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优选9篇。

还不知道如何写好心得体会吗?每个人即使对同一件事情看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想法并写好一份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帮助我们拥有更明确的目标,我们为您准备了最新的“写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请阅读,本篇文章希望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篇1)

**26日至30日,**60名基层扶贫干部非常幸运在**市扶贫指导中心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乡镇扶贫干部培训,亲耳聆听了**市扶贫办、市委党校及西南大学的领导、专家、教授们的授课。通过学习,丰富了扶贫攻坚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了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学习到了兄弟乡镇的宝贵经验,在学习之余还收获了来之不易的师生感情,同时,更深深感到能在基层一线从事扶贫工作,为20xx年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贡献微薄的智慧和力量感到无比光荣。

一、几点培训的收获

(一)更高层面看扶贫攻坚,责任上肩

市扶贫办刘戈新主任站在市级高度与我们交流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的扶贫工作重点,谈到了全市扶贫六大体系的建设,扶贫工作形势及要求。胡建波处长为我们解读了系列扶贫政策,让我们从一味的低头拉车中抬起头看看路,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的历史责任,我想在以后的扶贫工作中,我们的目标将更加明确,干劲更加十足。

(二)更多角度看基层工作,豁然开朗

**市基层调解一面旗帜马善祥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和十足的热情与我们分享了他30多年来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处置的经验,让我们首先有了敢于、乐于面对矛盾的正确姿态,也有了处理好各类矛盾的热情和方法,更有了面对基层扶贫工作各类困难、困惑的责任担当。

(三)更多案例看涉贫腐败,警醒自己

市审计局唐春林处长用一个个扶贫审计的案例告诫我们正确履行好手中的权利和职责,市纪委派驻市农委王选明副组长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学习党章党规,防止蝇贪微腐败》的党风廉政教育课,我们对案例中主观或无意失职失察受到党纪政纪或者司法处理的基层扶贫干部们感到不值,也为今后在具体的扶贫项目实施与验收、扶贫资金拨付等方面敲响了警钟,务必本着程序合法合规、遵守财经纪律的原则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1467.cOCN

二、下步工作的打算

一是将为贫服务的政治情怀内化于心。我县虽然在20xx年底实现了贫困村建八有、贫困户解八难的目标,并顺利通过了市级脱贫验收,但目前仍有6000多贫困人口未脱贫,已脱贫的户也需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脱贫攻坚仍然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仍然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和步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开展扶贫工作。

二是将为贫服务的分类政策落到实处。目前我县系列扶贫政策更加符合乡镇实际,回去后我们将按照市县扶贫办要求,做好做实民政、教育、建房、就医等政策,确保保障性政策能托起贫困户最低的底;在培育富民产业、促贫增收方面,也要围绕雨露计划和资产收益扶贫做文章,引导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适宜的产业,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确保贫困户用勤劳的双手不断增加收入。

三是始终保持敬畏规矩的律己之心。我们基层扶贫干部要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带头担起帮扶责任,当好模范,作出表率,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二

**3日7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扶贫办组织的乡镇扶贫干部培训班,通过为期5天的扶贫培训,学员们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对扶贫攻坚有了全新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次培训,市扶贫办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办刘戈新主任,各相关处室负责亲临课堂讲政策形势、工作要求等。邀请了党校、西南大学的专家教授讲经济形势、供给侧改革,特色小镇建设等。课程丰富,立意高远,针对性强,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认清扶贫形势,从自身出发,带头做好扶贫攻坚工作。从全市的角度看,扶贫工作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当前存在三个薄弱环节:群众信访压力大、基础设施落后、扶贫工作基础差。作为基层扶贫干部,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领会学习老马工作法,要有为民服务的情怀。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开展帮扶工作。在帮扶对接贫困户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帮扶对象就是农村最为贫困的群体,面对他们的诉求和愿望,要深入调查研究,仔细研读政策文件,科学制定帮扶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坚决按照规定期限实现整体脱贫。此外我们要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带头担起帮扶责任,当好模范。

