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巨流河读后感

2024-02-16

巨流河读后感(经典八篇)。

读后感是指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我们对其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并与他人互相学习和交流。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是一篇非常出色的文章,它的标题是“巨流河读后感”。我非常感激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愿我们相互帮助,共同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行!

巨流河读后感 篇1

《巨流河》是中国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20xx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书中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的父辈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家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投身革命,追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后被迫流亡。后来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在国民政府内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曾创办东北中山中学。抗战爆发后,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后来带着700多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辗转到汉口,经云南、贵州到重庆。齐邦媛六岁离开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故乡,曾就读于南京鼓楼小学,重庆南开中学,武汉大学,在战乱、躲避日本飞机轰炸中读书。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的她,心灵上刻满了弹痕。同时在流亡中她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名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47年大学毕业,为躲避内战,专心致学,23岁赴中国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她毕生从事教育,在中国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过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与东北少年张大飞的荡气回肠的爱情。张大飞的父亲原是沈阳县县长,因掩护同胞被日本人在广场烧死。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张大飞都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二十六岁战死。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过这本书,受到触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家民党领导下的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家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时国家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青年一样,有相同的国恨家仇,有相同的赤胆忠心,只是投奔了不同的党。而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历史课程中,共产党的这段历史代替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更悲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很多国家民党将士,又死于四年国共内战。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看到这些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心情是复杂的。希望永远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似乎这种内战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很茫然。

有人说,齐邦媛是中国台湾乡愁文学最后的守夜人。从6岁起她就永远地成为了外省人,辽宁铁岭只是纸上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 : 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not now,not h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什么时候去南京,很想去看看在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为张大飞献上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 篇2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很多**都印在脑海中,这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触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齐邦媛,1924年出生于辽宁铁岭,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外语系。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

长大后,他坚定地意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弱小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能够确立更高的价值观和知识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美学家,抗日战争时期在乐山武汉大学教授英语诗歌。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

’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一位大师的指导下,作者才能系统地学习知识,逐步完善人格,培养高尚情操。

这就是主人的本性,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之中??????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写了一个令人心碎的英雄。他和作者有一种超越爱情的真实而纯洁的感情。在日军的炮轰下,他们在心底一起痛哭: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

他在“七七”事变中加入空军,在胜利前夕死于河南省的一场空战。作为一个读者,我无法接受一个勇敢而充满热情的26岁年轻人,他在失去父母成为孤儿后,会平静而快乐地面对死亡。在抗日战争中,正是因为有无数张大飞,我们今天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

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提醒我,在我年轻的时候,总会有“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们的辛勤工作。现在看来有点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读后感 篇3

近日读完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印象很深,这是一篇传世之作,百年之后当成为后人深入解读这一段历史的`重要文献。

这本书用齐先生带有自传性质的一生,用一个独特的视角,展开了近代中国的画卷:军阀内战、国民党北伐、抗战初期的生死沦丧,抗战中期的悬歌不缀与坚忍不拔,抗战晚期的思潮汹涌,内战时期的激烈冲突。我们大陆的读者,读到的大都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这个角度描述的历史;偶尔能够从西南联大毕业生们的回忆录中,看到较为中立的解读方法,如汪曾祺文集中的西南联大在昆明的生活;齐先生的《巨流河》则主要站在正统的国民党角度(齐先生父亲的国民党党员证是辽字一号)来描述自己感知的历史,这才深切地认识到,他们也同样是中国人,在抗战中拼死搏杀(齐父收留的东北流亡青年,从军人员基本陨落在抗日战场中);为同胞的苦难痛哭流泪;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以保留文化的火种(在重庆的南开中学,在乐山的武汉大学);在国共内战中彷徨无依;()在台湾创业中的筚路蓝缕。 齐先生的一生坎坷波折,就像近代中国的命运,忽而大浪滔天,忽而曙光初现,接着又命悬一线,然后在死亡中拼出一条生路看似前途光明,然而命运又走向兄弟反目,划海而治,接着又开始不停地折腾…… 。民族的命运,个人的命运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起伏飘荡。

