓬勃开展。

我们学校注重科研活动的开展。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均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研究,并取得不少成绩。学生科研也得到重视。通过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科研和电子制作提供条件。自20xx年以来,教务处以电工电子实验室(实验中心的前身)为依托建设了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学生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培训。从20xx年到20xx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大赛、挑战杯等竞赛活动,获得省一、二、三等奖多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习要求: 应该在实习过程中,以及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以工程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要求来锻炼自己。在每天的实习前要写好预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认真检查自己,看自己达到多少要求,还有什么不足,了解以后应该如何加强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水平。

二、实习内容

实习项目一:安全用电

我们都知道,如果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实习时和平时生活上的安全用电。下面是上课时学习的一些重要的安全用电知识:

1、触电种类: (1)点击; (2)电伤。

2、触电原因: (1)两相触电; (2)单相触电; (3)间接触电; (4)“跨步电压触电”,因电势差在人体中形成电流而触电。

3、影响触电造成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 (1)电流的大小; (2)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 (3)电流种类; (4)电流途径;(5)人体电阻。

4、 防止触电的措施: (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8)测量绝缘电阻可用兆欧表; (9)在需要带电操作的低电压电路实验时用单手比双手操作安全; (10)电动工具上标有“回”表示双重绝缘; (11)实验室内的明、暗插座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不低于0.3米。

5、防止引起火灾的措施: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6、防止短路: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 (3)实验时,电源变压器付边输出被短路,会出现电源变压器有异味;电源变压器冒烟;电源变压器发热现象,直至烧毁。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篇三】

一、项目简介与原理

1.项目功能: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负载RL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RL一定时,希望输出功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可能小,且效率尽可能高。

2.应用领域:具有自身功耗低、电压增益可调整、电压范围大、 外接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的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录音机和收音机之中

3.原理实现:采用了OTL功放作为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前级放大电路与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结合,利用两次放大,从而实现音频信号的输出。前级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使用一个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电路对输入的音频小信号的电压进行放大,得到后一级所需要的输入。后一级主要是对音频进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够驱动电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频。

二、电路设计与分析

1.电路图:

2.电路模块及其作用

由于OTL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为了保证电路工作稳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制零点漂移。为了获得足够大的输出功率驱动负载工作,故需要有足够高的电压放大倍数。因此,性能良好的OTL功率放大器应输入级、推动级和输出级等部分组成。

1) 输入级:主要作用是抑制零点漂移,保证电路工作稳定,同时对前级(音 调控制级)送来的信号作低失真,低噪声放大。为此,采用带恒流源的,由复合管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且设置的静态偏置电流较小。

2) 推动级的作用是获得足够高的电压放大倍数,以及为输出级提供足够大的 驱动电流,为此,可采用带集电极有源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其静态偏听偏信置电流比输入级要大。

3) 输出级的主要作用是为负载提供足够大的输出信号功率,可采有由复合管 构成的甲乙灯互补对称功放或准互补功放电路。

三、项目实物制作

1.实物制作图片

2.电路调试过程

1)通电调试

通电调试包括测试和调整两个方面,测试是对安装完成的电路板的参数及工作状态进行测量,以便提供调整电路的依据,经过反复的测量和调整,就可使用电路性能达到要求。最后应通过测试获得电路的各项主要性能指标,以作为撰写调试报告的依据。

2)通电观察

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电压接入电路,此时,不应急于测量数据,而应先观察有无异常现象,这包括电路中有无冒烟、有无异常气味以及元器件是否发烫,电源输出有无短路现象等。如出现异常现象,则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电路,排除故障,待故障排除后方可重新接通电源。然后再检查各元器件的引脚电源电压是否满足要求。

3.器件清单表

电阻13个,三极管7个,电容若干,电源1个,喇叭1个,导线若干

四、项目结果分析

1.实验调试结果

经过多次焊接的改正和通电调试,实现了复合管OTL音频功放电路的功能。

2.合理性分析

功放电路整体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原因如下:

1.由仪器的老化及损坏造成的系统误差

2.读数不准造成

3.在计算过程中的省略造成

4.焊接电路板时,出现问题造成

五、项目收获与建议

通过这次对OT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了解了设计电路的程序,也让我了解了关于OT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与设计理念,要设计一个电路总要先用仿真成功之后才实际接线的。但是最后的成品却不一定与仿真时完全一样,因为在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但也有些电路在仿真中无法成功,而在实际中因为芯片本身的特性而成功的。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在这次设计中,让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学到了很多 知识。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更快的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了查找资料。同时,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学习,让我对各种电路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虽然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都被我们一一克服。

同时,这次课程设计中让我深有体会的是,我明白了理论知识和实践不能混为一谈,要想具备纯熟的动手技能,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反过来,具备了理论知识并不等价于你就能顺理成章,独立的完成一个项目。所以说,平时对专业理论知识不可以死记硬背,要学以致用,在牢固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实践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篇四】

首先,很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次电工实习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对电工电子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次的电工电子实习无疑是给我们文科生一次更深入接触了解理工知识的机会,更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本人就对此次为期两天的电工电子实习作一下简要的报告与总结:

一、.实习内容

1.安全用电常识

2.试电笔、万用表使用介绍

3.焊接及拆焊技术

4.电子元器件检测

5.工艺实训

二.实习过程

1.安全用电常识。通过老师精辟的课堂讲授,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知道安全用电是有很多规矩的。其中有人体触电的形式: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还有有关触电急救的方式。

2.试电笔、万用表使用介绍。其中包括试电笔的结构还有试电笔的使用方法以及其正确握法。我们还用试电笔测量三相四线插座、单相三线插座的插孔,以及“三相调压输出”中

各接线柱,判别火线与中线。我们还使用万用表测电阻、测交流电压、测直流电压、测直流电流。

3.焊接及拆焊技术。我们通过动手拆装LED灯,真切实在地感受到焊接与拆焊技术的一些步骤及知识。

1>、拆焊的过程:首先就是要将焊件加热,然后融化焊件上的适量焊锡,等两极的焊锡都融化了,就迅速地将LED灯拆出来。

2>、焊接的过程:再者就是将LED灯安装在新的电路板上。首先,将烙铁头和焊锡丝接近,处于随时可焊接的状态,同时还要确认位置;然后,将烙铁头放在电路板上进行加热;其次,焊锡丝放在加热后的电路板上,融化适量的焊锡,焊锡融化后迅速移开焊锡丝;再者,等焊锡布满电路板后移开烙铁。

4.电子元器件检测。我们通过对一些基本的电子元件的了解和识别,这紧密联系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器的构造以及使用。我们认识了各有效数字的电阻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字、意义。还有就是对LED灯的检测。

5.工艺实训。在这实训过程中,我们自己动手焊接出一个工艺作品。首先我们要将老师发下的铜丝做一下表面清洁,因为铜丝上有一层氧化膜,必须将其清理干净,以确保焊接的质量。其次就是要将铜丝切割、定型。因为焊锡凝固的很快,所以就要求我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三.实习收获、体会及建议

期两天的电工电子实习很快就结束了,通过此次实习,本人深感收获甚深。

1、对电子元件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电路板图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2、实践出真知。通过动手拆装LED灯,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焊接以及拆焊的技术。这些技术看书是很难掌握的,而实践使我们对此有深刻的印象。这和我们学习专业知识一样,光靠看懂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实践、实习来掌握和运用它。这无疑也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插曲,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断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电工电子实习,从听觉上给我的感受就是理科生应该具备的知识。但是通过接触和了解,我发现我的理解有偏差。因为学习面前是没有界限划分的,多了解不同范畴的知识,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最后就是要感谢试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指导。

实习报告二

一、实习目的

1、目的和意义

本次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自己动手实践,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另外大学两年对于电气的学习都普遍存在于理论,通过这次实习也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电工实习对于我们与电有关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让学生对电有具体和立体的了解,更让同学们参与其中,对后续的学习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

2、发展情况及实习要求

本次实习直接接触到与电相关的各种实验,部分实验可能会存在危险,特别是使用电烙铁的任务,小心使用,注意规范,两人完成任务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距离。

本次实习历时一周,跨越清明节假期,时间可以说是相当长的,在长时间的时间内,同学们应该保持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切不可三心二意,走马观花。每天都会要考勤,大家必须按时出勤,像平时上课一样。

所有任务应该独立完成,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但是严禁抄袭。有不会的可以慢慢做,但是只有自己做才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字数要求:20xx字以上)

实习项目一:安全用电

(一)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安全用电知识是关于如何预防用电事故及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的知识。在电子装焊调试中,要使用各种工具、电子仪器等设备,同时还要接触危险的高电压,如果不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操作中缺乏足够的警惕,就可能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因此,必须在了解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和造成触电原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触电及相关防护措施

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所造成的人体外伤,通常有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三种。电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一般是非致命的,真正危害人体生命的是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严重影响人体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肌肉痉挛(抽筋)、神经紊乱,导致呼吸停止,严重危害生命的触电事故。触电死亡的绝大部分是电击造成的。决定电击强度的是流经人体的电流,而非电压。

(三)触电因素

人体触电,主要原因有直接或者间接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直接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两种。

(四)具体实验内容

(1) 使用电子仪器设备时,应先了解其性能,按操作规程操作。实验前先检查用电设备,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后,先关仪器设备,再关闭电源。

(2) 若电器设备发生过热现象或出现焦糊味时,应立即关闭电源。

(3) 若要离开实验室或遇突然断电,应关闭电源,尤其要关闭加热电器的电源开关。

(4) 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有:电气绝缘良好、保证安全距离、线路与插座容量与设备功率相适宜、不使用三无产品。

(5) 实验室内电气设备及线路设施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用电规程和设备的要求实施,不许乱接、乱拉电线,墙上电源未经允许,不得拆装、改线。

(6) 在实验室同时使用多种电气设备时,其总用电量和分线用电量均应小于设计容量。连接在接线板上的用电总负荷不能超过接线板的最大容量。

(7) 实验室内应使用空气开关并配备必要的漏电保护器;电气设备和大型仪器须接地良好,对电线老化等隐患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排除。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篇五)

这次的电子电工实习已经结束了,但是记忆还是很美好的。不像以前的学习那么空洞,这样的实际操作让我觉得更有意思,也更能激发人的探索精神。上课时,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在做自己的任务,有问题,大家互相讨论。这才是真正的自发的合作性学习,我认为比强制要求的那些合作性学习及讨论课来得有意义得多。

