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收藏五篇。

我找到了一篇网络上非常适合大家阅读的“小学第四单元教案”文章,希望此文能够让您领悟到更深刻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一份好的教案是教师讲好好课的前提。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 篇1

第二单元:珍贵的亲情和友情 6   炊 烟 教材分析: 《炊烟》讲述的是“我”与一对“山里人”的小小邂逅。在我又累又饿的时候,他们盛情款待了“我”,并不求任何回报。女主人的热情爽朗,男主人的朴实憨厚以及他们美好的心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功的人物刻画不在于为人物寻找惊天动地的创举,关键在于对事件进行描写时,一定要自己感受最深的,且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这样,人物形象才会生动而丰满。   寓真挚的感情于质朴的文字之中,是炊烟写作艺术上的又一特色,读来如同品尝一杯清淡的绿茶,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十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 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知识教学:了解观察生活与写作的关系;理解通过写事来写人的方法。掌握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分析人物的方法,朗读时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作者对山里人真诚、淳朴品质的由衷赞美。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词典进行独立自主的识字,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品味感受“山里人”的热情,淳朴,激发学生要向“山里人”那样多献出一份真诚,一份爱心,生活会更加美好、幸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习小木屋中主人真诚、淳朴的品质,并归纳出有关的事例,进而理解题意。 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畅谈爱心 1.课件播放:《爱的奉献》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曾得到过素不相识的人的热情帮助吗?谁能把当时的情形和你的感想与大家谈谈。 2.学生畅所欲言。 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结识一对“山里人”,来感受一下他们的淳朴和热情,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炊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亲情。 1.自由读课文。 在读课文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准确通顺。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注意“塞”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sāi,在小组内轮读,把生字词读准确。 3.用各种形式理解课文中词语 (1)借助图片理解“炊烟、热气腾腾”。(课件展示) (2)结合文中具体语境、生活经验或借助词典理解“无声无息”、“寄宿”、“回荡”…… 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品味真情。 1.再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引导孩子从记叙文的六要素角度回答。 2.默读课文,体会真情。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木屋主人给同学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什么地方体会到的'?找到相关的词句画下来。 ●注意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好好的品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品读的时间。 3.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件相机出示相关的重点语句 (1)外貌描写的词语:“木屋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面色黑红,……充满山里人的光彩。”――妇女的勤劳、健康。 (2)神态、动作及语言描写的语句:“她坐在旁边。笑着看我……手里不停的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她自豪的告诉我…… ” ―― 女主人的豪爽、勤快、健谈、对生活的乐观。 (3)语言动作的语句:“那还要问?坐下喝碗茶!……洗得干干净净。” ――女主人的热情好客。 “这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 ――女主人的心地善良。 (4)男主人的语言“都是自家种的……”男主人笑着说,声音很轻――男主人的憨厚、淳朴。 (5)木屋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出示:   女主人是(  )的人。   男主人是(  )的人。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木屋主人的印象:热情、淳朴、善良…… 三、感受“炊烟”,升华浓浓真情。 1.感悟最后一段,体会“我”对这份关爱的感动与留恋。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2.自悟真情。(课件出示:填空) “再也没有机会来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地飘着的炊烟……” 美丽的炊烟、轻轻飘荡的炊烟让我难忘,“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还有(  )。 3.感情诵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学法,体会写作方法。 1.回忆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是怎样读懂人物的? 2.体会写作方法:(课件展示) 读描写人物类的文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等,仔细体味,来理解人物的品质。这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写人,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去描写。   第二课时 一、自拟文题,感悟真情。  1.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在山里人家里感受到的温暖,可为什么作者却以“炊烟”为题呢?如果让你来写,你想给这个故事起一个什么名字? 2.你认为作者的题目好在哪? 3.学生谈感受。 4.教师归纳:(课件出示) “炊烟”是全文的线索,又累又饿是望见炊烟;女主人为“我”煮饭时冒起炊烟;告别时回头在望见炊烟。袅袅的炊烟使作者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温暖,使文章充满诗意。 二、再现生活,懂得给予关爱。 1.人间处处真情在:课件出示关爱行动的视频 2.谈体会:情感升华。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腾”“豪”等。 三、拓展延伸,让真情永驻。 1.人间处处有真情在,把你曾经得到过的一次帮助写下来,注意写清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学以致用。 7 赏 花 教材分析:  一群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在孤独与沉默中开始了他们的旅程,但行不多久,他们不光听到了小河哗哗的流水声,嗅到了淡淡的花香,而且,“看到”了盛开着的梅林,飞舞着的蝴蝶,他们用心体会到了春光的明媚……而这一切,来源于售票员秀子和司机的善良与热情,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文章按照叙述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这次郊游的特殊组成人员。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文章结尾)。介绍车上的气氛由沉闷到活跃的全过程。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渲染了车厢内热烈的气氛,使读者感受到了洋溢其中的浓浓的亲情。 题目为“赏花”,但非一般意义上的“观赏”“欣赏”,而是用心去体会、感受大自然,感受春天,感受人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 文章语言朴实,读来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拂面而过,令人感觉清爽而温暖。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课文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情。 2.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识本课九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十二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感受文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情。 过程与方法: 1.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2.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通过朗读、默读、复述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人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培养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的能力。感受车厢内热烈的气氛,感受到洋溢其中的浓浓的亲情。用心去体会、感受大自然,感受春天,感受人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 重难点分析: 1.感受车厢内热烈的气氛,感受到洋溢其中的浓浓的亲情。 2.体会感受文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畅谈关爱。 同学们都知道,在我们学校孙丽芳、田园一生都看不见光明,看不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他们会遇到多少问题和困难呢? 3.揭示课题: 今天就有一队盲人走出家门,他们要去郊游了。盲人去郊游,那他们能看到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他们一同去《赏花》。 二、初读课文,感知关爱 1.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只要意思对即可。 2.交流初读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叙事顺序,抓住每部分的重点内容来说。课文主要讲了一群盲人游客在郊游途中得到售票员和司机的热情帮助,从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人间的真情。 3.指名读文,检查纠正字音。注意“步履蹒跚、气氛、弥漫”的读音。 4.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1)借助词典理解。蹒跚、心旷神怡。 (2)联系上下文理解。逗趣,兴高采烈、喜气洋洋。 5.检查读文情况。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准确。 四、品读课文,感受关爱。 1.在《赏花》这篇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人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第一段中抓住“步履蹒跚”“探索着寻找座位。――盲人游客行动的不便,暗示他们非常需要人们的帮助。 2.过渡: “车开动了,随着客车向前行驶,车内的气氛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书上找一找表现车厢气氛变化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感受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车内气氛的语句,体会车内气氛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读读这些语句,并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4.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五、集体交流,品读关爱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真情。 在师生交流中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1)第2、3段中抓住“沉默”――盲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无助。 (2)第6段中“一阵低微的笑声”――盲人对秀子的描述有了回应。 (3)第9段“乘客们发出了惊叹声”――从秀子的描述中盲人们看到了梅林,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4)第13段“双目失明的乘客们都兴高采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复习简单的单位换算;

