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史记》读后感

《史记》读后感分享。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史记》读后感分享,欢迎你的品鉴!

《史记》读后感【篇1】

在孤独中品味人生——读《史记》有感

夜深人静,一盏孤灯。重新翻开那本躺在桌子一角的《史记》,众多的高大形象似乎凭空在我眼前出现。但当我尝试走进他们的人生,触摸他们的'灵魂,一本书读下来,却丝毫感不到半点酣畅淋漓。

——原来即使是英雄,也不得不忍受孤独。

李广是孤独的:他生不逢时,空有一身武艺却不得重用,最后一次可以报国的机会也因失路没能抓住。刘邦是孤独的:半生戎马打下天下,众多战友却起兵反叛。在他人生中的最后几年,身边竟无一人可信任。项羽是孤独的:凭一腔孤勇,一路从兴起到灭亡。到死也无一人倾吐豪情,他自刭前的仰天长笑是孤心最后的挣扎。荆轲是孤独的:为了心中的侠义和理想,他明知必死,却执一柄匕首踏上征途。壮士虽死,他心中的执念又有几人能理解?

甚至,司马迁也是孤独的。仗义执言却惹怒了汉武帝,他对人生、对世界所有美好的幻想在那一瞬破灭。他的确忍辱负重编写了《史记》,完成了一项伟业,但在当时人们的眼里,他只是拖着残疾身体苟活的有罪之人。

“高处不胜寒”。或许只有登上山巅的人,才能知道山风吹得有多猛烈;只有高出凡世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切肤的孤独。

“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真正的孤独不是孑然一身,而是放眼尘世,无一人可倾吐,无一人可信任,无一人可理解自己。“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们生来注定不会被另一个人完全理解。纵然有时一句“我懂你”“我理解”“我也是”会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被锁在心灵的世界。

孤独是有群星环绕的明月,一身光辉却清冷孑然;孤独也是被沙漠包裹的胡杨,置身荒凉却坚韧顽强。就像“人”字,左腿右腿支撑起全身,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会自己坚强,学会在痛苦中清醒。纵然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志趣相投的人,我们仍愿意去寻找那一丝慰藉。纵然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纵然我们生在一个孤独的世界,也仍愿意去微笑着面对世界。长处孤独而心不死,身在高处而胆不寒,我们同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如刘邦、荆轲一般永载史册。

“世间百态,人生百种。一个“独”字,尽显其中况味。”

《史记》读后感【篇2】

我想,司马迁之为司马迁,《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认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

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我欣赏司马迁的赞美和文学描写。因为恰好是在这样的话语之中,我们才能窥见其个性,进而理解他的传神之笔。

例如,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一样。

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有关,《李将军传》也值得一读(有趣的是,它是放在《匈奴传》和《卫将军传》的前边)。他讲李陵之祸,着墨不多,对比《汉书》,好像一笔带过。这种省略是出于“不敢言”还是“不忍言”,我们很难猜测。

但他在赞语中说: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耐人寻味的故事已被编入代代相传的历史记录中

司马迁选择了忍辱负重,实现了自己的治史理想,受到后人的尊重。如果他当初不堪受辱,那会留下一个多大的遗憾啊。

有时候活着要比死亡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如果伍子胥和司马迁死了,历史就会失去很多色彩。有时候死亡要比活着更有意义,因为事已至此,无可挽回,唯有一死既可了却此恨,又可以惊醒沉醉的世人。

《史记》读后感【篇3】

隐忍之智

两千多年前,一位文人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却“不堕凌云之志”,把他一生的血泪化作浓浓的墨迹书写在青青竹简上,以血为墨,以心灵为纸,泪洒书函,不意书写洋洋洒洒五十三万的一部巨作。这就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一篇《报任少卿书》更是写出一个伟大灵魂的呐喊,曾想有多少积郁在里面,借体题发挥,郁结多年的情感:哀、怨、怒、愤还有几分无奈,回荡着一种惊天地的意气,笔端倾泄着无比的慷慨,一经触动便是泻如江河,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报任少卿书》洋洋洒洒的几千字中道出自己伤痛:

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作为一个读诗读书的士大夫,御刑无疑是一大耻辱。不仅在自己的折磨下,还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嘲笑为贪生怕死。

