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米厘米课件

2024-02-23

米厘米课件(汇编10篇)。

希望这份“米厘米课件”能够达到您的预期令您感到满意,永远不要放弃努力成长。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米厘米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米尺。

学具准备: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语文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语文书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该用什么来表示呢?是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

4.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动手测量数学书。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1)指导学生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是多长。

(2)引导学生用教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

(3)引导学生测量时引出毫米。

2.探讨“1毫米”有多长。

(1)学生汇报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

(2)课件展示: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到“毫米”作单位?

老师总结:长度或厚度为1毫米的物体有很多,如身份证的厚度、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等。

3.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其它学具的长度。

(1)师生共同探究测量的结果。

(2)总结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2.做一做教材第22页第1、2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五、教学板书

借记卡, 1分硬币, 语文书, 情感, 教学

米厘米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认识,认识厘米。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 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直尺、布尺、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用童话故事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问题

1、 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师:在桌上都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把它举起来,用桌上的工具在四人小组里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2、 学生汇报。

3、 师:那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为什么会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为什么?

那如果我们要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答案,可以用什么来测量?大声告诉老师。

4、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直尺。在你们抽屉里都有一把直尺,拿出来看一看,你们在直尺上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5、 根据学生的发现出示课件。自由的读一读数字。在尺子上最左端的数字是几?0我们以前学过,那你们现在知道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吗?总结:在尺子上0对准的这条刻度线叫做起点,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厘米》。板书,在尺子上你还发现了什么?CM表示什么?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你还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刚才有同学发现尺子上有厘米的标志CM,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数字、CM、长短不同的线)

二、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

1、出示课件,蚂蚁们为了使小桥变得更漂亮,他们给小桥涂上了五彩的颜色,大家猜猜看,绿色这一段可能是多长?到底是多长呢?咱们听听小精灵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这段有多长?那你们能从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厘米吗?行不行?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交流。那同学们在仔细看看,在尺子上还有哪段是一厘米长的呢?出示课件让学生指出。

指着课件提问: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啊?原来啊,尺子上的每一个大格啊就是一厘米。每一个小格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来认识。

2、 找一找

(1)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厘米有多长,那在我们身边或者在我们身上有哪些物体是大约一厘米长呢?找找看。也可以比一比,都行。那大家比一比,你哪根指拇的宽度最接近一厘米呢?那你们是这样比的吗?出示课件。那大家再观察一下,还有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一厘米长的?那同学们能不能比画一下,一厘米大约是多长啊?比画一下。大家互相看一下。大家记住了吗?

(2)下面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厘米有多长啊?

(3)好了,同学们,刚才咱们认识了一厘米,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有多长呢?

(4)出示课件,提问:这一段长几厘米?2厘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呢?(出示4厘米的长度),那你们能从自己的尺子上找出6厘米的长度吗?找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找的?那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比画一下,6厘米是多长呢?

(5)举起桌子上的兰色纸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根蓝纸条大约有几厘米那么长呢?注意,先估计一下,现在不动尺子。究竟是几厘米那么长呢?大家用尺子验证一下。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量的?请一名量得最快的学生介绍经验。大家说他量的好不好?那好在哪儿呢?大家既然都认可他量的好,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用掌声鼓励鼓励他?

(6)那课本上是怎么说的呢?请翻开课本,看完之后,把小纸条的长度填在括号里,你们都会量了吗?那咱们赶快帮小蚂蚁量出扶手的长度怎么样?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好呢,同学们大声告诉小蚂蚁,扶手到底有几厘米?

(7)蚂蚁们知道了扶手的长度,一定能很快的做出一个新扶手来,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呀?咱们出发吧。出示课件

三、巩固

1、出示课件,学生判断,对的举对牌,错的举错牌。(看仔细了,请评委亮牌。,请人说为什么正确)

2、刚才蚂蚁王国的测量比赛结束了,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举行一个测量比赛呀?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还学会了用厘米量。(板书)同学们的表现啊都非常出色,那老师还想请你们帮一个忙,行不行啊?钱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啊,想知道手腕有多长。那我这样量可以吗?这样量呢?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啊?刚才同学们都大胆的展开了想象,正是有了这种想象啊,人们不仅发明了直尺,还发明了各种卷尺,那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那今天下去后,请同学们量出自己的一柞和一步有多长,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0刻度线:起点

米厘米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 通过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 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重点与难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啊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一 。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书上第36页的例题。

讲述:小朋友,星期天你们假日小队经常活动吗?今天小明的假日小队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①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 6÷2=3)

②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③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

教学第36页的“试一试”

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 、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教学第37页的例题。

(1) 提问: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些什么?[板书:6枝铅笔 3人 每人枝]

讲述: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谁能写出除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6÷3=2)

读除法算式,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3、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做第38页的“想想,做做”第1、2、3、4题。

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填写出来的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用什么方法学会了除法?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12、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板书到括号里。

结合这道题,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说说这道除法式表示的实际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括号内填什么数,这个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分的平均分的活动,并抽象出除法。在此基础上认识除号,指导读法、写法。

练习从“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求每份是多少”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法,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实际意义。