二、认真开展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识别。用xx的话说就是要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所有的贫困对象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贫困户。在做好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再针对贫困户制定好帮扶规划,要结合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此外我们要做好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酷合奉节县委县府的扶贫工作部署,我们还需要加强村容村貌建设。因为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邻里和谐,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更为重要的是精准扶贫是要贫困户思想意识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西南大学尹教授所讲的特色乡镇建设,结合奉节县的特色旅游优势尤其是乡镇环境,我们在开展扶贫工作时,需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比如鼓励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引进企业挖掘古村落保护等,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方式来发展特色乡镇。

通过此次全市乡镇扶贫干部的扶贫培训,我们了解了全国扶贫攻坚工作的形势,了解了全市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薄弱环节等,学习了怎样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方法等等,掌握了如何更好的带头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等。作为乡镇扶贫干部尤其指导开展扶贫工作的干部来说,此次培训学习后,我们将以更高的要求来鞭策自己,带头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篇2)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生动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深刻总结了我国脱贫攻坚积累的宝贵经验,系统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人类减贫事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xx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打赢这场硬仗,首先必须统一思想,提高全党全社会对脱贫攻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摘编》第一部分,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希望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如果还没有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那党的宗旨怎么体现、我们的承诺怎么兑现呢?习近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篇3)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省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凝心聚力做好我省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只争朝夕、加压奋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受到的损失补回来,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脱贫攻坚是场硬仗,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越是决战时刻,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越是胜利在望,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松劲麻痹思想;越是困难面前,越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决攻克最后堡垒。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广泛开展培训,凝聚干部和群众行动自觉。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打牢脱贫攻坚的思想基础。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提能培训。对扶贫干部,要增强干部自身能力素质,让干部通过培训将各类扶贫政策措施都烂熟于心,真正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对贫困群众,要增强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将“输血式”帮扶变为“造血式”帮扶,不断提升贫困群众技能技术,帮助其更好地发展产业,尽快摘掉贫困帽。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篇4)

如何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确保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笔者认为,加强对精准扶贫的监督检查,以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尤为重要。

精准监督,重在全覆盖。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监督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扶贫开发到哪里,强农惠农支农资金发放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实现全覆盖、无盲区的精准监督,针对能力扶贫、医疗扶贫、社会保障扶贫、职业培训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等问题开展监督,深入村组、贫困户家中,全程监督扶贫工作各项流程。保障扶贫资金落实到位,防止“手榴弹炸跳蚤”式的扶贫,拿着国家大笔扶贫资金,在贫困县修建“长安街”,到贫困乡镇盖起“天安门”,美其名曰“新农村建设”的单位和地方,要及时发现,及早督促其整改;保障扶贫政策落地有声,严把政策关、调查关和评议关,防止那些玩猫腻的花样扶贫,对于那些搞“裙带扶贫”、“亲朋扶贫”的,要防微杜渐,做到早监督、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杜绝扶贫工作“搂草打兔子、雨过地皮湿”的现象发生,确保将符合标准的贫困户从群众中精准识别出来,强化精准扶贫各项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扶贫政策“不走样”、扶贫资金“不错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纪律监督。