而司马迁却毅然的选择承受人生屈辱的极限,在众人的轻视中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作。司马迁只荣辱、生死于背后道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认为自己能够“成一家之言”忍辱负重,就是“重于泰山”的正确选择。

司马迁的隐忍之智在《史记》更清晰的表述出来,在《史记·伍子胥列传》:“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司马迁对伍子胥乞食不觉耻而勿忘其志,隐忍保全性命给予了赞成,也突出了自己的志向。在《史记·季布列传》:“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现于楚,身履典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

然被刑戮,为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对此,司马迁对季布更是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并基于自身的切身体验而并不主张“士可杀不可辱”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士大夫荣辱观。

而认为终生为其所求,又有何屈辱?若是司马迁没有这份隐忍之智,史上仅仅只是有一个敢于直谏的小小太史令,而非被我们敬仰的“大人物”。历史上也会有好多空白,例如在《史记》之前,所有典籍中都没有屈原的记载,导致后人怀疑他的存在,正是《史记·屈原列传》才证明了史上有一个忠君爱国、刚烈耿直的屈原。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自己看了一遍《报任少卿书》,一直听着班得瑞的《安妮的仙境》,自己竟把司马迁的那份慷慨激昂读出流水似得轻缓,有一瞬间,我竟似看到了那个挺拔伟岸身躯里的柔弱的心灵,一个孤独的灵魂,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份隐忍,让我看到了大智。

《史记》读后感【篇4】

读者,其用心专也,韵者,其美极而触魂也!——题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翻阅沉甸甸的历史,蓦然看见,那一抹鲜艳,带着成熟稳重,披荆斩棘,正向我走来。

那是历经磨难才重生的凤凰;那是千锤百炼的坚强;那是灵魂冲击才有的不朽篇章;那是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的史书,一部永垂不朽的史记。

初读《史记》,读出一个顶天立地坚强的男子汉,或许一开始他就不该站出来,顶撞君王,是大罪。他被深深地激怒了,但他并没有停止愤怒,并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结论,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不仅成功地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成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鲁迅有一句名言:

“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司马迁不正是在“痛定之后”,以史记这部大作长歌当哭吗?很难想像司马迁在经历了巨大的悲痛之后,会成为一名作家和历史学家,而不是理性地思考。

晚清的刘鄂在《老残游记.自叙》中指出:“《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史公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泣,八大山人以画哭泣,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于是,在报任安书中,我看到一个无奈而又理智的司马迁,一个身心俱残而又顶天立地的司马迁。司马迁一腔抑郁,发之《史记》,将悲痛而屈辱的灵魂投入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于是,绝代文章横空而出。

我似乎看到了太史令坚强的身躯,化作天边耀眼的彩虹,霎得,红遍了整个天空。

再次捧起那泛黄的《史记》,读出一个报国无门贤能者的忧伤。司马迁是忧伤的,他的心痛汉武帝不听谏的小肚鸡肠,所以,他是懂得屈原的,要不然,他不会将屈子愁闷的心情写得如此淋漓尽致,他又怎么会有抒一肚子的愤懑牢骚之气,满纸俱是怨辞。当屈原“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个忧伤的灵魂与另一个无助的灵魂悄无声息的碰撞,不禁发问,那仅仅是一部述史的史书吗?

《史记》读后感【篇5】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很有意义的书,书名是《史记》。原著司马迁,改写王家毅,这两个人能把这本书写的这么好,把所有人物写的有声有色,个性鲜明很值得一看。

讲了“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从“黄帝”到“三国”时期的故事。有些大臣一心为民。忠心耿耿,但有些君王不听劝告只知道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以后的发展,听了那些奸诈贪婪,野心巨大的小人危言惑众导致国家灭亡。屈原则是个伟大的诗人,才智出众,虽然原先在楚国做大臣,但是一直没有受到朝廷重用,楚一天比一天衰弱,最终秦军攻了进来,屈原不想看到楚国灭亡的惨痛场面,于是投汨罗江自尽。我读了这个故事为之叹息 很敬佩他,他为国尽心尽力 用生命见证他的爱国之心。我们长大以后也要为国家分担责任,做出贡献……还有秦王最终统一六国,历史上称他为“秦始皇”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是因为他们几代君臣目标专一,知道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应该拾起,不看眼前利益,而总是想着以后的宏图大业,而且正邪分明,再加上贤才的帮助才成功的。