米厘米课件【篇4】

计量单位的教学从长度单位开始,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本单元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内容分四段编排,先是有关线段的知识,然后教学厘米,接着认识米,最后是实践活动《量一量》。这样编排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线段是测量长度的对象,它的有限长度是可以量的,线段的直使测量长度比较容易。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从认识线段开始。另外,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二年级(上册)教学线,也体现图形知识的发展。

第二,学生使用的直尺上都有厘米,接触厘米的机会较多,形成1厘米的观念,掌握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或画线段的方法都比较容易。先认识厘米,然后教学米,便教利学。

第三,教学厘米和米,要用它们计量物体的长度。编排实践活动《量一量》,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

1.认识线段要体会它的特点。

直是线段的特征之一。第48页例题中一根线放在桌上是弯曲的,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它就直了。联系这些现象与活动,教材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在首次引出线段的时候,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线段是直的,也感受线段是有端点的,长度是有限的。接着画出线段的图形,形象地表示出线段是直的,是有端点的。由于线段具有直的特点,所以画线段要沿直尺的边,或者用有直边的其他工具。想想做做第1题在四个图形中看出哪些是线段,要根据直的特征作出判断,从而加强对这个特征的认识。

每条线段都有确定的长度,是可以比较或度量的。教材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折痕是一段直的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再要求学生分别折出比这条折痕长些的和短些的折痕。通过折和比,体会每条线段都有长度,而且长短不同,可以比较。

许多物体的边、许多图形的边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端点,有确定的长度。把这些边抽象地看成线段,是数学化的表现。

想想做做第3~5题都是在两点之间画线段。第3题只给出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线段。第4题给出三个点,每两点之间都能画一条线段,一共能画出3条。第5题给出四个点,每两点之间都能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出6条。这些题一方面能进一步体会线段的特点,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长度最短等知识作了渗透。另外,从第3题到第5题,问题的挑战性逐渐增加,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厘米,要通过多种活动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中去。

第50页例题量课桌的长,这时还没有教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尺量长度。因此,鼓励学生选用文具盒、铅笔等工具进行度量。由于各人选择的工具长短不一,导致度量结果的表达不一致。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二是需要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才能得到确定的、一致的结果,从而导出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

认识厘米在直尺上进行,因为直尺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学习用具,上面有厘米。通过看尺上的1厘米,知道它是多长;用手指在尺上比画1厘米,体会它的长度;联想长大约1厘米的物体,把1厘米的长度保存在记忆中。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反复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逐步深入,初步形成1厘米的长度观念。

在直尺上看2厘米和5厘米的长度,能增强1厘米的观念,也为量长度和画线段作准备。因为2厘米(或5厘米)是2个(或5个)1厘米连起来的长度,量物体的长是看这个长度里面有几个1厘米,画若干厘米长的线段是连续画出若干个1厘米长。这样,在认识几厘米的过程中,加强了对1厘米的体验。估计长度的时候,如果估计它里面大约有多少个1厘米,不仅易于操作,而且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3.教学米,要通过多条渠道建立1米的表象。

第52页例题教学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体会1米。第一个层次是直接感知1米,先看米尺,知道它的长度是1米。再通过操作体会1米的长度,如1米大约有5枝铅笔那么长、大约是地面到小朋友肩的长度、大约是一张课桌的长这些操作,有时把米尺横放着体会,有时竖直着体会,都有利于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第二个层次在米尺上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不仅教学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还通过100个1厘米的长是1米,间接地体验1米的长度。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里的8米○8厘米的时候,由于认数范围还在100以内,所以不宜把8米化成800厘米与8厘米比长短,应该从1米比1厘米长得多得到8米比8厘米长得多。第三个层次是用双臂比画1米大约有多长,通过动作把对1米的感受表达出来;寻找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把初步形成的1米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进一步认识米。

能不能在简单的情境中正确使用米或厘米,反映出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是不是清楚和牢固。第53页第3题在量出身高中1米长的那段以后,剩下的部分不够1米,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能进一步体会米和厘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第4题为4个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的单位,如床长2()。可以先想一想家里的床,由此选择米作单位。还要想一想如果用厘米作单位,那么长2厘米的床还能让人睡觉吗?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形象思维,使米与厘米的长度观念得到巩固。

4.掌握长度单位,要用于实际测量。

在认识厘米的教材里,教学用尺量长度的方法,第51页第一道例题用图画作出示范。还设计了想想做做第1题,只有中间那幅图的量法是对的,另两幅图里的量法都不正确。通过辨别与判断,进一步明白用尺量长度的时候,应该把尺的边和物体的边靠近着平行摆放,而且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接着通过第2题量线段长度和第6题画7厘米长的线段,学会正确地使用直尺。在认识米的教材里,安排了用米尺量黑板的长、量教室门的高,掌握使用尺的方法。

