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热】教育哲学读书笔记(精选9篇)。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热】教育哲学读书笔记(精选9篇),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篇1

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和疑惑),是灵魂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追问。6哲学最大的意义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作用或目的则在于指导或引导实践。从我们对哲学的这一认识出发来看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布鲁贝克为什么以“哲学”来命名此书。

一、追问

在《高等教育哲学》一开始,布鲁贝克在论述“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时,就指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下同)p.13)布鲁贝克所总结出的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影响非常大,引用率非常高,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布鲁贝克为什么认为只有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呢?这两种哲学观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呢?他在书中并没有指出。这也是笔者在多次阅读此书过程中的最大困惑。有的学者认为,布鲁贝克的划分是以他在书中的标题“高深学问”为标准的,认为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都是建立在对高深学问的追求上,只是在具体取向上有所不同,认识论所强调的是“价值自由”,而政治论则主张人们在追求高深学问内时的“价值判断”。7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实际上也只是说明了布鲁贝克早已在书中就明确指出的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内容,而并没有指出这两种哲学观的划分标准。而知道布鲁贝克为什么对高等教育哲学作这样的划分,才是理解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根本和关键。

实际上,认识论与政治论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对西方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进行反思和追问的结果。任何哲学都源于反思和追问,只是布鲁贝克并不是简单地在逻辑上进行反思,而是对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进行追问。布鲁贝克在书中引用了美国律师、实用主义哲学家霍姆斯的话,“经验而不是逻辑才是法律的生命”。在引用这段话之后,布鲁贝克紧接着指出,“像以后的部分还会讲到的那样,这种观点对高等教育像对法律一样千真万确。”(p.20)在论述学术自治的时候,布鲁贝克又指出,“我们必须记住,有时是经验而不是逻辑制约着学术传统。”(P.3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鲁贝克认为,是经验(历史实际)而不是逻辑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这种观点贯穿着《高等教育哲学》全书。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布鲁贝克会得出高等教育有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哲学观。

布鲁贝克在书中仔细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认为在历史中存在着截然分明的两条高等教育发展路线,也就是他所认为的认识论与政治论。布鲁贝克的这种划分并不是他人为地对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的分类,而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进行反思和追问中得出的结论,并在现实中找到了各自存在的事实。布鲁贝克的这种划分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其原因也在于这一点。即这并不是他个人的主观意愿,而是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与现实。

二、本质

在关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中,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布鲁贝克在书中揭示的高等教育哲学的本质就是“高深学问”。有的研究者认为,“该书自始至终地坚持着一条哲学线索,以为‘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求各种答案的共同基点,而是寻求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这个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便是‘高深学问’。它贯穿全文,将高等教育各方面的问题串在一起,前后连贯,逐层推进,展现了作者清晰的逻辑思维。”8更有的学者用高深学问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哲学》全书逐章进行了分析,指出“两种哲学论——高深学问的生存之本”、“学术自治——高深学问的组织保障”、“学术自由——高深学问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深学问的传播对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深学问的必然选择”。9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在书中的确揭示出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并从这一本质出发阐明了自己对高等教育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观点。

布鲁贝克在“导论 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中便提出了自己对高深学问的认识,以及高深学问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在某种意义上,所谓‘高深’只是程度不同。但在另一种意义上,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p.2)布鲁贝克在这里实际上认为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根本特点和存在的依据。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布鲁贝克在论述中往往将“大学”与“高等教育”等同使用,而且在书中对大学的论述甚至要多于高等教育,这与我们今天的认识是有所不同的。在西方近千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长期是高等教育唯一形式,因此在西方高等教育学者的论述中,常常将大学与高等教育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学者就对“大学”和“高等教育”这两个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把它们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是相关的。现在“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比“大学”要宽泛得多的概念,因此如果按照我国目前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那么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实际上是一部“大学哲学”。也就是说,布鲁贝克所揭示的“高深学问”实际上是大学的核心和本质,而非我国现在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本质。认识到这一点在我国目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就不会使那些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挤到“高深学问”这根独木桥上来。

三、引导

一种哲学理论不但要解释现实,而且要引导现实。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的最后一章论述了“作为教会的大学”,以此作为全书的落脚点。笔者认为,这便是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所要追求的对现实大学的引导。这一章的英文名叫“university as church”,按照涂又光先生的解释,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两者的关系有as来连接,其意思就是说这两者是一个东西。“university as church”翻译为“作为教会的大学”,其意思是,要把大学当作教会来办,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要起宗教的作用。这一章说明,布鲁贝克感觉到,现在的西方大学只是搞知识的,人的灵魂问题、道德问题等是宗教在管。总的来看,宗教是衰落了。尽管如此,宗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对人的灵魂问题、道德问题等还在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布鲁贝克觉得大学还要发挥教会那样的作用。因此,“作为教会的大学”这一章主要是探讨大学怎样才能起到教会的作用。