《史记》读后感【篇6】

翻阅《史记》,满满的都是对司马迁的敬佩。他用真实的历史材料很成功的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他写活了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也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历史,认识了每一个时代中的英雄,看到英雄背后的故事。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项羽。

司马迁为项羽写了《项羽本纪》,而《项羽本纪》让我在恍仿若穿越时空界限,隐隐约约看到了那个在乱世中血染战衣却依然挥戈兵器于千军万马中的我眼中的英雄,那个本该成为英雄却无法成为真正英雄的项羽。项羽一位推翻秦王朝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楚、汉战争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前期,他顺应历史潮流,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过人的才气,一步步走向事业巅峰,灭秦称霸;后期,则恃一己之勇,企图以武力征服天下,最后走向灭亡。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选取项羽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巨鹿之战、鸿门宴等,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生动的展现了项羽的悲壮人生和复杂性格。司马迁将项羽列入本纪,肯定了他的灭秦之功,确认了他在秦、楚之际的实际统治地位。

在巨鹿,面对秦军他率领江东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文字功底亦或是那场面之震慑,让我在看书时有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巨鹿,是项羽的一个起点,自那时开始,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见得到应验。

在《项羽本纪》中我最喜欢的一幕是"鸿门宴".说的是刘邦和张良到鸿门拜见项羽,项羽在这儿款待了他们。范增几次向项羽使眼色,可项羽并没有理睬。没办法,范增只好让项庄进去舞剑,乘机吧刘邦给杀了。张良看后,知道情况有变,马上叫驭手告诉项羽,( )刘邦假装上厕所趁机逃走。正是这一次的放行,项羽注定与这江山失之交臂。项羽的桀骜不驯让其孤注一掷,让其呈匹夫之勇,让其兵败垓下。我不知道那些因其在鸿门宴中释放了刘邦而唾你为妇人之仁的人们,可是知道在狼烟四起的秦王朝中,他一声巨吼扛起了天下苍生凄楚目光的胆量。在这长城内外,他挥臂奋杀,在刀光剑影中划出一道血色风光。在我眼中他就是英雄,坦坦荡荡,败为贼寇胜为王。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别样的光华,只是这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永远的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入乌江,流入这家乡的水中,这水的一旁便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是他宏图开始的地方。他的鲜血让着江水拥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而这也使后世的我们就如李清照所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看了《项羽本纪》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的边缘,无论历史曾是有多么汹涌、多么灿烂,我都只是这茫茫千年历史旁的看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轨迹。这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消逝,而乌江的流水也滔滔而涌去,舍生取义是他离开那乱世的方法。自负毁了一切,这也是项羽给大家留下的警示。他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没有完美的结局,而这毕竟不是故事,无法有美好的结局让人如愿。一切已过,历史不将会再现。项羽也有这乌江水归处,也许这也是一种属于他的荣耀吧!

《史记》读后感【篇7】

了解历史,回想今世

——读《史记》有感

《史记》诞生于公元前1世纪中国西汉时候,它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部划时代的鸿篇巨制。它开创了古代史学的体系和规模,对中国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想要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也就是在探求其心智的源头和演变,观山河所以存,观生民所以养。无数的生命走过自己的足迹,成为文化的海洋。个体生命会消融,而他的影响已留在周围人的生命里,记载在史书里,熔铸在历史遗迹里,遗落在他曾如此热情地生活过的每一寸土地上。

这种影响在无限广阔的时空中广泛传播和成长,塑造着一代又一代人,在黑暗种影响着他们的选择。仁人志士的产生,往往是受了前人的影响。翻开一本发黄的史书,不觉入胜,我祖先之中,竟有如此伟大之人格生活于此土地之上,从而立志奋发,会聚群英,内成就一代豪杰,外开历史之新篇章。

