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大学生范文模板

2022-12-11

在阅读书籍后,我们都会产生许多自己的见解。阅读作品,我们会对作品有一定自己的认知,读后感是我们对于阅读作品后的总结。那么对于读后感的理解,你是否准备到位了?以下是栏目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大学生范文”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大学生范文 篇1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部由卡勒德。胡赛尼写的名著让我的心灵受到激荡,它竟是这么的让人不忍卒读,有对国家与民族的思考,对善与恶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它更像一个警钟,有振聋发聩之效。

在阶级社会里,人一出生便是不平等的。阿米尔一出生便是少爷,理所应当的地享有荣誉,财产和来自一切亲朋好友的尊敬,恭维,而哈桑只能是少爷忠实的仆人,并且天生兔唇,奴性观念深入内心。就像他的爸爸哈里一样是阿米尔爸爸的仆人,他们是朋友,但更是主仆。阿米尔开口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开口的第一个词却是“阿米尔”。这让我难过,每个人开口的第一个词不应该为自己的至亲吗?

有优越性的阿米尔不止一次捉弄哈桑,用文盲来讽刺哈桑,甚至让哈桑吃土来证明对自己的忠诚。其实,阿米尔的并没有这么强势,甚至有点懦弱。他嫉妒哈桑,只能通过这种伎俩泄泄私愤,因为父亲不仅仅爱着他,还爱着哈桑,哈桑的每一次生日他都不会忘,有什么好事总想着哈桑。哈桑是那样勇敢,善良,淳朴,甚至当你跟他说话时,就感觉自己是个大骗子。阿米尔偶然间听到父亲说:“一个不肯为父母挺身而出的人,长大后必然是懦弱的,要不是我亲眼看见他从他母亲肚子出来,我真不敢相信他是我儿子。”当然,阿米尔的心被刺痛了。谁不想拥有一份独一无二的爱啊!在风筝节那天,为了唤回父亲只爱他的机会,他买了风筝,干掉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如他所愿,他拿了第一。但是要把风筝追回来,他才算真正的第一,哈桑就是那个追风筝的人。一直到天黑,他在一个死胡同里找的了被一帮混混欺负的哈桑,条件是只有把追到的风筝交出来,才能幸免于难,哈桑却誓死捍卫。阿米尔内心的懦弱跳出来了,尽管每次他有难,哈桑总是挺身而出,他不一样,他怕,最终他退缩了,默默地离开了那个地方。哈桑拖着风筝,黑色的血地在雪地,刺眼之极。阿米尔作文/有意无意地轻描淡写。

阿米尔,你以为哈桑没有看见不远处的你吗?你也真是懦弱啊!你为了逃避自己的愧疚,把自己的钱和手表压在哈桑床下,以盗窃之罪撵跑了他。你每晚夜不能寐,悔恨着遗忘着,那张温驯的脸却始终挥之不去。你终于离开了这去了美国,有了事业,爱情,却没有孩子,或许这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吧。你从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已死。你当然痛彻心扉,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两个人好无理由的爱你,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因恶通向善,是你的救赎。其实哈桑是你同父异母的兄弟,他的儿子在你的故国。你从美国回来了,那凋颓的断壁残垣不是你小时候的故乡。你冒着被大兵杀死的危险见到了哈桑的儿子。在决斗中,你肋骨断裂,人中裂开,肺被刺穿,就连结实都被打了出来。你却大笑,内心无比舒畅,你的愧疚终于有地方发泄了。还记得你用石榴击打哈桑,让他来缓解你的愧疚,哈桑却将石榴砸向自己的脑袋,石榴汁像血液一样从哈桑脑袋滴下,又是一阵刺痛。最终,你收养了哈桑的儿子,你的风筝追到了。

血淋淋的情节直击人性,“懦弱”,“自私”,“逃避”这些字眼都是我们所讨厌的,但它们又时常出现在我们身上。或许每个人都有罪,他那么不愿让人言说,因为懦弱,因为嫉妒,因为要保护自己。不言,尘封过去是大多数人都会做的。中国的荀子有性恶伦一说,人之初,性本恶。懦弱或许是我们的天性,没能保护我们应该保护的人,确实是一种罪恶。由恶向善,追寻美好,追寻内心的风筝是我们应该做的。你忍心看到一个纯洁无暇的人对你说着:“为你,千千万万遍。”当他遭难时,你却袖手旁观吗?在道德与利益的博弈之间,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赎罪,是西方人的信仰,但中国人也应借鉴。我愿以赤子之心挽回被我伤害伤害之人受伤的心,似春日里第一片雪花融化,渐渐春回大地,追回儿时那遥远的,美好的回忆,让那风筝在我心头一直飞翔。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大学生范文 篇2

“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对于这句话,我是承认的。自看完这本书至今,时隔几个月,对于书中的一些细节已是模糊,但我却无法消除它留下的某种情绪。或许,不会轻易被时间带走的,才是最最珍贵的。

我一直在琢磨,《追风筝的人》给我留下的究竟是一种怎样复杂的情绪——是惋惜?是感动?亦或是欣喜?无解。我想,心境不同,感受便难相似;视角不同,情绪也会有差。为你,我仿佛有千千万万种情绪。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在为一件事情纠结,这种茫然的情节似乎在善意提醒着我——只要青春依旧,谁都可以迷茫。迷茫貌似成了青春的代名词,我也仿佛顺理成章地拿它当作借口,以至于做了一些当时感觉起来超级神圣、而后并不被人甚至是自己认可的抉择,我惯性似的天真以为自己可以,好像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的自信,却少了一份“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勇气,我甚至都不敢付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怯懦!于是,我便找来一大堆理由让自己释怀,以让我觉得即便我得不到那种结果,也是情有可原。

然而,现实终究太过骨感。每当夜深人静,所有我说过敷衍的话便一遍一遍回荡耳边,仿佛在强调我那不可原谅的脆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负罪感被体验到“刻骨铭心”的程度,当然,我无比庆幸我还有感觉,因为,麻木,才是最大的悲哀,不是吗?拉辛汗曾在阿米尔为自己的过错无比懊恼自责时,告诉他:“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我感到来自这世界深深的暖意,原来,过错,是可以被原谅的,尽管我知道这不是终结,那真正的终结是什么呢?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地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好像,这是阿米尔给我的答案。是的,我正以不同的形式经历着阿米尔所经历过的那一些,好像印证了一句话:所有的过错,都是同一个本质以不同的故事演绎着。只是我比他庆幸,我有机会读到他的结局,听到他最深处自我救赎的声音,于是,我便记住了它。在“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之前,争取转化掉那些“罪恶”,我总相信有种东西叫奇迹,可以用来代替好像已成定局的“罪恶”。

除了作为晚辈,借鉴他的箴言之外,作为观众的我对阿米尔也有着别样的情感。我羡慕他,羡慕他有阿桑,有拉辛汗。我羡慕阿桑对他的义无反顾,对他的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羡慕拉辛汗对他的始终如一,给他最大的安慰。我又是那么讨厌他,讨厌他的懦弱、自私和无情,讨厌他伤害阿桑…突然,我害怕起阿米尔来,我惊奇地发现我居然能感同身受,无奈与不知所措,我不单单是他的观众,我已经走进了角色,我说我讨厌他,我有什么权利讨厌他?我们是那么相似的一类人,一类软弱到不能眷顾甚至无情伤害爱自己和自己所爱之人的人,不是吗?他负了阿桑,而我,却正在辜负我的那群朋友和家人。还好他觉悟了:“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你只能低着头去看它。可是时光不会掉头,自己尽力地弥补,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至于我,是的,我试着觉悟他的觉悟。上帝他老人家还真偷偷地给我留了一扇窗,在尝试“觉悟”的明了:我还有机会去弥补,即坦然地承担我应尽的责任,这,才是真正的解脱。原来自我救赎最好的状态便是心安地竭尽所能。至于最后的结局,我想借用徐志摩对待爱情的观点来对待: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决定而忘了自己,不求完满,不求惊喜,甚至不求有结果,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有过那么一次义无反顾的任性和真诚。

人生总充斥着惊奇,我常这样说。为自己的事,我已忧愁了许久,难以释怀,却在“回忆”《追风筝的人》时,得到解脱,何等幸运!以前,我认为,读书可以让人的“经历”变得丰富,我可以像一位老者,看着书中的事物肆意发展而泰然自若,若稍加评论,便是极好;此刻,我发觉,原来读书真的可以让人的经历变得丰富,我需要像个小孩,跑入书中,走进角色,细细感受这一路的风雨阳光。如果恰逢男主得闲,我还可以一把篡夺女主的身份,陪他把世界观尽,还自己一个别样的世界观。

《追风筝的人》是本美好的书,里面有太多愧宝。例如,我不懂阿富汗人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我能看到的太表面,我的已有经历不支持我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再次细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是吗?