现代大学发轫于中世纪大学。作为“千年黑暗时代”诞生的最璀璨夺目的文明花朵的中世纪大学在萌芽之初及随后几个世纪一直和宗教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原本“发端于中世纪对神学的阐释,即使科学勃兴,也很难消除神的影子”。10布鲁贝克在书中也指出,“早先,学院和大学基本上都是教会的侍女和附庸。”(p.138)后来,由于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高等教育也越来越世俗化了。但今日的大学虽早已不是教会,但却“继承和保留了许多教会的职责”,(p.139)甚至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一种世俗化的教会”(p.139)。布鲁贝克认为“在政府和实业界的道德标准都降低到从未有过的水平的时候,大学必须发挥新领导的作用。学院和大学有道德影响,这是理所当然的。”(p.144)从这个认识出发,布鲁贝克认为“大学应该成为世俗的教会,那里的一切活动都适合于学生的个人成长。”(p.144)实际上,布鲁贝克所论述的“作为教会的大学”意思就是大学要承当“社会的良心”,要承担“造就公众心灵”的职能。在全书的最后,他引用康马杰的话作为结语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的全部历史中,大学和教会一直是为全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或者试图为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机构。没有什么机构能担当起大学的职能,没有什么机构能够占据这个大学已长久地注入了如此多的才智和道德影响的位置。”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篇2

读《教育哲学》后有感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云阳中学陈槐茂

从本书的目录上来看,全书的论述都是围绕“人”这一主题所展开的。但是翻阅下来,却又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关于教育的理念和认知。

在这里,教育哲学不再讨论那些抽象的“基本问题”,而是讨论那些与每一位教育者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讨论的方式也不再是演绎的和规范的,而是反思的和批判的,研究的目的不是强迫人们接受自己的结论,而是和人们一起认真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不管他们是青少年还是**,是男是女,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总之都是人,它都具有人作为人存在的特征——绝对性、意向性、文化性、时间性、语言性和独特性,这样的特征决定了人的一生之中所必须面对的关于死亡、奴役、有限、孤独及自我认同的问题。而教育作为教化人的**,它也必然是和上述问题相伴随的,它所教授的并不单单是给予人生存的意识和技能,而且还有授予人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以及一颗清醒的头脑。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人们的生存能力,还要考虑如何增加人们生存的意义。

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该关注人类存在的问题。 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这几个方面在书中是教育与哲学的具体分析,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都涉及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语“理性”,比如第五章中,则是从理性与教学来分析的,这其中又包括了理性与人生、理性的教化来详细的阐述的。不同的人对于理性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书中这样说,理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想活动,它不仅包括了概念、判断和推理,而且也包括了质疑、反驳和辩护。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为突出。我们知道有些观点是感性的,但这种感性的理解也混杂在理性的表达中。我们不能清楚地解释其中的一些错误,这表明了我们的理性思考。理性最重要的特征是在一定的规则下对某一问题进行推理和理解的能力。

人在做“理性思考”的时候往往是身心愉快的。不同的“理性”所拥有的价值各不相同,这些价值是多方面的。例如,如果“理性”能够成为一个人在面临人生选择时的指明灯或者能够协调个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时候“理性”所体现的更多是作为其生存和生活的工具价值。

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首先,就应该改变教育的对象观,其中包括教育的对象是什么和如何认识教育的对象;其次,必须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必须要撕破“教师”这个“面具”,回到他本来的和丰富的人性状态,树立“作为人类的教师”的新意识; 再次,必须在更新教育对象观和教师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重构师生关系;再其次,应该引导青少年学生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看待人生问题,防止他们将这些问题看成是似有非有或可以置换的问题,启发他们去体验和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最终培育他们存在的智慧;最后,应该将存在问题的讨论与青少年学生存在经验的自我反思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地讲解一些存在的现象或知识。

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教育哲学方面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地方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以也就造成了对于教育哲学理解的较浅,还应当对于这本书有着重复的阅读,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理解教育中的那种理性的意识。

2017.11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篇3

《教育哲学》这本书从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哲学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说明,而且这几个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从总体上来串联这几个方面的知识,才可以真正的用哲学的思路来理解教育的问题。

首先在书的导言中,作者进行了哲学与教育之间问题的分析,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在我以往的理解中也和作者给出的例子一样,觉得哲学是一个范畴很大的概念,但是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等的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在教育中,它包括了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等的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很难说与哲学有多少关联,也或者只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观点和方**分析,但是这仅限于上课中的分析题。

作者针对于普通人对这样理解的观点,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教育活动与哲学的关系,教育政策与哲学的关系以及教育理论与哲学的关系三个方面点明了哲学对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对于教育活动与哲学的关系,笔者认为教学中的具体活动是为了实现整个教育活动的目的。对于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不能随意处理这些琐事。他们必须使这些琐事服务于整个教育目的。此外,这些教学环节也是决定整个系统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