这四天,我们主要学习了用电焊技术的基本功及利用电焊来完成一些小的电子产品。第一天是纯粹地用电焊完成一个小工艺品,我做得是一个小房子,里面还有一个小床。索然是很简单的一个任务,可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没碰过电焊的人来说,倒是觉得难度不小。贴别是将两个铁丝连到一起时,总觉得手不够用,又要固定两段铁丝,还要拿电烙铁和锡铁。所以,花了很长时间才把东西做完,焊点也不尽如人意,没有老师说的那种光泽与圆润。第二天,我们做的事摇摇棒,对第一天来说,这又是进了一大步。焊点很小,我觉得特别容易把两个焊点连接到一起,而且总感觉不顺手。不过,后来,慢慢地熟练起来,又有同学的帮助,掌握了一些小技巧,所以焊点也比之前好了很多,速度也变快了。虽然没有一次性成功,但是也在老师的帮助下,问题得以解决。第三天的小灯电路板和摇摇棒性质差不多,就是电路的排版与连接需要靠自己动脑解决了。研究了一会儿以后,也大致地摸出了门道,所以这个还是比较顺利的。最后一天,是令人兴奋的小音响的制作,而且做完以后可以带回来自己用哦,为了自己的劳动成

果,又怎么能不努力呢。所以,寝室几个提前就把小音箱拿回来,在寝室安装起来,大家都笑叹学习认真起来了。电路板的焊接问题不是很大,中间除了电容接反一次,都还是比较顺利的,因为电路已经是给出的了。关键让我比较头疼的是,导线连接和零件组装的时候。由于没有看到过成品,所以做得时候比较迷茫。所幸,在大家的讨论之下还是解决了导线的连接问题,所以小音箱终于完成了。当听到小音箱在接到歌上时发出悦耳的音乐时,真的很开心很兴奋,几天来的辛苦终于有所收获。

最后,我想说,这个为期两周的实习让我收获很大。虽然东西还没有学到很精,但是我又多会了一点技能。以后家里什么小电器坏了的话,我也能修一修了,作为一个女生,我真的为自己也能完成男生的工作而感到骄傲。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篇六】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第一,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那时不懂焊接,却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但这样一来,这东西就给废了。现在电工电子实习课正是学习如何把东西“装回去”。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第二,电工电子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一、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

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

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

三、对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实习的感受。

焊接挑战我得动手能力,那么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则是挑战我的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我过去一直没有接触过印制电路板图的前提下,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接受、消化老师讲的内容,不能不说是对我的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这过程中主要是锻炼了我与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因为我对电路知识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模糊。但是当我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去向其他同学请教时,即使他们正在忙于思考,也会停下来帮助我,消除我得盲点。当我有什么想法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会不因为我得无知而不采纳我得建议。在这个实习整个过程中,我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友谊的真挚。在实习过程中,我熟悉了印制电路板的工艺流程、设计步骤和方法。可是我未能独立完成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个实习迫使我相信自己的知识尚不健全,动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我很感谢张帆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从他那里我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教我们怎样把理论与实际操作更好的联系起来和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东西无论是在以后的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对我起到很大的帮助,在实习前我不慎将手弄伤,而王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对我的关心,使我这异地学子感受到了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这种感觉很温暖,很亲切……

两周的实习短暂,但却给我以后的道路指出一条明路,那就是思考着做事,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做事的心态,也可以得到磨练,可以改变很多不良的习惯,例如:一个工位上两个同学组装,起初效率低,为什么呢?那就是没有明确分工,是因为一个在做,而另一个人似乎在打杂,而且开工前,也没有统一意见,彼此没有应有的默契。而通过磨合,心与心的交流以及逐渐熟练,使我们学到了这种经验文档资料库。实习这几天的确有点累,不过也正好让我们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作息习惯,它让我们更充实,更丰富,这就是一周实习的收获吧!但愿有更多的收获伴着我,走向未知的将来。

有关记者的实习报告4篇


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一)

一直以来,我对实习二字都充满向往,以为这是一个可以锻炼人、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大二暑假,在老师和学长的介绍下,我有幸进入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实习,可结果却远远不如想象中如意。

也许是理论知识不足,一直以来我学习的都是报纸知识,尚未接触电视摄影和视频剪辑。第一次实习就是自己一点也不懂的电视领域,难免会觉得手足无措。

看到三四十斤重的摄像机架在跟自己差不多高的三脚架上,我连开机都不会。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摸清了哪个是开关,哪个是白平衡,哪个是回看。也接触了一些拍摄基本步骤,怎样调节白平衡,怎样对焦,什么样子是最自然的光度,等等。相信只有亲手接触,才会有如此深的记忆,这书上的理论要有用得多。

酷热难熬的正午,经常是我们接到电话通知外出采访的时间。不知道出何意图,越是炎热的天,领导就越喜欢去工地上视察视察,难为的是他那一群小跟班和我们这些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了。

每次看到瘦成电线杆的老师扛着三十多斤的摄影机跟在领导后面一路小跑,额头上的汗一路流到脖子后面打湿衣服的时候,我对记者这个职业都会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觉得他辛苦令人敬佩,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从此以后我与白皙的皮肤还有高跟鞋是绝缘了。

实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给视频配的新闻稿一般都是拍摄视频的记者自己写的,后期的视频剪辑也是记者一个人做。一个熟练的记者在拍摄和采访的过程中一般在心里已经打好腹稿了,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稿子来拍摄自己想要的景物。这样才能保证有时在稿子中仅仅是一笔带过的事物,也能有相应的图像与之匹配。

在我眼里,配同期声是最繁琐也是最枯燥的活儿,特别是遇到吐字不清晰、说话也没什么条理的采访对象的时候,配同期声就成了一项折磨人的工作。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只有反复的听,结合语境来揣摩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由于摄像机没有音量调节的设置,每次听录音的时候只有插上耳机才听得清,但往往戴上耳机听的时候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就变得很刺耳,一般听不了几分钟耳朵就会很疼。

同时,如何把握那个度也是一项学问。过多的主观修改,就无法和电视上人物说的话契合,但如果是直接配上对方说的原话,那一些病句错句就会展现出来,观众理解起来也很难。

一段几分钟的采访,也需要花一个小时左右给它配同期声,可最后真正在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一般也只有十几秒而已。

以上是我在记者站实习所收获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很多问题的出现也促使我没有坚持下去。

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是Xx电视台和Xx日报在经济开发区设立的一个新闻点,专门报道开发区新闻。

由于地域和报道内容的限制,开发区新闻的受众是一群特殊并且固定的人,基本就是在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和新闻报道的相关人物。最后剪成的节目,也仅仅是在开发区网站上与观众见面。

受众少,受众所覆盖的新闻面积也随即减小,因此每天得到的采访任务也仅仅是帮助宣传某个品牌或者是报道领导慰问企业或是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

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敬意,让我实在不愿意仅仅成为政府的喉舌以及利益链条上的广告商。“某月某日某领导参观指导了某企业企业并和该企业领导”,诸如此类的格式化语言,既不接地气,也对广大观众没有什么指导性意义。

更有甚者,在采访某个企业的时候,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公司领导们都会事先安排工作人员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通知,不会有任何一句对公司不利的话,而因此呈现出来的新闻真实性则会大打折扣。

也许是经验的不足或者加上其他客观原因,我外出跟随采访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每天早上来到记者站做完一些卫生工作之后,我一般能做的是坐在25度恒温的空调房间里,一边喝着“无限续杯”茶水,一边玩电脑。中午还用老师的饭卡在食堂吃饭,晚上搭顺风车回家。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白岩松在《幸福了吗》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原文不记得了,只想起了一种感觉——没有贡献的时候,吃着单位的盒饭也觉得是罪恶。

带着这种罪恶感以及对工作的困惑,实习了26天之后,我告别一向待我不错的老师,离开了记者站。这其中的收获是也喜忧参半,为世人所评价吧。

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二)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采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采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采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采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其次,我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除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宏观形势有清楚地把握,还要对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采访中看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对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区这条线。社区是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应该对社区的管理结构,对武汉社区的情况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还记得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去采访紫阳路街道办社区工作者的演讲比赛。我对社区工作者一无所知,回来之后,我便上网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等等,了解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业。

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三】

暑假开始不久,我便来到**日报—**周末新闻采编中心实习,实习了半个多月,了解到一份报纸要制作出来所需的采编制作等一系列的程序,并切身实践了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在这期间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相信这些收获能为以后的学习带来好处。

7月14日,我独自来到**日报,这个我从未到过的地方,看到办公大楼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原以为只是有几间小小的办公室,原本有的自信一下子没了,却多了几分紧张。门口保卫处的叔叔不让我进去,听到我说是来应聘实习生,直接说了一句“回去吧!已经招满了。”我手足无措,没有里面任何人的联系方式,我怎么进去?迟疑了几分钟,我又鼓起勇气,问到了办公室的号码,几经周折最后见到了董主任,起初听到我是大一的,立刻叫我回去明年再来,可能是我真诚的样子感动了他,最后他答应了,把我介绍给一位记者姐姐,要她以后出去采访都带着我。原本沉重忧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是的,我找到了实习单位。我不用再为这次暑期实习焦虑,之后的学习中,我很认真、也积极主动的请教,我的表现让老师们比较满意,更可喜的是我还结实了几个实习朋友。

现在想想,我从第一天进入报社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熟练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整个过程,我学到了很多,做事的,为人的。真的很感谢这次实习,虽然有苦,却也乐在其中。

实习了16天,除了周末几乎每天都有采访,这让我感到很充实和兴奋,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发到报纸上,偶尔也会有小小的满足和得意。第一天,刚到就跟着朱丽老师出去采访,或许是因为**是个小城市的缘故,报社的,电视台的,电台的,新闻网的记者竟然一块儿出发。这次是调查采访小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先后去了4所培训类的艺术院校,校长、老师都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孩子们则露出惊奇的目光。我学到一些采访中提问的技巧,和与人沟通的方式,还知道了电视台的拍摄与录制。第一次写稿子出现了很多问题,而通过对修改前后的稿子进行比较后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1.我写的太细了,我把被采访者的话,都一一陈述出来,而记者的则是总结他们的语言,从而得出结论。2.我把采访过的学校名字都一一写上,后来才知道其实不用那样,只需要说明是什么类学校就好。3.我还有很多知识不懂A如新闻标题的拟定,我的显得太平凡,且不能概括其大意,显得太幼稚。B不知道什么专业术语,更别说运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除了不断看报学习来提高新闻写作水平,还分别采访了在小平故居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日全食、三星级公厕的开放、**赛区的篮球联赛(为期九天,每天都得跟踪报道)每次采访后我都立即写稿,然后叫指导老师帮我修改,总共发了8篇,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因为我错过了一些好的新闻,比如晚上逛超市见到在附近居住的市民都坐在休息区吹空调,本来很好奇,很想知道营业员对此的看法和态度,却没有去采访,一天后这个新闻就出来了。对于这样的,总会觉得很遗憾,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新闻的敏感性我还很缺乏,也或许我还缺少去采访的勇气。这些毛病都需要克服,不然怎么能当好记者呢?我认为当一名好记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记者要时常与人打交道。

2.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的节奏很慢,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

3.在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态度要端正,虚心请教;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并要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让就的各方面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4.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5.作为记者,要永远都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和一颗敏感的心。

除了出去采访,之后写稿子,就是坐在办公室学习了,看报是每天必做的事。看久了,会犯困,然后总想出去走走,想挖掘些新闻线索,偶尔也会感叹抱怨这里地方太小。

我想:记者与公众间有一种默契,记者得尽力为读者、观众和听众提供事实真相,公众相信记者的报道公正、完整、准确。这个默契很重要,因为人们是依据他们读到的和听到的来采取行动的。很喜欢看记者姐姐改稿子,学习他们的措辞与表达技巧。通过学习,我明白了:1.写新闻稿时,每件事情都要用某种一定的方式来叙述,只能按事件本身的特点写;

2.要简明扼要,不能过于冗长,故事的核心人物最好放进导语里面;3.稿子中不要忘记回答读者可能产生的任何一个问题,不要在你的报道中留下任何漏洞。

4.新闻稿还要具有地方色彩,语言尽量显得贴切易懂。

采访时也有很很多讲究,比如观察被采访人的态度,记者提问时的措辞,聆听的态度等。要想得到最真实的回答,就得让一切显得自然,轻松。相信这些都能体现一个记者的素质与能力!