2、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比较,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2、关于周长与面积公式的优化: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还是运用自己原来经常运用的方法,既“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是可以的。在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及几个问题解决之后,要对几种方法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对于长方形周长来讲,不管是四条边长分别相加还是(长+宽)×2这种方法,都能把长方形的周长求出来。但有一点不利因素:长时间这样运用公式不利于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其实(长+宽)×2本身就是数学抽象以后的公式,是乘法分配率在长方形周长计算过程中的应用。

3、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强化训练的,可以采取集中训练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一味地计算,要寻求更好的办法,如对比辨析进行训练就是好的办法,如:

就是对比辨析的办法。这就是一个整合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同样也是建构的需要。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1、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周长=。

⑴一间教室地面的面积约是35()。

⑵一块手帕的面积是3()。

⑶方桌高7(),桌面面积大约是63()。

⑷一把小刀约10()。

二、我们常常说“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

(1)请你用彩笔描出下面图①的周长。(2)请你用铅笔涂出下面图②的面积。

1、足球场的长是105米,宽是69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琪琪住的房间地面是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现在打算铺上地板砖。如果每铺1平方米需要85元,铺完这块地面需要多少元?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 篇3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二单元教学

设计

5、看电视

教学目标:、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从中感觉到一家人亲情的温暖与互相关心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学会关心他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观察家里人平时爱看什么电视节目,他们是怎样看的?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谈话导入。、猜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能最快猜出谜底?