在这些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上述知识在教育目的的知定中是不可或缺的,这些知识只能在社会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生活哲学乃至一般哲学等领域加以研究和发展。没有这些知识领域的支持和帮助,无论是教育理论家还是教育实践者都无法对教育的目的进行深刻的分析,从而解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随后,笔者还提到了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理论与哲学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教育活动需要哲学。

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这几个方面在书中是教育与哲学的具体分析,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都涉及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语“理性”,比如第五章中,则是从理性与教学来分析的,这其中又包括了理性与人生、理性的教化来详细的阐述的。不同的人对理性有不同的理解。在书中,理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独特的思维活动。它不仅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还包括质疑、反驳和辩护。这种情形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是表现的尤为突出的。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辩论,就是同一个概念给了两个不同的方面,让辩论双方否决对方的观点,这样他们就会从正面展示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从侧面展示对方观点的错误性。我们知道有些观点是感性的,但这种感性的理解也混杂在理性的表达中。我们不能清楚地解释其中的一些错误,这表明了我们的理性思考。理性最重要的特征是在一定的规则下对某一问题进行推理和理解的能力。

从这个特征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人类有一种理性的思维。这种理性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理解理性与生活的关系是理解理性与教学关系的思想前提。人在做“理性思考”的时候往往是身心愉快的。

不同的“理性”所拥有的价值各不相同,这些价值是多方面的。例如,如果“理性”能够成为一个人在面临人生选择时的指明灯或者能够协调个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时候“理性”所体现的更多是作为其生存和生活的工具价值;同样,有人为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变得更为“理性”,而使“理性”在其身上体现出目标价值;“理性”能够使人类更深刻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也体现出了它的哲学方**价值等等。

关于理性与人生,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的,人是有理性的、人生是需要理性的、人的理性是需要训练的。这三个方面可以很好地说明我们每个人都与理性密切相关。即使是最感性的人也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表现出感性的一面。理性的思考会给我们带来思想上的愉悦,而且这种愉悦还具有一种美学的价值,理性也有助于我们对于生活问题的自我诊断与治疗,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失败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挫折,即使是最不愿意思考的人也会不经意的思考造成这样的原因,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总要进行一定的总结,并且在反思的过程中找出犯错误的原因,并且制定新的旨在预防或纠正错误的人生计划,这个过程就是理性的过程,理性是我们所不可缺少的。

理性对于一个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一样的。我记得一个笑话,那就是在一个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加油站,一个犹太人看见别人赚钱了自己会建一个超市,另一个犹太人会建一个服务区,最后这片地区就会繁华起来,反过来,我们中国人则是一个人建了一个加油站,另一个人也会挨着建一个加油站,第三个人依旧会建一个加油站,最后导致了谁也不能够挣到钱。从这个小故事来看,我们的社会确是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理性。

这种理性思维能力的出现则需要教育发挥它的作用了。但我们发现,许多教学理性只出现在课堂上,当走出课堂,就会有一些我们无法相信的事实。理性不仅是教学的条件或工具,也是教学活动应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样的理性教学必须是实践性的,否则是无用的,只出现在一些试题中。

书中对于教育目的或教学目标中理性的缺失的分析是很有意义的。指出造成这种局面是有着教育的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的,从外部原因来说,第一,重情轻理的传统文化。第二是重视个人权威的社会生活制度。

第三是依赖于长辈经验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从内部原因来看,第一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第二是升学第一的教育与教学理念。

第三是标准化的教学评价制度。第四是非理性的学校生活制度。从这内部与外部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发现社会理性缺失的一些原因。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分析并找出一些对策。

“理性”这个词是贯穿于全书中的一个核心,任何的一种方式与教育的关系都是一种理性的结果,比如自由与教育,自由的认识系于理性。作为一种财产,自由不是来自感官,而是来自理性的沉思。没有理性的思考,人们就无法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阶级的存在,更谈不上自由作为一个阶级的存在属性。

这就意味着要想使人们能够认识到作为人类本性的自由,不培养他们健全的理性是不可能的。自由的实践应该深思熟虑,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于自由理解的多样性甚至歧义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自由实践本身的复杂性。由于这种对自由的理解的多样性和自由实践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在从事自由实践时,不应依赖于一些简单的教条或盲目的信仰,而应依赖于深思熟虑的智慧。

给予理性的理解自由,那么我们就会认为自由的制约因素是必要的。我认为对教育哲学的理解只能从理性的概念上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对于自由、民主、公正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才会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第三章主要讲了“人生与教育”的内容,每一个人都是以一定的形式存在的,不管是身体或是心理,它的存在就必然要与教育发生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总是人,而且“人”是不进行分类的现阶段,每个人都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书中讲到了人作为人的存在特征有:

存在的绝对性、意向性、文化性、时间性、语言性和唯一性。这些方面基本上包括人的存在的主客观方面,也可以找出人的存在与不存在的区别的原因。如果人有存在的优势,就不可避免地会有长期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死亡问题,奴役问题,限制问题,孤独问题,自我认同问题。我就自我认同的问题来谈一下吧,有问题才有发展,而且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到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自我认同也就是马斯洛生存发展理论的最高阶段,它给人一种积极与奋斗的精神动力,作为最高层的需要,自我认同感的高低与人生存质量的高低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人的存在和发展中的问题与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也是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章中,提到了,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做,首先,要改变教育的对象观。这也提醒我们要真正理解我们教育谁的问题。这也意味着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每一个人,有时我们不能客观地去做,但我们必须有这样一种主观意识。其次,必须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

教师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教育者角色,他们自我意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质量,而且这是不可替代的。再次,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就必须在更新教育对象观和教师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重构师生关系。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前面两个方面的一种结合,而且这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方面,那就是新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第四,应该引导青少年学生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看待人的存在问题,防止他们将这些问题看成是似有非有或可以置换的问题。第五,应该将存在问题的讨论与青少年学生存在经验的自我反思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地讲解一些存在的现象或知识。

在第三章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与人生境界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在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较普通人都是比较突出的。人生境界也需要教育来提升,书中提到了教育可以为人生境界提升所作出的努力,分为了七个方面。

分别是:教育提出人生境界的问题、传播人生境界的学说、讨论人生境界意义、启发人生境界的反思、介绍伟大人物的榜样、培植实现人生至境追求的信念、以教师的境界来提升学生的境界。从这七个方面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生与境界之间那种特殊关系,以及学会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这一章我可以这样理解,人生与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那就是:人的存在、人的形象、人的境界,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那就是人生。

我们要讨论人生与教育,那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知识与教育,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知识是构成一个人完美人生的基石,对于人生与教育的种种关系,最终是要靠知识来进行说明。在书中也讲到了不同人以及不同学派对于“知识”的理解,总结出来,那就是知识是一套系统的经验,知识是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而不是纯粹个体的精神产品,是一种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经验,传播的过程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并且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行动效率、更好达成行动目的的经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肯定要了解知识与人生的关系,总结为一句话我觉得比较正确,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会给我们以无穷尽的学问与力量,它是指引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前进的方向。

在书中,提到了知识与人生有着四方面的关系,首先,人在基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其次,人生是由知识构建的。第三,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力工具。

最后,知识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从这四个方面,我们可以发现知识在人生中的重要价值以及这种价值的合理认识与利用。我们要认识到知识不仅有着现实的用途,同时也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愉快,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也要有全面认识,尽可能使自己有着完整的知识基础。

书中还提到了知识的分类有自然知识与自然课程、社会知识与社会课程、人文知识与人文课程分别从这三个方面的知识体系来构筑我们较完整的知识基础,那么我们在理解知识与人生这个主题时候会更加有用。

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本书中就有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理性”,而且理性也将是人生的一个主题。在我们现阶段理性有时候已经不是那么清晰了,理性在有些人内心中只是一种忍耐的想法,而不是用一种合理的想法去对待一个问题。在书中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理性与人生关系的,分别是:

人是有理性的、人生是需要理性的、人的理性是需要训练的。这三个方面也是从这样三个点来说明的,那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关键词来说理性与人生,自然重点也就放到了第三点了,书中也提到了训练理性的一些宏观方法。教学作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应该尊重并应用和发展教学理性。

理性是表现在很多方面的,在学校我们有着学习理性、制度理性、教学理性等等,如何将理性更好的应用则是我们要好好考虑的一方面。在书中提到了“教学—理性的探险”,这也就是说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理性,首先,要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要很明确,而且教学目标应当是前后联系,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目标是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主要表现在从“教”的方面,而学生也就是表现在从“学”的方面进行理解了,书中也提到了教师和学生在解读教学目标时候的方法,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其次,建构师生关系。良好的关系是人与人相处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现在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多,建构师生良好关系的过程,就是一种师生双方不断地从常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的过程。第三,再思教学内容。

第四,认同教学伦理。从这四个方面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尊重和利用师生双方的理性,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理性化。

在这本书中,使我学习到的就是“理性”是教育哲学讲述的主要内容,对于理性,我们不可以只将它看成是单一的方面,而应当将理性与人生、理性与教育、理性与知识、理性与自由、理性与价值、理性与民主、理性与公正、理性与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理解。由于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教育哲学方面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地方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以也就造成了对于教育哲学理解的较浅,还应当对于这本书有着重复的阅读,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理解教育中的那种理性的意识。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篇4

读尼采的文字始终有一种紧绷感。不像毛姆,虽然也讥讽庸人,但讽刺中始终有一份同情和自省。尼采是天才,所以他为天才和精英代言。那些不那么出色的普通人,至少在他这本书的论调里,是被忽视和无视的。尼采认为教育是为少数人、为精英、为天才准备的。培养精英的钱从哪里来?就得牺牲大多数平凡人的利益。

这太自私了。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当然,天才是全世界的财富,应该尊重和保护天才。但也必须允许平凡人和庸才的存在,尊重人和人的不同,尊重每个人不同的选择。黑格尔的“国家螺丝”不一定对,但尼采完全驳斥黑格尔的这种观点、无疑是偏激的。