这本书有时代印迹、有家庭印迹,也有浓厚的个人印迹:“东北人、流亡者、国民党正统、台湾光复后第一代创业者”,展现了国家的命运;“大地主、早期的留学精英(齐先生父亲)、抗日时期的教育界、内战时期的教育界、台湾戒严时期的反蒋思潮”,展现了家庭的命运;“身体的柔弱,聪慧的智力,与中学同学的情感,与大学同学的情感,与几位异性朋友的交往;与丈夫的情感;对教育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展示的是个人的命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齐先生讲自己参加完沈阳中山中学以父亲命名的图书馆仪式后,整整两天在大连,静静地坐在海边,感受辽河(巨流河)之水,从陆地流向大海,缓缓向南,绕过台湾海峡,流到台湾哑鼻海(那里是齐父埋骨之所)。全文至此收笔,将巨大的深沉、悲痛留给读者去咀嚼和回味。

巨流河读后感 篇4

上学期,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本名叫《巨流河》中的一段故事,我听得如醉如痴,放学便把这本书买回家了。刚看了两三页,就投入进去了,有时竟忘记了吃饭。仅7天时间便读完这本书了。

《巨流河》这本书是齐邦媛女士写的。描述了当时国家和日本对战,胜利后国共又开始对战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在这期间,又讲述了去乐山上大学时,先念的哲学系,后又因为朱光潜老师的引导下,转成了外文系。在当时的社会下,朱光潜老师可是名满天下的学者。当我读到这时,不禁羡慕起齐邦媛女士了,羡慕她竟有这样一位老师。而且她的身边还不止一位名师,还有许多名师在她身边。俗话说;“人在什么环境中成长,日后必定成为那样的人。”虽说齐邦媛女士那代人在日本占领东北后,流亡到了关内,又向后方逃难,在西南读书,抗战胜利后又打内战,但又因为许多名师在她身边,她成绩很好,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从南京逃到汉口在车上的画面,有人掉进河里,摔倒了却没有人去扶。我想,也许因为死亡的逼迫,大家选择了顾自己。

有时候,我在边读《巨流河》这本书时,还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当时郭松龄成功度过巨流河,倒张作霖成功,是否东北能够及早现代化,也是否能够避九八一,现实的发生呢?是否就没有其他国家援助中国对抗日本呢,是否打败日本后国共不内抗呢?但后来,我想,如果历史上没有日本和中国这场战争,也许,中国还处在腐败的社会里,中国也就不会从此站起来。唉,历史总是非常神秘,使人难以揣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读完这本书,我也有深深的感受,那就是,珍惜时光,多读好书。齐邦媛女士既然都能在战争时代里那么用功的读书,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巨流河读后感 篇5

读《巨流河》,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读《巨流河》,我仿佛也置身于动荡而激烈的社会,为自己将来何去何从而感到忧愁;读《巨流河》,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遥远壮阔的呼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齐邦媛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亲眼看见“挂在城墙上的人头”“洒满石灰的房间”幼年曾独自在西山疗养院,目睹了一条条生命走到尽头。后来,齐邦媛上中学了,更是辛苦。日本轰炸机忙忙碌碌,中国大地上投下一颗颗炸弹,连有月亮的夜晚都不会间歇,学生们一路向南方撤退,路上伤亡之人不计其数。读到这里,我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悲哀,为祖国所受的屈辱,也可怜当时的学生,他们与我们都一样,都是普通的中学生,但抗战时期,学生们“不知明天是否还活着”的感觉是当今我们无法体会到的。

除了敌机轰炸,学校自身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学生们男女分开住一间大宿舍,冬天水是结冰的,气温很低,他们用厚厚的`棉被裹住自己;夏天,蚊子,臭虫,跳蚤满地都是,他们只能一边躲避虫子的袭击,一边学习,仰头便能看到从灯绳上顺势而下的臭虫。在这种条件下,几乎每个人都十分认真地学习,比起今天成为娇嫩小花的我们,那么他们是不是太困难了?而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努力地学习,因为若我们虚度光阴,岂不辜负了这么好的条件。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曾评价过巨流河: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书中,齐邦媛从小开始便经历种种挫折,但书中,她的语气平稳缓和,却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希冀。她那胸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都给人带来一种壮阔波澜的感情,如此沉重的史诗,她却能写得如此云淡风轻,展现文学的惊人之美。

如今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渐渐遗忘了昔日的鲜血,重读这份历史,不是生气,不是哭泣,应该从这之中吸取教训,为中国的不断壮大提供帮助。