精准监督,关键是干部。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贫困地区的群众想要脱贫离不开自力更生,同时也离不开各级干部在其中起到的引导帮扶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扶贫方式从粗放式转向精确,各级干部就是精准扶贫的“牛鼻子”。然而,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对作风不严、工作不实的干部,心沉不下来,走不进群众家里,与贫困户坐不到一条板凳上,要“咬耳朵、车袖子”,把他们精准扶贫的心拉回来;对动扶贫资金“歪脑筋”,搞“雁过拔毛”式的侵吞挤占惠民“蛋糕”的“苍蝇”,要及时清除,对扶贫帮扶和驻村帮扶重视不够、扶贫工作不力的部门领导严格问责;对扶贫开发领域发生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滋长蔓延的部门和单位要实行“一案双查”;对扶贫开发中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通过内部通报、公开曝光等方式进行公开,确保群众的“保命钱”、救济款里不出“鼠患”,不打“水漂”。 精准监督,贵在创新。精准扶贫,既是扶贫攻坚的一种新理念,也是一种新要求,更成为一种新机制。面对新的监督任务,就要求在监督方式上创新,除了加大对精准扶贫的专项监督外,如有的地方面对“人脸熟”、“磨不开面子”等人情问题,最大限度地摆拖“关系网”、“说情风”的困扰,采取异地交叉执纪监督的方式,实行“推磨交叉”,由上一级纪委统一组织领导,下一级纪委交换场地到其他地方对精准扶贫进行项监督检查;再如,除了常规执纪监督外,可不可以来个出其不意,杀个‘回马枪’,让心存侥幸者的感到震慑常在。通过‘回头看’,一方面切实督促落实整改责任,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新的问题线索深入了解,形成更大威慑力,可谓“一箭双雕”。

全面如期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进入决胜阶段之际,需要全党上下凝心聚力,需要既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的“实干”干部,更需要敢于担当、善于执纪监督的纪检干部。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篇5)

党员干部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路上的“领头雁”,既要有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坚定决心,也要有“不为脱贫而脱贫”的思考,要有在这场攻坚战中看得更远的意识。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战役,在注重看到“碗里”的同时,也要想到未来发展的“锅里”,要为长足发展做好准备。

既要看到一户一户脱贫的“小欢喜”,也要想到户户向好“大民生”。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少”,既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也对脱贫工作提出了“细”的要求,要深耕细作。我们要以“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的细心,用“绣花”功夫的精细,细查“穷根”,瞄准“点位”,精准发力,早日如期赢得一户又一户成功脱贫的“欢颜”。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更加注重在脱贫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当前,“两不愁”问题基本解决,关键要在“三保障”上久久为功。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的投入,要通过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扶持,让更多的人学而能优,病而能医,持业有恒。通过扶持,力争让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等“大民生”不仅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更要持续巩固提升这些“大民生”向好的势头,进一步推进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既要看到区域向前发展的“小特色”,也要想到区区互补共同发展的“大格局”。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精”字用力,体现特色。突出区域发展特点,形成“人无我有”的发展优势。同时,要吸取前些年“一窝蜂”的上古镇、海归小镇等项目所导致的同质竞争,也要吸取一些地方举全力搭建“高大上”的标志性商业等建筑所导致的开发不足,后续产业引不来、跟不上等问题,要避免发展雷同、急于求成。同区域竞争不仅可能会出现“双输”的局面,也是对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在脱贫的路上,我们要学习在整体发展中不仅要体现出区域发展特色,还要思考不同区域在保持各自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如何形成合力,形成站在发展“大格局”上的人才、产业、信息等资源互补,力争画好规划“一张图”,下好发展“一盘棋”。通过更加科学的调研和更多的借鉴对比,在发展联动中做好整体区域发展定位。携手共进,走出“新路子”。

既要看到眼前已完成的“小目标”,也要想到全国决战要赢得的“大胜利”。经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截至20xx年底,我们已经有930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占到全部贫困人口的97%。剩下的贫困人口,可以说都是“贫中贫”“困中困”。在这些贫困人口中,有些是可以在短期内通过持续用力就能实现脱贫的,还有些则是即使举所在区域之力都可能难以有成效的。“一个篱笆三个桩。”我们在完成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脱贫任务时,对其他区域的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要时刻关注,及时伸出援手。因为我们要实现的是“全面小康”和“全面胜利”,不是一个区域、一个群体的“小康”和“小胜”。我们要团结一切力量,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哪里的贫困难攻坚,大家的力气就往哪里一起使。拿出好点子,送出好资源,一起去扶一把、助一臂、送一程,打通这些“难中难”的关节,铲平一切阻碍脱贫路上的“山山坎坎”,如期一起赢得全国脱贫攻坚的“大胜利”。