尼采是天才,也是偏激的天才。他在一条路上走的太远,所以他最终发狂,他和他的信徒也都是比较极端和偏激的人,例如希特勒、瓦格纳。他和他的信徒们,总让我想起汤姆·里德尔(《哈利·波特》里最终成为伏地魔的少年),为了更伟大的利益、不惜践踏和牺牲他们认为不重要的人。少年时聪明绝顶的汤姆·里德尔,为了追求“更伟大的利益”,最终把灵魂撕成碎片、成为了杀人无数的伏地魔。

总而言之,我赞同尼采关于天才的描述,不赞同他关于普通人要彻底为天才服务的观念。天才有的像高更和梵高,能自发自为的产生与成长,不论外界多么压抑;有的是伤仲永,中间会自己夭折,不见得一定跟教育或社会有关系。人人都有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权力,有受教育的权力。没有人有权力要求一些人必须为另一些人做什么。

他关于教育机构、关于大学教育、关于教师素养的有些建议倒是可以思考和参考。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篇5

近期购买《教育哲学》一书,平常时有接触一些教育名家的书籍,但有关哲人关心或关注教育问题的书是便是头次,试想他们能从更高的视角来思考教育,一些深邃的教育观点和思考值得深思。

关于“开学第一课”事件,想必记忆犹新,微信、微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让重新审视现阶段社会培养怎样的人呢,我们的教育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呢?按《春秋公羊传》的分类,现在社会的形态是正处于升平世(小康水平左右),教育也应该与之相适应以追求审美主义、自然主义和情感主义为核心的浪漫主义。但如果长期推行智育、美育与情感教育的“休养生息”必然导致国家或者社会的危机。在我们追求“柔性”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练或挫折的“刚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强大的个人或民族,并不见得头脑多么聪明,四肢多么发达,重要的是这个人或民族是否有强大的意志力。因此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刚毅坚韧的意志训练尤为重要。

目前的学校教学还是偏向于智育,单向度地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学校被简单理解主“学知识”或“读书”的地方,学生的学习似乎与情感、情趣、信念、信仰没有任何关系。常常听到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而教师简单地抱怨学生的怠慢、冷漠或堕落,更有甚者指责“世风日下”。“对牛弹琴”固然有牛的冥顾不化的责任,但首要的过失在于弹琴者的鲁莽和盲目。对牛弹琴式的.教学属于不顾对象、不顾时机的强迫教学。

在这个地方缺乏情感、情趣、信念、信仰等教育该有的温度。如何使学生被唤醒、被激励、被引领、被召唤、被兴奋,更是我们教师教学艺术的反应和回馈。因此教师要把“兴发”(兴起和引发学生主动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和使命,学生将自动进入“孔颜乐处”的自我兴发状态。同时在评价上能够以不同的形式满足学生“被尊重”、“被承认”的情感需要,学生将会主动学习或自学。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篇6

登一山有一山的风光,看一书有一书的文韵。这个暑假,受学校影响“被迫”看了刘良华教授的《教育哲学》,看得云里雾里,也不知是否点中书本要旨。我姑且对这几日的读书思考,做一个反思总结,以示这个暑假完成了任务。该书知识储备丰厚,远非我所写的几点认知,但由于时间紧迫,加之文字艰深难读,我是采用跳跃式翻读,只求贯穿主线,会明要旨,并没有面面俱到。

表里关系即在差异中找相同,从多样和变化中找不变和恒久,其实就是在运动的事物中找永恒的规律。每此接手的班级同学都不一样,教授的课文也会因时代变迁而变化,但为什么教得越久反而越来越得心应手,而不是越来越糊涂烦乱,就是因为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在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教学事务中潜移默化的产生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可能说不出来,但是做得出成效。只不过善于总结者有大成,疏于总结者有小成罢了。

价值中立,教育是一门研究人的艺术,是围绕“人”为研究对象展开的。领悟到人的规律就可以正向迁移到教育规律上。人处于世,最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这就要向内探求人性,而后考虑在社会上立足,适应环境,这就要向外探求价值。很多时候,人性和价值是一对矛盾。多劳多得者多忧,从人性的角度考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人之常情,可是为了利益的大小,人们就会做出不一样的价值判断。这就有了人性和价值的平衡。人的需求不同,对人性和价值的平衡点就有所差异。说明白点就是舍与得的关系。讲求价值中立。在于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价值中立。不仅老师在做选择,学生、家长也在做选择。哪个班能够最好的达到三方价值中立的平衡点,哪个班的教学成效是最好的。价值中立表现在教学写作中,即是教师要求、学生认知与家长理解三方价值判断的博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家长怎样看,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多少的自主权,直接决定了学生思考方向和完成度。如果这个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教师教得身心疲惫,学生被逼得心力憔悴,家长看得怨气不绝。究其根本是因为大家所做所想不一致,写作方面的价值判断没有达到较好的平衡点