[出示]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出示]并板书:电视

2、谈话:同学们,你们爱看电视吗?说说看,你最爱看什么电视节目?板书:

3、那么你们谁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爱看些什么?

4、唉!爸爸爱看……妈妈爱看……奶奶爱看……我却爱看……,这可怎么办?别急,我们先去东东家看看,他们家是怎么看电视的吧!

5、[看图]师解说:这就是东东的家,东东和爸爸是个足球谜,奶奶喜欢看京剧,妈妈在房间里写文稿,她平时喜欢听听音乐、看看舞蹈。他们一家人都喜欢看不同的电视节目,家里只有一台电视,可是他们都能看得很开心,为什么这么奇妙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6、出示课题:5看电视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字音。

2、[出示生字],生自由拼读,检查字音。

问:有哪些字你已经学会的?你是怎么学会的?

还有哪些你觉得比较难读准的?

3、玩游戏:抢读(不带拼音的生字)摘果子(认读不带拼音的词语)

4、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数数课文共有几个小节?

5、请5个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小节。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2、师:我家是怎样看电视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三、四小节思考一下。

过渡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二)学习二、三、四小节。(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文)、出示第二小节。

(1)请同学们读第二小节(男生读、女生读、AB组读)

(2)再思考:你为什么喜欢他?

(3)师小结: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了京剧,自己却在打盹睡觉--真奇妙。

(4)指导朗读。

2、出示第三小节。

(1)请同学们读第三小节(多种形式练读)

(2)思考:为什么喜欢她?

(3)师小结: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真奇妙。

(4)指导朗读。读出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

3、出示第四小节。

(1)谁愿意读这一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2)思考:为什么喜欢他们?

(3)看着妈妈一脸的疲劳,我们又是怎么做的?

(4)师小结: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真奇妙。

(三)学习第五小节。

过渡语:老师呀也喜欢他们全家,你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读读第五小节。、[出示课文]生齐读第五小节。

2、师: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你知道吗?板书:秘密

(1)[出示]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2)指名回答。

(3)师小结:每个人心里装着的东西是--爱,对他人的关爱。

四、小结。、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家也有小秘密吗?能不能告诉我们的小同学。

3、多温馨的一家人啊,老师相信也祝愿你们全家人永远幸福美满。

五、课后练习:

、写出宀的字()()()()

写出父的字()()()()

2、形近字组词

爸()

全()

完()

爷()

今()

元()园()

板书设计:

5看电视(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出示字卡,指名读。

2、“开火车”读词语:球赛

舞蹈

奇妙

秘密

欢笑

京剧

睡觉

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围绕“奇妙”一词展开,学生读第二至第五小节,找找奇妙在哪里。(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边读边画。教师随机巡视,发现问题,引导启发。

(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奇妙之处1:身为球迷的爸爸关掉球赛,换成京剧。(抓住这一点,问学生: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表现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爸爸孝顺母亲的感情读读这一节。)

奇妙之处2: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对儿孙的浓浓爱意。如果学生读不出这种感情,教师范读指导。)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恰当的范读给学生以导向作用,利于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奇妙之处3:关掉球赛,看音乐舞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小节,读出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关爱之情。

4、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爱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五小节。)

三、有感情地读全文,体会亲情

、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小组内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竞赛读。

4、合作读。

四、感悟诗歌,课外延伸

配乐朗读小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出示反映谦让、礼貌、孝顺等主题的小诗。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喜爱诗歌的兴趣,同时受到好的品行的熏陶。)

五、课后作业

、读课文给家人听。

2、积累词语。

3、为家人做一件事情。

4、写反义词

开----()

暖----()

5、给青字加偏旁组新字

青()()()()()

6、词语搭配

()的球赛

()的音乐

()的秘密

六、板书设计

[教学提示]

本教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是通过老师的提问,抓重点词语来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如果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以采用抓住人物的爱好和做法来学习,从中领悟出奇妙的原因。可做如下设计:、你喜欢哪一小节,读一读,并与喜欢同一小节诗的同学说说诗中的人物是怎样想的,表现得怎样。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爸爸很孝顺。你从哪里读出的?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2)奶奶愿意让孩子们高兴。

(3)家人能够互相关心。(有感情地读一读)

(4)每个人的心里装着一样东西,那就是爱,一颗美好的心灵。(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3、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也可以说说,进行朗读训练。