对真理的追求是历史的传承。一个国家的真正进步往往来自对其历史和文化的重新诠释。如果失去了历史的坐标系,就失去了发展的方向。

《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家杰作,而且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鲁迅先生评价其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纪传文学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勇刺秦王的荆轲,叱咤风云的项羽,豁达大度的刘邦,用兵如神的韩信,个个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读《史记》,里面充溢着人文精神,纯朴的先民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勉开创了后代历史的基业。德行是这里最高的标准,对崇高精神境界的仰望,对至善的**追寻,为民族的付出,对生命的尊重构成了先民的精神世界——我们会怀疑,这样一个世界是历史的真实吗?读过《史记》的人们都应该会想这样一个问题。

不过也难怪,因为在我们生活的现实生活中,以及在几百年前的生活社会中,充满了太多勾心斗角、笑里藏刀,无数的文人骚客曾感叹社会的黑暗,批判黑暗的统治;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书写了一段难忘的悲剧历史。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书中的描写差了太多了。

……了解历史,回想今世。我们从这些史书中得到的,不仅应该是一段史料,更应该是对当下社会的反思。

2013级6班妙明杰

《史记》读后感【篇8】

读《史记》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序言中说:“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对传统政治的忽视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误解。

我们若要平心客观地来检讨中国文化,自该检讨传统政治,……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当前的现实制度,也何尝不如是。

”《史记》作为一部通史,又承载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就更应该从中发现制度的变迁问题了。孟德斯鸠在他的著作《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社会结构的一个因素的改变,便引起整个结构的改变,此外,一般的精神、心理因素的改变也能引起社会机构的变化,那么,自五帝以降,至大汉开国,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又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演变?

这应该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谈的是禅让。后来几千年间,皇帝们都对上古禅让之风忻慕不已,吕留良倒在《四书讲义》中一语捅破天机:“古之天子,为天下忧勤,是以劳苦,而无逸乐。

”所以陈登原在《国史旧闻》中说:“尧舜之时,君主并不十分富贵。”原因在于老百姓都比较贫苦,吃了上顿愁下顿,其组织领导工作自然是件苦差事,所以才让来让去的,不幸当上了,还得选贤任能,否则老百姓过不下去。

这就象硕士、博士在自己班上选班干部,好处没多少,麻烦事倒是一堆,禅让也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稀奇事。此时,部落国家的政治组织非常简单,制度基本上时部可能的。

自禹治服洪水之后,情况可就变了。水利设施的兴建,不但能使民众避免自然灾害的侵袭,还能使大片土地得以灌溉,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使一部分多余物资能够囤积起来。这些物资,天子可以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直接占有它们,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慢慢也就跟着转变,渐渐的以“逸乐”为主了,它就导致早期的禅让为后来的世袭所替,特权阶级开始产生。

这些特权阶级不直接从事生产,他们成了专业化的人员,其职责是组织宗教祭祀、标榜道德礼仪、张扬文化传统等,并用这种方式维护社会的团结。

事实上,将退位制度改为世袭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毕竟早期的禅让是在人们极度贫困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因为没有先进的工具,大家不得不以粗劣的石块、树枝、甚至徒手与大自然搏斗,饥不果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来组织所有民族获得食物,这个部落将无法生存。

到了尧舜以后,情况已经起了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工具越来越先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氏族首领因为拥有公共财产的无偿使用权,这一职位自然成为大家争夺的目标。《五帝本纪》中虽然记载了尧舜禹的禅让,但张守节的《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中还引用了战国人写的《竹书纪年》里的内容:“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韩非子.说疑》里也有“舜逼尧,禹逼舜”的句子,表明禅让制的后期可能有些不太大的冲突。

这种冲突如果不从制度上给予解决,最终肯定会发展到部落内部成员几大派系之间生死相争的地步,它对社会团结和稳定是极为有害的。

原始氏族条件下民主选举制度之所以不能持续下去,原因在于,在社会生产力取得进步的条件下,各家庭、族群中已经有了足够的剩余财产,他们可以不象过去那样必须依赖大部落才能生存,所以选举一旦得出与自己不利的结果,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反抗,这是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美国当年会发生南北战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世袭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任何人的纷争,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从技术上讲,世袭制也是必要的。因为社会的发展使分工日益明确,各项技术操作也越来越复杂,占卜、历法等等事情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一上来就做得了的,而让社会成员普遍受教育又达不到,那么在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下,世家子弟确实比其他人在从事自己父辈曾经干过的职位上有优势。比如司马迁,他能直接继任自己父亲的职位做太史令,因为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个的,他从小受的就是这方面的熏陶,做起来自然轻车熟路,别人当然没有他做太史令更合适。