《教育哲学》当中所讲的《诗经》的情感教育、《尚书》的德主刑辅、《礼教》的“礼教”不是以教育方法对读者进行教学指引,而是通过讲解古代经典来让读者感悟教学方法。一个字为之就是“悟”。在读中悟《诗经》如何以诗扬教;在读中悟《尚书》如何德主刑辅;在读中悟《礼教》如何宣扬礼教。一言而概之即是说《诗经》、《尚书》、《礼记》当中教育的知识并非学习的重点,而它们是怎样用语言文字巧妙的教诲读者,为读者树立作者想要的价值观,这才是核心。在《诗经》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也即是说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可以激励唤醒、立榜铭志、交往协商、评判谏议。在《尚书》中,主张德主刑辅。借尧帝选贤的故事告诉我们以宽厚仁德待人,使他身心放松,并从他的日常行为中悄无声息的观察他的真实一言一行,最后达到委以重任或施予惩罚以望改正的目的。而在《礼记》当中,主张以礼树人。其核心目的在于维护秩序。通过日常的礼仪规范,树立教师榜样,维系教师,班干部在班级中的地位,最终起到稳定班级秩序,维护同学友谊的作用。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篇7

《论教育学》读书笔记

姓名学号专业p>

1、 内容摘要

1 导论

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p3

那些从小就被母亲宠爱的人,也是不可救药的,因为一旦进入社会,就会收到来自各方的越来越多的抵制和打击。p4

人需要保育和塑造。这里所说的塑造意味着规训和教导。p4

由于见识取决于教育,而教育复又取决于见识,故教育只能循序渐进,只有通过一代人将其经验与知识传给下一代人、由这一代加以改进后再传给下一代的方式,才能产生出正确的关于教育方式的概念。p7

只有在君主们受到更好的教育时,我们才能指望“善”会自上而下的实现。p9

靠驯服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的,问题首先在于孩子们学习思考,对那些一切行动由之而出的原则进行思考。p113

2 论自然性的教育

一般来说,人们一定要注意,教育的初级阶段只能是消极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在自然的安排上添加任何东西,只要它不干扰自然。p18

对孩子最早的败坏乃是依从他们独裁式的意志,让他们靠哭喊就能迫使一切人就范。p20

人为的工具用得越多,人就会越依赖器具。p20

当孩子想靠哭喊来迫使大人做什么时,可以对其不予理会,但他友好的要求的东西,只要是对他有好处的,就应该给他。这样孩子就能习惯于坦率地表达想法。p22

很多人的弱点产生并不是因为人们什么都不给他,而是因为他们给他留下了错误的印象

对人来说,最好的休息是劳动之后的休息。p28

这是不允许松懈的,至少在学校,因为他最终会导致某种松懈的偏好和习惯。最好的人才也会由于散漫而荒废。p30

培养人心灵能力的最佳方式,是让一个人自己去做他想做到的事。制作对于理解来说是最有用的辅助工具。对于那些似乎是从自己身上学到的东西,人们总是有最彻底和坚定的记忆。p33

孩子说谎的时候,不要惩罚他,而要让他面对蔑视,告诉他将来人们不会信任他。如果儿童做了坏事大人就加以惩罚,做了好事则予以表扬,就会使他为了得到好处而做好事。往后,当他进入一个并无这种奖惩的世界,做好事而无奖赏、做坏事而无惩罚时,就会变得只关心自己在世上过得怎么样,他之行善或作恶,取决于怎样做对他来说最有好处。

p35儿童所受的教导应该与其年龄相称。一个儿童的聪慧必须是孩子式的聪慧,而不是对成人的盲目模仿。p39

3 论实践教育

礼仪是塑造外在形象的艺术,人们必须掌握它。p40

隐瞒并不总是被扭曲的,所以有时候是可以允许的,但他离虚伪只有一步之遥。p41

如果人们想要塑造一个好的性格,他们首先必须摆脱激情。人们必须养成不把自己的好品质转化为激情的习惯,学会在被拒绝时承受不满意的缺乏。p41

办事要有坚定的决心,并能将其付诸实践。

要是我想别人做了允诺,我就要信守它,即使这会给我带来坏处。因为如果一个人决定做某事但不付诸行动,他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那些一次又一次拖延,又不能付诸实施的人是不可靠的,不能指望将来会有所谓的浪子。p42

人们一定不要把儿童的心变的软弱,即总是为他人的命运所感染,而是要是他们坚强。p44

如果宗教不与道德良心相结合,他就没有作用。没有道德良知的宗教只不过是对神的迷信的侍奉。当人们赞美上帝及其力量和智慧时,他们只想侍奉上帝,却不去思考如何执行上帝的律法,也不知道和探索他的智慧和力量。

p48人应该让年轻人绝对地评价自己,而不是别人。在绝不构成人之价值的方面仰慕他人,只是虚荣而已。此外,人们必须向他指出,我们在所有事情上都应该严肃,不只是看上去严肃,而是要努力做到这一点。