实习中,常常会联想到一些专业理论知识,验证了一些理论的正确性。例如在传播学中学到的: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使用与满足理论、人民的选择假说、把关人等,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对应,让我对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以致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新闻是跑出来的”一点也不错!记者必须及时的赶到事故现场,尤其是对图片的拍摄,更得抓紧时间。篮球联赛中,他们拍了好多精彩的图片,如灌篮,防守,对手摔倒,裁判果断吹哨,休息时擦汗等这些精彩的瞬间。

作为未来的记者,首先要有好奇心,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以及这件事的第一手资料。还要有能看到准确细节的眼力。要有勇气面对事实,勇于正视报道了与自己的信仰相矛盾的东西产生的而后果。要有勇气在竞争的并施加压力的局面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必须掌握事实,并且在收集事实时敢作敢为。记者的工作是艰苦的,花体力、动感情、费脑筋,报酬也不一定丰厚,但我想他们一定是受到工作的鼓舞而继续工作着。

要做一个合格的记者,我还差得很远,目前能做的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多到图书馆学习,不断增加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上网学习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多看报刊杂志、电视节目,学习专业技巧。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记者的实习报告【篇四】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

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

[精华]电视台实习报告范文6篇


实习生活往往最为锻炼人,我们可以将自己在实习生活中的收获进行一个总结,实习报告与实习经历紧密联系,你是否在烦恼实习报告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精华]电视台实习报告范文6篇》,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电视台实习报告【篇一】

一、实习概况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班级:1302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习内容:电视民生新闻采编

实习单位: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新闻部

实习时间:20xx年9月1日——12月31日

二、实习内容

1)协助记者寻找选题并参与前期联系工作。

2)跟随记者参与现场采访。

3)期间采写新闻消息10余篇。

4)记录同期、初步编辑练习。

5)帮助协调办公室内日常琐碎工作。

6)每天坚持写实习日记。

三、实习观察

(一)频道与部门简介

钱江频道,1993年开播至今,已有十六年历史,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省级频道,堪称浙江省之最,全天候24小时播出。钱江都市频道为浙江省台二套,通过有线无线双重覆盖。《范大姐帮忙》、《新闻007》、《谁赞成谁反对》、《九点半》四档电视栏目是钱江频道的四大 “新闻旗舰”。本人所在的新闻部主要负责《范大姐帮忙》和《新闻007》两档栏目的采编任务。

(二)记者的一天:生产新闻的“流水线”

选题。一天的工作由选题开始。选题分为两种:一是自报选题,通过网上热线的选题平台或者直接提供的新闻线索得到,拟定选题后上报制片人或总监,经批准后进行采访等后续工作,每个月都有自报选题的条数要求;二是公派选题,由领导具体安排采访任务给某个记者。

联系。确定选题后,就要拟定采访对象了。在联系的时候,有时候需要给当事人做大量的思想工作,这就要看一个记者打交道的功力了。除当事人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采访对象就是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准确找到对应部门并且采访到能够解决问题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是一门大学问,需要人脉的通达和经验的积累。另外,联系好的采访时间是很不确定的,主要取决于被采访者,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有时候可能要变卦,这就是记者这个职业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

采访。采访前需要相关资料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该问哪些问题,如何来安排片子的结构,导向又是什么等等。到真正采访时,就是体现记者“舌头上功夫”的时候了,而且还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需要你随机应变。另外,采访的对象不同,交流的方式也需改变,这些细节的东西是需要注意的,也是作为记者平时应该慢慢体会并积累起来。

同期。如果上午把采访任务完成了的话,下午的首要工作就是写稿了。在写稿之前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听同期,这也是实习生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情。我发现这个工作有两个关键点:一要听得快记的快;二要能抓得到重点。而能帮助你做好这两点的法宝就是在采访的时候就要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打好谱,这样在听同期的时候就能迅速浏览,抓到有富有表现力的点。

写稿。如果事先已有了初步的设想,采访时也打了腹稿,那么写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只是在个别字句及结构安排上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以求达到最佳表现力,这个表现力既包括文字本身的张力,也指文字是否能和画面相得益彰。就这一点,我发现电视台记者和报社记者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差别:电视台记者在写的时候或者写完以后会读一遍,行话叫“顺一遍”,以体会电视口播时的感觉。

编辑。等稿子通过审核后,最后的任务就是编辑了。编辑又包括了几个部分:配音、剪片和加字幕。这里剪片大多用的是对编机,我问过两个记者,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一曰,对编机不可能被淘汰的,因为非编的稳定性太差,再者,还得照顾一些习惯用对编的老记者们;另曰,不用非编只是因为剩下的对编机还能用,而且对编机很昂贵,等报废了就都会改用非编了。我觉得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也不用太较真了。

一切就绪,就进入待播了。《范大姐帮忙》是晚上六点播出,有的片子在5点多的时候还在赶,真的很辛苦!

(三)新闻部的“人员普查”

司机、摄像、记者(文字)的“铁三角”

在这里,拍一条新闻大致需要三个人来完成:司机、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我发现这里最不能小瞧的一个角色是司机师傅,这些师傅在台里可是久经沙场的人物了,不仅人脉广,而且“小道消息”多,所以也成了一些聪明记者“巴结”的对象。摄像和记者需要默契的配合,经常可以听到文字记者在剪片时抱怨没有自己想要的画面。

新闻部的领导层

以《范大姐帮忙》为例,记者上面是编辑,编辑上面是制片人,制片人上面有新闻部主任,新闻部主任上面有频道总监。各个层级又是可以直接对话的,特别是记者和制片人之间。值得一提的是,领导每天都会将“审片日记”贴出,供记者们参考。哪些值得肯定和借鉴,哪些地方不足,需要改进,都一目了然。我每天路过的时候顺便也会看下,觉得还是能从中受益。

电视台实习报告【篇二】

一、实习目的

希望通过本次实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我选择去电视台实习,原因有二:一是做一名媒体工作者一直是自己的梦想;二是在电视台这样的单位实习,能接触的范围很广,从而学习到的知识更加全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播音及采访技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及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二、实习单位

芜湖市广播电视台 新闻频道 《第一看点》栏目。

芜湖电视台成立于1970年。作为芜湖市重要的新闻媒体,承担着宣传市委市政府大政方针、为百姓解疑释惑、加强舆论监督、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任务。近年来,芜湖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传输、播出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前后期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每年承担了大量的直、录播任务。开办有芜湖市新闻综合性门户网站——皖江明珠网。

三、实习内容

1.撰写新闻稿

在开始的两天里,电视台的老师指导我看他们以前发过的新闻稿,熟悉电视新闻的写法,慢慢的进入新闻状态,还让我参与他们的组织学习。我也渐渐的在学习和实践中了解了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不同,电视新闻都很简洁明了,文字说明少,大部分用画面去表达。我刚开始的练习写稿的时候,就不注意简洁,稿子写的普遍冗长。后来,这里的老师指点我,让我注意自己的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并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仔细比较一下,找出给我启迪的东西。

2.编辑新闻短片

新闻制作相对来讲比较简单,一是因为它短;二是因为要求没有纪录片、专题片那么严。不过,即便是相对简单的工作,对十分生疏新手来说依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面对那些专业的机器和软件,初次上机时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第一次编辑一条1分钟的新闻,就花了整整一个下午。不过所谓熟能生巧,日后编片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

3.采访与拍摄

老师带我拿着话筒、举着摄像机出去采访的时候,起初,我只是举着话筒面对着采访对象呆若木鸡,后来老师提醒我要多问问题,但又要注意不可乱问或问些没用的东西,这就需要事先做好功课。

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每次采访的时候,老师就教我如何使用摄像机。以前我以为摄像就是简单的录下眼前的画面,这时才发现,摄像中大有学问。就比如:如何端的稳,使镜头不摇晃;如何端的水平;如何捕捉光线和黄金分割点等等。小有所成之后,老师也开始让我带着摄像机单独出去采访和录制。

4.录播配音

我是校广播站的一名播音员,一直相信自己的水平应该可以胜任新闻稿的录播配音,可是真到了配音室才发现自己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试配了一条新闻稿后,指导老师指出我的缺点:“你不可以用时政新闻的语气语速来录民生新闻。你可能有些紧张,过分注重咬字清晰,但这会使语句听起来不太流畅。”在后来的配音工作中,我逐渐完善自己的发音,向新闻配音的高标准努力靠近。

在记者业务方面,我学会了不同的题材新闻的写作方法。新闻写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多加练习;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话的方式技巧,告诉我必要的设计圈套还是需要的。还有我觉得这个社会弱者还是比较多的,需要的帮助的人也很多,这让我感受到做记者能帮助人的自豪。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的复杂层面,有些事情不是凭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怎么样在其之间做好平衡是对我的考验,也是对每个记者考验,我想这也是我要慢慢学习和体会的。

四、实习收获

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间实习的一个月就结束了。回想这一个月的成长经历收获还真不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一)第一课:善于人际交往,是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是新闻这一行业必备的素质之一,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基本能力,无论是在镜头前和被采访者的沟通还是在背后和人们的沟通都非常重要,有助于记者更好的掌握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才会得到更及时准确的报道,才会出现优秀的新闻。

电视台的工作特殊性,决定了我们要接触的不是几个群体,而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在这个社会中,一群牛刀初试的实习生就像是初临人世的婴儿,充满好奇和疑惑。我们的言行不仅影响我们的实习生活,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形象。这些细节透露出的个人修养问题是我们搞好人际交往的首要问题。

所以,实习生要把自己融入所在的生活圈中,工作之余,与老师多交流。语言这时是增进彼此间感情的最有效工具。人人都需要别人了解,人人也都需要了解别人。找到彼此间的共同点,才能把自己很好的融进去。

(二)第二课: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早就听说过电视台工作的劳累和辛苦,经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果真如此。况且拍摄只是电视台工作前期的一个环节,拍摄完以后还要用电脑将带子采集出来再进一步做后期的剪切编辑合成,这是创意的活,费脑力,往往拍摄了几十分钟的片子要剪辑其精华的部分拼贴在一起,最后只剩下简短的几分钟。这其中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然后还要编辑音乐、配音、上字幕,做完这一集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了完成进度,其中几天同事们几个好几次晚上下班都七点多了,而且碰上比较忙的周末晚上还要忙着准备去拍摄其他节目。即使是这样,同时在劳苦中收获并快乐着!