觉着读后感走近尾声,《追风筝的人》的情节还在萦绕,心血来潮的我突然构建起书中的某个场景,我望向长空那一只只被想象出来的风筝……惊觉:每个人都有一颗善于仰望天空的心。是否你的心中也有一个风筝?如果有,那么,无论它意味着什么,每当风筝起飞之际,让我们勇敢地追,为人,为己。阿桑的陪伴依旧: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大学生范文 篇3

今天无意在茫茫书海中寻找到了一本书,这本书,正是我朝夕期盼的心声。或许,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一个平凡人的痛楚。我会相信命运,我更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而这本书却告诉我了一个注定的命运。在冗杂世界里的纷繁,习惯了一切的美好,如今还要再次温习那些支离破碎的情感,想挽救,只因为愧疚

这本书的名字是《追风筝的人》,可能因为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太坎坷,所以我无法用一颗平静的心,一颗享受的心去品味这本书真正的韵味,品茶或许不适合这本书真正的意境。而这本书真正带给我们的是那种境界。让自己融入进了那个纠结的故事。去用心评价每一个人物带给自己的种种思考。我想,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不做作,让读者真正的感受到来自异域的不公。我带着满心的沉重,静静的融入到了那一个世界里,那是一个被人遗忘,却容易受伤的世界。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富家公子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的故事。这两个人物也是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哈桑总是百依百顺的对待阿米尔。可是阿米尔为了博得父亲全部的爱,甚至不惜背叛哈桑。最后哈桑在阿米尔的背叛下,和他的父亲离开了服务了很多年的地方。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任何的奖赏。留给他们的只是无尽的遗憾。或许吧,遗憾还没有结束。甚至是一辈子的事情,谁也无法知道他们的遭遇在别人眼中,他们不仅是仆人,还是不同种族的人类,被别人歧视的种族。

数年以后,阿米尔的父亲带着阿米尔从喀什布到了美国。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而阿里和他的儿子哈桑仍留在阿富汗。后来,阿米尔的父亲和阿里都相继到了另一个地方天国。阿米尔也有了他的家庭和事业。而哈桑也有了自己安逸的生活。或许是出于良心的不安,阿米尔又重新开始寻找哈桑。当寻找到哈桑的时候,没想到哈桑却意外丧生,留下的只有不满1岁的孩子。阿米尔十分愧疚,故事还没有结束,后来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让阿米尔原本愧疚的心变得无法原谅自己。或许吧,正是这个秘密让哈桑的孩子得到了好的照顾。

或许哈桑和阿米尔这种背叛与友爱纠缠的感情正是感动读者的线索吧!不想用自己的感觉过多的去发表自己的想法。毕竟我没有经历过,是无法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感慨。读后的感觉真的很压抑,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水,洒满了背叛与友情,告诉我们的是珍惜与信任。

我只想说,在背叛的世界里,不管友情还是亲情都是不堪一击的。雨过之后,没有人能记得在背叛的面具下是怎样一张流着泪的脸颊。花开的世界里,尔虞我诈让我们受过伤,流过泪,骄傲过,虚伪过,或许,没有一种良药能让我们默默无闻付出一辈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别人的肯定。可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太多的是非让我们的身心过度疲惫。还是得放下包袱,平静的来面对一切的得与失。就算被谎言蒙在鼓励,我们也要坚强的面对生活,这是我们最初所追求的,不是吗?花开,还是会枯萎。

太多的美好瞬间只是一两秒的时间,我们必须去珍惜。就像哈桑一样,一生不抱怨,守候那个最初的阿米尔,就算死了也不知道那个秘密。可是,我想他应该不曾后悔为阿米尔做的一切。我想,无声的世界也是有美丽的故事。他完美的诠释了一个平凡人的世界。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命运会比哈桑好很多,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岁月里。在这段平静的岁月里,我们更应该用静心去为别人着想。我们无法达到哈桑的境界。可是哈桑的境界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结局是阿米尔和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这本书的秘密,当知道这个秘密的时候,你是否和我一样感到等候花开,却无声,静心的世界永远比喧闹的世界少一些虚伪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可惜,除了贬低外,阿米尔还选择了逃避。因无法面对哈桑,他栽赃哈桑偷了他的钱财和手表,而终于导致哈桑离开他的家。

但他越贬低、越逃避,他的歉疚感就越重。因为这歉疚感不在别处,恰恰在他心中。

所以,他最后又回到喀布尔,要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救出阿富汗。

所以,当阿塞夫将他打得死去活来时,他哈哈大笑。

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罪人,因而渴望被惩罚。他曾渴望被哈桑惩罚,但哈桑只会继续付出,而不会表达愤怒。但他终于在阿塞夫这里得到他渴望已久的惩罚。于是,当肋骨一根接一根被阿塞夫打断时,当上唇被打裂,其位置和哈桑的兔唇一样时,他心里畅快至极,并感慨:

我体无完肤,但心病已愈。终于痊愈了,我大笑。

回到巴基斯坦后,阿米尔终于令索拉博放下疑虑,答应和他去美国,而阿米尔说我保证.

但是,当发现困难重重后,阿米尔一时忘记了我保证这句话,想劝索拉博留在巴基斯坦的孤儿院一段时间,这时他忘了,进入孤儿院后的那段历史是索拉博最不堪回首的日子。

于是,不愿意再重温噩梦的索拉博选择了自杀。此后,尽管被救了回来,但他却陷入了奇特的自闭状态。

命运先使得阿里成为阿米尔父亲的炮灰,命运又使得哈桑成了阿米尔的炮灰,这双重的罪恶加在一起,使得阿米尔终于得以报应。内疚是他的报应,被阿塞夫打成兔唇是他的报应,他的妻子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却无法怀孕也是报应。

现在,作为轮回的一部分,阿米尔必须去做索拉博的炮灰,他必须以哈桑对待他的态度对待索拉博,才可能使得索拉博一点点地走出自闭,那时才意味着阿米尔的终极获救。

胡塞尼的这部小说对情感的描绘如此深刻而真切,令我不由怀疑,这是一部自传。

这部小说的情感之真实,在我读过的小说中,我感觉只有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可以媲美,而《情人》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自传小说,《挪威的森林》则被人怀疑是村上春树的真实经历。

不过,我将《追风筝的人》列为第一流的小说之列,不仅仅是因为它具备情感的真实,也是因为这部小说的构思非常巧妙。

前面提到,这部小说的-一个接一个,不断冲击读者的心灵。但用心的读者会发现,每一个-出现之前,作者都已经用隐喻和暗示的手法,预示了这些-的出现。

并且,除了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画外,小说的情境描写也别具一格,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具有鲜明的个人化,仔细阅读的时候,你可以感到好像一直是在以阿米尔的视角在看待这个世界。

此外,胡塞尼的笔触既细腻,又有洞烛人性后而产生的沉混有力感。

令人惊讶的是,这是胡塞尼的-作。第一部出版的小说便如此优秀,胡塞尼是如何做到了这一点?

除了可能是自传的特殊原因外,在自序中,胡塞尼的一句话还给出了另一个答案我向来只为一个读者写作:我自己。

据我所知,这是第一流的小说家、导演和艺术家的共同特点。譬如日本动画宫崎俊便说过有同样意思的话:我从来不考虑观众。

1467.COM.cn小编推荐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通用


这篇文章非常值得一看我强烈建议您去读一下“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在阅读过一本书籍之后,内心深处多多少少会有一定的收获,读完作品之后,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读后感是对书籍内容的精华和内涵的概括和提炼。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

1.没有得到疼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孩提时遭受过虐待,造成了他们冷酷的性格,使他们心生嫉妒和恨意,不能容忍别人的幸福。当这些人管教孩子时,他们会认为孩子的童年不应该比自己的童年更幸福。有些父母也有这种观点。

2.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改善处境的结果是减轻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叫做心理补偿。

3.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连接家庭和广阔现实世界的桥梁,理想的学校不仅应该是教授书本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教授生活知识和艺术的园地。

4.如果孩子喜欢倚靠在某样东西上,我们立刻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具有焦虑和依赖性等特质。把他与我们熟知的类似儿童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重构这个类型的孩子的人格,即被溺爱孩子的人格。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2

如果说,第一次读我了解到“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披着显示器的作用”,“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认识到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任和主动权。

这次再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孩子有一种把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全好或全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所以我明白了为什么哥哥总说弟弟傻,笨;为什么哥哥会贬低弟弟做的事情;为什么他会跟弟弟争夺妈妈的关注或宠爱……因为他认为弟弟和他是对立的,弟弟有的东西,他就没有了。

也明白了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家庭馅饼“的选择。往往,一个孩子有了这种性格特点,另一个就不会有了。这也是他们寻求自己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一种方式。

此外,我获益的点还体现在我收获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接纳。

书中提到,“家长或教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容不得半点灰心丧气“,否则孩子就容易感染上焦虑和自卑。此时唯有信任,才能让孩子拥有勇气和力量。信任不是“我相信他会考第一名,而是相信他“通过他的努力,会克服他当前的困难,会有他自己适应的方式”。从而家长也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

书中还说,“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你是不是能对孩子多一份接纳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3