必须提请他注意,当他作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做某事时,无论情况如何,都必须采取行动。要么就干脆不做决定,而让事情存疑。p51

——摘录自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论教育学》

2、 读书心得

说实话,我并不十分了解康德。只熟悉他那句名言:最敬畏的是心灵的道德法则和头顶的星空。

哲学的世界令人心醉神迷,却每每让我打开封面之后就陷入瞌睡。更多的时候,只能借助于二手的言说心向往之,也许这是另外一种保持敬畏之心吧,远观而不敢(无力)亵玩焉。

吾道不孤,如我这样的在康德门前逡巡的人何止千万!我常常安慰自己,我不能走进康德的世界,就像矮个子不能走出柯尼斯伯格小镇一样。我们的世界和哲人的天地绝对犯冲。

而今终于抗住诱人的瞌睡,拜读完了康德的《论教育学》,内容还是那么生涩,道理却让人心悦诚服。

在《导言》中,康德试图要阐明,或者要反复强调的是:人必须要接受教育。根据人类成长的不同阶段,康德的教育更接近于这些阶段的规律,即教育包括保护、纪律(训诫)和塑造。

教育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就康德所说的,“人类应该将其人性之全部自然禀赋,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从自身中发挥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恰恰是教育的介入。比如,对于规训的强调,在康德看来这有利于防止人由于动物性的驱使而偏离其规定性——人性。

换句话说,康德试图向我们指出,训诫可以使人们摆脱动物性,回归自然人性。这也是他大力推动表演的结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我深以为然。

1) 之于自然性教育的感悟

自然性教育,其实从吃第一口奶就开始了。那时,孩子们与周围世界交流的最有效也是几乎唯一的工具就是哭。他们一哭,大人们总是过去喂他,或者逗他。

康德认为,这是败坏心志和道德的开始。他们会把哭作为手段和武器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他们的不合理的、任性的要求必须不予理睬。

否则,自然禀赋一旦遭到破坏,就必须依靠严惩才能扭转局面。

摇篮、襁褓、牵引带、学步车,这些东西,根本没有任何必要,而且是有害的。人为的工具越多,人的依赖性就越强。

康德的这些观点,现在会有很多父母痛骂他狠心肠的,而且也注定没有市场。不信你可以到市场上看看到处充斥的是什么东西。我真疑心,也许这些商家一定是读了康德的书,一意要和他反着来的。

教育太难,堕落很容易。也许一些父母,先前也打算严肃的教育孩子,但是对上那么一双懵懂的与自己血脉相连的眼睛,狠心也就变成了不忍心。尤其是现在,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一家只有一个孩子,自然更是宠爱,任孩子予取予求。

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不知会培育出多少任性骄纵的孩子。

不过,对于孩子友好要求的东西,对他有益的,尽可以满足他,这样孩子就能坦率地表达内心想法,而不失一味的哭求。

灵魂的培养目的在于自然,去除人为工具,保持天然能力,大胆尝试各种运动,参与游戏,学好忍受匮乏,实际上,欲求把小孩生活一切都变成游戏是一种妄想,他们最终必须进入事务性的生活。所以,不要懒散,学好劳动是最重要的。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要是无所事事,也是难以忍受的。

我记得在中小学的时候,两周必有一次劳动课,栽树拔草清洁搬运之类的,打打闹闹,比上课有意思多了,在那样的活动中也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根本没有的东西。现在的课堂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些东西了?

总之,自然性的教育应与年龄相称,不要教导孩子小小年纪就去学老成。父母也应树立起榜样,不要让孩子的模仿未入歧途。

2) 之于教育理想的感悟

在我们看来,教育所进行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的传承,但这并非教育的全部,也不是人从教育中得到的全部。康德指出:“教育一方面是把某些东西教给人,另一方面还要使某些东西靠其自身发展出来”。

事实上,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承文明的重任,同时也在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教会思考,促进思想的融合、内化,直至最后升华,最终使人获得完美的人性。这远远高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从这个层面上说,真正的教与真正的学,这二者不可或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当我们越来越多地去弱化教师的“教”的同时,空泛地去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课堂热闹是热闹了,可是这样的“学”仅仅是技巧层面的演示而已。用课堂上表面的喧哗去代替冷静的思考、在热闹的背后缺少触动学生心灵的东西,如此,学生如何抵达自身,发展个人的自然禀赋,他们离完美的人性又有多远呢?

康德说“人应该首先发展其向“善”的禀赋……改善自己,培养自己,如果自己是恶的,就要让自己变得有道德——这就是人应该做的……因此,能够对人提出的最大、最难的问题就是教育。由于见识取决于教育,而教育复又取决于见识,故教育只能循序渐进,只有通过一代人将其经验与知识传给下一代人,由这一代人加以改进后再传给下一代人的方式,才能产生出正确的关于教育方式的概念。”

而今天当我们热衷于创新花样百出的教育方式、教育理论,试图通过素质教育来颠覆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对此有着理性的思考,我们的创新在哪里?除了术语的创新,还有些什么?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它们最终要把孩子导向哪里?