(三)第三课:要“真诚” 待人, “真诚”做事

人有时可以伪装自己的面目、自己的心,但是真诚的力量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在进入新闻中心的第一天我就开始细心地记下了老师的名字,每每上下班时候,总会喊上一句: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在与同事们交往中我真诚地向他们虚心请教,并与他们打成一片。由于是不同专业的我们秉着真诚彼此沟通交流,互相学习,收获颇多!

工作上,在电视台的几位老师面前,我只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小字辈,但我觉得对待工作我们,不应该论资谈辈,有意见或建议,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应该诚恳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其实,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在刚开始老师剪辑片子时,总是会征求下我们的建议,我会很客观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说出来,看到自己的建议有时候被采集运用,我的心理面也是特别的美,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真诚,让我走出了显示自身价值的第一步!

(四)第四课: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新闻不是坐着等出来的,是靠双脚走出来的。主动的去采集新闻,做任何事情都要主动,任何让自己得到成长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主动去寻找、发现、请教,且事无巨细。诚意,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

“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干金难买”,因为,它只属于你。在电视台工作,学会思考也显得尤为重要!电视台的几位老师都不是专业出身,以前没学过扛摄像机,也不懂得编辑剪片。他们能在短短几年时间走到现在,不是因为学会了摄像技术和剪片技术,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创意,他们懂得策划节目,知道怎样选取镜头,知道怎么把片子剪得精彩??其实,后期剪辑的技术很好掌握,但是关键是当我们面对眼前一大堆的素材时要有我们自己的想法。在后来我初步地自己剪辑片子时,我的缺点就逐一表露了出来,我只是简单地把一些拍的平稳的镜头对在一起,对好口型声音身体动作,再稍加上一些过渡时的效果,简简单单地就做完了。后来自然地也得到老师给指出的一大堆毛病,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自己的创意,少了创意画面就凸显了太多的平庸俗套,就不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

经过此次在电视台的实习,我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初步了解了我所不知道的社会,也明确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实习记者已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

电视台实习报告(篇三)

永远难忘的日子——从7月10日到8月28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是我在新闻中心实习的日子,在这里我收获了一段快乐而珍贵的时光。在行文开始前,我要衷心地感谢贵台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同时我还要衷心地感谢栏目组里老师们的辛勤栽培,谢谢您们为我传道、解惑,我从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在贵台实习的这段幸福时光值得珍藏,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真实和刻骨铭心也让我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一个月的采访经历让我变得成熟和稳重,让我的内心更加的丰富,所以我很感激这个月的时光带给我的采访经验。

带着真诚去采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以前所没有学到过的东西,那就是交流,沟通。这两个词看似简单,而且人人都会,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沟通。作为记者,要善于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要让被采访对象能够信任你,把积压在心里的话向你倾诉,这样才能使一条新闻能够丰满起来,而不至于只是个骨架没有内容。除了要善于交流沟通外,还要对别人真诚,只要你拿出真诚对待他人,尊重别人,别人也会谅解你,配合你。

这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节目的许多环节,选题策划、配音、采片,后期剪辑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对新闻行业和新闻工作也有了更具体、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

专业态度铸造职业辉煌

一个月的实习时间里,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辛苦和压力,充分了解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同时,我见证了节目组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感受到了什么是专业态度铸造职业辉煌。不管气候条件如何,只要有任务,记者就得出发。无论是暴晒的晴天还是潮湿的雨天里,只要有新闻发生,就得迅速到达现场。加班赶稿更是家常便饭,就拿20分钟的教育新闻来说,稿子审定后,要将文字和影像以最完美的方式组合起来,其中要注意远、中、近景的搭配,光线强弱的组合,镜头要保持稳定不颤抖,画面的角度和历时,景别的运用等等,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继而还要编辑音乐、配音、上字幕,编辑们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就为了让几个镜头更精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精心修改。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专注的,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我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爱,我也真切地感到,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记者。

新闻一定要保证准确,这样才能提高新闻事实的可信度。我对新闻的真实性、客观公正原则等新闻理论中的基本术语也有了切身具体的感受,它们不再是空洞的教条,而已成为我切实生动的人生体会。每的挫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潜移默化,成为了知识和经验

几日来的写作,使我摸清了新闻稿的大致思路,完成的渐渐熟练,但我却忘了,越是以为自己熟练的东西就越容易出现错误。

采访中,话筒要稳,眼神要与老师交流,尽量不发出多余的声音,只可点头示意;采访小朋友或个子较矮的对象时,身体适当放低,与其平视,勿造成其仰视效果;采访结束后,要注意停顿几秒,方便后期剪辑;和第一天来报道的时候一样,当我离开新闻中心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正在上学的学生,但唯一不同的,是我心间增添的那份将来要致力于新闻工作的坚定信念。或许以前,我更多的是把新闻当成一个爱好,而如今,我却把它当成一种使命!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开始学会思考,开始把我的理想具体化,现实化,我想要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我的下一步该做什么。我感觉到自己手中的笔不再仅仅用于发泄自己的快乐喜悦或者惆怅忧伤,我要早日用我的手,写出真实而客观的报道,用我手中的笔,呼吁民声,服务大众!我觉得这是我这次实习中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两个月的实习,我对广播新闻的采编播过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广播新闻也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首先,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很重要的。以此为基础,记者必须以辩证的思维,多层面、多角度反映新闻事实,正确引导听众理解新闻,让听众从多方面认识新闻事件的内涵和价值。在实践中,就是要在报道中反映出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的多个侧面,反映出人物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才能比较客观地为听众再现新闻事实。其次,广播新闻要有现场感,要生动地表现新闻事件发生的氛围,才能让听众收听时有真实感。因此,都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必须尽可能亲自到事件现场感受现场的氛围,并且在报道中进行描述,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三,新闻要贴近民生,关注民生。当前,民生新闻在许多新闻栏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平民化视角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根据大众的喜好和需求,采用大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对新闻进行编辑和报道,将“硬新闻”进行“软处理”,把“播新闻”变成“说新闻”,增强媒体的亲和力。在广播新闻的采编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除了要顺应现在新闻报道发展的趋势外,还要注意创新,即在符合广播传播特点的情况下,发掘新角度、新切入点,报道要注意深度,而不是简单的叙述事实,要留与听众更多的思考空间。这也是我在下一步实习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行文的最后,我要再次衷心地感谢新闻中心的领导和老师,很感激这一个多月的时光,它带给我的社会经验和见识都是无价之宝!实习结束了,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我会带着这份成果和收获回到学校,做自己该做的事,为自己的将来加大马力!

电视台实习报告【篇四】

为期四个月的实习结束了,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既是学习,也是工作。通过实习的磨练,对于迈出社会的步伐又更近了一步,实习不仅让我在工作上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意志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我的实习单位是泉州**体育用品公司,初期是一家以生产运动包为主的中小型私营单位,后期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产品的涉及面也渐渐扩大,如化妆包、旅行包、文具包等。我们的产品远销德国、日本、迪拜等欧亚国家。同时公司还是知名品牌“匹克”的外加工商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凭借着独特的魅力不断前进。

为了锻炼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及处理能力,我选择在业务部实习,师傅是位年青充满精力且和善的女强人。在这里不仅能学到各种本行业、专业技能,而且能学习到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对自己的现在和以后的发展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挑战。

实习的结果也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实习开始头两个星期里,我的工作主要是熟悉产品,看资料。包括:了解产品介绍,按要求学做样品资料,填一些基本单据。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当躬行。课本上早已学过的东西,因为没有接触过实物,刚开始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之后的一段时间便是实习业务阶段,师傅带着我去和客户交谈,教我怎样与客户交流。再结束了师傅“带”的阶段之后,就是自己亲自独立上场。这也就是最后一个半月我的工作。第一次与生人正式交谈,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与客户“谈生意”,这次的实习经历了很多第一次,学到了好多好多。

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就会给身边的人一种积极的、有活力的、上进的氛围。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把这种积极上进的情绪带入工作中,从而,让客户感到自己得到一种情绪感染。

这次的实习教会了我与人交流的基本理念,微笑待人,真诚以待。开心的时候笑一笑把好心情带给大家,不开心的时候笑一笑,把不愉快通通带走。

在实习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及与社会的差距,我将努力充实自己,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全方位的学习,缩小这种差距。

这短短四个月的实习,留给我的是在漫长人生路上用之不尽的财富,很感谢这段时间师傅同事,老师同学的帮助与鼓励。因为有你们,我的人生才如此多彩。第一次接到订单;厦门文化之旅;匹克大型订货会;欢送会…..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在这漫长却也短暂的十六周里留下我终身难忘的点点滴滴 。为了有更好的实践平台,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 我希望用我亮丽的青春,去点亮我美好的未来世界。

电视台实习报告【篇五】

当我第一次踏进广西电视台资讯频道栏目组办公室大门时,根本没有想到,在之后的实习中,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同事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拿到了开启通往社会之路大门的几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真诚

刚进电视台实习时,虽然在学校也学过关于策划的课程,但介于对电视节目编制过程的不了解,还是很难写稿件的。并且一说自己是艺术学院来的实习生,大都给人的感觉就是跳跳舞,唱唱歌那种爱贪玩的学生。很不可思议为什么艺术学院的学生会来电视台做实习编辑记者。他们对我的第一感觉也许是那种混两天很快就走的那类实习生,再说不了解学习的专业,更不懂得你会做什么。可我不甘心,还没有踏上实习的艰辛道路,就被人瞧不起。因此我决定用我的真诚和对工作的热情来让他们改变对我的看法。

都说一个人可以伪装他的真实面孔,但你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第一天去电视台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也听过不少关于实习生的传闻,说他们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是否也会和他们一样。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下班回去也要和他们说“我先走了,明天见。”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简单的一些工作分配给我了。

其实,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节目组的后期包装师在制作栏目宣传片时,有几个镜头总觉得不太满意,但又想不出什么好的修改方法。我于是把自己的想法诚心诚意的提出来。没想到,他竟欣然的接受了。在他面前,我只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在校学生,但我觉得对待媒体工作我们不应该论资谈辈,有意见或建议,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应该诚恳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其实,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又有谁会小看你呢?从那以后,每次编辑剪片,只要我有空,都会让我看片子提意见,后来他和我说,我提的意见和建议有些还是很中肯的,对节目非常有用。这不仅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让我懂得了真诚对工作的重要性,让我走出了显示自身价值的第一步。

第二把钥匙:沟通

你去外地拍外景,怎样和群众演员沟通,把片子拍出自己设计的那种感觉?