实践活动《量一量》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观念,培养测量技能,在编排上有四个特点:一是认识卷尺和选择测量工具。在量相当长的距离的时候,如量篮球场的边长,用米尺也是不方便的,这就需要卷尺。在量1拃、1步、1庹的长,以及量肩宽、腰围、裤长、袖长的时候,提出各用什么尺比较合适的问题,引导从实际出发选用测量工具,并通过测量获得体验。二是培养量长度的技能。用学生尺分别量一张长方形纸的四条边的长度,把上、下,左、右各边的长度填在教材指定的地方,初步体会长方形边的特点。用适当的尺量1拃、1步、1庹以及肩宽、腰围等,解决了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继续开展以前进行的活动,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认识线段时,学生曾经折过长方形纸,把折痕看成线段,并直观比较几条折痕的长短。现在再折长方形纸,还要折出最长的折痕,量出长度,从而体会线段的长短不仅可以通过观察,还可以通过测量进行比较。四是渗透步测。步测是估计长度的一种方法,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时候经常使用。先走10步,量量大约是几米。再从篮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数数步数,量量长度。在数出从一端到另一端走的步数以后,如果根据10步走的米数,估计篮球场边的长度,就有了步测的意思。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用卷尺量长度,步测仅是渗透。

估计较短线段或较短物体的长度是一种能力,教材十分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在第51~52页想想做做里有细致的安排。第3题在看出直尺上面的红色线段长8厘米多一些、蓝色线段长8厘米少一些以后,指出它们都是大约长8厘米,初步体会大约的含义。第4题用直尺量自己的手掌宽和食指长,往往得不到整厘米数,需要说成大约多少厘米,从而了解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第5题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量出实际长度进行对照,这里并不要求学生估计得怎么准确,而是体验估计长度的方法。

米厘米课件【篇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呢?我认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确立以下四个基本教学观念:第一,让学生“学会求知”比教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第三,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四,数学教学应力争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着重围绕着以上的基本教学观念来评析“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这节数学课,主要有四大方面的特点:

一、密切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本节课的教学,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量桌子的长度”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一开始,老师通过摸一摸桌子的长度来感知长度的观念,接着老师启发说:这张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出办法量一量吗?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接着,老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如果他们都用同一支铅笔来量,结果会怎样?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如:纸条、练习本、手掌宽、一拃长等等)所度量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这节课从现实生活量桌子的长度,结果不同→就产生要学习长度单位→到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概括测量方法→再回到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这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另外,整个数学过程,特别是用厘米量这一环节不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养了实践能力。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的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指导学生操作,在动手操作 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主动地获取知识。

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一年级学生,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实物投影演示:用1厘米的纸条比划看哪个手指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尺子量一量使它更准确一些,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把1厘米的纸条夹住,再把纸条轻轻地抽出来,仔细观察拇指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1厘米,再举起来自己看一看,同学互相纠正,最后两次用手势表示1厘米。这样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条理,动作到位,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就是这样在往复用手势比量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放手让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方面,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心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

上课伊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桌子的结论,这过程老师绝没有半点代替。在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后接着进入认识几厘米这一环节,老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尺子上长出2厘米、3厘米长度,并说出道理,再通过电脑验证,这一环节的学习,老师考虑到学生能独立解决,因此教学时并没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让学生独立去找,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发现两个数字之间有几个1厘米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当中学生始终是知识的发现者。

第二方面,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

“度量物体的长度”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在老师没有教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试着量纸条的长度,结果学生通过努力量出了纸条是5cm,“摘到了果子”,然后请学生到实物投影示范,并说出度量物体的方法,电脑演示起订正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又如,同位同学尝试在绿色纸条中剪下10厘米的纸条,老师预先并没有讲出剪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去尝试,遇到问题互相帮助,使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学习数学的欢乐。当学生兴奋地把剪下来的10厘米的纸条举起来后,学生很迫切地想知道别人是怎样剪的,于是老师让一个同学演示剪的方法步骤。老师问:你需要什么工具?学生说:需要剪刀、铅笔、尺子,老师根据学生所要求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在这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服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合作者,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从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三、培养学生猜测的意识,这是创造的前提。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就应该让合情的猜测占有适当的位置。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猜测、猜想、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今年九月份推出使用的新教材和新的教学大纲里,明确提出要重视估测,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可见,猜测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计算和测量的一个不断发展的部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汤老师这节课,“猜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时候,老师请同学猜一猜图钉长大约是几厘米;在认识了几厘米后,学习用厘米量这一环节,汤老师先让学生猜测黄纸条的长度,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巩固练习环节,汤老师两次进行猜测活动,(1)是猜绿色纸条,(2)是猜练习本的长度。然后再通过尺子测量去验证各自的猜测。这样的设计,使猜测与实际测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长度的空间观念,增强他们测量的灵活性。我想,学生可能就在这样的猜测过程中,不断产生创造的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

现代数学教育观把思维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潜在目的,把创新教育作为教学的新目标。因此,我觉得,要评价一节数学课是否符合现代数学教育观,关键是看二点:一是看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二是看学生活动的创造性。不看重表面外在热热闹闹的形式,如活动人次,时间等等。如果老师问了好多学生,终极的目的,是要求答案与老师设计的一模一样,或与教学参考资料中的说法一字不差,我看这是一节失败的课,尽管学生活动不少。

本节课的教学,在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在处理教材时,既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设计了一定的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一开始的学习,老师启发说:这张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办法量一量吗?这样的一个导入就是一个开放式的设计,结果学生跃跃欲试,想出多种方法量,有的用书量,有的用笔量,有的用文具盒量,还有的用手来量……,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答案不唯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认识1厘米时,老师先讲解0到1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表示1 厘米的?