看了叙事者推荐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我对这个书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值得一读再读吗?读完此书,我发现确实如此:好书不厌百回读。强烈的读书期待和好奇心是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动力,而动力的背后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探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和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我必须阅读心理学著作来改变自己,跟上孩子的成长。阿德勒说,儿童的心理非常奇妙,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令人着迷。是的,读完此书,越觉得着迷了。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我给过无数次的指责,甚至大呼小叫,不停唠叨,总是催促,固定思维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原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平时一个个小错误造成的,可我作为家长,只是采取了一些自以为正确的措施。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了她的生活和人格。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应该在理解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犯错。脱离了主旋律,是无法理解单独的音符的。结果,我的发怒、指责,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贬低,孩子缺乏纠正自己错误认识的判断力,而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凭借自己的权威,将一些严格的规则和规定强加给自己的家入,异常严厉地压迫自己的孩子,威胁要剥夺孩子的自由,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似乎在孩子身上唤醒了一种反抗情绪。生活中我教训孩子,孩子反驳我的场景历历在目。刻板、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益的,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严厉的背后是理解,是同情,我想趁着孩子还小,改变自己还不算晚。我要牢牢记住,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不断地鼓励他,耐心的向他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

每天晨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站得不像样子,而我也总会加上一句“站直了!”,然而确实如阿德勒所说,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过几天这些孩子又恢复了原样,原来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教师应该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问题。说到底,要激发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我恍然大悟,“东倒西歪”的背后,我以为是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是孩子需要我的同情和理解。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考得一塌糊涂,今天在书中读到:许多老师采取严厉的措施,或给他们打低分,想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雄心。如果这些学生身上还残存一些勇气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可能会奏效。但对于那些在学业上已接近警戒线、已陷人混乱状态的学生来说,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愚蠢。哪个班级没有几个“学业接近警戒线”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对他们似乎更加严厉,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管不住自己,那就靠我们教师的责任心来严厉管教吧,殊不知,我们可能把孩子逼得越来越远。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是为社会教育学生。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可能当不上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但有可能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所建树。我们要将它们作为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取得进步。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这就像把羊群从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带到另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一样。学会判断孩子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哪些努力是徒劳无益的,那么,对孩子的培养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既然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教师就有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但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教师塑造孩子的心灵,掌握人类的未来,我们不要把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成为勇敢、坚韧、自信的人,要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要把失败当作一个新间题去解决,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

合上《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整个人似乎受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我始终相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思维,会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期待不经意间的改变,惊喜。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4

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故意扰乱课堂、在课堂上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屡屡惹是生非,惹得同学反感;有的屡屡违反校纪校规,小错不断等等。这些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问题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感到很棘手。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我的时间花在这些问题学生身上了,而那些学生却一点都没有改变。”是啊,这些问题学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打破班级宁静、吸引老师和学生的眼球,挑战校规校纪。这让很多班主任心中时刻都绷着一根弦,生怕这些学生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据观察,每当这些问题学生“犯事”的时候,老师的处理方式动辄是一顿“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或者是一通冗长的简单说教。说实话,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让老师们痛苦和困惑的是,这种做法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有时这个学生今天刚被批评完,很快第二天又犯了别的错误。如此循环往复,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这让老师们叫苦不迭,也是很多老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老师们言辞激烈的批评、苦口婆心的教导对于问题学生无济于事呢?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儿童的许多行为,只是在探索超越自卑的道路。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惩戒对这些问题学生没有用,就能明白仅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很难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能懂得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智慧。所以,如果老师还徘徊在问题学生心灵的外围,只见其种种不良现象,却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就很难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对此,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他(问题学生)的错误的优越性追求和由这种追求而形成的生活风格和感知图式才是问题的根源。”作为教育者,懂得了这一点,才算是揭开了问题学生内心诉求的神秘面纱。

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和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优秀的教师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5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命运的直接影响。

百度搜索“人格和性格”出现1570万个结果。“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生活环境的烙印。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一开始指舞台上演员的面具,后来被借用成心理学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确切地说,人格涵盖了性格。

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这本书我看得囫囵吞枣。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个能和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分庭抗礼的犹太人用自己的经历和几十年不懈地研究告诉了我一些我曾懵懂难了,但真正存在的东西。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几天前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似乎听著名字是一种赤裸裸的宣誓,其实电影内容不是要强的宣誓而是一种被打倒无数次后坚强站起的韧劲。主人公布莱德从小患有妥瑞氏症,父母离异,周围人嘲笑他,他被一所所学校劝退。没有人知道他患妥瑞氏症前,连父亲都觉得他一直在故意作怪,看心理医生成了家常便饭。在知道了病症后,周围的歧视一直存在。但是万幸他有一个不放弃他的母亲,并遇到了一个让他改变命运的校长,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了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可妥瑞氏症让他一次次面试失败,他很乐观,积极面对困难,最后遇到了不歧视他的学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一个从小就有缺陷的孩子,在最后走上这条圆满的成功路不得不说他很幸运,也很努力。他的母亲,学校的老师,他想为此证明给他看的父亲,是他们帮助儿童时期的布莱德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

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100多年前的阿德勒早就诠释了这点。书中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在书中说,学校是一个显示器,种种原因,它能显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生中显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拿群贤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做比较,确实凸显的问题也特别多。

书中第二章这样写到:“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我们都是儿童的老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批评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儿童的表面,或者直视他们所犯的错误。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予以惩罚,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惩罚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明白原因的武断惩罚不仅是没有意义,而且是极端有害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生存的试探,老师的表扬、惩罚、冷漠都是一种反馈,该采取怎样的反馈才能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理解、应对模式,这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

和家长接触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也曾和问题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家长在家其实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狠狠地在惩罚,可是孩子依然不良于行。

无数的例子表明,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的时侯,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圣诞节那天晚上,微博上有人转载柴静柴老的新书《看见》的发布会。花了两个多小时细细看了各位新闻人的人生体悟。柴老的演讲中有几个例子几句话特别触动我。她曾采访一个电击治网瘾的机构,戒网瘾的孩子面对镜头抱着老师痛哭流涕,面对电击,孩子静静地流着泪,麻木地说不疼。最后那位老师神秘的微笑以及轻飘飘地一句:“如果能装一辈子,不也是一种成功吗?”让柴老深思,也让我深醒:真能装一辈子吗?孩子的行为只是暂时对惩罚的妥协,或许走出这里,他会变本加厉,甚至温和的孩子变得暴虐异常。

阿德勒在书中61页这样写道:“没有一个残酷的行为,骨子里不是隐藏着虚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残忍感兴趣的。”

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用过于严厉或过于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使他们避免犯错误,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对孩子过于挑剔和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完全丧失勇气。过于温和或溺爱的父母又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依附某人的倾向。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

有些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无力感5+2=0,觉得惩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根本原因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但是,父母、老师的反应确实都是一种反馈,会迫使孩子形成相应的应对模式。不过,父母更理性地来面对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人对事的解释,尤其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协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解,促进孩子积极行为的形成,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长期的、不断的反复,也许可以促使积极的形成。

有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受到了强迫,他们就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年纪越大,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听话了。

我喜欢和长辈聊天,记得去看望退休的初中班主任时,她曾对我说,孩子有悔意时,别继续咬着他的缺点不放。别做一个过于率性的班主任,律人前先律己。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任何人都是有面子的,也是爱面子的,年纪越大的学生尤其如此,且他们爱面子来得更感性更直接。其次,批评之前做好充分调查,争取批评教育的主动权。再次,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闪光点。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好好地活上两个月。”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再其次,一事了一事,绝不及其余,不翻拣陈谷子烂芝麻,要干净利落。

在书中p56阿德勒这样写到:“即便一个儿童花了很长时间学习走路,只要最终学会了正常行走,就不至于形成影响他未来生活的自卑情结。”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儿童与生俱来的可能性和能力并不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的确,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最后我想用朱光潜的一句话结束我的交流:“此时,此地,此身!”即:能在此刻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下一刻;能在此地完成的任务,绝不妄想换个环境;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绝不转嫁让他人代替!做个合格的教学者,引导者!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6

读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让我对儿童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每一个儿童的心灵深处,都隐藏着对美好的热切期待——追求优越。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成全儿童的期待,把他们对优越的追求,纳入一个能保证他们今后人生幸福的轨道。

儿童各种人格品质的形成,是由于其家长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教育结果。学校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让每一个儿童经过适宜的教育,成为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儿童步入正轨呢?