4、说说学习本课后的感受。

6、胖乎乎的小手

学习目标、会认“胖、喜”等13个字,会写“画看着笑会兴”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从小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课前准备:、课生字小卡片,每个学生一份。

2、小黑板:书写本课13各生字。

3、学生预习: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给每个学生分好号:)

(一)请全班学生共同伸出手,找一个“胖乎乎的小手”,让他举起来。

(二)以手解题,学习生字“胖”:这就是胖乎乎的小手。胖-月、半

二、朗读感悟

(一)言语鼓励,激发情趣。

(二)自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摸底,找到学生读书中存在的问题。

(三)重点领读课文,正音。

注:较难读的句子及字词

第一段: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喜欢

第二段:您(nín)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一张、刚下班、墙上

第三、四、五段:爸爸、妈妈、姥姥说的话。注意自然停顿。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拖鞋、替、帮

第六段:兰兰明白了//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这张画。等、变成、事情

(四)分段检查朗读情况。

谁能把第一段读得正确流利,谁就站起来读。(二~六段类推)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创设情境。

(1)这张画是谁画的?(贴兰兰的剪图)

(2)下面老师表演一个动作,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这个动作的句子读读。(表演爸爸的动作,让学生读:“爸爸……贴在了墙上。”)

(3)看到爸爸这样,兰兰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兰兰的话?

(读兰兰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兰兰)谁能把他读坐下?最后的胜利者就是最佳“兰兰”。

(4)老师读爸爸的话。(最佳爸爸)

(读爸爸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爸爸”)

2、(张贴妈妈剪图)这是谁呀?看看妈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那谁能笑着读读妈妈的话?(最佳妈妈)

(读妈妈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妈妈”)

3、看看,是谁从厨房里出来了?(姥姥)(张贴姥姥剪图)再看看姥姥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谁能笑着把姥姥的话读读?(最佳姥姥)

(读姥姥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姥姥,这叫进入角色。)

4、现在兰兰明白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了吗?那谁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因为兰兰的小手帮爸爸妈妈姥姥做了很多事情)

5、演读。

(1)小组内表演:1号演兰兰。2号演爸爸。3号演妈妈。4号演姥姥。5号做导演,读其他的话。

(2)全班挑选人和老师一起表演。(先小组推荐一个最好的参加评比)

(3)师生同台表演。

表演完毕,趁势解决“小泡泡”--“角色(爸爸)”询问:兰兰,等你长大了,准备帮我们做哪些事呢?

三、完成课后作业:、老师站了一节课,现在站累了,谁能帮老师做一件事?先说说。(我帮老师搬椅子)

2、我们每人都有一双手,请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回家后准备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

3、除了父母、老师,我们还有很多同学和朋友,谁打算帮大家做点事?做什么事?(我帮大家--)

第二课时

一、认字

(一)出示生字词(投影片)

胖乎乎喜欢刚下班

一张

拖鞋

变成 事情

墙上

贴替

(二)激发情感:上节课同学们课文读得好,表演的也好。我想,课文中的生字大家一定都认识了!是吗?!看看,这些就是我们这一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词。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如果个别读不准或者还没大有把握的字,可以找同学请教,也可以到课文中把它发现找到,看看拼音再读读。生字后面的数字代表这个字在哪一段。

(三)巩固练习

、齐读一遍。

2、单音词组词练习:这几个词孤单单的,谁能个他们找个朋友或几个朋友,组成词语或者一句话?

3、去掉其他字,只留生字,进行猜字游戏。

(1)有个字中有两个口字。(喜、墙)

(2)有一个字左边是个提土旁--墙

(3)有个字有两个土字--鞋

(4)月亮出来一半了,射箭的弓拉长了,两个大丈夫跑到太阳上面了,一条毛巾藏到耳朵下面了。(胖、张、替、帮)

3、认读生字练习: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指小黑板上的生字,学生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二、写字

(一)示范讲解

画:(1)范写,让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讲解要点:半包围结构的字--下包上,下面的框不能太高,要把上面露出来。

(3)学生仿影一遍。

看、着、笑、会、兴:

总体讲解:上下结构的字,关键是要把上下两部分写得宽而扁

(1)范写“着”字并讲解:关键是要把“羊”的尾巴靠左,给下面的目字流出空来。“看”字和“着”一样。

(2)生仿影“看、着”二字。

(3)范写“笑”字,让学生观察。

(4)范写“会”字,让学生观察。

(二)学生练习、闭目静坐5秒钟,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让学生在幽静的音乐声中睁眼、正确握笔、摆好坐姿。

2、描一遍、临一遍。

3、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扩展阅读

(一)出示短文,学生试读,注意文中那些又大又黑的字。

乌鸦爱妈妈

乌鸦妈妈十分喜欢小乌鸦,每天都抓很多虫子给它吃,小乌鸦长得胖乎乎的,非常可爱。小乌鸦在心里说:“等我长大了,一定爱妈妈,要帮妈妈做很多事情!”