这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结果学生思维活跃,有说2-3、4-5、6-7等等,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巩固练习最后两道题是很有特色的设计,其中一题:用断尺量线段的长,老师提出两个问题,1、这一条线段的长是不是8厘米,为什么?2、这一条线段长是几厘米,你是怎样想的?可以说这道题是半开放式的习题,这条线段长是4厘米,答案是固定的,但思考方法却是多角度的,有的用一段一段地数的方法,有的用直接看的方法,还有的用计算的方法等等,这一题的设计,训练了学生在非标准状态下,怎样看线段的长度,怎样算线段的长度,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技能,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最后一道题,老师出示一条长24厘米的纸条,要测量这条纸条的长度,这把直尺(20厘米长)不够用,谁有办法量出纸条的长度呢?这是一道完全开放题,为学生创造提供了空间,学生操作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总结了3种量度方法:1、用直尺量两次;2、用两把尺子量;3、对折量,长度相加。量线段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用不够长的直尺量纸条,这是生活中很实在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我觉得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数学课堂教学。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在一个文件中指出,在数学课堂里更多地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研讨,也许将会使更多的学生首次体验到科学女皇赋予该学科美感。因此,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设计“开放式”问题、习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放一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这节课也有几个值得商讨的地方:

1、这节课一开始认识1厘米的时候,老师介绍0→1是1厘米,这里学生的学习很顺利,进而转入1→2是几厘米的学习,这时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以0为起点的认识水平,因此当老师问1→2是几厘米的时候,学生很自然说1→2是2厘米,这并不奇怪,这是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所决定的,这时老师应该强化起点,引导学生看清楚1→2起点是1,而不是0,这样引导的话,学生就会顺利说出1→2也是1厘米,从而不会出现纠缠不清的局面。

2、用断尺量线段的长,这道题的设计很巧妙。

学生回答:因为折断了一半。学生这样的回答不太准确,老师及时引导。因为如果这把尺子是0→16的,折断一半就是8厘米,因此,学生说因为折断了一半所以不是8厘米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说4→8里只有4个1厘米,所以是4厘米,而不是8厘米。

3、最后一道练习题,用尺子量一条比尺子长的纸条不够量,怎么办?学生想出多种方法:有量两次的,有对折来量的,这道题设计很精彩。我认为如果在这道题后面再多加一个小环节,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就更好了。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1)可以回应开头的引入新课,用不同标准来量,结果不同,但都用厘米来量,结果一样,进一步认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2)可以让学生讨论:量桌子的长尺子不够长,可以象量长纸条一样,把桌子对折来量吗?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渗透了要善于分析事物特点,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

米厘米课件【篇6】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观察体会线段产生的全过程。

2、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线段的特征。

3、学生能与已有的知识相贯通,会数线段。会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线段,会使用不同的工具画线段。

4、培养学生初步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线段的产生,体会线段与直线的关系,理解线段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1、小朋友,你们喜欢念儿歌吗?谁愿意念给大家听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喜欢吗?一起大声念念看。

2、仔细观察儿歌里的两行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桌子上的毛线是什么样子的?能把它变直吗?试试看。(学生操作)

3、师:把线拉直,这两手间的一段在数学上还有个名字呢,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二、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5、这是刚才的线段,(课件逐步演示旋转)它变了,现在还是线段吗?为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辨别线段)

7、(隐去非线段,留下线段)这些都是线段,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线段。(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四、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6、师:我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欣赏。

五、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欣赏)

8、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今天学到了什么?线段有哪些特点?

1、通过操作活动,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懂得了线段有长有短之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刻度尺”。

1、学习量物体的长度。

(1)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51页例题“量一量”的教学情境图。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说一说( )里应填什么数,然后教师强调:

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这个物体的一端要对准“0刻度线”。

B、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哪一条刻度线,如铅笔刀的另一端对准刻度线“7”,所以,这只铅笔刀长是7厘米,图中的线段是5厘米。

(2)演示,直观感知。

为了让学生看得清楚,教师可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详细了解测量铅笔刀的长和线段的长的过程。

(3)操作、亲自体验。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和长度。

2、学习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51页例题的“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教学情境图。

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4’的地方。

(2)演示,直观感知。

为了学生看更清楚,教师可演示。

师强调: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点。

(3)操作,亲身体验。

让学生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画完后与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1页“想想做做”中的第1~3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题中测量方法的正误,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出:今后遇到量线段或物体的边的长度不正好是整厘米时,就可以用“大约”来表明长度。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1、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现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

(1)观察尺上“厘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说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

B、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这么长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找一找。

让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1~52页“想想做做”第1~6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核对。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做题时,可利用已有的各种表象作为参照来估计,估计的长度与实际长度有差距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否定学生的估计。

6、“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再相互量一量对方所画的线段的长。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量比较短、小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太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1、认识长度单位“米”。

(2)请学生将一米长的绳子去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A、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C、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D、学生齐读两遍。

2、教学课本第53页“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

(2)请学生用米尺去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

(4)出示“试一试”第2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A、先请学生估计它们的长度是多少米。

B、再请学生量一量,检查自己所估计的是否正确。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请学生张开双臂,比划一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填写。

(2)集体订正,对于有错的题目与实际事物相联系说明。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分小组分别完成下面的活动。

(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口答,并说明原因,

(2)提问:如果这辆车高5米,能通过吗?为什么?如果一座桥高3米,而一艘轮船高4米,能顺利通过吗?为什么?