阿德勒为我们开出了如下良方,其一,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暖的环境,用关心、理解的态度对待儿童,“认真与他谈话,给他新的勇气,而不是削弱和打压他所剩无几的信心。”只要让儿童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他们就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其二,始终给儿童以鼓励,在鼓励中给他一些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使他能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树立起自信心。其三,在儿童面前要极具耐心,无限相信教育是慢的艺术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技术。

我们体会到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更多的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细微地体察儿童所处的环境,细心地思考矫正的方法。爱心加上教育艺术手法的运用,相信儿童会成长地更好。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7

阿德勒是著名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的教育主张主要体现为心理分析与矫治。他强调社会兴趣和适应社会,通过心理治疗把儿童引导到对社会有益的方向。但是译者也提出了问题,当社会有问题时,环境无法改变,心理治疗的作用也有限。马克思则是一针见血的批判社会,提出社会革命。当然,作为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阿德勒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们总是在追求卓越。在儿童时期,对卓越的追求就已经显现出来。心理健康的儿童,会主动遵守纪律,重视秩序,以此获得别人的肯定。但是追求卓越也会引发竞争、攀比、嫉妒等现象,甚至有些孩子会自暴自弃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品质,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等,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懒惰是一种逃避的方法,可以缓解儿童当时的处境。池主任曾说,一事精致足以动人。但是对学生来说,哪一件应该做的精致呢?是每一科的学习成绩?还是音体美特长?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肯定学生的长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促进他们上进。

“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儿童犯错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因此需要我们去教育他们,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儿童的自卑情结是由很多问题导致的。比如儿童身体是否健康,家人是否溺爱,家庭环境是否良好等。儿童不愿意做家庭作业,具有逃避任务和责任的倾向。同时那些缺乏勇气、不独立的孩子,渴望关注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倾向。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独立的勇气。

教师期待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他的思想,如果想要改变他的思想,就要了解他的生长环境,了解他思想、行为产生的根源。了解原因以后,我们要采用积极的手段影响他们,肯定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可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否定他们。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在环境的影响下,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教育孩子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儿童追求优越感是本性,但是表现方式会有差别。有的会遵守规则,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有的儿童因为不能做的更好,只能独辟蹊径:通过各种行为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因为儿童容易把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好孩子与坏孩子。所以一旦达不到好孩子的要求,他们就只能通过别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努力的成长、成为大人以后,我几乎已经忘了小时候的想法是什么了。我们总是习惯用大人的想法去训诫孩子,却忘了他们多么的弱小与懵懂。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存在,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们,犯错与失败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有直面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8

一直在内心就有一个想法,要想教育好孩子、学生,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与他们相知相伴,相向而行,所以对于心理学方面比较关注。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也读了一些,但是这本《儿童人格教育》最让我感到震撼,也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阿德勒的观点和中国的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应该是不约而同,共同说明了儿童时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于儿童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我们都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是在继承上一辈人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么相信“严师出高徒”要么“宠爱有加”。我们在精力和金钱上大把的投入,哪怕是委屈了自己,也要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不曾想过放下师长的家长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在孩子犯错时总是觉得他们不乖,大发雷霆,却不知回望错误来时的路。

现在越发觉得很多问题自己懂得太晚,转念一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任我怎样追悔都无法重来,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现在,使自己在后来的日子里能走进孩子和学生的内心,然后一路阳光!

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把姿态放低,把智力放低,低到和孩子们一样的高度,那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才能精准的进行我们理想的教育。作为成人我们有生活的经历和经历过后的经验,所以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要求孩子要按照我们已有的经验去学习和行事。这样以来孩子是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的,于是我们便容易“愤怒”,由此带来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其次,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原来犯了好多的错误,也“冤枉”了一些人!有些现象和事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回味。

1、有些一年级的学生不愿意到学校来,原来给家长支招就是“强制”到校,慢慢就习惯了。学习之后,才发现孩子上学时竟然会经历人生最早和最困难的考验,如若失败他们会失去信心……,解决的办法是家长、老师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寻求帮助。

2、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有生理缺陷的;管教过于严厉,缺少关爱的;被溺爱的。以后工作过程中要多关注这样的孩子,力争用自己的努力,避免问题的发生。

3、面对自卑的孩子,作为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自立;面对过分雄心的孩子同样要密切关注及时引导,这样也能避免许多悲剧的上演。

再次,任何理论要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生机无限。有幸结识“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他给了我全新的理念,给了我更加广阔的视角,也给了我更加深邃的目光。这些对以后的工作是个很好的指导,我也要在工作中灵活的加以运用,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以求更好的服务与孩子们的成长。

每读一本书,就是开启了一次全新的旅程,她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引领我的思考更加的深入,这应该是人生一大幸事。此书读罢,心生一句:香悠远,意未尽!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9

近期,我有幸拜读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读完此书让我获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分享如下。

阿德勒在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这是我们读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我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理论方面的指导,让我的教育实践有了理论的支撑,也让我更全面地认识某些儿童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地面对问题学生和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德勒对儿童自卑感的阐述。他提到: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自卑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动力。他的这种全新的观念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认知。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卑感大多弊大于利,要想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就要帮助他把自卑感慢慢消除。而种种对儿童心理学的片面、单一的狭隘的理解,致使我的教育实践只能停留在表面,缺乏理论的支撑,注定无法深入地理解和剖析问题,最后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流于表面。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读了这本书,我意识到之所以我没有十足的把握,是因为我的底气不够,而底气,不是靠大声,不是靠严肃的脸,而是对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全面的理解。不管是自卑还是优越感过剩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了解到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教师要做的就是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让他们能健康、阳光地成长!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篇1)

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故意扰乱课堂、在课堂上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屡屡惹是生非,惹得同学反感;有的屡屡违反校纪校规,小错不断等等。这些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问题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感到很棘手。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我的时间花在这些问题学生身上了,而那些学生却一点都没有改变。”是啊,这些问题学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打破班级宁静、吸引老师和学生的眼球,挑战校规校纪。这让很多班主任心中时刻都绷着一根弦,生怕这些学生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据观察,每当这些问题学生“犯事”的时候,老师的处理方式动辄是一顿“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或者是一通冗长的简单说教。说实话,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让老师们痛苦和困惑的是,这种做法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有时这个学生今天刚被批评完,很快第二天又犯了别的错误。如此循环往复,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这让老师们叫苦不迭,也是很多老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老师们言辞激烈的批评、苦口婆心的教导对于问题学生无济于事呢?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儿童的许多行为,只是在探索超越自卑的道路。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惩戒对这些问题学生没有用,就能明白仅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很难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能懂得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智慧。所以,如果老师还徘徊在问题学生心灵的外围,只见其种种不良现象,却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就很难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对此,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他(问题学生)的错误的优越性追求和由这种追求而形成的生活风格和感知图式才是问题的根源。”作为教育者,懂得了这一点,才算是揭开了问题学生内心诉求的神秘面纱。

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和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优秀的教师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篇2)

阿德勒是著名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的教育主张主要体现为心理分析与矫治。他强调社会兴趣和适应社会,通过心理治疗把儿童引导到对社会有益的方向。但是译者也提出了问题,当社会有问题时,环境无法改变,心理治疗的作用也有限。马克思则是一针见血的批判社会,提出社会革命。当然,作为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阿德勒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们总是在追求卓越。在儿童时期,对卓越的追求就已经显现出来。心理健康的儿童,会主动遵守纪律,重视秩序,以此获得别人的肯定。但是追求卓越也会引发竞争、攀比、嫉妒等现象,甚至有些孩子会自暴自弃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品质,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等,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懒惰是一种逃避的方法,可以缓解儿童当时的处境。池主任曾说,一事精致足以动人。但是对学生来说,哪一件应该做的精致呢?是每一科的学习成绩?还是音体美特长?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肯定学生的长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促进他们上进。

“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儿童犯错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因此需要我们去教育他们,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儿童的自卑情结是由很多问题导致的。比如儿童身体是否健康,家人是否溺爱,家庭环境是否良好等。儿童不愿意做家庭作业,具有逃避任务和责任的倾向。同时那些缺乏勇气、不独立的孩子,渴望关注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倾向。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独立的勇气。

教师期待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他的思想,如果想要改变他的思想,就要了解他的生长环境,了解他思想、行为产生的根源。了解原因以后,我们要采用积极的手段影响他们,肯定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可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否定他们。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在环境的影响下,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教育孩子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儿童追求优越感是本性,但是表现方式会有差别。有的会遵守规则,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有的儿童因为不能做的更好,只能独辟蹊径:通过各种行为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因为儿童容易把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好孩子与坏孩子。所以一旦达不到好孩子的要求,他们就只能通过别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努力的成长、成为大人以后,我几乎已经忘了小时候的想法是什么了。我们总是习惯用大人的想法去训诫孩子,却忘了他们多么的弱小与懵懂。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存在,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们,犯错与失败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有直面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篇3)

读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感到愈加迷惘——对于儿童,我是如此无知。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作为五十五个孩子的老师,我曾自负地认为,我懂孩子。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将各种“标签”贴于孩子身上,诸如“乖巧懂事”“懒散邋遢”“纪律性差”“积极进取”等,并且自鸣得意,以为那便是对某个儿童或是群体最理性、清醒、深入的认知。比如,一个男孩时常在课堂上发出怪异的声音、上课时还离开座位走来走去,那自然是纪律性极差了;那个女孩见到陌生人就躲到墙角,自然是十分胆小羞怯;那个男孩总是把文具弄得乱七八糟,肯定是邋里邋遢,没有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其实,那正是“脱离整个旋律来理解单个音符的意义”,仿佛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自然欠妥。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他认为,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因为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作为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或许这一点我尚可以感到欣慰。毕竟,与自己孩子的接触十分亲密,他们成长的点滴都看在眼、记在心。面对自家孩子,或许稍微能够从整体与统一的视角来看待。而面对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我似乎只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