过去俗称的“龙生龙,凤生凤”,原因也就在这里,其实并不真是种族的原因。此外,父母在岗位上建立的特定关系网和过去的经验,也为他们的后代继续工作创造了条件。就拿小布什来说,一个普通美国公民要想和他竞争美国**就难得多,因为他父亲原来的竞选班底能为小布什助一臂之力,而一个普通美国公民连进入上层圈子都困难。

所以,世袭制有适应当时那个时代的合理性,它在当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在书籍资料尚无法流通的情况下,是世袭制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更何况世袭可以使一些生产技术发展得更加精湛,使几代人积累的实践经验在理论上的以总结。我们今天还有不少人相信祖传秘方,正说明了这点。

但世袭制发展到后来渐渐也出了问题,先是家庭成员的内部也会出现争端,于是后来发展出了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度,又过了几百年,在经济基础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下,世袭封建制也解体了。

我们知道,过去游牧社会,其团结是依靠血缘关系来维持的,所以司马迁笔下的大多数“世家”也都是由其祖先开始讲起,不过在经过许多代之后,血缘关系自然渐渐疏远起来,社会团结就成了问题。早期诸侯们常常朝见周天子,用宗教礼仪的方式维系彼此的和谐,可周天子毕竟只是具备道德礼仪上的威望,并没有足以制约诸侯们的实力,这时诸侯之间一旦因为土地问题或者其它原因激起争端,周天子往往也没有办法调解。比如楚武王无故征伐随国,随国人说自己无罪,楚武王就答得很干脆:

“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在这种情况下,周天子只能被动的承认既成事实,让诸侯们自相兼并。所以,后来周天子承认赵、魏、韩三家分晋,本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前面说了,诸侯的相争是土地的相争,而郡县制则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它将全国统一于****的控制之下,组织化程度得以加强,而世袭的打破又给了有才能的人以进身之阶。这也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此外,由于孔子等人的努力,学问不再是过去仅限于家庭范围内传播的了,竹简韦编的方式也为书籍的流通创造了便利条件,而列国的争霸更是成了检验英雄的试金石,所以郡县制确实适应了当时战争的需要。

商鞅变法后,秦国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耕战,建立了“功勋爵”制度,实行二十等级爵制,“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秦国的战斗力大为提升。秦统一中国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施行了郡县制的做法,使以功勋任职成为制度。于是政治制度便逐渐复杂起来了。

秦帝国已经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框架被汉所继承,并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满清灭亡,可见它确实适应了中国过去“权集**、分而治之”的需要。《史记》的八书都是后人伪作,但我们从相关的表、列传中还是能大概的知道秦汉的基本**构架。

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分别是最高行政长官、最高军事长官、最高监察长官,其中丞相职位最高,是皇帝的第一助手,但他们三者之间又互不统属,各司其职,都直接听命于皇帝。

九卿是大臣,医生,警卫,太监,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部历史和少府。奉常是九清的首领,负责寺院的礼仪和文化教育;郎中令负责掌管宫殿门户、宿卫侍从;卫尉统辖宫内武士,卫护宫门之内;太仆管国家马政,皇帝的车马也归他管;廷尉是最高司法**,其管理机构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具有很大的实权;典客负责四方“蛮夷”的朝贡、行礼、接待等事宜;宗正管理皇帝宗族、外戚之事,皇亲犯罪由他上报皇帝处理,其它司法机构无权过问,此职务仅限于皇室贵族才能担任;治粟内史主管天下钱粮和全国的财政收入及支出;少府负责山林池泽的税收和海关、城市的征收工作。这一部分专门用于王室的开支。九卿是仅次于三公的第二个,也可以直接打给皇帝。

此外还有管京城内、宫门外治安的中尉,管全国重要基建工程的将作少府等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官。它们共构成了**的集权**。他们都是由皇帝任命的,也可以直接向皇帝打球,避免了某些职位权力过大,导致**走出私门。

地方官职则主要是守、尉、监,他们分管治民、典兵、监察,都由****派出,随时可以任免。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三公九卿”制度对国家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划分。秦始皇有鉴于过去相权过大的情况,通过这种分工形式分割了大臣的权力,使皇帝确实占据**枢纽的地位,那么剩下的就是放开手脚选贤任能的问题了。