今天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双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到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请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在课前准备的一种尺。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1)学生用学生尺量一量长方形纸,并填在书上。

(2)反馈测量的数据。

(3)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4)小结。

2、将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长多少厘米。

学生量后,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

说明: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1、提问:如果要量一量一拃有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来量?如果要量一步、一庹呢?

2、学生们分组合作测量,汇报测量方法的结果。

3、介绍:根据所测量的量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4、组织学生估测一下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先请学生一拃一拃地量,再说出估测的结果。

1、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为什么?

2、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吗?

按方案到球场上去实地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评选出最佳测量方案。

3、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就量出球架的高?

4、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的哪些线段的长度?

学生测量后说说所选用的工具、所测量的长度。

米厘米课件【篇7】

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厘米和米,包括与之相关的线段、度量单位等知识。全单元分四个部分:线段的认识、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认识米和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以及实践活动“量一量”。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编排特点:

1、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时,让学生捏一捏一根线的两端,然后拉直,使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再如,在认识度量单位厘米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这些方式,既是生活中用得着的,同时又自然地引出统一度量单位的客观需要。

2、注重1厘米、1米的长度表象的建立。对1厘米、1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撑。因此,教材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1厘米、1米大约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米的长度表象。教材根据需要安排了一定的实践作业,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会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

3、注重估测能力的培养,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有关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准确观念,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材中经常要求学生先估测再测量,然后进行比照,积累经验。

1、使学生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和量长度的长度(限整厘米)。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知道“米”和“厘米”间的进率。

4、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测量,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发展空间观念。

5、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第一,线段是测量长度的对象,它的“有限长度”是可以量的,线段的“直”使测量长度比较容易。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从认识线段开始。另外,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二年级(上册)教学“线”,也体现图形知识的发展。

第二,学生使用的直尺上都有厘米,接触厘米的机会较多,形成1厘米的观念,掌握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或画线段的方法都比较容易。先认识厘米,然后教学米,便教利学。

第三,教学厘米和米,要用它们计量物体的长度。编排实践活动《量一量》,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

1. 认识线段要体会它的特点。

“直”是线段的特征之一。第48页例题中一根线放在桌上是弯曲的,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它就直了。联系这些现象与活动,教材指出: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在首次引出线段的时候,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线段是直的,也感受线段是有端点的,长度是有限的。接着画出线段的图形,形象地表示出线段是直的,是有端点的。由于线段具有“直”的特点,所以画线段要沿直尺的边,或者用有直边的其他工具。“想想做做”第1题在四个图形中看出哪些是线段,要根据“直”的特征作出判断,从而加强对这个特征的认识。

每条线段都有“确定的长度”,是可以比较或度量的。教材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折痕是一段直的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再要求学生分别折出比这条折痕长些的和短些的折痕。通过折和比,体会每条线段都有长度,而且长短不同,可以比较。

许多物体的边、许多图形的边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端点,有确定的长度。把这些边抽象地看成线段,是数学化的表现。

“想想做做”第3~5题都是在两点之间画线段。第3题只给出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线段。第4题给出三个点,每两点之间都能画一条线段,一共能画出3条。第5题给出四个点,每两点之间都能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出6条。这些题一方面能进一步体会线段的特点,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长度最短”等知识作了渗透。另外,从第3题到第5题,问题的挑战性逐渐增加,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学厘米,要通过多种活动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中去。

第50页例题量课桌的长,这时还没有教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尺量长度。因此,鼓励学生选用文具盒、铅笔等工具进行度量。由于各人选择的工具长短不一,导致度量结果的表达不一致。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 一是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二是需要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才能得到确定的、一致的结果,从而导出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

认识厘米在直尺上进行,因为直尺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学习用具,上面有厘米。通过看尺上的1厘米,知道它是多长;用手指在尺上比画1厘米,体会它的长度;联想长大约1厘米的物体,把1厘米的长度保存在记忆中。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反复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逐步深入,初步形成1厘米的长度观念。

在直尺上看2厘米和5厘米的长度,能增强1厘米的观念,也为量长度和画线段作准备。因为2厘米(或5厘米)是2个(或5个)1厘米连起来的长度,量物体的长是看这个长度里面有几个1厘米,画若干厘米长的线段是连续画出若干个1厘米长。这样,在认识几厘米的过程中,加强了对1厘米的体验。估计长度的时候,如果估计它里面大约有多少个1厘米,不仅易于操作,而且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3.教学米,要通过多条渠道建立1米的表象。