小乌鸦慢慢地长大了,变成了大乌鸦,乌鸦妈妈却老了,飞不动了。大乌鸦就天天替妈妈抓虫子吃。

有一天,天刚亮,森林里突然发生了大火。乌鸦妈妈说:“孩子!你赶快逃走吧!不要管妈妈了。”大乌鸦说:“不!我不能丢下妈妈!我要救妈妈!”

大乌鸦拖着树(shù)枝使劲扑火,但是一点用也没有,大火越来越猛。

正在这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哗哗哗”,一场大雨,把森林大火浇灭了。

大乌鸦飞回窝里,乌鸦妈妈张开翅膀,紧紧地抱着它,说:“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大乌鸦把头贴在妈妈的怀里,幸福地笑了。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自读

(四)作业: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四、实践活动

用剪贴、绘画或拓印手印的形式作一幅画,并写上一句话:我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我帮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搭配()的小手

()地说

2、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3、读一读,想一想相同的字意思相同吗?

张爷爷

一张画

张开

张灯结彩

东张西望

张贴

4、形近字组词看()花()会()着()画()全()话()

板书:

6、胖乎乎的小手

拿拖鞋

洗手绢

小手图

挠痒痒

棉鞋里的阳光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体贴长辈的思想品质。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出示,教师叙述课文内容)

2、请你们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3、学生看图,自由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4、板书课题,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再相互交流。

2、小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识字。

3、指名按自然段逐段读课文。

4、其他同学边听边画:课文中哪几个人物?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小组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指出要注意读音的字词。

3、老师指出相应字词。

4、请小老师范读、领读,多种形式地读。

5、学生自读自纠,互读互纠。

6、师生共做识字游戏巩固生字。

四、读顺课文,深入体会、把生字宝宝请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能不能读好?

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中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练读,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边读边想,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什么?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五、提出问题,自读自悟、读了课文,自己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问自己答。

2、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同学回答?

六、看图对文,情感升华、出示课文插图,找一找与插图相应的段落。

2、想一想: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

七、课后作业

、写出女的字()()()()

写出父的字()()()()

写出人的字()()()()

2、形近字组词

牛()

说()

午()

脱()

八、板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

合 眼

棉鞋里的阳光(第二课时)

一、交流讨论,巩固识字

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要说出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和小峰做了好朋友,这节课你们想不想再和小峰牵手,更进一步地了解小峰呢?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把课文读懂。

(1)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阳光钻进棉花里”,棉被更暖和。)

(2)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棉鞋里也有棉花”,晒过以后更暖和。)

3、学生进行交流,感悟课文内容。

4、学生分别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汇报,教师适时指导。

5、学生自由读,读出奶奶、妈妈、小峰说话时的语气,体会情感。

6、小组练读,以给画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朗读、表演读。

7、利用多种形式朗读,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8、全班汇报读。

三、理解课文,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说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

2、用“因为……所以……”,说说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今天我们要学习写好6个字,先读一读。

2、教师范写这几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本课有四个左右结构的字,而且出现了两种相同的偏旁,可以分类指导书写。“妈、奶”二字都有“女字旁”,重点指导“女字旁”的写法:笔顺要适当提醒一下:其中的“横”变为“提”,书写时不能超出右边的“撇”;另外,“马”字的第二笔是“竖折折钩”,“乃”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都是一笔写成的,要提醒学生注意;“放、收”二字中都有“反文旁”,重点指导。

3、先书空、再写字。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写字教学,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评价和激励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打下良好的写字基础。)

4、学生练写。

五、课后作业

1、词语搭配

()

暖和的()

()

2、连一连组字

西

()(全)()()()()()

3、找朋友

合 棉衣

午觉

眼睛

棉鞋

棉被

棉花

月亮的心愿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识“帘、女”等14个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月亮和小女孩的心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板书“心愿”,理解“心愿”。问: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心愿?