在素质教育中所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其实,在18世纪康德对此有过怎样睿智的思考。

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促使人回归到人的本质属性,这恰恰是教育所要抵达的理想彼岸。怀有理想并始终给人以终极关怀的教育,才是我们所需要所追求的。这样的教育理想必然能培植出人性之美,促进人最终能愉悦地回归自己。

“最后要向他们(年轻人)指出,他们有必要每天给自己做一个总结,这样当生命结束时,他们就能对自己一生的价值作出评价”。

对于康德,我怀有永久的崇敬,因为他留给世界的是一座沟通了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桥梁。他对于人性改造的执著理想和信念,至今仍闪耀着光芒。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篇8

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则用沉默的背影告诉你不要追。

——题记

无论是温一壶热酒,还是轻酌的品茗。连老人口中的烟卷的也在阐述一个国人无法避免的话题。对,就是这次征文的目的——感恩。我们潜意识中都承载了这些,时光依旧的下滴,论述这我们的情愫。此中的感情是要我们去品读的。

《孩子,你慢慢来》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部集子。当中的一些文字不断地回忆了她的生命,以及她对自己孩子的前所为有的陌生。这样的感情似乎在《目送》中有些人没有读出来。但还是存在了。这些对她永远鲜活永远遗憾因而不会消逝的瞬间。充斥了她的生活。每每说到这里,一种情感漫上心头。仿佛我能读懂这些亘古不变的点滴。世间的变奏旁如无人地奏起,一路上的行人落了泪。

我的父亲一直很孝顺。尽管他“百事孝为先”的理念会被妈妈嘲笑。但他坚持着,一人在自己的路上踽踽独行。奶奶常说要为父亲留些东西。但他说“我不会要一分。”文字中的情感或有些不真实请相信我的心灵之河。“哗哗”的响着很好听。我爸爸不希望两位老人将走之时,躺在床上眼里流着泪有话说不出。这会很折磨我的爸爸。其中的痛楚我能明白。爸爸的花儿还没落,长辈的山早已屹立。他们的眼神不会带有期待,只是祈福着:孩子,你慢慢来。

曹文轩先生笔下这样写道“厄运中的相扶,困难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也是当代孩子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感谢我们的亲朋。他们的抉择或许很艰难,甚至为我们做出了牺牲。愚钝的我们感知不了那脸色下或许苍白,或许纯真,或许纠结的心灵……

人有比鸟飞的更远的梦想,人有比鸟更华丽的衣饰,人也有比鸟更纯熟的思想。却少了乌鸦反哺时的温情,堕入欲望的渊薮。他们忘了:终点有这么个人,拂起面庞的白发,分明地说道“孩子……你慢……慢……来!”

他们忘了,你忘了吗?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篇9

这本教科书从封面上给人很强的理论感,其实也是真的。但是翻阅下来,你又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关于教育的理念和认知。

长期以来,教育哲学的研究和教学都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育哲学有没有必要?有哲学就行了,何必又添一个教育哲学?

在书的开头,它为教育理论和实践阐释了哲学,重新诠释了哲学的概念,并阐释了教育哲学独立存在的意义。

以书中第三节的人与教育的境界为例,这种联系的普遍性告诉我们,人与教育的境界是相辅相成的,人的境界与教育的内在也有着深刻的联系。对受教者来说,境界越高,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就越高;教育程度越高,自身的境界也会相应提升。同样这个结论对施教者而言也适用。

施教者的人生境界提升对受教者的教育也会起到促进作用。这样环环相扣的关系怎么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书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什么是“人的存在性”?人既然存在于这个世界,就会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的总和就是人的存在。

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的意识性。每个人都有意识,没有人愿意被别人剥夺意识。让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就是剥夺别人的意识。

可热衷于掌控他人意识的人不在少数。

在教育领域,它体现在教师的灌输、为教学设置过多的标准答案等方面。他们都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反映。(按石中英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一种“不人道的精神虐杀”,当然这种措辞有些严厉。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学生是幼稚的,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有权剥夺他们的意识。如果是这样,学生容易盲目跟风,丧失自我意识,缺乏创新。因此,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意识代替问题,忽视学生作为人最基本的存在。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陈述,即使他们的观点使错误的,也不要急于反驳。相反,他们应该陈述正确的观点,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最终的答案,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终的漏洞。别担心。为了课程的流畅性,直接说出答案。当前的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树立主人翁意识,教师应成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成为教育的引导者。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宽阔道路。

以上只是我对《教育哲学》这本书部分章节的一些浅薄认识,相信在读完全篇后,还能有更多的感悟。

本文网址:http://m.1467.com.cn/fanwendaquan/54284.html

W

相关文章

换一换
W

最近更新

换一换
热门主题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