第52页例题教学“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体会1米。第一个层次是直接感知1米,先看米尺,知道它的长度是1米。再通过操作体会1米的长度,如1米大约有5枝铅笔那么长、大约是地面到小朋友肩的长度、大约是一张课桌的长……这些操作,有时把米尺横放着体会,有时竖直着体会,都有利于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第二个层次在米尺上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不仅教学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还通过100个1厘米的长是1米,间接地体验1米的长度。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里的8米○8厘米的时候,由于认数范围还在100以内,所以不宜把8米化成800厘米与8厘米比长短,应该从1米比1厘米长得多得到8米比8厘米长得多。第三个层次是用双臂比画1米大约有多长,通过动作把对1米的感受表达出来;寻找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把初步形成的1米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进一步认识米。

能不能在简单的情境中正确使用米或厘米,反映出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是不是清楚和牢固。第53页第3题在量出身高中1米长的那段以后,剩下的部分不够1米,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能进一步体会米和厘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第4题为4个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的单位,如床长2。可以先想一想家里的床,由此选择米作单位。还要想一想如果用厘米作单位,那么长2厘米的床还能让人睡觉吗?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形象思维,使米与厘米的长度观念得到巩固。

4. 掌握长度单位,要用于实际测量。

在认识厘米的教材里,教学用尺量长度的方法,第51页第一道例题用图画作出示范。还设计了“想想做做”第1题,只有中间那幅图的量法是对的,另两幅图里的量法都不正确。通过辨别与判断,进一步明白用尺量长度的时候,应该把尺的边和物体的边靠近着平行摆放,而且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接着通过第2题量线段长度和第6题画7厘米长的线段,学会正确地使用直尺。在认识米的教材里,安排了用米尺量黑板的长、量教室门的高,掌握使用尺的方法。

实践活动《量一量》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观念,培养测量技能,在编排上有四个特点:

一是认识卷尺和选择测量工具。在量相当长的距离的时候,如量篮球场的边长,用米尺也是不方便的,这就需要卷尺。在量1拃、1步、1庹的长,以及量肩宽、腰围、裤长、袖长的时候,提出“各用什么尺比较合适”的问题,引导从实际出发选用测量工具,并通过测量获得体验。

二是培养量长度的技能。用学生尺分别量一张长方形纸的四条边的长度,把上、下,左、右各边的长度填在教材指定的地方,初步体会长方形边的特点。用适当的尺量1拃、1步、1庹以及肩宽、腰围等,解决了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是继续开展以前进行的活动,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认识线段时,学生曾经折过长方形纸,把折痕看成线段,并直观比较几条折痕的长短。现在再折长方形纸,还要折出最长的折痕,量出长度,从而体会线段的长短不仅可以通过观察,还可以通过测量进行比较。四是渗透步测。步测是估计长度的一种方法,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时候经常使用。先走10步,量量大约是几米。再从篮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数数步数,量量长度。在数出从一端到另一端走的步数以后,如果根据10步走的米数,估计篮球场边的长度,就有了步测的意思。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用卷尺量长度,步测仅是渗透。

估计较短线段或较短物体的长度是一种能力,教材十分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在第51~52页“想想做做”里有细致的安排。第3题在看出直尺上面的红色线段长8厘米多一些、蓝色线段长8厘米少一些以后,指出它们都是大约长8厘米,初步体会“大约”的含义。第4题用直尺量自己的手掌宽和食指长,往往得不到整厘米数,需要说成大约多少厘米,从而了解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第5题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量出实际长度进行对照,这里并不要求学生估计得怎么准确,而是体验估计长度的方法。

2、通过自主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3.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点与难点: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初步借用工具画出线段。

课前准备  学生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教师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动手操作,变曲为直,直观认识线段。

通过实物感知,认识线段的特征。

通过举例证明,教师的归纳总结,明晰线段的特征。

通过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动手操作画线段,进一步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通过练习1、2、3、4、5题,理解“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的意思,进一步巩固线段的特征。

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重点与难点: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初步借用工具画出线段。

通过自己想办法动手测量课桌的宽有多长,认识到为了测量更加准确,必须有统一标准,从而产生了认识厘米的需求。

通过自主观察尺上厘米的刻度,发现刻度尺上的结构,自然地认识 “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通过观察学生尺,再讨论,交流,深刻理解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几厘米。并会运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会用直尺画线段。

通过想想做做4、5、6题的练习,加强学生的目测能力和利用工具测量能力的培养,提高用直尺画线段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形成1米的长度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2.通过估测活动,培养估测能力。

重点与难点: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表象。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一、复习通过复习,为认识长度单位“米”作铺垫,渗透“米”和“厘米”的联系。

通过在新授中,让学生先进行1米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米的长度表象。

通过量不同物体长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米的含义,建立1米的表象。

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建立把新知与生活实际建立有机联系,加深对“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各种常用尺,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2. 通过对长方形各条边以及折痕的测量,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3.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测量,培养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

重点与难点: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表象认识。能合理利用测量工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测量方法的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米尺一把、卷尺一把、学生尺一把、三角尺一副、一张长方形纸。