2、你想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上分别画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初步感知课文)

3、观察发现:两幅图中月亮的表情有什么不同?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自由读课文,用“_____”画出生字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等)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开火车”读字、组词。(教师指导)

(2)去掉拼音,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3)哪些字你以前认识?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4)教师说字谜,学生猜。(帘──洞穴下面挂毛巾;背──月亮上面是北京)

(5)学生说字谜,大家猜。

(此教学设计旨在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让其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巩固识字。培养其识字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强调“女”字、“太”字的“竖撇”,“气”字的最后一笔的写法,将“亮”与“高”作比较,上中下三部分要紧凑些。)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比一比,评一评。(学生评价)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词语搭配

()

()

悄悄地

()

愉快地

()

()

()

()

照顾

()

()

2、词语积累

自言自语

精彩

和风细雨

万紫千红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五、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明天还是下雨吧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

一、积累字词,引入新课

、利用复习生字生词。

2、导入:月亮去了两个小女孩的家,她们分别在干什么?

二、读中想象,探究感悟、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教学第一、二自然段。

(1)学生结合插图找出相关自然段读一读。(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学生画出喜欢的词语。

(3)假如你就是月亮,现在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学生自由畅想。)

(4)同桌读第一、二自然段,商量谁先读给谁听。

(5)用“商量”说话。

2、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学习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3、读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指名读)

4、引导学生发现对话与以往的不同,试着读一读。

5、同桌分角色读,体会小女孩的心愿。(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板书:照顾妈妈)

6、月亮会怎么想?(学生畅所欲言。)

7、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拓展练习,体会深意

教师:月亮开始是什么心愿?“好天气”--→“下雨”、为什么改变心愿呢?出示最后一段。

2、理解“艳阳天”:今天是艳阳天吗?什么样的天是艳阳天?

3、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自由发言)

4、你喜欢文中的谁?说一说。(引导学生能像文中小女孩一样关爱父母,像月亮一样为他人着想。)

5、讲《乌鸦反哺》的故事。

四、课后作业

1、照样子写词语

商量商量

绿油油

干干净净

2、加一笔组成新字,并组词

云-----()()

大-----()()

3、形近字组词

户()

去()

早()

尸()

云()

草()

五、板书设计

月亮的心愿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体会“张”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复习巩固本单元字词,积累词语、佳句。

2、指导学生感受发现的快乐,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背《鞋》这首诗,能根据所给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并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积累词语;朗读、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新课标第一网

一、激趣导入新知

教师:在汉字王国中,有许多汉字兄弟,它们长得很像。你们看它们来了。请你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观察一组象形字。

2、学生谈观察后的发现。

3、对学生的发现给予肯定,并与现在的汉字对照,指出学习识字时更需要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发现、探究识字方法、字卡出示“漂、飘、完、园”4个字,学生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2、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学生谈发现。

3、小组内交流、汇报。(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学生汇报后,板书“票、元”两个字。学生认读、组词、理解词义。

5、出示“直”“扁”两个生字,学生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6、指导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教师板书。

7、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学生谈发现。

8、阅读“学习伙伴”的话,观察四组生字,总结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9、分别说出认识各组字分别用的哪种识字方法?

0、出示6个生字,学生认读巩固。

三、联系生活,体会“张”字的不同含义

、出示“张”字,学生认读。

2、找出班内姓“张”的同学,说明:“张”可以表示人的姓氏。如:张爷爷。(板书)

3、出示其他带“张”字词语,学生自学,理解字义。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①“张贴”“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学生用动作演示词义。

②“一张画”利用实物理解词义。

③“开张”配画,并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如:某某饭店今天开张了。

(此教学设计旨在运用多种方法,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5、引导学生根据“张”字不同意思进行扩词练习。

四、巩固方法,课外延伸、课后,用“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体会生活中“张”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五、课后作业

1、加偏旁再组词:

哥()()

舌()()

门()()

工()()

鸟()()

直()()

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了,看看这些字词和你们成为朋友了吗?