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就要往更高的山顶上去攀登。我们要登高看远,对脱贫成功的“路”,既要“看到”,又要“想到”,要处理好“锅里”和“碗里”关系,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力奋进!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篇6)

根据组织安排,本人从安化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岗位上赴省委政法委机关挂职锻炼,任执法监督室副主任。_X年8月,县市(区)换届后,本人调任沅江工作,继续在省里挂职。挂职期间,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本人都得到了省委政法委的领导和同志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感触很深,收获很大。现从四个方面简要总结:

一是认真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养。到省直机关挂职,特别是到省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室工作,是一次学业务、长见识、强本领的难得良机。本人充分把握,不断学习、锻炼、提高自我。今年3月报到后,我把原单位的工作全部进行交接,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开展工作。交流到沅江工作后,任务更重、工作更忙了,但我克服困难,坚持挂职和本职工作相互兼顾,两不耽误,确保工作不受影响,如期完成挂职任务。党内执法监督工作业务性强,须具备一定的法律功底和专业素养,我之前对党务、经济工作较为熟悉,而法律业务对我来说是块“短板”。挂职期间,我坚持虚心请教,不懂就问,静下心来刻苦钻研党内执法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个案监督中学业务,熟悉执法监督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坚持运用法治思维,严把政策法律界限,以领导批示件、群众信访件为重点,一年来本人参与向下级共交转办案件近80起,无一遗漏、无一瑕疵,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收到了良好的执法效果。

二是勤奋作为,不断拓展思维视野。本人长期在基层工作,在乡镇当过书记、镇长,政府任过职,进入县委班子后,分管过五年的政法工作,对基层政法工作有一定的体会和了解。但毕竟是站在县里的层面,高度有限,主要的精力是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对上级部署的执行,对宏观的把握上思考较少,考虑不多。到省委政法委工作,层次更高,角度更广,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更严。一年来,我多次陪同省委政法委领导下基层调研,参与工作协调,参加过多个层面的会议,先后到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调研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参与了数起涉法涉诉案件的协调处理,特别是观摩学习了省委政法委的领导同志和工作人员在处事和解决具体问题方面的担当精神、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工作中受益匪浅,收获多多,进一步提升了法治思维、拓宽了工作视野、积累了宝贵经验。挂职期间,我和执法监督室及其他办、室的同事们相处融洽,工作上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悉心指导,工作舒心,精神愉快,保持了和衷共事的良好氛围。挂职期间,我严守工作纪律和各项机关制度,按要求在食堂就餐,在宿舍住宿,谢绝基层的同志来长沙探望,不参与违反“四风”规定方面的任何活动。

三是积极参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今年全省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二是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三是推动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四是落实法官、检察官惩戒制度。推动这些改革,需要到基层开展试点,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改革之年,需要改革的勇气,需要发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的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率先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的做法在全国进行推介,受到中政委的充分肯定。主动协助研究、起草和出台了《湖南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督促省直政法各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本人作为一名参与者和见证者,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具体工作。

四是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坚持在挂职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做到学思结合、深学笃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结合安化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年的工作思路,报请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于4月27日召开了高规格的县委政法工作会议,县委书记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传达了中央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安排了全年的工作任务,为换届之年、改革之年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按照省委政法委田福德副书记的指示要求,狠抓基层综治网络建设和民调工作,初步构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民调促工作、工作促民调”的良性机制,安化在全省民调排名逐年稳步上升。积极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基层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今年,针对几起长期缠访的涉法涉诉案件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具体处置方案,对经济困难的信访人启动司法救助,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今年来,争取财政救助资金,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部门和所属乡镇参加,协调处置高明乡吴某、大福镇黄某、柘溪镇谢某等7起涉法涉诉信访案,目前,上述案件均已息诉罢访。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篇7)

xx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551万贫困人口将如期脱贫。但仍需看到,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牢牢卡住返贫关口,应当在总结扶贫脱贫经验基础上,加快建立防止返贫长效工作机制,谋划致富长久策,打造致富“领头雁”,驾稳致富“定制车”,确保群众彻底摆脱贫困踏上致富路。