通过认识尺的活动,达到以下目标:一就是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二就是如何来看这些工具的刻度。

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长方形边的特征,让学生明确用什么工具量。如何量。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要渗透估测的意识。

通过实际测量,除了让学生量出长度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当身边没有测量工具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我们的手脚来进行估测。

通过组织学生测量篮球场,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米厘米课件【篇8】

一、说教材

《认识厘米》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借助学生生活经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国际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直尺进行简单的测量。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认识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对目标的进一步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和一年级后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教育学,心理学规律,我通过以下教法和学法指导引导孩子学习。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本节课作为“空间与图形”模块学生接触长度单位概念和进行测量的重要开端,我通过操作演示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指导观察法认识直尺、建立一厘米长度的表象。进而通过指导操作法、操作演示法引导学生用直尺进行测量。

指导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己认为表达的清晰,别人认为听得清楚,达到高效的沟通目的。

三、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根据本节课知识内容多且抽象这一特点,课堂上更多的给学生提供操作和交流的机会,倾听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在导入环节,通过观察法和操作法感知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个问题时,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比较法建立对“厘米”这个单位本质的认识。通过自主操作法和合作学习法突破测量这一难点。

四、说过程

上课伊始,我通过简单的谈话和微课展示引导学生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拿着直尺近距离观察,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弄清1厘米的实际长度。接着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遇见的1厘米实物加深认识。最后学习用直尺进行测量,突破测量方法、长度估计这一难点。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总结。

米厘米课件【篇9】

1. 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够几个几个地分,通过动手作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分,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2. 使学生通过操作,分析,综合。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6只桃子。

提问:这里有几只桃子?如果要把它们分成2堆,你会分吗?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指名演示。

(2)请同学们把6个分成3堆,指名演示。

(3)请学生们观察:通过刚才的分圆片,几种不同的分法的情况下,左边每份圆片的个数同样多吗?右边呢?

2.试一试。

(2)每四人一小组,学生们将自己分的过程,结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一下自己分的情况,并演示。

(4)提问:为什么我们说这样分就是把8个桃平均分了呢?

B.学生判断,并说明为什么是平均分。

3.教学例2。

(1)出示幻灯。提问: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有几只小猴子,几只桃子?

教师边叙述,边出示题目。

提问:“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我们怎样分?几个几个地分?

(1) 教师演示:

(3)6只桃子,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想一想,老师刚才是怎样分的?

请学生自己一边分,一边说说分的过程。

4。试一试。

(1)教师示范操作分小棒: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

提问:这里的小棒可以看作几个几?这说明12里面有几个2?

(2)照样子分一分,说一说。

(3)学生填书。

(4)提问:刚刚在分小棒,分桃子时,我们都是几个几个的分的,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1。完成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请学生照样子把剩下的饼干每5块一份,圈一圈,再填一填。提问:这些饼干我们是怎样去分的?

(2)生独立完成第2幅图。

(3)提问“我们在分这些物品时是怎样分的?属不属于“平均分”?

2。操作练习。

(1)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     )份,12里面有(     )个2。

(2)把12根小棒,每6根一份,分成了(     )份,12里面有(     )个6。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看图,了解意。

(2)请学生用小棒,或直接在图上圈圈,画画的方法来分一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什么叫做平均分?几个几个地分属不属于平均分?

1,使学生进行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知道每份是多少。

1。教学课本第32页例题。

提问:树上结了几只桃子?要分给几只小猴子?要怎样去分?要求什么?

“平均分给2只小猴”是什么意思?

(2)教师示范分法,每只小猴1个。

提问“现在2只小猴手中桃子的个数是不是一样?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3)请学生们用8个圆片代替桃子,按老师分桃子的方法,先试着分一分。

(4)引导学生们看书例3的桃子图。

请学生说说分桃的过程。

(5)小结:当我们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去分,直到分完,最后分完,最后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子的个数同样多。

2。教学课本第32页“试一试”。

(1)出示第(1)题。

C。学生动手分一分。

D。指名说说分的过程,填写括号。

(2)出示第(2)题。

A学生读题。

B。指名板演,学生分小棒,边分边说分的过程。

C。分完后看图,说一说:把几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每堆几根;也就是把1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3)出示第(3)题。

A。学生读题。

B。学生动手分一分,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图意。

(4)小结: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要按堆数一根一根地分,分的结果是每堆几根,表示把1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1。完成课本第33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要怎样分这堆胡萝卜?要分给几只小白免也就是要把它们分成几份?

(2)请学生用学具代替分一分,或用连线的方法连一连,圈一圈。

(3)填写括号。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小结。

当我们要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去分,直到分得每份个数同样多。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组内动手分一分,讨论,交流分的方法。

今天学习了另一种分法,也就是要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最终分得发结果还是每份同样多。分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地分,结果才与每份的个数相同。

1。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为几份,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异,但分的结果每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使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一。复习引入。

1。指名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操作练习。

(1)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10根小棒,每2根分成1份,分成了几份?