“你能调动群众吗?”编导从我手中接过《大西瓜挑战吉尼斯》的稿件劈头一问,这个栏目主要是拍摄农民自种的瓜果来挑战,冠军选手将获得赞助商提供的肥料。我被问了个哑口无言,天啊,30多名陌生的现场群众,怎么才能让他们积极热情的配合我们的拍摄呢?虽说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要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参加挑战。

初次遇到拍摄工作上的难题,让我一时不知所措,而且编导还让我负责寻找参赛选手,对农村我本来就不不熟悉,农村不比城市,没有城里人活跃,拍摄就比较困难,不仅要给他们说解台词的含义,还要亲身演示。对于首次在一个陌生的村子工作我该如何开展,又该从哪项先动手呢?

第一次参加外景拍摄就遇到如此多的问题,我开始有点怀疑自己是否有做记者这个能力了。正在我心里嘟脓着站在一边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编导却没说什么,只见他简单熟练的和村民介绍我们节目的宗旨还有比赛的规则,节目就在他们天南地北的侃谈中很自然的进入拍摄工作。

后来我了解到,其实编导也是第一次来这里,为什么他比我更了解选手呢?答案很简单,他对村民进行了大量的采访,一有机会就与村民闲聊。对这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网络和致电村支书了解的,我不得不佩服他。

过后编导对我说,你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和他们讲述、沟通,不要怕麻烦,要不厌其烦。其实大多村里的人都有点害羞,又有点好奇,要抓住他们的心理,这样他们才会配合你。

那次我和电视台同事出去拍的第一次外景,学到沟通不仅可以让你了解不明白的事情,让你有头绪,还能让你顺利的进行工作,达到预期的拍摄效果。我终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

第三把钥匙:合作

这次电视台实习工作也让我懂得了,不管自己多聪明多能干,也不能忽视集体的作用。

刚接触电视类节目,并不没有多大的了解。起初,编导主要是让我根据他的拍摄方案来写成品稿件。编导的拍摄方案写得很好很有创意,我就学着自己似乎身临其境,想象着现场的气氛,根据摄影师提供的现场录像,把原本并不活跃的现场气氛换种方式形象的表现出来。

由于我用心的学习,空余时间也研究一些同事们以前写的拍摄成稿,学着怎样把一个沉闷的片子写得生动更有吸引力。很快就可以和节目组出去外景拍摄了,可是外景拍摄工作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就是把编导安排的工作按时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不过,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却忽略了同事的合作作用,有时候,自己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不懂解决又怕别人说我的能力怎样怎样。只好一个人愁眉苦脸的把所有的工作都揽下来,到最后却没有一件能按时完成的。

经过这些事情后才知道,正因为我的不懂合作,不善于和同事沟通,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和别人孤立了。做媒体工作,讲究的是团队精神,一个外景组合,最基本的是编导,外景主持人,摄像师。这三个人少了其中一个,拍摄工作都难以进行。

因此我明白了,在外景拍摄的过程中的拍摄的某些情节,作为场记,我也学会把它们有技巧性的记下来,有了一些突发奇想的想法也和摄影师沟通,说出自己的一些观点。虽然现在的我还没有策划一档节目的能力,但是通过一些日常微小的积累,也能让我受益匪浅。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需要的是合作的意识,互相了解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合作意识为我以后自己的电视节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把钥匙:激情与耐心

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节目组一位读新闻出身的编导说,假设你从事报业投入的是100%的精力,那么,若你从事电视业,就必须投入150%的精力。我见证了这种150%的精力的投入。

电视节目制作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不说准备前的写稿件工作,就拿后期制作一集15分钟的《广西新农村》为例,首先要看前方拍摄的十几盒带子合计几百分钟;然后把镜头采集进电脑;继而进行剪片的重大工作,这是创意的活,费脑力,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继而还要编辑音乐、配音、上字幕,做完这一集至少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为了完成进度,节目组的同事们有时每天就睡3小时,工作起来不知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也忘了到底是星期几。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心甘情愿的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而且这种日夜颠倒的日子要持续几个月;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就为了让几个镜头更精彩,也不可能每一集都精心修改,一遍又一遍。我佩服他们。我私下问过几个电视人,他们坦言工作很辛苦很累,但感觉很快乐,心里很满足。

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

总编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技术大家都可以学会,但想法却只属于你。”广告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干金难买”。因为,它只属于你。

在我实习的'节目组干得出色的编导和摄影师都不是科班出身,以前没学过扛摄像机,也不懂得编辑剪片。他们能在短短几年时间走到现在的地位,不是因为学会了摄像技术和剪片技术,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创意,他们懂得策划节目,知道怎样选取镜头,知道怎么把片子剪得精彩……其实,节目组里几乎每个人都掌握了剪片的技术,但有的人面对那一大堆素材就是不知所措,说白了,就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当你只有技术没有想法和创意时,只能被派去做一些杂活;而当你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能独当一面时,就会被委以挑战性的重任。我想:不只电视台的工作是这样,其它的行业也应该是这样。因为,技术人人都可以学,而对于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你则拥有“专利权”。

很荣幸能在广西电视台实习,让我学到了课堂上没有学到的实践知识,也学会了一些我一辈子都受用的为人处世之道。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了解到了我们的前途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迷茫,我们的专业也是很适合社会需要的。我觉得我们现在主要学习的知识是巩固我们自身的内涵,素质。综合能力提高了,就不会害怕将来从事的工作需要掌握一门新的技术,其实,技术不难学到手,难的是在工作中时时让自己的脑袋运转,激荡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想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突出自己,显现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电视台实习报告(篇六)

我于XXXX年寒假在期间在位于韶关市的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电视台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实习活动,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韶钢这个企业的了解,更对电视台的工作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966年建厂,是中国企业500强,广东企业50强之一,是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而韶钢有线电视台是韶钢企业文化部的一个重要组成单位,是宣传韶钢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韶钢电视台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较其它电视台也毫不逊色,而且在这里实习我的接触面可以更广。我在电视台里主要是实习新闻采访,从新闻的采访,到写稿再到编辑、甚至播出,整个流程我都可以接触的到,台里的老师们也很主动的和我讲解,从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平时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包括一些采访和拍摄的技巧,甚至是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对于这些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例如,作为一个记者,在接到采访任务后,要在脑海中对这次采访任务有一个大概的构想,明确自己在这次采访中的位置,到了采访现场要观察环境,同时确定采访的具体内容等等。虽然这些在书本上课堂上都有提及,可是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却很容易被忽略,所以一定要在平时就树立起这种意识。再比如,进入到生产一线去采访,首先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很容易被忽略,并且,采访前准备一定要充分,这个准备不仅仅指构思上的充分,也还包括了器材上的准备,不要到了采访现场才发现器材的不足或者回来剪辑时才发现器材的故障而使采访失败。

在对于新闻采访方面的收获实在是太多了,同样,关于电视台的一些其他工作我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例如播音,在台里老师的指点下,我对播音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字词的发音,说话的语速等方面都得到了老师的指点,使我的普通话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样,对于一个新闻节目从编辑以后到播出这一段流程在这次实习中我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对在整个新闻节目的制作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另外,对电视台普遍使用的编辑软件也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电视台节目的编辑要求和自己在学校里的编辑是有差别的,并对新闻节目的剪辑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这次实习,除了在本专业相关的方面收获颇丰以外,我的视野也因此拓宽不少,认识水平也有提高,比如到生产一线去采访,看到真正的生产场景,看到真实的钢花飞溅,火红的钢水,真实场景的震撼远远大于观看屏幕画面的效果,开拓了我的眼界,并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这次实习期间恰逢京珠高速韶关段因冰冻天气而导致交通中断,数千人滞留,各路媒体纷纷前往报导,虽然我没能前往一线,可是看到台里的记者拍回来的影象和听他们的讲述,仍使我深受震撼,看到厂里为受困的灾民捐衣捐被,那份热情和爱心实在是令人感动……

另外,在这次实习中让我最难忘的是台里那浓浓的人情味,不仅消除了我这第一次实习心里的不安,更使我在台里就好像在家里一样,老师们待我就好像亲人和朋友一样,丝毫不因为我只是一个实习生而区别对待,对我提出的问题也耐心指点,直到我懂为止,平时空闲的时候就一起聊天说笑,甚至还会给我露一手他们的绝活,一起合影留念的时候也和我们几个实习生一起搞怪,就好象好朋友一样……

我的这次实习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令我对本专业有了更高的热情,使我的将来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非常感谢台里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教导和指点,希望韶钢电视台的明天更加美好,希望韶钢的明天更加辉煌!