集体“会诊”,谋划致富长策。计熟事定,举必有功。确保群众不返贫,需要因地制宜、着眼可持续发展,谋划支柱产业,培育自主品牌,开辟富有潜力、前景光明的致富之路。而这往往需要综合生态环境、科技、文化、财政、产销经营等诸多因素加以研判,需要相关人力资源“集体会诊”而定。大同云州黄花产业,陕西柞水黑木耳产业,张家口土豆产业,青海循化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产业,诸多惠民富民产业的创建,无不凝结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科研院校、帮扶企业、驻村干部、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牢牢卡住返贫关口,需要在从脱贫转向乡村振兴的过渡期内,发挥当地党建统领作用,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对既有扶贫产业进行评估监测,提出面向未来的“一地一策”“一村一案”,为脱贫群众、边缘人口稳稳走上致富路,提供科学而专业的指导,以及相关政策的接续扶持,确保群众的致富路方向正确、长效管用、未来可期。

选培骨干,打造致富“头雁”。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无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科技人才发挥了关键作用。时代楷模黄文秀,扶贫“硬汉”隋耀达,“吃亏”书记李连成,“扶贫院士”朱有勇,苗绣第七代传人石丽平……他们以群众脱贫为己任,身先士卒、无私奉献,写就了一篇篇动人的扶贫诗篇。牢牢卡住返贫关口,需要培育一大批懂政策、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讲奉献的“领头雁”。要在接续派驻扶贫干部下沉基层,带领村“两委”干部帮助群众走好致富路的同时,由党组织牵头,选取乐于投身农村致富的本土人才、引进人才加入骨干团队,通过产业创新的实践历练,举办乡村振兴系列培训,帮助他们吃透政策、学会经营、善于管理、引领群众,为群众走稳致富路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

对号入座,驾稳致富“专车”。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牢牢卡住返贫关口,让群众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接续走好致富路,踏上致富快车道,需要对处在返贫关口的群众摸排建档,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帮其定制脱贫致富的“专车”,做到致富门路“对号入座”;需要编制“行车指南”,指导他们学好用好致富本领,奔着目标把致富“专车”开稳、开快;需要建立帮扶预警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后顾之忧,鼓励他们提振精气神,激发内动力,摈弃“等靠要”思想,培养并发挥自我发展的主体性,以昂扬奋斗的姿态,阔步走上新时代的康庄大道。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篇8)

扶贫攻坚,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我们现在面对的,都是自然条件、交通区位、发展基础较差的“硬骨头”,如何攻坚拔寨、不让一个人掉队?贫困地区大多是山区、老区、库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如何做到既脱贫致富、又保护生态?来自十堰的精准扶贫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富口袋”与“富生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物质小康与精神小康的统一,扶贫开发才有了“魂”、有了“根”;处理好内修精神与外修生态的关系,修好“内心的青山”与“自然的青山”,精准脱贫才有了持久的动力和不