1。教学课本第34页例题。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课本第34页教学情境挂图。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情境图中的条件和所提的问题。

(2)自主探索。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想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典型的思考方法。

(3)全班交流。

让学生展示自己分法和想法。

2。小结。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2~6题。

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共同核对。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4。“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先想一想合起来是多少本,再想一想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完成填空。

5。“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想想兔子和鸡是怎样分的,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1、使学生进一步融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可以用除法计算,对除法的实际含义有所体会。

2、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及除号的讲法、写法。

1、什么是“平均分”

2、揭示课题。

当我们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最终每份还是同样多,因此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这节课我们将在“平均分”的基础 ,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1、教学课本第36页例题。

(1)出示挂图。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辆车只有坐几个小朋友?

(2)出示题目,请学生们读题。

(3)给予时间,请学生们思考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借助手边的学具来分一分。

根据这个题意,这题应怎样来解答?

2、介绍除法。

说明:像刚才这样,把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辆车,看看要坐几辆车,实际上就是把6个小朋友每2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这时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

3、介绍算式的写法和讲法。说明:这种分法的结果是每辆车的人数一样,也就是平均分,因此可以列成一道除法算式。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除法算式。算式中“÷”叫除号。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说明:有3个2人是6人,就说明要坐3辆车,因此这里的算式也就表示6里面有3个2。

请学生们说说算式的含义。

5、小结。

通过这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可以用除法计算。

6、教学课本第36页“试一试”。

(1)出示小熊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提问:这里为什么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在算式中12表示什么意思?3呢?12÷3表示什么意思?

1、读一读下面的算式:

28÷4=7    9÷1= 9            8÷ 2= 4

1、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你还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请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和今天学到的知识,摆出一幅图,请学生们互相看图,并列出一道除法算式。

1、使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并结合情境,从中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2、知道除法版式式各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们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一分。

2、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    )根。

求每份几根,就是把8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     )。

1、教学课本第37页例题。

(1)情境引入。

有3个小朋友数学学得非常好,而且还在最近的一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准备了6枝铅笔,如果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多少枝?

(2)请学生装们用小棒分一分。

(3)提问:“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4)通过刚才分小棒,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 ÷ 3= 2

说明:这道算式结合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就是: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指名学生说说算式含义。

2、教学除法算式里各部分名称。

边讲边把“被除数”“除数”“商”写在算式相应的数下。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3、小结。

通过例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1、完成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可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填空。

(1)学生们动手操作,指名板演。

(2)学生填写算式,每填一个算式都说说算式的含义。

(3)比较:这两题分别要求我们怎么分的?得出的两道算式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在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小结:每几个一份,求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都用什么方法计算?想一想除法算式可以表示哪两种意思?

3、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结合今天的学习,说说题中各个算式的含义。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要求,并板书课题。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9~41页“练习四”第1~10题。

1、“练习四”第1题。

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进行操作和思考,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得数,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练习四”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3、“练习四”第3题。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画一画,分一分后再列算式。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4、“练习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

5、“练习四”第5题。

可引导学生看图想一想分的过程,再完成填空。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如果部分学生列式有困难,也可以让他们用学具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6、“练习四”第6题。

要求学生根据抽象的数学语言写出除法算式。由于学生还不会计算除法,所以这里给出结果。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集体订正。

7、“练习四”第7题。

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空。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再组织讨论、体会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

8、“练习四”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9、“练习四”第9题。

这题是应用乘、除法的实际意义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说出相应的算式,并根据情境图说出计算结果。

10、“练习四”第10题。

这里提供了三组索材,要引导学生先仔细看懂图意,再选择其中的一组或几组信息,分别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并结合图意说说这些算式的实际意义。练习时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薄,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米厘米课件【篇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8-59页(辨认方向)

【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1、数学知识就象调皮的小精灵,时时藏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就到操场里去寻找那里的数学知,好吗?

2、下面我们先做做运动:向前迈两步,向后退三步;左三拳,右三拳;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向上伸伸腰,向下指指手……

3、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向哪些方向做了运动?

你们再猜猜,我们今天还要学习哪些方向?

1、找一找:

①、你们知道太阳从哪儿升起来吗?

③、教师小结:大家找到了东方,还看到了学校东边的许多东西,真不错,我们还经常提到哪些方向?

2、分组活动: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找一找,西方、南方和北方分别在哪儿?

这三个方向都有些什么景物?和小伙伴说一说。

教师走进学生中间,参与寻找和讨论。

3、汇报交流:

每小组派代表来说一说,你们找到的东、南、西、北在哪里。

1、整理记录卡:

①、请每个组的小组长把记录单贴在黑板上。

②、指导学生观察,每张记录单上所标的景物一样吗?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我们都记的是学校东、南、西、北方的景物,为什么看起来位置不一样呢?

③、教师指出:为了大家画得图能统一,我们规定:把北方画在上面。

北方没在上面的小组,请上来调整你们记录单的方向。

3、练习:独立完成59页练一练第1题,并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1、回家收集有关北斗星、北极星的知识。可以向大人请教,可以查资料。

2、利用有星星的晚上观察北斗星,然后到组内交流,并作好记录。

(五)、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了解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

本文网址://m.1467.com.cn/fanwendaquan/81964.html

W

相关文章

换一换
W

最近更新

换一换
热门主题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