班里有一个孩子,时常丢三落四,不是把试卷落在家里,就是把文具盒遗忘在书桌前,或是把作业本忘在茶几上。他的妈妈隔三差五就要来学校为他送东西。孩子妈妈为此很是苦恼,她问我,为什么孩子越是在她最忙的时候,越是给她“添乱”?而我也只能给出“帮助孩子养成收拾文具的好习惯”这样的建议,而忽略了每次孩子妈妈忙前忙后时孩子偷偷露出的笑容。为什么大人越是忙,孩子越是“出问题”?是不是孩子敏锐地感知到了大人对他的关注减少、关爱不足,在故意用“惹麻烦”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作为家长,最该做的,或许不是一次次为孩子“灭火”,而是用温暖的语言与充满爱意的行动告诉孩子,我们一直很爱你,一直在关注你。作为老师,也不能仅仅双手掐腰,目光严厉,批评与恐吓,而应试着走近孩子的心,听听那里的声音,触摸那里的律动,或许那样,才可以找到更加接近“教育”的方法。

文中提到,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断语。而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伴随恶毒的断语,往往还有“适当的惩罚”。如此一来,不仅没能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困难与焦虑,反而将孩子推向了对立面,与“问题”为伍,共同为难孩子,让困难与焦虑持续递增。

我们时常抱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却很少反思为什么。“只有当一个儿童面临他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境,而且又没有人指导,他只能独自挣扎着去应付时,这种恶劣的行为才会出现。”身为孩子的父母或是老师,在孩子遇见成长的阻力,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宽容与爱时,我们为何让他独当一面,为何不与他分担如此的重任?甚至,有没有这样的可能——那些孩子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也是我们这些打着爱与专业旗帜的大人人为设置的?

面对孩子,我有着太多的不解与困惑。我能看到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思潮在奔向何处;我能听到他们,却不知晓他们的心声在呼唤什么。我知道,我还没有读懂这本书,更没有读懂孩子。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篇4)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不犯错误,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篇5)

在翻开《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的第一章,我就感到这本书艰涩难度,是硬着头皮看的。但是,渐渐的,我觉得受益匪浅。它其中的一些观点促使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学生时的对与错。

小学生经常会有摩擦产生,作为班主任对于处理这些小事是驾轻就熟的。比如,我们班的小凯同学总是喜欢与同学打打闹闹,对于学生向我报告说小凯又和谁谁打闹了我是习以为常的。我的处理方法就是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该道歉道歉,并提醒他们以后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摩擦。但是,从我看了《儿童的人格教育》后,我就反思,也许我的做法是解决了事情本身,但是对于小凯来说,我有没有帮助到他呢。书中说:“把一个特定手势或特定的表达孤立开来,忽视人格的统一性,就像从一个完整的旋律中抽出一个音符,然后试图脱离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这种做法显然欠妥,但却相当普遍。”我想我在处理小凯这件事上就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却欠妥当吧,作为教师,我们是要教育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仅仅是解决掉眼前的事情本身,如果我们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根据表面现象去进行想当然的推理与推断,却不能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教育其实无济于事。正如书中所说:“应该在全面理解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探讨儿童犯错误(或其他表现)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即背后的成因是什么。”人格是具有统一性的,“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这些言语提醒我,要真正帮助到小凯,必须从根源处入手,在学校不断观察他,引导他的同时,也要与其父母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家庭教育,并在教育方面与其家长达成一致,家校合作,一起帮助他。

后来在与其父母沟通后,我从他们不断掩饰孩子的错误,为孩子开脱的言语中就感受到他们对小凯的宠爱,我想这或许是导致小凯行为的一个原因,因为小凯在学校并不受同学喜爱,与他在家中的地位截然不同,也许是这样的反差导致他用了错误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和老师的关注。是他在“自卑而超越”的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追求优越感的手段,进而选择了一些虽对其自身无益,却能吸引关注和体验成功的错误路径。当然这只是我目前的猜测,还有待证实,同时人的性格受各种因素影响,我还需对小凯不断观察,并与其父母不断沟通,找出真正能帮助到小凯的方法。

非常感谢这本书,帮助我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上的问题,引导我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篇6)

一直在内心就有一个想法,要想教育好孩子、学生,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与他们相知相伴,相向而行,所以对于心理学方面比较关注。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也读了一些,但是这本《儿童人格教育》最让我感到震撼,也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阿德勒的观点和中国的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应该是不约而同,共同说明了儿童时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于儿童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我们都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是在继承上一辈人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么相信“严师出高徒”要么“宠爱有加”。我们在精力和金钱上大把的投入,哪怕是委屈了自己,也要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不曾想过放下师长的家长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在孩子犯错时总是觉得他们不乖,大发雷霆,却不知回望错误来时的路。

现在越发觉得很多问题自己懂得太晚,转念一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任我怎样追悔都无法重来,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现在,使自己在后来的日子里能走进孩子和学生的内心,然后一路阳光!

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把姿态放低,把智力放低,低到和孩子们一样的高度,那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才能精准的进行我们理想的教育。作为成人我们有生活的经历和经历过后的经验,所以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要求孩子要按照我们已有的经验去学习和行事。这样以来孩子是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的,于是我们便容易“愤怒”,由此带来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其次,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原来犯了好多的错误,也“冤枉”了一些人!有些现象和事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回味。

1、有些一年级的学生不愿意到学校来,原来给家长支招就是“强制”到校,慢慢就习惯了。学习之后,才发现孩子上学时竟然会经历人生最早和最困难的考验,如若失败他们会失去信心……,解决的办法是家长、老师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寻求帮助。

2、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有生理缺陷的;管教过于严厉,缺少关爱的;被溺爱的。以后工作过程中要多关注这样的孩子,力争用自己的努力,避免问题的发生。

3、面对自卑的孩子,作为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自立;面对过分雄心的孩子同样要密切关注及时引导,这样也能避免许多悲剧的上演。

再次,任何理论要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生机无限。有幸结识“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他给了我全新的理念,给了我更加广阔的视角,也给了我更加深邃的目光。这些对以后的工作是个很好的指导,我也要在工作中灵活的加以运用,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以求更好的服务与孩子们的成长。

每读一本书,就是开启了一次全新的旅程,她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引领我的思考更加的深入,这应该是人生一大幸事。此书读罢,心生一句:香悠远,意未尽!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1

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故意扰乱课堂、在课堂上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屡屡惹是生非,惹得同学反感;有的屡屡违反校纪校规,小错不断等等。这些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问题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感到很棘手。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我的时间花在这些问题学生身上了,而那些学生却一点都没有改变。”是啊,这些问题学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打破班级宁静、吸引老师和学生的眼球,挑战校规校纪。这让很多班主任心中时刻都绷着一根弦,生怕这些学生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据观察,每当这些问题学生“犯事”的时候,老师的处理方式动辄是一顿“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或者是一通冗长的简单说教。说实话,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让老师们痛苦和困惑的是,这种做法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有时这个学生今天刚被批评完,很快第二天又犯了别的错误。如此循环往复,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这让老师们叫苦不迭,也是很多老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老师们言辞激烈的批评、苦口婆心的教导对于问题学生无济于事呢?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儿童的许多行为,只是在探索超越自卑的道路。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惩戒对这些问题学生没有用,就能明白仅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很难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能懂得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智慧。所以,如果老师还徘徊在问题学生心灵的外围,只见其种种不良现象,却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就很难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对此,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他(问题学生)的错误的优越性追求和由这种追求而形成的生活风格和感知图式才是问题的根源。”作为教育者,懂得了这一点,才算是揭开了问题学生内心诉求的神秘面纱。

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和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优秀的教师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2

再一次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感悟颇深,但又不知从何写起。谨以此文,记下阅读感受。这本书的作者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他认为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阿德勒这本《儿童人格教育》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教育问题,贯穿其中的几个关键词是“人格的统一性”、“优越感和社会情感”、“自卑感”、“外在环境”等,对这几个词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读懂其核心观点。

其实,在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个体在追求优越感和社会承认时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个人在四五岁的时候,生活风格就大体上定型了。阿德勒提出了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

1、支配—统治型,这种人比较不会顾及别人的利益,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过于强烈,甚至不惜利用或者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2、索取型,这种人很少自己努力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总是依赖别人的照顾;