巨流河读后感 篇6

【文北卡罗利尘缘】

前不久,读了齐邦媛的长篇自传**《巨流河》。仍记得读完书的那个夜晚,窗外是一片皎洁的月光,一片宁静,安详。妻已熟睡。

客厅里的电视是处于静声状态的**n新闻,不时闪过大批叙利亚难民逃离战火纷飞的故乡,九死一生向欧洲流亡的悲伤镜头。面对窗外那照着我们,也照着他们的同一轮月光,想着同样的月光也曾照在我们父辈的父辈身上,我的思绪在过去与现在徘徊,陷在'巨流河'与'哑口海'之间久久不能出来。

“儒流”是清代辽河的名称。她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辽宁人的母亲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这是二环鼻灯塔下的湾流。

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不远的是代。是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落到'哑口海'的》故事。

二十世纪是一个悲伤的世代。二战后,欧洲犹太人写了无数悲惨的故事。日本人因为侵略而制造了两枚原子弹,他们继续写作。

中国人自二十世纪初开始即苦难交缠。十四年抗战,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离失所。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会被湮没与遗忘了。

我是在那场战争中长大的,心里有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他奋战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于是,八十一岁的台大外文系教授-齐邦媛在二零零五年拿起笔,用四年时间从改写到重写,将那无数心中的刻痕,变成了这本二十五万字的传记。这本书叙述了她父母的生活,回顾了她自己的大起大落。从东北到关内,从北平,南京到西南,从大陆到台湾。

她个人的成长和失去家庭就像阴影。十四年抗战,作者笔下有国都化为鬼域的悲痛,更有宁死不投降的中**人,民众的慷慨激昂。作者告诉我们一个悲伤的时代,一个弱小的民族,但它也是中国最脊梁的。

在书的后半部分,她在台湾60多年的经历也见证了一代“大陆人”如何漂流到最后的根。

作者1924年出生于中国东北铁岭。六岁时入关内,去北平。七岁那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占领了东北。齐邦媛失去了家乡,开始了流亡生活。

“我20年前长大,从辽河到长江,从the江到大渡河。抗日战争八年后,我的家乡还在歌唱。从东、西、南、北三省,人们涌向战时的首都重庆。

颠沛流离在泥泞道上,炮火炸弹之下。他们都在唱“长城有几千英里长”。长城外是故乡。家乡是什么样的?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唱的时候每个人心中想的都是自己家乡的永定河,黄河,汉水,淮河,赣江,湘江,桂江,宜江,说不尽的美好江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好像留在我的心上。

作者的父母出生在中国东北辽河地区20里外的一个村庄。那本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豪迈牧者的原乡。清末民初,富饶的土地成为日本列强觊觎的地方。

书中**上的父亲-齐世英,二十年代初,带着国外的民主革新思想,刚从德,日留学回来。那个目光熠熠的热血青年,满怀激情,为建设积弱的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国家有满腔的热血与知见。不满军阀混战,参加郭松龄反张作霖兵变,失败,加入国民党流亡。

从一九三一年日本入侵东北始即开始参与领导国民**东北抗日地下武装,并兴办教育,创办东北中山中学,招收流落关内的东北流亡学生两千多人。撤退到重庆后,创办了《时代与潮流》杂志,解释外界的信息传到了抗日战争孤岛重庆。为中国不亡,东北光复呕心沥血。

历经千辛万苦,抗战胜利,国共内战再次打响。兄弟相争,仍然杀得你死我活,惨烈无比。乡关何在?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底,我父亲由重庆乘最后一班飞机来到台湾的情景令我惊骇莫名。一直相信“有中国,就有我”的人是沮丧和憔悴的。住在我们那用甘蔗板隔间的铁路宿舍一言不发。

不久即因肺炎送往医院。在家人,师生眼中他一直是稳若泰山的岩石,而如今巨岩崩塌,堕落,漂流。我五十一岁的父亲从大河被冲到哑海里

齐世英从来没有机会踏足东北——他深爱并为之奋斗的家乡。而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个从年轻起就为国家奋斗的人,国民党东北第一个党员,在六十年代,不屈从领袖意志,被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国民党开除党籍。他的命运和结局证实了作者对他父亲的印象,即他一生都是一位温雅的绅士

真正的君子无不有一身傲骨。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作者的母亲,那个曾在东北牧草中哭泣,在日本人炮火下,大逃难的武汉痛失幼女,那个曾给成百上千东北流亡学生一个家的母亲,是那个时代所有坚忍,淳朴,善良的母亲的代表。'我出身在多难的年代,终身在漂流中度过,没有可归的田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幼年听母亲幽怨的唱'苏武牧羊'.