2、大屏幕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1)指名读。(指导读准轻声和平翘舌音)

(2)“开火车”读。

(3)同桌互读、互听、纠正字音。

(4)组内交流,理解词义。

(5)指导学生用“照顾”“精彩”等词进行口头造句。

(6)全班交流积累的词句。

二、读读背背、结合拼音,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读、理解词语。组内讨论理解“依偎、港湾、享受、温暖”4个词语,认读积累,为阅读扫清字词障碍。

4、朗读背诵诗歌,逐段理解诗的意思。

(1)同桌互读,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分段阅读,理解诗歌。

读第一段,思考:我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读第二段,结合诗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读第三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家中那种温馨、宁静、和睦的气氛。

(3)启发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间会说些什么?

(4)指导背诵诗歌。

(5)配乐朗诵。

三、实践活动、积累看电视时认识的好词、好句。(张贴在墙报上,展示自己认识的字、词、句等)

2、体会家的温暖,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四、课后作业、背诵《鞋》这首诗给父母听。

2、泉水

盛开

()颜()色

春暖()

()()无云

(柳绿()()

()()拂面())引()注)往今(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 篇4

1、舒适又温暖的巢 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 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 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无数指甲状的小叶 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在开的时候。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一诺千金 恍恍惚惚 如期归还 十万火急 绵长深切 风雨无阻 无比欢欣 坦荡无愧 何足畏惧

6、心绷得紧紧的 心像刀绞一般 千斤巨石 纹丝不动 没挪动一寸地方 没发出一声呻吟

7、神色庄重 一袭长袍 疲劳至极 卓有成效 耳鸣眼花 浑身乏力 流传于世 一如既往 端庄 侵蚀 隐退 坚毅 永恒 迄今 执着

8、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众猴随后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9、傲立的雪峰 静默的圣湖 炫目的蓝天 鳞次栉比 错落有致 熠熠生辉 流光溢彩 金碧辉煌 叹为观止

小学第四单元教案 篇5

tān huàn shì nòng qiáo cuì shàn shí

4、生活中不能缺少朋友,自古至今表达友谊的诗句有很多,请你把知道的写出来。(4分) (2个)

1.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选自《秋天的怀念》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 分)

2.“…… 刚过了圣诞节,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活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它实在是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这段话中传达出了什么?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 (6 分)

几年前,一家锻铸造厂生产任务不足,面临亏损困境,厂里进行减员分流,把减员指示分到各车间、班组,要求以“末位淘汰制”的方式来压缩员工。

仓库有6位员工,是清一色40多岁的女工,她们平时团结一心,工作十分出色,历来被评为先进班组。但这6人中也分到一个减员指标,要按照末位淘汰制办法,由员工互相打分,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列,前5个留下,第6个被淘汰掉。

组长参加车间的'动员会议回来,苦思良久,觉得太残酷,不忍向员工开口。但员工们却早已知道,大家说,总有一个人要走,大家投票吧,每人提一个,谁得票多谁就走。

于是组长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让大家写上将被淘汰的“末位”,也就是要走的那第6个人的名字。当组长将6张纸一一打开来,看见的却分别是6个不同的名字,原来,每个员工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第6个是自己。于是,仓库的这“末位”一直到规定截止的日期仍迟迟不能出来。与此同时,厂部却收到了这6位职工的辞职报告。这6位员工都办理了辞职报告。

然而这6位员工并没有各奔东西,在辞职后的第二天,大家又聚在一起,共谋出路。她们思来想去,大家都没有其他特长,但作为家庭主妇,买菜烧饭却是每天的功课,大家决定从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入手,办一家小吃店。

就像原先在厂里工作时那样,齐心合力,不计较,肯吃苦,小吃店越办越火,规模越来越大,后来有一天,竟兼并了原来那家濒临倒闭的厂子。几年过去了,已经发展成一家餐饮连锁集团。

说到当初为什么“第6个”是自己,这6位女工说,无非是想证明,改革并非总是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无情竞争。

有时候,退让,或许也是一种更积极的进取。

(2)、课文中所说的“末位淘汰制”指什么?为什么这个车间的“末位淘汰制”没有成功?(6分)

(4)、辞职后的第二天,大家又聚在一起,她们会说些什么?请用一两句话写出她们说话的主要意思:(4分)

三、你已经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了,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妈妈说,不如我们现在就以《妈妈,我想对你说》写一篇习作。 (30分)

本文网址://m.1467.com.cn/fanwendaquan/101843.html

W

相关文章

换一换
W

最近更新

换一换
热门主题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