3、回避型,这种人不敢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

4、对社会有益型,这种人能够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四种生活风格又与个体所受的教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所以,当我们发现一个学生问题行为的时候,首先会做的是去追溯他的成长环境,比如,在书中举到了“二胎”问题的一个例子,这是我们现在非常常见的现象,由于二宝的降临,大宝突然就变成了一个“磨人的小妖精”。其实,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变坏,或出现了新的令人不快的迹象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这种行为开始出现的时间,还要注意它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孩子。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另一个转向,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正如苏格拉底说到的:“认识自己是多么地困难!”诚如大师所言,如果一个孩子可以充分、客观的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缺点,那么他的整个精神成长将会非常的积极正面,但是事实就是认识自己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因为孩子一入学被设置的“障碍”太多了。其实,所有的孩子(弱智儿童除外)都具备取得学业成功的能力的,只是我们的教育给他们设置了很多的障碍。而,这些人为的障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学校把抽象的学业成绩,而不是把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社会目的作为评价标准。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但,其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有一种种树的情怀,我们应该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而不是简简单单、冷冰冰的数字。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3

读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感到愈加迷惘——对于儿童,我是如此无知。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作为五十五个孩子的老师,我曾自负地认为,我懂孩子。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将各种“标签”贴于孩子身上,诸如“乖巧懂事”“懒散邋遢”“纪律性差”“积极进取”等,并且自鸣得意,以为那便是对某个儿童或是群体最理性、清醒、深入的认知。比如,一个男孩时常在课堂上发出怪异的声音、上课时还离开座位走来走去,那自然是纪律性极差了;那个女孩见到陌生人就躲到墙角,自然是十分胆小羞怯;那个男孩总是把文具弄得乱七八糟,肯定是邋里邋遢,没有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其实,那正是“脱离整个旋律来理解单个音符的意义”,仿佛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自然欠妥。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他认为,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因为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作为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或许这一点我尚可以感到欣慰。毕竟,与自己孩子的接触十分亲密,他们成长的点滴都看在眼、记在心。面对自家孩子,或许稍微能够从整体与统一的视角来看待。而面对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我似乎只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

班里有一个孩子,时常丢三落四,不是把试卷落在家里,就是把文具盒遗忘在书桌前,或是把作业本忘在茶几上。他的妈妈隔三差五就要来学校为他送东西。孩子妈妈为此很是苦恼,她问我,为什么孩子越是在她最忙的时候,越是给她“添乱”?而我也只能给出“帮助孩子养成收拾文具的好习惯”这样的建议,而忽略了每次孩子妈妈忙前忙后时孩子偷偷露出的笑容。为什么大人越是忙,孩子越是“出问题”?是不是孩子敏锐地感知到了大人对他的关注减少、关爱不足,在故意用“惹麻烦”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作为家长,最该做的,或许不是一次次为孩子“灭火”,而是用温暖的语言与充满爱意的行动告诉孩子,我们一直很爱你,一直在关注你。作为老师,也不能仅仅双手掐腰,目光严厉,批评与恐吓,而应试着走近孩子的心,听听那里的声音,触摸那里的律动,或许那样,才可以找到更加接近“教育”的方法。

文中提到,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断语。而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伴随恶毒的断语,往往还有“适当的惩罚”。如此一来,不仅没能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困难与焦虑,反而将孩子推向了对立面,与“问题”为伍,共同为难孩子,让困难与焦虑持续递增。

我们时常抱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却很少反思为什么。“只有当一个儿童面临他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境,而且又没有人指导,他只能独自挣扎着去应付时,这种恶劣的行为才会出现。”身为孩子的父母或是老师,在孩子遇见成长的阻力,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宽容与爱时,我们为何让他独当一面,为何不与他分担如此的重任?甚至,有没有这样的可能——那些孩子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也是我们这些打着爱与专业旗帜的大人人为设置的?

面对孩子,我有着太多的不解与困惑。我能看到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思潮在奔向何处;我能听到他们,却不知晓他们的心声在呼唤什么。我知道,我还没有读懂这本书,更没有读懂孩子。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4

六月的共读是《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5

如果说,第一次读我了解到“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披着显示器的作用”,“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认识到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任和主动权。

这次再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孩子有一种把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全好或全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所以我明白了为什么哥哥总说弟弟傻,笨;为什么哥哥会贬低弟弟做的事情;为什么他会跟弟弟争夺妈妈的关注或宠爱……因为他认为弟弟和他是对立的,弟弟有的东西,他就没有了。

也明白了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家庭馅饼“的选择。往往,一个孩子有了这种性格特点,另一个就不会有了。这也是他们寻求自己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一种方式。

此外,我获益的点还体现在我收获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接纳。

书中提到,“家长或教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容不得半点灰心丧气“,否则孩子就容易感染上焦虑和自卑。此时唯有信任,才能让孩子拥有勇气和力量。信任不是“我相信他会考第一名,而是相信他“通过他的努力,会克服他当前的困难,会有他自己适应的方式”。从而家长也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

书中还说,“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你是不是能对孩子多一份接纳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6

孩子总会因为自己与同伴的不一样而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孩子并给她鼓励,与她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她尝试改善自己或环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但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错误:家长和教师在没有进行了解的情况下,将孩子的自卑感理解为逃避、偷懒亦或是“笨”,对孩子恶语相向或置之不理,使孩子的自卑心理恶性循环,并逐渐丧失对人群的归属感,尽管他们时刻渴望着。

我们有必要深刻的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确,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过于严厉或是温和。当前,我们应尽力做到去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不断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勇敢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给予孩子持续的信任,发展他的自信,过多的批评会造成怯懦和不自信;给予自由和机会,促进孩子自立。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是我们身为人师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愧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并伴随其一生的。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7

在近几周的家校共读活动中,自己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朋友们共同阅读并讨论了著名的教育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感触颇多。

书中最主要的观点是“自卑而超越”,这其实和我之前对于孩子教育方法的认知有着不小的区别。但在进一步的阅读和讨论中,我明白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区别,感受到了“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在作者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是追求卓越的一种动力和力量。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卑感”的两面性,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自我反省,并且引导孩子。

一、积极的自我认识。

书中提到“孩子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这一点很重要,而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往往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我们要能够看到,孩子的种种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努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二、积极的对待困难。

人生在世,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培养和保护的。阿德勒认为“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

我们应该谨记这一认知,尽量深入的去搞明白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卑感”去“追求优越”。

三、积极的对待他人。

在孩子进入学校后,有纪律的集体生活,也是培养孩子的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在这种积极有效的环境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能够培养出孩子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的关心。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会更容易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同时,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要以“同理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

四、积极的认知性别。

家长要理性客观的给孩子建立适度的性别观念,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对同性和异性保持正确的认知,不排斥异性。同时父母也要和孩子保持正确适度的接触,能深刻的帮助孩子理解和认知性别。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建立了一些初步的帮助孩子成长的理论体系,随着孩子的继续长大,我们家长也在共同成长,庆幸孩子的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非常有用的心理学著作。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8

《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作者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这本书里既有专业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又有典型的事例。在读完这本书后,能让我更加全面的认识某些儿童的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的面对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书里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这对儿童也一样。不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儿童尚未成年,给予他们指导就异常重要。其实,成年人有时也需要指导。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是的,虽然学生尚未成年,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探索能力的欲望。我们对学生认识的无知造成了我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我们应该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指导和引导他们。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影响他们的`因素有很多,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但是,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个体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通常情况下,“自卑感”能够激发个体向上的动力,刺激人们形成超越自己潜力的雄心。但是,过度的“自卑感”会刺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

对此,所以要切实了解儿童及其世界。利用多种途径所了解的情况来对他们进行改善,其中梦境也会显示孩子的发展过程,显示他们是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需要耐心的过程。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要注意用正确的观点去引导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发掘他们独特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9

看了叙事者推荐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我对这个书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值得一读再读吗?读完此书,我发现确实如此:好书不厌百回读。强烈的读书期待和好奇心是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动力,而动力的背后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探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和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我必须阅读心理学著作来改变自己,跟上孩子的成长。阿德勒说,儿童的心理非常奇妙,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令人着迷。是的,读完此书,越觉得着迷了。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我给过无数次的指责,甚至大呼小叫,不停唠叨,总是催促,固定思维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原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平时一个个小错误造成的,可我作为家长,只是采取了一些自以为正确的措施。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了她的生活和人格。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应该在理解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犯错。脱离了主旋律,是无法理解单独的音符的。结果,我的发怒、指责,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贬低,孩子缺乏纠正自己错误认识的判断力,而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凭借自己的权威,将一些严格的规则和规定强加给自己的家入,异常严厉地压迫自己的孩子,威胁要剥夺孩子的自由,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似乎在孩子身上唤醒了一种反抗情绪。生活中我教训孩子,孩子反驳我的场景历历在目。刻板、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益的,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严厉的背后是理解,是同情,我想趁着孩子还小,改变自己还不算晚。我要牢牢记住,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不断地鼓励他,耐心的向他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