范文推荐: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4篇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一)

一直以来,我对实习二字都充满向往,以为这是一个可以锻炼人、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大二暑假,在老师和学长的介绍下,我有幸进入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实习,可结果却远远不如想象中如意。

也许是理论知识不足,一直以来我学习的都是报纸知识,尚未接触电视摄影和视频剪辑。第一次实习就是自己一点也不懂的电视领域,难免会觉得手足无措。

看到三四十斤重的摄像机架在跟自己差不多高的三脚架上,我连开机都不会。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摸清了哪个是开关,哪个是白平衡,哪个是回看。也接触了一些拍摄基本步骤,怎样调节白平衡,怎样对焦,什么样子是最自然的光度,等等。相信只有亲手接触,才会有如此深的记忆,这书上的理论要有用得多。

酷热难熬的正午,经常是我们接到电话通知外出采访的时间。不知道出何意图,越是炎热的天,领导就越喜欢去工地上视察视察,难为的是他那一群小跟班和我们这些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了。

每次看到瘦成电线杆的老师扛着三十多斤的摄影机跟在领导后面一路小跑,额头上的汗一路流到脖子后面打湿衣服的时候,我对记者这个职业都会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觉得他辛苦令人敬佩,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从此以后我与白皙的皮肤还有高跟鞋是绝缘了。

实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给视频配的新闻稿一般都是拍摄视频的记者自己写的,后期的视频剪辑也是记者一个人做。一个熟练的记者在拍摄和采访的过程中一般在心里已经打好腹稿了,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稿子来拍摄自己想要的景物。这样才能保证有时在稿子中仅仅是一笔带过的事物,也能有相应的图像与之匹配。

在我眼里,配同期声是最繁琐也是最枯燥的活儿,特别是遇到吐字不清晰、说话也没什么条理的采访对象的时候,配同期声就成了一项折磨人的工作。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只有反复的听,结合语境来揣摩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由于摄像机没有音量调节的设置,每次听录音的时候只有插上耳机才听得清,但往往戴上耳机听的时候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就变得很刺耳,一般听不了几分钟耳朵就会很疼。

同时,如何把握那个度也是一项学问。过多的主观修改,就无法和电视上人物说的话契合,但如果是直接配上对方说的原话,那一些病句错句就会展现出来,观众理解起来也很难。

一段几分钟的采访,也需要花一个小时左右给它配同期声,可最后真正在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一般也只有十几秒而已。

以上是我在记者站实习所收获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很多问题的出现也促使我没有坚持下去。

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是Xx电视台和Xx日报在经济开发区设立的一个新闻点,专门报道开发区新闻。

由于地域和报道内容的限制,开发区新闻的受众是一群特殊并且固定的人,基本就是在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和新闻报道的相关人物。最后剪成的节目,也仅仅是在开发区网站上与观众见面。

受众少,受众所覆盖的新闻面积也随即减小,因此每天得到的采访任务也仅仅是帮助宣传某个品牌或者是报道领导慰问企业或是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

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敬意,让我实在不愿意仅仅成为政府的喉舌以及利益链条上的广告商。“某月某日某领导参观指导了某企业企业并和该企业领导”,诸如此类的格式化语言,既不接地气,也对广大观众没有什么指导性意义。

更有甚者,在采访某个企业的时候,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公司领导们都会事先安排工作人员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通知,不会有任何一句对公司不利的话,而因此呈现出来的新闻真实性则会大打折扣。

也许是经验的不足或者加上其他客观原因,我外出跟随采访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每天早上来到记者站做完一些卫生工作之后,我一般能做的是坐在25度恒温的空调房间里,一边喝着“无限续杯”茶水,一边玩电脑。中午还用老师的饭卡在食堂吃饭,晚上搭顺风车回家。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白岩松在《幸福了吗》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原文不记得了,只想起了一种感觉——没有贡献的时候,吃着单位的盒饭也觉得是罪恶。

带着这种罪恶感以及对工作的困惑,实习了26天之后,我告别一向待我不错的老师,离开了记者站。这其中的收获是也喜忧参半,为世人所评价吧。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二】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采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采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采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采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其次,我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除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宏观形势有清楚地把握,还要对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采访中看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对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区这条线。社区是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应该对社区的管理结构,对武汉社区的情况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还记得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去采访紫阳路街道办社区工作者的演讲比赛。我对社区工作者一无所知,回来之后,我便上网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等等,了解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业。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三)

暑假开始不久,我便来到**日报—**周末新闻采编中心实习,实习了半个多月,了解到一份报纸要制作出来所需的采编制作等一系列的程序,并切身实践了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在这期间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相信这些收获能为以后的学习带来好处。

7月14日,我独自来到**日报,这个我从未到过的地方,看到办公大楼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原以为只是有几间小小的办公室,原本有的自信一下子没了,却多了几分紧张。门口保卫处的叔叔不让我进去,听到我说是来应聘实习生,直接说了一句“回去吧!已经招满了。”我手足无措,没有里面任何人的联系方式,我怎么进去?迟疑了几分钟,我又鼓起勇气,问到了办公室的号码,几经周折最后见到了董主任,起初听到我是大一的,立刻叫我回去明年再来,可能是我真诚的样子感动了他,最后他答应了,把我介绍给一位记者姐姐,要她以后出去采访都带着我。原本沉重忧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是的,我找到了实习单位。我不用再为这次暑期实习焦虑,之后的学习中,我很认真、也积极主动的请教,我的表现让老师们比较满意,更可喜的是我还结实了几个实习朋友。

现在想想,我从第一天进入报社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熟练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整个过程,我学到了很多,做事的,为人的。真的很感谢这次实习,虽然有苦,却也乐在其中。

实习了16天,除了周末几乎每天都有采访,这让我感到很充实和兴奋,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发到报纸上,偶尔也会有小小的满足和得意。第一天,刚到就跟着朱丽老师出去采访,或许是因为**是个小城市的缘故,报社的,电视台的,电台的,新闻网的记者竟然一块儿出发。这次是调查采访小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先后去了4所培训类的艺术院校,校长、老师都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孩子们则露出惊奇的目光。我学到一些采访中提问的技巧,和与人沟通的方式,还知道了电视台的拍摄与录制。第一次写稿子出现了很多问题,而通过对修改前后的稿子进行比较后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1.我写的太细了,我把被采访者的话,都一一陈述出来,而记者的则是总结他们的语言,从而得出结论。2.我把采访过的学校名字都一一写上,后来才知道其实不用那样,只需要说明是什么类学校就好。3.我还有很多知识不懂A如新闻标题的拟定,我的显得太平凡,且不能概括其大意,显得太幼稚。B不知道什么专业术语,更别说运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除了不断看报学习来提高新闻写作水平,还分别采访了在小平故居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日全食、三星级公厕的开放、**赛区的篮球联赛(为期九天,每天都得跟踪报道)每次采访后我都立即写稿,然后叫指导老师帮我修改,总共发了8篇,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因为我错过了一些好的新闻,比如晚上逛超市见到在附近居住的市民都坐在休息区吹空调,本来很好奇,很想知道营业员对此的看法和态度,却没有去采访,一天后这个新闻就出来了。对于这样的,总会觉得很遗憾,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新闻的敏感性我还很缺乏,也或许我还缺少去采访的勇气。这些毛病都需要克服,不然怎么能当好记者呢?我认为当一名好记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记者要时常与人打交道。

2.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的节奏很慢,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

3.在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态度要端正,虚心请教;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并要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让就的各方面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4.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5.作为记者,要永远都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和一颗敏感的心。

除了出去采访,之后写稿子,就是坐在办公室学习了,看报是每天必做的事。看久了,会犯困,然后总想出去走走,想挖掘些新闻线索,偶尔也会感叹抱怨这里地方太小。

我想:记者与公众间有一种默契,记者得尽力为读者、观众和听众提供事实真相,公众相信记者的报道公正、完整、准确。这个默契很重要,因为人们是依据他们读到的和听到的来采取行动的。很喜欢看记者姐姐改稿子,学习他们的措辞与表达技巧。通过学习,我明白了:1.写新闻稿时,每件事情都要用某种一定的方式来叙述,只能按事件本身的特点写;

2.要简明扼要,不能过于冗长,故事的核心人物最好放进导语里面;3.稿子中不要忘记回答读者可能产生的任何一个问题,不要在你的报道中留下任何漏洞。

4.新闻稿还要具有地方色彩,语言尽量显得贴切易懂。

采访时也有很很多讲究,比如观察被采访人的态度,记者提问时的措辞,聆听的态度等。要想得到最真实的回答,就得让一切显得自然,轻松。相信这些都能体现一个记者的素质与能力!

实习中,常常会联想到一些专业理论知识,验证了一些理论的正确性。例如在传播学中学到的: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使用与满足理论、人民的选择假说、把关人等,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对应,让我对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以致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新闻是跑出来的”一点也不错!记者必须及时的赶到事故现场,尤其是对图片的拍摄,更得抓紧时间。篮球联赛中,他们拍了好多精彩的图片,如灌篮,防守,对手摔倒,裁判果断吹哨,休息时擦汗等这些精彩的瞬间。

作为未来的记者,首先要有好奇心,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以及这件事的第一手资料。还要有能看到准确细节的眼力。要有勇气面对事实,勇于正视报道了与自己的信仰相矛盾的东西产生的而后果。要有勇气在竞争的并施加压力的局面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必须掌握事实,并且在收集事实时敢作敢为。记者的工作是艰苦的,花体力、动感情、费脑筋,报酬也不一定丰厚,但我想他们一定是受到工作的鼓舞而继续工作着。

要做一个合格的记者,我还差得很远,目前能做的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多到图书馆学习,不断增加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上网学习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多看报刊杂志、电视节目,学习专业技巧。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四】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

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

编辑推荐: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4篇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一)

一直以来,我对实习二字都充满向往,以为这是一个可以锻炼人、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大二暑假,在老师和学长的介绍下,我有幸进入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实习,可结果却远远不如想象中如意。

也许是理论知识不足,一直以来我学习的都是报纸知识,尚未接触电视摄影和视频剪辑。第一次实习就是自己一点也不懂的电视领域,难免会觉得手足无措。

看到三四十斤重的摄像机架在跟自己差不多高的三脚架上,我连开机都不会。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摸清了哪个是开关,哪个是白平衡,哪个是回看。也接触了一些拍摄基本步骤,怎样调节白平衡,怎样对焦,什么样子是最自然的光度,等等。相信只有亲手接触,才会有如此深的记忆,这书上的理论要有用得多。

酷热难熬的正午,经常是我们接到电话通知外出采访的时间。不知道出何意图,越是炎热的天,领导就越喜欢去工地上视察视察,难为的是他那一群小跟班和我们这些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了。

每次看到瘦成电线杆的老师扛着三十多斤的摄影机跟在领导后面一路小跑,额头上的汗一路流到脖子后面打湿衣服的时候,我对记者这个职业都会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觉得他辛苦令人敬佩,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从此以后我与白皙的皮肤还有高跟鞋是绝缘了。

实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给视频配的新闻稿一般都是拍摄视频的记者自己写的,后期的视频剪辑也是记者一个人做。一个熟练的记者在拍摄和采访的过程中一般在心里已经打好腹稿了,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稿子来拍摄自己想要的景物。这样才能保证有时在稿子中仅仅是一笔带过的事物,也能有相应的图像与之匹配。

在我眼里,配同期声是最繁琐也是最枯燥的活儿,特别是遇到吐字不清晰、说话也没什么条理的采访对象的时候,配同期声就成了一项折磨人的工作。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只有反复的听,结合语境来揣摩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由于摄像机没有音量调节的设置,每次听录音的时候只有插上耳机才听得清,但往往戴上耳机听的时候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就变得很刺耳,一般听不了几分钟耳朵就会很疼。

同时,如何把握那个度也是一项学问。过多的主观修改,就无法和电视上人物说的话契合,但如果是直接配上对方说的原话,那一些病句错句就会展现出来,观众理解起来也很难。

一段几分钟的采访,也需要花一个小时左右给它配同期声,可最后真正在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一般也只有十几秒而已。