秦帝国官职、爵位都是因为耕战之功来授予的,《史记.李斯传》中说“始皇有二十余子”,临终依然“无诏封王诸子”,弄得这20多个儿子史中留名的只有长子扶苏、公子将闾、公子高和胡亥四人而已,就是因为秦始皇并不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儿子就特殊照顾。但秦国的制度显然尚有不完善处,二世而亡的前车之鉴,令刘邦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后退了一小步,采取了一种郡县与分封结合的制度,结果七国之乱又起,到武帝时郡县制才基本稳定下来,不过它仍吸收了分封制的不少内容。

实际上在中国的历代王朝中,实现郡县制最彻底的恐怕就是秦王朝了,后世行郡县制,多多少少还是把一些分封的遗留掺杂入其中,这方便于在表面上维护“亲亲”的儒家教义,当然这也给法治带来了很大问题,这个下面将要说到。

比较周、秦、汉三代,周主要是以“亲”任职的,汉则主要以“学”选官,秦最特殊,它以“功”择能。秦未统一之前,因为不乏战事,很多人有机会表现自己,以功任职还容易行使,但秦统一之后,功劳又用什么来衡量呢?张分田《秦始皇传》中说秦检验能力的标准主要是“法”、“战”、“耕”、“学”、“德”这五字,那么它比其它朝代的**选拔方式更全面和合理一些。

可惜,后来的朝代选官任职渐渐有所偏重,尤其是科举大行以后,重书面不重实际才能的风气刮遍全国,就**的行政效率来说,是比秦帝国逊色不少了,不过这是后话。

总之,中国的政治制度基本上就在秦始皇的框架结构中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清末都没有大的改变,至于它所带来的影响远已超出《史记》一书的范围,以后再说。

《史记》读后感【篇9】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

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部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

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

《史记》读后感【篇10】

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在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写出了一些时代各领域的英雄人物,记录了国内外的少数民族?列传?

它让我感受到历代英雄的精神和英雄主义。

比如说列传中的?刺客列传?里的聂政、荆轲等人。

以前,我认为刺客不过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袭的人,但史记上的叙述,让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仅仗义疏财、劫富济贫,而且对君子赤胆忠心,像有些为了自己的国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处死,真可谓是有去无归。虽然如此,但他们依然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的悲壮,更有那后来身中八剑却仍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的赤胆忠心的最好表现。

在里,我认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从浊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国著名诗人。他知识渊博,能言善辩。无论是对外沟通还是内部事务,他都能有条不紊地处理。楚怀王非常欣赏他。然而,屈原的才华却被**们羡慕不已。他一有机会就在楚怀王面前造谣。楚怀王听了这番话,相信了,渐渐疏远了屈原。德才兼备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长诗,多年来屈原报国的愿望未能实现,最终跳进汨罗江自尽了。

读了后我才明白,原来在古代所谓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仅仅是?

行?不正而?品?

正,他们一心只为王,他们如果没有那?品?错误的国王一定是英雄,这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决策者的重要性。

包括屈原等人在内,正是由于社会腐败堕落的现象,一些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然后才会让那些真正考虑国家的忠臣落得悲惨的下场。也许在古代,皇权是最重要的权利??

史记读后感(二)

假期里,我读完了.通过它,我看到了卧薪尝胆的勾践,善于用兵的孙武,围魏救赵的孙膑,知错就改的廉颇??看来我真的看到了魏惠王的十夜明珠和赵惠王的贺璧。秦始皇为反对儒学而焚书,商鞅建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项羽的故事最使我受教。

在?鸿门宴?在此之前,项羽的辅导员范曾早就看到,刘邦是未来与项羽为世界而战的人。他让项羽在宴会上暗杀他,以消除日后的麻烦。

但项羽没能听从他的建议。范曾在宴会上派项庄刺杀,但为时已晚。刘邦看到暗杀失败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

要听得进劝告,不要自以为是,一意孤行。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有一次,有个小贩在门口玩**游戏。正好我兜里带了五元钱,看着那些?

奖品?,不禁心动了。于是,我拿出一块钱。

这时,一个同学走过来,说:?不要抽啊!那是骗人的!?