二十年后,到了万里外,没有雪地冰天的**带台湾,在距北回归线只有百里的台中,妈妈在我儿子摇篮旁唱'苏武牧羊北海边'.我说:妈,你可不可以唱点别的?

她有时唱“孟姜女”。她说,自从她19岁结婚后,丈夫一个月后出去读书,暑假只回家几次。后来,丈夫回国后参加革命,流亡国外,无法回国。

她守护着年幼的孩子,苏武希望小羊长大再生,支撑着几乎无望的等待。直到三十岁,她才出了山海关。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终得一家团聚。

从此随夫越走越远,远离家乡。除了苏武牧羊人,她从来没有唱过真正的摇篮曲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张大飞,贯穿了作者对12到20岁少女最珍贵的记忆。同为东北流亡子弟,张大飞父亲因协助抗日被害,家破人亡。孤身一**落关内。

进入齐世英后,创办了东北流亡学生国立中山中学。齐家的客厅成为无数流亡学生在漫漫长夜中唯一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地方。张大飞也一直视齐家所有人为自己的亲人。

七七事变,日本进攻北平。十八岁的张大飞与许多学生一道投笔从戎,舍命报国。他考入了国民党空军官校,然后加入陈纳德的飞虎队,与日本人一起在空中争夺刺刀。

自此,来自云端的信不断飞到齐家,飞到邦媛妹妹手中。

“我们真诚而纯粹地分享成长经验,就像两条永远无法跨越的平行线。他在云端长大,在机关枪和高射网中为生与死而战。但我只能逃离地面上的警报,为灾难哭泣,或唱出“中国不会死”的大合唱。

我们可能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应该尽全力赶走日本人

八年,一百多封通信。他对邦媛妹妹的的细心呵护,他的英姿飒飒,他虔诚的宗教信仰,一次次平静的去面对死亡的诀别,那是一种怎样的充满悲壮色彩的青春浪漫。所有这些都深深地烙印在这个女孩的心里。

而齐邦媛在后来重申,她所想讲的与张大飞的因缘,不是只想讲一段简单的男,女情爱。她想讲的是一种包含了友情,亲情,爱情的一种两个灵魂之间的信托。她想讲的是一个悲剧英雄的故事,一场战争带来的痛苦,以及对战争摧毁所有美好事物的指责。

隔了半个世纪回望,她仍无比痛惜,一个立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国。往日那个曾拥她入怀的英俊青年,只化为了黑色大理石碑上的一个名字。那时候,张大飞只是无数战死人员的代表。

如作者所言'张大飞的一生短暂如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 却是 '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作者又是何其幸也,虽生于战乱年代,一生流亡,仍得以接受战时中国最好的教育,得以亲耳呤听中国近代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的教侮。在抗日战争的困难中,有这样一批学者向国家申请学术服务,保持了学者的学术水准和尊严,使知识得以传承。他们的才学,品格,对文学,文化,艺术及美好的坚持,不仅为这一批学生打下了文化的底子,使这批年轻人体会到知识,教育的重要,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让这些学生体会到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对一个知识分子的必须。

齐邦媛后来成为白先??蒋勋、简帧等文坛眼中的“台湾文学守护天使”,也得益于当时那些优秀的绅士。

这些先生中有邦媛所上中学-南开中学的校长,张伯苓。南开中学1904年由张学良在天津创办,抗日战争时期迁往重庆。张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他的“中国永不言败,我要救国”的思想已经成为作者一生的记忆。

作者大学入武汉大学。武大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学术重镇。1928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抗日战争时期迁到四川乐山。作者在中国现代美学大师、翻译家朱光潜的英语系学习。

战争年代,在岷江边,在白塔街昏暗的油灯下,朱先生带她们去读莎士比亚和红墩。从雪莱的'云雀之歌'的欢愉到济慈的'夜莺颂'的沉郁中去体会人生,命运,去体会生死与灵魂。文学的殿堂由此打开,并为作者提供了今后一生与暴虐无常的命运及诡异多变的政治相对抗的力量。

作者于一九四七年,因缘巧合,去应聘台大外文系职位。爸爸买了一张往返票,但谁能想到,60年的教书育人、编撰、扎根宝岛、成为台湾人。故乡真正变成了歌声中的故乡。

原本以为短暂的分离,变成了一辈子的流放。

通过齐邦媛的笔,我们得以一睹她的天空,并与齐先生一道记住 '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生,初尝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当然还有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频频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齐邦媛的笔下有那个时代无限的伤悲,可书中最令人感动的却是那枪炮声中云雀的鸣啭,那无边的黑暗里夜莺的啼唱,那苦难人生中永不消失的爱,崇高,正义,善良这些美好的东西。幸运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从“儒略河”流亡到“哑口海”已经成为过去的风格。可是,看看电视中,仍然战火纷飞的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看看土耳其海滩上躺着的三岁男孩令人心碎的小小身体,看看那成千上万逃离故乡的难民眼中的伤心,不安与惊恐,七十年前,中国人曾经历的那个悲惨时代并未远去。