每天晨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站得不像样子,而我也总会加上一句“站直了!”,然而确实如阿德勒所说,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过几天这些孩子又恢复了原样,原来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教师应该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问题。说到底,要激发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我恍然大悟,“东倒西歪”的背后,我以为是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是孩子需要我的同情和理解。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考得一塌糊涂,今天在书中读到:许多老师采取严厉的措施,或给他们打低分,想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雄心。如果这些学生身上还残存一些勇气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可能会奏效。但对于那些在学业上已接近警戒线、已陷人混乱状态的学生来说,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愚蠢。哪个班级没有几个“学业接近警戒线”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对他们似乎更加严厉,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管不住自己,那就靠我们教师的责任心来严厉管教吧,殊不知,我们可能把孩子逼得越来越远。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是为社会教育学生。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可能当不上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但有可能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所建树。我们要将它们作为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取得进步。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这就像把羊群从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带到另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一样。学会判断孩子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哪些努力是徒劳无益的,那么,对孩子的培养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既然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教师就有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但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教师塑造孩子的心灵,掌握人类的未来,我们不要把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成为勇敢、坚韧、自信的人,要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要把失败当作一个新间题去解决,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

合上《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整个人似乎受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我始终相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思维,会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期待不经意间的改变,惊喜。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10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命运的直接影响。

百度搜索“人格和性格”出现1570万个结果。“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生活环境的烙印。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一开始指舞台上演员的面具,后来被借用成心理学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确切地说,人格涵盖了性格。

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这本书我看得囫囵吞枣。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个能和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分庭抗礼的犹太人用自己的经历和几十年不懈地研究告诉了我一些我曾懵懂难了,但真正存在的东西。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几天前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似乎听著名字是一种赤裸裸的宣誓,其实电影内容不是要强的宣誓而是一种被打倒无数次后坚强站起的韧劲。主人公布莱德从小患有妥瑞氏症,父母离异,周围人嘲笑他,他被一所所学校劝退。没有人知道他患妥瑞氏症前,连父亲都觉得他一直在故意作怪,看心理医生成了家常便饭。在知道了病症后,周围的歧视一直存在。但是万幸他有一个不放弃他的母亲,并遇到了一个让他改变命运的校长,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了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可妥瑞氏症让他一次次面试失败,他很乐观,积极面对困难,最后遇到了不歧视他的学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一个从小就有缺陷的孩子,在最后走上这条圆满的成功路不得不说他很幸运,也很努力。他的母亲,学校的老师,他想为此证明给他看的父亲,是他们帮助儿童时期的布莱德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

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100多年前的阿德勒早就诠释了这点。书中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在书中说,学校是一个显示器,种种原因,它能显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生中显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拿群贤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做比较,确实凸显的问题也特别多。

书中第二章这样写到:“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我们都是儿童的老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批评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儿童的表面,或者直视他们所犯的错误。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予以惩罚,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惩罚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明白原因的武断惩罚不仅是没有意义,而且是极端有害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生存的试探,老师的表扬、惩罚、冷漠都是一种反馈,该采取怎样的反馈才能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理解、应对模式,这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

和家长接触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也曾和问题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家长在家其实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狠狠地在惩罚,可是孩子依然不良于行。

无数的例子表明,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的时侯,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圣诞节那天晚上,微博上有人转载柴静柴老的新书《看见》的发布会。花了两个多小时细细看了各位新闻人的人生体悟。柴老的演讲中有几个例子几句话特别触动我。她曾采访一个电击治网瘾的机构,戒网瘾的孩子面对镜头抱着老师痛哭流涕,面对电击,孩子静静地流着泪,麻木地说不疼。最后那位老师神秘的微笑以及轻飘飘地一句:“如果能装一辈子,不也是一种成功吗?”让柴老深思,也让我深醒:真能装一辈子吗?孩子的行为只是暂时对惩罚的妥协,或许走出这里,他会变本加厉,甚至温和的孩子变得暴虐异常。

阿德勒在书中61页这样写道:“没有一个残酷的行为,骨子里不是隐藏着虚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残忍感兴趣的。”

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用过于严厉或过于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使他们避免犯错误,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对孩子过于挑剔和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完全丧失勇气。过于温和或溺爱的父母又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依附某人的倾向。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

有些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无力感5+2=0,觉得惩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根本原因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但是,父母、老师的反应确实都是一种反馈,会迫使孩子形成相应的应对模式。不过,父母更理性地来面对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人对事的解释,尤其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协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解,促进孩子积极行为的形成,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长期的、不断的反复,也许可以促使积极的形成。

有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受到了强迫,他们就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年纪越大,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听话了。

我喜欢和长辈聊天,记得去看望退休的初中班主任时,她曾对我说,孩子有悔意时,别继续咬着他的缺点不放。别做一个过于率性的班主任,律人前先律己。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任何人都是有面子的,也是爱面子的,年纪越大的学生尤其如此,且他们爱面子来得更感性更直接。其次,批评之前做好充分调查,争取批评教育的主动权。再次,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闪光点。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好好地活上两个月。”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再其次,一事了一事,绝不及其余,不翻拣陈谷子烂芝麻,要干净利落。

在书中p56阿德勒这样写到:“即便一个儿童花了很长时间学习走路,只要最终学会了正常行走,就不至于形成影响他未来生活的自卑情结。”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儿童与生俱来的可能性和能力并不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的确,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最后我想用朱光潜的一句话结束我的交流:“此时,此地,此身!”即:能在此刻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下一刻;能在此地完成的任务,绝不妄想换个环境;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绝不转嫁让他人代替!做个合格的教学者,引导者!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篇11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不犯错误,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7篇


我们精心挑选了一篇关于《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的文章相信你会喜欢,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有了想法和感触,是一件珍贵的事情,我们需要文字去保留他们,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您收藏!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1

在近几周的家校共读活动中,自己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朋友们共同阅读并讨论了著名的教育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感触颇多。

书中最主要的观点是“自卑而超越”,这其实和我之前对于孩子教育方法的认知有着不小的区别。但在进一步的阅读和讨论中,我明白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区别,感受到了“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在作者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是追求卓越的一种动力和力量。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卑感”的两面性,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自我反省,并且引导孩子。

一、积极的自我认识。

书中提到“孩子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这一点很重要,而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往往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我们要能够看到,孩子的种种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努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二、积极的对待困难。

人生在世,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培养和保护的。阿德勒认为“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

我们应该谨记这一认知,尽量深入的去搞明白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卑感”去“追求优越”。

三、积极的对待他人。

在孩子进入学校后,有纪律的集体生活,也是培养孩子的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在这种积极有效的环境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能够培养出孩子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的关心。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会更容易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同时,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要以“同理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

四、积极的认知性别。

家长要理性客观的给孩子建立适度的性别观念,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对同性和异性保持正确的认知,不排斥异性。同时父母也要和孩子保持正确适度的接触,能深刻的帮助孩子理解和认知性别。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建立了一些初步的帮助孩子成长的理论体系,随着孩子的继续长大,我们家长也在共同成长,庆幸孩子的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非常有用的心理学著作。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2

读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让我对儿童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每一个儿童的心灵深处,都隐藏着对美好的热切期待——追求优越。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成全儿童的期待,把他们对优越的追求,纳入一个能保证他们今后人生幸福的轨道。

儿童各种人格品质的形成,是由于其家长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教育结果。学校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让每一个儿童经过适宜的教育,成为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儿童步入正轨呢?

阿德勒为我们开出了如下良方,其一,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暖的环境,用关心、理解的态度对待儿童,“认真与他谈话,给他新的勇气,而不是削弱和打压他所剩无几的信心。”只要让儿童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他们就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其二,始终给儿童以鼓励,在鼓励中给他一些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使他能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树立起自信心。其三,在儿童面前要极具耐心,无限相信教育是慢的艺术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技术。

我们体会到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更多的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细微地体察儿童所处的环境,细心地思考矫正的方法。爱心加上教育艺术手法的运用,相信儿童会成长地更好。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3

阿德勒是著名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的教育主张主要体现为心理分析与矫治。他强调社会兴趣和适应社会,通过心理治疗把儿童引导到对社会有益的方向。但是译者也提出了问题,当社会有问题时,环境无法改变,心理治疗的作用也有限。马克思则是一针见血的批判社会,提出社会革命。当然,作为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阿德勒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们总是在追求卓越。在儿童时期,对卓越的追求就已经显现出来。心理健康的儿童,会主动遵守纪律,重视秩序,以此获得别人的肯定。但是追求卓越也会引发竞争、攀比、嫉妒等现象,甚至有些孩子会自暴自弃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品质,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等,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懒惰是一种逃避的方法,可以缓解儿童当时的处境。池主任曾说,一事精致足以动人。但是对学生来说,哪一件应该做的精致呢?是每一科的学习成绩?还是音体美特长?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肯定学生的长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促进他们上进。

“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儿童犯错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因此需要我们去教育他们,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儿童的自卑情结是由很多问题导致的。比如儿童身体是否健康,家人是否溺爱,家庭环境是否良好等。儿童不愿意做家庭作业,具有逃避任务和责任的倾向。同时那些缺乏勇气、不独立的孩子,渴望关注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倾向。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独立的勇气。