以上是我在记者站实习所收获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很多问题的出现也促使我没有坚持下去。

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是Xx电视台和Xx日报在经济开发区设立的一个新闻点,专门报道开发区新闻。

由于地域和报道内容的限制,开发区新闻的受众是一群特殊并且固定的人,基本就是在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和新闻报道的相关人物。最后剪成的节目,也仅仅是在开发区网站上与观众见面。

受众少,受众所覆盖的新闻面积也随即减小,因此每天得到的采访任务也仅仅是帮助宣传某个品牌或者是报道领导慰问企业或是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

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敬意,让我实在不愿意仅仅成为政府的喉舌以及利益链条上的广告商。“某月某日某领导参观指导了某企业企业并和该企业领导”,诸如此类的格式化语言,既不接地气,也对广大观众没有什么指导性意义。

更有甚者,在采访某个企业的时候,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公司领导们都会事先安排工作人员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通知,不会有任何一句对公司不利的话,而因此呈现出来的新闻真实性则会大打折扣。

也许是经验的不足或者加上其他客观原因,我外出跟随采访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每天早上来到记者站做完一些卫生工作之后,我一般能做的是坐在25度恒温的空调房间里,一边喝着“无限续杯”茶水,一边玩电脑。中午还用老师的饭卡在食堂吃饭,晚上搭顺风车回家。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白岩松在《幸福了吗》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原文不记得了,只想起了一种感觉——没有贡献的时候,吃着单位的盒饭也觉得是罪恶。

带着这种罪恶感以及对工作的困惑,实习了26天之后,我告别一向待我不错的老师,离开了记者站。这其中的收获是也喜忧参半,为世人所评价吧。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二】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采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采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采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采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其次,我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除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宏观形势有清楚地把握,还要对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采访中看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对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区这条线。社区是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应该对社区的管理结构,对武汉社区的情况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还记得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去采访紫阳路街道办社区工作者的演讲比赛。我对社区工作者一无所知,回来之后,我便上网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等等,了解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业。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三)

暑假开始不久,我便来到**日报—**周末新闻采编中心实习,实习了半个多月,了解到一份报纸要制作出来所需的采编制作等一系列的程序,并切身实践了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在这期间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相信这些收获能为以后的学习带来好处。

7月14日,我独自来到**日报,这个我从未到过的地方,看到办公大楼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原以为只是有几间小小的办公室,原本有的自信一下子没了,却多了几分紧张。门口保卫处的叔叔不让我进去,听到我说是来应聘实习生,直接说了一句“回去吧!已经招满了。”我手足无措,没有里面任何人的联系方式,我怎么进去?迟疑了几分钟,我又鼓起勇气,问到了办公室的号码,几经周折最后见到了董主任,起初听到我是大一的,立刻叫我回去明年再来,可能是我真诚的样子感动了他,最后他答应了,把我介绍给一位记者姐姐,要她以后出去采访都带着我。原本沉重忧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是的,我找到了实习单位。我不用再为这次暑期实习焦虑,之后的学习中,我很认真、也积极主动的请教,我的表现让老师们比较满意,更可喜的是我还结实了几个实习朋友。

现在想想,我从第一天进入报社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熟练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整个过程,我学到了很多,做事的,为人的。真的很感谢这次实习,虽然有苦,却也乐在其中。

实习了16天,除了周末几乎每天都有采访,这让我感到很充实和兴奋,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发到报纸上,偶尔也会有小小的满足和得意。第一天,刚到就跟着朱丽老师出去采访,或许是因为**是个小城市的缘故,报社的,电视台的,电台的,新闻网的记者竟然一块儿出发。这次是调查采访小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先后去了4所培训类的艺术院校,校长、老师都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孩子们则露出惊奇的目光。我学到一些采访中提问的技巧,和与人沟通的方式,还知道了电视台的拍摄与录制。第一次写稿子出现了很多问题,而通过对修改前后的稿子进行比较后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1.我写的太细了,我把被采访者的话,都一一陈述出来,而记者的则是总结他们的语言,从而得出结论。2.我把采访过的学校名字都一一写上,后来才知道其实不用那样,只需要说明是什么类学校就好。3.我还有很多知识不懂A如新闻标题的拟定,我的显得太平凡,且不能概括其大意,显得太幼稚。B不知道什么专业术语,更别说运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除了不断看报学习来提高新闻写作水平,还分别采访了在小平故居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日全食、三星级公厕的开放、**赛区的篮球联赛(为期九天,每天都得跟踪报道)每次采访后我都立即写稿,然后叫指导老师帮我修改,总共发了8篇,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因为我错过了一些好的新闻,比如晚上逛超市见到在附近居住的市民都坐在休息区吹空调,本来很好奇,很想知道营业员对此的看法和态度,却没有去采访,一天后这个新闻就出来了。对于这样的,总会觉得很遗憾,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新闻的敏感性我还很缺乏,也或许我还缺少去采访的勇气。这些毛病都需要克服,不然怎么能当好记者呢?我认为当一名好记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记者要时常与人打交道。

2.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的节奏很慢,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

3.在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态度要端正,虚心请教;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并要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让就的各方面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4.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5.作为记者,要永远都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和一颗敏感的心。

除了出去采访,之后写稿子,就是坐在办公室学习了,看报是每天必做的事。看久了,会犯困,然后总想出去走走,想挖掘些新闻线索,偶尔也会感叹抱怨这里地方太小。

我想:记者与公众间有一种默契,记者得尽力为读者、观众和听众提供事实真相,公众相信记者的报道公正、完整、准确。这个默契很重要,因为人们是依据他们读到的和听到的来采取行动的。很喜欢看记者姐姐改稿子,学习他们的措辞与表达技巧。通过学习,我明白了:1.写新闻稿时,每件事情都要用某种一定的方式来叙述,只能按事件本身的特点写;

2.要简明扼要,不能过于冗长,故事的核心人物最好放进导语里面;3.稿子中不要忘记回答读者可能产生的任何一个问题,不要在你的报道中留下任何漏洞。

4.新闻稿还要具有地方色彩,语言尽量显得贴切易懂。

采访时也有很很多讲究,比如观察被采访人的态度,记者提问时的措辞,聆听的态度等。要想得到最真实的回答,就得让一切显得自然,轻松。相信这些都能体现一个记者的素质与能力!

实习中,常常会联想到一些专业理论知识,验证了一些理论的正确性。例如在传播学中学到的: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使用与满足理论、人民的选择假说、把关人等,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对应,让我对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以致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新闻是跑出来的”一点也不错!记者必须及时的赶到事故现场,尤其是对图片的拍摄,更得抓紧时间。篮球联赛中,他们拍了好多精彩的图片,如灌篮,防守,对手摔倒,裁判果断吹哨,休息时擦汗等这些精彩的瞬间。

作为未来的记者,首先要有好奇心,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以及这件事的第一手资料。还要有能看到准确细节的眼力。要有勇气面对事实,勇于正视报道了与自己的信仰相矛盾的东西产生的而后果。要有勇气在竞争的并施加压力的局面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必须掌握事实,并且在收集事实时敢作敢为。记者的工作是艰苦的,花体力、动感情、费脑筋,报酬也不一定丰厚,但我想他们一定是受到工作的鼓舞而继续工作着。

要做一个合格的记者,我还差得很远,目前能做的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多到图书馆学习,不断增加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上网学习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多看报刊杂志、电视节目,学习专业技巧。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四】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

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

值得参考!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范例5篇


实习是我们步入社会的宝贵经验,对于实习期的工作我们需要做个总结,实习报告体现着我们的实习经历,写实习报告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值得参考!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范例5篇”。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一】

一直以来,我对实习二字都充满向往,以为这是一个可以锻炼人、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大二暑假,在老师和学长的介绍下,我有幸进入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实习,可结果却远远不如想象中如意。

也许是理论知识不足,一直以来我学习的都是报纸知识,尚未接触电视摄影和视频剪辑。第一次实习就是自己一点也不懂的电视领域,难免会觉得手足无措。

看到三四十斤重的摄像机架在跟自己差不多高的三脚架上,我连开机都不会。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摸清了哪个是开关,哪个是白平衡,哪个是回看。也接触了一些拍摄基本步骤,怎样调节白平衡,怎样对焦,什么样子是最自然的光度,等等。相信只有亲手接触,才会有如此深的记忆,这书上的理论要有用得多。

酷热难熬的正午,经常是我们接到电话通知外出采访的时间。不知道出何意图,越是炎热的天,领导就越喜欢去工地上视察视察,难为的是他那一群小跟班和我们这些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了。

每次看到瘦成电线杆的老师扛着三十多斤的摄影机跟在领导后面一路小跑,额头上的汗一路流到脖子后面打湿衣服的时候,我对记者这个职业都会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觉得他辛苦令人敬佩,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从此以后我与白皙的皮肤还有高跟鞋是绝缘了。

实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给视频配的新闻稿一般都是拍摄视频的记者自己写的,后期的视频剪辑也是记者一个人做。一个熟练的记者在拍摄和采访的过程中一般在心里已经打好腹稿了,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稿子来拍摄自己想要的景物。这样才能保证有时在稿子中仅仅是一笔带过的事物,也能有相应的图像与之匹配。

在我眼里,配同期声是最繁琐也是最枯燥的活儿,特别是遇到吐字不清晰、说话也没什么条理的采访对象的时候,配同期声就成了一项折磨人的工作。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只有反复的听,结合语境来揣摩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由于摄像机没有音量调节的设置,每次听录音的时候只有插上耳机才听得清,但往往戴上耳机听的时候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就变得很刺耳,一般听不了几分钟耳朵就会很疼。

同时,如何把握那个度也是一项学问。过多的主观修改,就无法和电视上人物说的话契合,但如果是直接配上对方说的原话,那一些病句错句就会展现出来,观众理解起来也很难。

一段几分钟的采访,也需要花一个小时左右给它配同期声,可最后真正在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一般也只有十几秒而已。

以上是我在记者站实习所收获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很多问题的出现也促使我没有坚持下去。

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是Xx电视台和Xx日报在经济开发区设立的一个新闻点,专门报道开发区新闻。

由于地域和报道内容的限制,开发区新闻的受众是一群特殊并且固定的人,基本就是在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和新闻报道的相关人物。最后剪成的节目,也仅仅是在开发区网站上与观众见面。

受众少,受众所覆盖的新闻面积也随即减小,因此每天得到的采访任务也仅仅是帮助宣传某个品牌或者是报道领导慰问企业或是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

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敬意,让我实在不愿意仅仅成为政府的喉舌以及利益链条上的广告商。“某月某日某领导参观指导了某企业企业并和该企业领导”,诸如此类的格式化语言,既不接地气,也对广大观众没有什么指导性意义。