我却听不进去,把所有的钱都买成奖券。结果,我一个也没中。直到现在,我仍然后悔把五元钱放进了小贩的口袋。

这都是因为我不听那个同学的劝告,我决定走自己的路。

此后,项羽与秦军展开了战斗。项羽鼓起勇气,冲破了所有的船,把所有的炊具都摔碎了。他们每人只带了三天的干粮。军队由于没有了退路,个个视死如归,以一当十,赢得了战斗的胜利。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

我们不能知难而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有一个周末,爸爸带我去?跳跳虎?游乐园玩。

其中有一个项目是走钢丝。一开始,我很害怕。我让父亲牵着我的手。但刚离开一段时间,爸爸突然松开手,先走了。

我很害怕,心想:怎么办?钢丝这么危险,我一个人怎么走啊!

这时,我看到一个比我小的男孩一步一步地走在我身后,附近没有大人。我心想:他这么年轻,我为什么不能去呢?

于是,我也开始走。几步之后,我找到了诀窍,走得越来越快,终于走到了尽头。

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非常喜欢它。

史记读后感(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史记》记载了一些丰富的历史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是我收获不小呀。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这本书还创造了史籍的形式,对后世的官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秦始皇到唐朝这一段期间,是这本书的重点在这里面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

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和他人李广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李广不善言辞,与人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

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

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的箭没有假发,所以几十步之内不射杀,往往箭离开弦,敌人就会死。他多次被敌人追赶。他射杀野兽时,由于距离太近,多次受伤,但李广从不害怕。

这么一位可敬的大将,在最后还是自尽了,哎,这是可惜中的可惜。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的历史人物生动地告诉你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走进他们的世界。《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

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不知不觉中,也增加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思想。

《史记》读后感【篇11】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史籍中,《史记》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

《史记》创作了从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的中国通史,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130篇。在这个加长版假期中,我只读完了本纪和十表序言部分,我想在三年初中时光中读完这部书。《史记》的文笔幽默艺术,人物栩栩如生,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当年,司马迁因为帮西汉将军李陵辩护,遭致了人生最黑暗、最屈辱的时刻。编写《史记》成为了他在那个万念俱灰的日子里,唯一活下来的理由。《史记》成了司马迁唯一的寄托,是他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的伟大之作。

《史记》里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有许多流传千古的人物,有实行禅让制的尧舜,有辅佐齐桓公的管鲍,有名扬天下的春秋四君子……而我觉得辅佐越王称霸的范蠡聪明绝顶,这里讲一个他的小故事吧。

范蠡深知只能与越王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于是越王称霸后,他就离开了,到陶地居住,自称陶朱公。有一次,朱公的二儿子杀了人,被楚国拘捕。于是他让小儿子带好一千镒黄金去救哥哥。可是长子听了,以命相搏,要去救弟弟,朱公只好同意。

朱公写好一封信给旧时好友庄生,并嘱咐长子把千谥黄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他安排,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长子到达楚国后照办了。庄生清廉,收下黄金,打算事成之后再还给朱公,于是,他找机会对楚庄王说,某星宿移到某处,这将对楚国有危害,建议楚王实行仁政,大赦天下。

朱公长子也听到了大赦天下的消息,于是认为弟弟要被释放了,他的一千镒黄金白花了,他跑去找庄生取回了黄金,还暗自庆幸黄金失而复得。然而,庄生被小儿辈出卖,深感耻辱,又去见楚王,“听路人讲说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了人囚在楚国,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钱贿赂君王身边的人,所以君王并非体恤楚国人而大赦,而是因为朱公的儿子才大赦的。”楚王大怒,下令杀掉朱公的儿子,第二天才下达大赦的诏令。朱公长子只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回家后,母亲和乡邻十分悲痛,只有朱工笑着说,我知道他救不了弟弟,他年幼时经受过生活的艰辛,把钱财看得很重;而他的弟弟一生下来,家庭就很富有,把钱看得极轻。原本我就打算要小儿子去的。长子去了救不了弟弟,很合乎情理。这样看来,范蠡还是精通心理学的哟!

《史记》中,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能告诉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品味。

本文网址://m.1467.com.cn/fanwendaquan/70111.html

W

相关文章

换一换
W

最近更新

换一换
热门主题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