教师期待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他的思想,如果想要改变他的思想,就要了解他的生长环境,了解他思想、行为产生的根源。了解原因以后,我们要采用积极的手段影响他们,肯定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可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否定他们。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在环境的影响下,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教育孩子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儿童追求优越感是本性,但是表现方式会有差别。有的会遵守规则,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有的儿童因为不能做的更好,只能独辟蹊径:通过各种行为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因为儿童容易把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好孩子与坏孩子。所以一旦达不到好孩子的要求,他们就只能通过别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努力的成长、成为大人以后,我几乎已经忘了小时候的想法是什么了。我们总是习惯用大人的想法去训诫孩子,却忘了他们多么的弱小与懵懂。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存在,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们,犯错与失败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有直面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4

在翻开《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的第一章,我就感到这本书艰涩难度,是硬着头皮看的。但是,渐渐的,我觉得受益匪浅。它其中的一些观点促使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学生时的对与错。

小学生经常会有摩擦产生,作为班主任对于处理这些小事是驾轻就熟的。比如,我们班的小凯同学总是喜欢与同学打打闹闹,对于学生向我报告说小凯又和谁谁打闹了我是习以为常的。我的处理方法就是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该道歉道歉,并提醒他们以后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摩擦。但是,从我看了《儿童的人格教育》后,我就反思,也许我的做法是解决了事情本身,但是对于小凯来说,我有没有帮助到他呢。书中说:“把一个特定手势或特定的表达孤立开来,忽视人格的统一性,就像从一个完整的旋律中抽出一个音符,然后试图脱离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这种做法显然欠妥,但却相当普遍。”我想我在处理小凯这件事上就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却欠妥当吧,作为教师,我们是要教育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仅仅是解决掉眼前的事情本身,如果我们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根据表面现象去进行想当然的推理与推断,却不能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教育其实无济于事。正如书中所说:“应该在全面理解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探讨儿童犯错误(或其他表现)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即背后的成因是什么。”人格是具有统一性的,“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这些言语提醒我,要真正帮助到小凯,必须从根源处入手,在学校不断观察他,引导他的同时,也要与其父母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家庭教育,并在教育方面与其家长达成一致,家校合作,一起帮助他。

后来在与其父母沟通后,我从他们不断掩饰孩子的错误,为孩子开脱的言语中就感受到他们对小凯的宠爱,我想这或许是导致小凯行为的一个原因,因为小凯在学校并不受同学喜爱,与他在家中的地位截然不同,也许是这样的反差导致他用了错误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和老师的关注。是他在“自卑而超越”的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追求优越感的手段,进而选择了一些虽对其自身无益,却能吸引关注和体验成功的错误路径。当然这只是我目前的猜测,还有待证实,同时人的性格受各种因素影响,我还需对小凯不断观察,并与其父母不断沟通,找出真正能帮助到小凯的方法。

非常感谢这本书,帮助我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上的问题,引导我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5

读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感到愈加迷惘——对于儿童,我是如此无知。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作为五十五个孩子的老师,我曾自负地认为,我懂孩子。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将各种“标签”贴于孩子身上,诸如“乖巧懂事”“懒散邋遢”“纪律性差”“积极进取”等,并且自鸣得意,以为那便是对某个儿童或是群体最理性、清醒、深入的认知。比如,一个男孩时常在课堂上发出怪异的声音、上课时还离开座位走来走去,那自然是纪律性极差了;那个女孩见到陌生人就躲到墙角,自然是十分胆小羞怯;那个男孩总是把文具弄得乱七八糟,肯定是邋里邋遢,没有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其实,那正是“脱离整个旋律来理解单个音符的意义”,仿佛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自然欠妥。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他认为,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因为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作为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或许这一点我尚可以感到欣慰。毕竟,与自己孩子的接触十分亲密,他们成长的点滴都看在眼、记在心。面对自家孩子,或许稍微能够从整体与统一的视角来看待。而面对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我似乎只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

班里有一个孩子,时常丢三落四,不是把试卷落在家里,就是把文具盒遗忘在书桌前,或是把作业本忘在茶几上。他的妈妈隔三差五就要来学校为他送东西。孩子妈妈为此很是苦恼,她问我,为什么孩子越是在她最忙的时候,越是给她“添乱”?而我也只能给出“帮助孩子养成收拾文具的好习惯”这样的建议,而忽略了每次孩子妈妈忙前忙后时孩子偷偷露出的笑容。为什么大人越是忙,孩子越是“出问题”?是不是孩子敏锐地感知到了大人对他的关注减少、关爱不足,在故意用“惹麻烦”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作为家长,最该做的,或许不是一次次为孩子“灭火”,而是用温暖的语言与充满爱意的行动告诉孩子,我们一直很爱你,一直在关注你。作为老师,也不能仅仅双手掐腰,目光严厉,批评与恐吓,而应试着走近孩子的心,听听那里的声音,触摸那里的律动,或许那样,才可以找到更加接近“教育”的方法。

文中提到,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断语。而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伴随恶毒的断语,往往还有“适当的惩罚”。如此一来,不仅没能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困难与焦虑,反而将孩子推向了对立面,与“问题”为伍,共同为难孩子,让困难与焦虑持续递增。

我们时常抱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却很少反思为什么。“只有当一个儿童面临他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境,而且又没有人指导,他只能独自挣扎着去应付时,这种恶劣的行为才会出现。”身为孩子的父母或是老师,在孩子遇见成长的阻力,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宽容与爱时,我们为何让他独当一面,为何不与他分担如此的重任?甚至,有没有这样的可能——那些孩子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也是我们这些打着爱与专业旗帜的大人人为设置的?

面对孩子,我有着太多的不解与困惑。我能看到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思潮在奔向何处;我能听到他们,却不知晓他们的心声在呼唤什么。我知道,我还没有读懂这本书,更没有读懂孩子。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6

近期,我有幸拜读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读完此书让我获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分享如下。

阿德勒在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这是我们读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我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理论方面的指导,让我的教育实践有了理论的支撑,也让我更全面地认识某些儿童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地面对问题学生和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德勒对儿童自卑感的阐述。他提到: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自卑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动力。他的这种全新的观念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认知。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卑感大多弊大于利,要想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就要帮助他把自卑感慢慢消除。而种种对儿童心理学的片面、单一的狭隘的理解,致使我的教育实践只能停留在表面,缺乏理论的支撑,注定无法深入地理解和剖析问题,最后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流于表面。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读了这本书,我意识到之所以我没有十足的把握,是因为我的底气不够,而底气,不是靠大声,不是靠严肃的脸,而是对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全面的理解。不管是自卑还是优越感过剩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了解到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教师要做的就是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让他们能健康、阳光地成长!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篇7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说“许多教师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或给较低的分数来对待那些他们认为没有表现出足够雄心的学生,希望以此来唤醒他们沉睡的雄心。如果这些孩子仍然还有某些勇气的话,这种方法也可能短时间奏效。不过,这种方法不宜普遍使用。那些学习成就已经跌近警戒线的孩子会被这种方法弄得完成不知所措,会因此而堕入明显的愚笨状态。”现实生活中,普通老师往往采取的都是非常严厉的方法。

阿德勒接着说“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温和、关心和理解来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则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更大的雄心,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很害怕回到原来的状态。他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无所作为成为警示信号,不断地鞭策着他们前行。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着了魔似的,完全变了个样子;他们夜以继日,饱尝过度工作之苦,但却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这让人非常惊愕,我觉得老师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遇到的渣子学生,却有这样一条路改变学生的一生,甚至造就孩子的人生云泥之别。

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说“鼓励,关心,理解,宽容”。就像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视的“内在”,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我想起我们家两岁多一点的小萌之前的一件事情,就是小萌学会了用自己的小马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怎么也不坐了,尤其是她爸爸给倒完的时候,后来我留心观察,发现说涮完小马桶的时候,马桶上有水滴,我都是用干毛巾给擦干,但是,她爸爸没有,所以,就因为这样几滴水残留在小马桶上,小萌坐了之后,就拒绝再坐,于是,我告诉她爸爸,之后,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假设当初发生问题的时候,只是一味要求小萌,或者说严厉地斥责小萌,事情不但不能解决,反而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我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像对待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正如阿德勒所说“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它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掌握着学生的命运,而且还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发展。

总之,从读完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再遇到问题,就要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引导孩子说出来,了解全面了,谨慎选择处理方法,会更稳妥。

[读后感范文] 爱的教育初中读后感最新模板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 爱的教育初中读后感最新模板”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每当妈妈叫我洗一下碗,扫一下地时,我都是极不情愿的.,经常要妈妈用一些东西“贿赂”我。“拿人的钱嘴短”,我拿了妈妈的东西,又不好意思不为她分担家务活,但我干活时总会假装带着一副极尽全力的样子,来骗取妈妈对我的信任。有时尽管妈妈贿赂我,我也不去做某件事,所以经常会让妈妈生气。

我被叙利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体贴父母、勇于分担家庭责任的精神打动了。在当今社会,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各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总是会抓住父母对我们的万般溺爱,进行攻击,父母们就无可柰何了。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要把书中的精神永远保留在我们心中。

本文网址:http://m.1467.com.cn/fanwendaquan/40784.html

W

相关文章

换一换
W

最近更新

换一换
热门主题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