竭的资源。

做好扶贫工作,首先必须内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精神是扶贫脱贫之灵魂、明灯,是战胜贫困的力量之源。脱贫致富,贵在立志。这要求我们的扶贫工作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从精神上立起来、强起来、硬起来,立下愚公志,树立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必胜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才能从根子上摆脱贫困。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萎顿。脑袋空空如也,口袋何以鼓鼓?脑袋“贫困”是大部分贫困地区的“病根”所在。脱贫致富的根本之道就是扶智,就是“富脑袋”。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不甘贫困、自强自立,穷则思变、富而思进,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人文精神,在思想观念上焕发出战胜贫困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让贫困人口拥有更多的专业文化知识,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做好扶贫工作,必须外修生态。良好的自然生态是发展之本,能够为精准扶贫提供不竭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强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总书记这一论断,体现的是“富一代”与“富世代”的辩证关系。靠山吃山,虽然能够暂时获得一点眼前利益,但解决不了富世代的问题。靠山吃山而不养山护山,最终会毁掉绿水青山,失去我们的发展之本、生存之根。

外修生态,“修”的是生态文明,既要加强生态保护与涵养,又要科学开发利用,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结合,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自觉践行“三维”纲要,将扶贫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将“内修”与“外修”紧密结合起来,既练好“内功”,也修好“外功”,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精准扶贫方能凝聚力量、走出新路、事半功倍。

扶贫干部心得体会(篇9)

20__年9月,按照县政府要求,我们驻胡家坨镇坨村驻村帮扶小组3名帮扶队员来到__x镇x村,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使我们既得到了锻炼,又助力了成长。

一、脚上沾的泥土多了,离农民的心更近了

怀着一颗爱民敬民的心,我们走进了坨村。驻村帮扶,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了个人行为,更是代表党和政府对坨关怀的具体体现。驻村干部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不仅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会损害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我们与接触到的村民交朋友、“接地气”,实打实地给群众排忧解难,把这样的驻村帮扶当成一场走亲访友的“亲情之旅”,当成送关怀送温暖的实际行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虚伪的表情,我们脸上洋溢着最诚挚的微笑,带着党的关怀,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家庭,静心倾听了他们的心声。在走村串户的路上,我们和村民们结交了深厚的感情,努力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几个月来,街上的路好走了,土围墙换上了铁艺墙,村民广场还新装了健身器材等等,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坨村群众们的幸福指数,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二、基层干部接触多了,对基层的了解更深了

驻村帮扶工作一边面要联系群众,另一方面也要和基层干部协调合作。与基层干部打交道的时间多了,通过他们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重要。通过与基层干部的接触,我们发现:

一是基层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量大;

二是基层财政所保障水平低;

三是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乡镇职能不对称;

四是乡镇财政缺乏自主财源,管理不规范;

五是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建设落后,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六是乡镇财政是财政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业务量大,服务项目多,服务难度大。这次调研使我们对乡镇财政及基层干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好地完成各项财政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三、去田地里的次数多了,对土地更加热爱了

驻村期间,在村支部何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我局帮扶的蔬菜大棚基地和机井地。到了蔬菜大棚,我们被眼前绿油油的蔬菜和长势可人的玉米地所征服了。这里的白菜、圆白菜、辣椒长势喜人,一片丰收的景象。在此期间,我们还参观了杏园基地,坨村有500多亩的杏园,还有50多亩杏园用于发展观光采摘,带动全村林业发展。我局工作队在外出打工农户闲置的院子里也培植了一个小蔬菜基地,有黄瓜、丝瓜、茄子、豆角、生菜、西葫芦,还有水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真是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在仔细倾听村民和驻村工作队讲解拔草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拔起来,过了一会儿,大家就熟练掌握了拔草的技巧,做起来游刃有余。看着我们做起农活来如此利索,何书记称赞道:“没想到你们这些略带几分娇气的文弱书生,干起农活来,还真像那回事儿,像你们这样能吃苦、肯吃苦,将来肯定有出息。”我们听后,干起活来更起劲了。田间劳作不仅使我们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而且升华了我们的思想,并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体会到了农民的勤劳、朴实、热情与艰辛。通过田间劳作,使我们更加热爱这片热土,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更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本文网址://m.1467.com.cn/xindetihui/82958.html

W

相关文章

换一换
W

最近更新

换一换
热门主题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