更有甚者,在采访某个企业的时候,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公司领导们都会事先安排工作人员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通知,不会有任何一句对公司不利的话,而因此呈现出来的新闻真实性则会大打折扣。

也许是经验的不足或者加上其他客观原因,我外出跟随采访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每天早上来到记者站做完一些卫生工作之后,我一般能做的是坐在25度恒温的空调房间里,一边喝着“无限续杯”茶水,一边玩电脑。中午还用老师的饭卡在食堂吃饭,晚上搭顺风车回家。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白岩松在《幸福了吗》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原文不记得了,只想起了一种感觉——没有贡献的时候,吃着单位的盒饭也觉得是罪恶。

带着这种罪恶感以及对工作的困惑,实习了26天之后,我告别一向待我不错的老师,离开了记者站。这其中的收获是也喜忧参半,为世人所评价吧。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二】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采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采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采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采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其次,我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除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宏观形势有清楚地把握,还要对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采访中看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对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区这条线。社区是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应该对社区的管理结构,对武汉社区的情况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还记得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去采访紫阳路街道办社区工作者的演讲比赛。我对社区工作者一无所知,回来之后,我便上网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等等,了解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业。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三】

暑假开始不久,我便来到**日报—**周末新闻采编中心实习,实习了半个多月,了解到一份报纸要制作出来所需的采编制作等一系列的程序,并切身实践了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在这期间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相信这些收获能为以后的学习带来好处。

7月14日,我独自来到**日报,这个我从未到过的地方,看到办公大楼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原以为只是有几间小小的办公室,原本有的自信一下子没了,却多了几分紧张。门口保卫处的叔叔不让我进去,听到我说是来应聘实习生,直接说了一句“回去吧!已经招满了。”我手足无措,没有里面任何人的联系方式,我怎么进去?迟疑了几分钟,我又鼓起勇气,问到了办公室的号码,几经周折最后见到了董主任,起初听到我是大一的,立刻叫我回去明年再来,可能是我真诚的样子感动了他,最后他答应了,把我介绍给一位记者姐姐,要她以后出去采访都带着我。原本沉重忧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是的,我找到了实习单位。我不用再为这次暑期实习焦虑,之后的学习中,我很认真、也积极主动的请教,我的表现让老师们比较满意,更可喜的是我还结实了几个实习朋友。

现在想想,我从第一天进入报社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熟练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整个过程,我学到了很多,做事的,为人的。真的很感谢这次实习,虽然有苦,却也乐在其中。

实习了16天,除了周末几乎每天都有采访,这让我感到很充实和兴奋,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发到报纸上,偶尔也会有小小的满足和得意。第一天,刚到就跟着朱丽老师出去采访,或许是因为**是个小城市的缘故,报社的,电视台的,电台的,新闻网的记者竟然一块儿出发。这次是调查采访小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先后去了4所培训类的艺术院校,校长、老师都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孩子们则露出惊奇的目光。我学到一些采访中提问的技巧,和与人沟通的方式,还知道了电视台的拍摄与录制。第一次写稿子出现了很多问题,而通过对修改前后的稿子进行比较后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1.我写的太细了,我把被采访者的话,都一一陈述出来,而记者的则是总结他们的语言,从而得出结论。2.我把采访过的学校名字都一一写上,后来才知道其实不用那样,只需要说明是什么类学校就好。3.我还有很多知识不懂A如新闻标题的拟定,我的显得太平凡,且不能概括其大意,显得太幼稚。B不知道什么专业术语,更别说运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除了不断看报学习来提高新闻写作水平,还分别采访了在小平故居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日全食、三星级公厕的开放、**赛区的篮球联赛(为期九天,每天都得跟踪报道)每次采访后我都立即写稿,然后叫指导老师帮我修改,总共发了8篇,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因为我错过了一些好的新闻,比如晚上逛超市见到在附近居住的市民都坐在休息区吹空调,本来很好奇,很想知道营业员对此的看法和态度,却没有去采访,一天后这个新闻就出来了。对于这样的,总会觉得很遗憾,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新闻的敏感性我还很缺乏,也或许我还缺少去采访的勇气。这些毛病都需要克服,不然怎么能当好记者呢?我认为当一名好记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记者要时常与人打交道。

2.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的节奏很慢,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

3.在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态度要端正,虚心请教;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并要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让就的各方面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4.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5.作为记者,要永远都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和一颗敏感的心。

除了出去采访,之后写稿子,就是坐在办公室学习了,看报是每天必做的事。看久了,会犯困,然后总想出去走走,想挖掘些新闻线索,偶尔也会感叹抱怨这里地方太小。

我想:记者与公众间有一种默契,记者得尽力为读者、观众和听众提供事实真相,公众相信记者的报道公正、完整、准确。这个默契很重要,因为人们是依据他们读到的和听到的来采取行动的。很喜欢看记者姐姐改稿子,学习他们的措辞与表达技巧。通过学习,我明白了:1.写新闻稿时,每件事情都要用某种一定的方式来叙述,只能按事件本身的特点写;

2.要简明扼要,不能过于冗长,故事的核心人物最好放进导语里面;3.稿子中不要忘记回答读者可能产生的任何一个问题,不要在你的报道中留下任何漏洞。

4.新闻稿还要具有地方色彩,语言尽量显得贴切易懂。

采访时也有很很多讲究,比如观察被采访人的态度,记者提问时的措辞,聆听的态度等。要想得到最真实的回答,就得让一切显得自然,轻松。相信这些都能体现一个记者的素质与能力!

实习中,常常会联想到一些专业理论知识,验证了一些理论的正确性。例如在传播学中学到的: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使用与满足理论、人民的选择假说、把关人等,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对应,让我对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以致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新闻是跑出来的”一点也不错!记者必须及时的赶到事故现场,尤其是对图片的拍摄,更得抓紧时间。篮球联赛中,他们拍了好多精彩的图片,如灌篮,防守,对手摔倒,裁判果断吹哨,休息时擦汗等这些精彩的瞬间。

作为未来的记者,首先要有好奇心,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以及这件事的第一手资料。还要有能看到准确细节的眼力。要有勇气面对事实,勇于正视报道了与自己的信仰相矛盾的东西产生的而后果。要有勇气在竞争的并施加压力的局面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必须掌握事实,并且在收集事实时敢作敢为。记者的工作是艰苦的,花体力、动感情、费脑筋,报酬也不一定丰厚,但我想他们一定是受到工作的鼓舞而继续工作着。

要做一个合格的记者,我还差得很远,目前能做的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多到图书馆学习,不断增加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上网学习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多看报刊杂志、电视节目,学习专业技巧。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四】

如果说央视让我学会如何做电视,那么*台则教会我从新闻人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五月份结束在央视的实习之后,六月一号,我来到*台新闻中心开始了实习记者的工作。在那里,我掌握了新闻的操作流程,而让我最有感触的,却是在*台的一些所见所闻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接触到了与我以前所设想的和谐社会不和谐的.一面,说它黑暗也好,说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罢,都让我这名准新闻人心情十分沉重。

记得有一次采访*江水污染事件,当我们赶到现场时,已经是污染发生的第二天,但整个江面的水还是酱红色的,处处可见成块的纸桨,死鱼腐烂的腥味混合着刺鼻的化学物质气味在空气中弥漫着,让人直想作呕。真正让我们难过的是那些因水污染而倾家荡产的渔民,在一夜之间,他们所养的鱼死了总共约二十吨,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毫无生气的渔箱和渔民的欲哭无泪,更坐船来到上游拍到了仍在大量排污的两个造纸厂的排污口,只见几近黑色的污水泛着白沫未经任何处理地直接向江面奔去,画面效果十分震撼。

尽管损失很大,但渔民当时还是充满希望地告诉我们政府昨天来人了,对水质也抽样作了检查,政府会帮他们讨一个公道的。然而,当我们来到环保局进行采访时却受到层层阻挠,甚至还有官员让我们不要相信渔民,说他们是故意闹事,鱼死跟水污染根本没有关系。这些官员从头到尾没有表示出一点对渔民的同情,他们所说的一切都只是为自己开脱,而开脱的理由则是渔民的无理取闹。从环保局出来,我前所未有地对政府失望,且不说执政为民,至少也不应该和人民站在对立面吧,而我们现在的某些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却着实让人民寒彻了心。

回台之后,在当晚的《**新闻》我们播发了这篇水污染的新闻,引起了很大反响。第二天我们决定追踪报道,当来到仍然在大量排污的排污口拍摄时,一艘巡艇一直在周围可疑地转来转去,一上岸,我们就被当地政府宣传部门的两台车一前一后“请”到了当地最豪华的宾馆,吃了一顿顶尖水平的大餐,然而这顿大餐却吃得我反胃,为那些官员的嘴脸反胃。

我不算一个愤青,但当面对弱势群体时,至少还有本能的同情,然而,那些在官场混迹得春风得意的所谓父母官却似乎连这点本能都丧失了!他们甚至告诉我们环保局的质检结果是水质完全合格!难不成我们所看到的成堆的死鱼、酱红色的江面都只是渔民为了闹事而费尽心思布的景?政府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的不是公仆,完全成了一个自欺欺人并乐此不疲的小丑!

后面的事情更是我想不到的,回台之后,尽管老师和新闻中心主任一再坚持如实报道政府的处理情况和造纸厂仍在排污的事实,然而,某高层却把这篇批评报道纠正成为了一篇宣传政府如何及时有效处理为民伸张正义的正面报道。难道这也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如果是,那新闻的意义何在?在大学里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我手写我心”,然而当我手不能写我心,当记者受到权力的阻挠不能揭露事实真相的时候,我们所谓的新闻理想还能实现吗?

好多次采访临结束时,乡亲们紧握着我们的手久久不肯放,一再地叮嘱:“你们一定要说真话啊!全靠你们了!”直至今日,我一想起这些画面就不由得心酸。体制的缺陷使得这些弱势群体丧失了话语权,只能借助媒体“发声”为自己寻求公道,然而他们却不知,在权力的制约下,记者也有不得已失声的时候。

失望不代表绝望,正因为不完善,所以要改进,现时的体制缺陷赋予了我们新闻人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深入探求事实真相,为民说话,替人民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再去采访的时候,乡亲们能信任地说:“我知道你们会说真话的!”更希望有一天,政府即使不自欺欺人也能让我们信服地做出正面报道,那样的社会就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吧!

以上就是我在为时四个月的专业大实习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再次感谢学院提供给我这样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中央电视台和*台,感谢所有教会我成长的人们!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五)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

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

本文网址:http://m.1467.com.cn/shixibaogao/25997.html

W

相关文章

换一换
W

最近更新

换一换
热门主题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