什么时候,那久远劫来,潜藏于人性中的贪婪,暴戾,偏执,仇恨才能被那同样遥远,无始劫来就深植于人们内心的知足,悲悯,包容,关爱完全取代?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凝视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人类共同的家园,会是怎样的感叹!

巨流河读后感 篇7

第一篇:《巨流河》读后感第二篇:巨流河读后感第三篇:巨流河读后感第四篇:《巨流河》读后感第五篇:巨流河读后感

正文第一篇:《巨流河》读后感齐邦媛教授的回忆录《巨流河》是一本很精彩的书。

我感到有以下优点。

一是内容厚重。作者80高龄写成此书。一生经历了诸多重大的历史变迁。

从抗日战争,到内战,再到台湾与大陆的对峙与对话,他们都以一个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自己的各人经历。有很多独家的历史细节,十分珍贵。

二是作者既有很好的国学根底,又有很高的英文修养,全书既是严谨的史笔,又是优雅的散文。现在国内出版的回忆录也很多,对历史抱有严谨态度者已是上品,兼具美文品质者十分罕见。大陆一般作家的回忆录虽然有文学天赋,但很少有人有历史感。

三是若干内容给人以现实启迪。在现代化进程中,台湾比大陆快一拍。从很多方面来说,可以说台湾的昨天是大陆的今天,台湾的今天是大陆的明天。

且举一例:齐邦媛在1970年代在国立编译馆供职,主持新编台湾中学国文教科书。台湾原来和大陆相似,在党化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科书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孙中山、蒋介石的文章比重很大,别的选文也着眼于政治需要,差不多成了政治教科书,学生十分反感。

齐邦媛借重一批开明教授的支持,改变了这个格局,让语文回归语文。这有点像前些年钱理群他们组织编写《新语文读本》,向官方版陈旧的语文教科书发起挑战。所不同的是,齐邦媛获得了成功。

而钱理群的《读本》至今处在边缘地位。上海新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试图告别阶级斗争的历史观,采用文明的历史观。由于历史界左派大师的几次抱怨,它被争史拒绝了。不过,台湾教科书改革虽然受到保守势力的批评,也经历了阵痛,但毕竟还是成功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陆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70年代台湾的水平。

第二篇:巨流河读后感《巨流河》读后感

近些年来与国共内争关系密切的回忆录出过不少,但似乎还没有一种比齐邦媛的《巨流河》更值得看。这本书丰富而复杂,故人,往事,政治,学术,流离之痛,家国之殇,般般件件,纷繁错杂;文笔既隐忍含蓄,又不无偏激;叙事既满怀惆怅,又饱含深情。与其说是对自己生活经历的记录,不如说是为家乡召唤灵魂的挽歌。

故国何所指?一言难尽。本书开端即逞现出一股豪气,使读者顿生壮怀激烈之感。

然而,在文章开始后不久,作者的叙述从激情到低沉,直到歌曲结束。主人公也从作者的父亲变成了作者自己,从东北到关内、西南到台湾,从懵懂幼稚的孩子,到年轻飞扬的学生,再到东南的著名学者。——可她却觉得自己始终是个“弃儿”。

巨流河读后感 篇8

好不容易找到一本电子版的《巨流河》(台版),因为是老师极力推荐的,我对这本书也是充满了期待。然而看完开篇别人对于本书的极高的评价后,读了前几页却未见得那么华丽。但是一天天读下来之后却发现好久没读书的自己竟喜欢上了这样平淡的文字。

我想也只有这位耄耋之年的作者才能把的那个有着巨大争议的时代写得如此平静,平静得“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老实说,前六章我都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去看的。然而兴致之后,却是愈发沉重的思考。作者带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现代中国苦难的历史,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矛盾。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张学良“没有智慧和尊严”的评价,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张学良一直是风流倜傥的“少帅”,正如周恩来评价他的那句“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一样。此前,一些老师曾对张学良进行过负面评价。不过,读完这本书,我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评价。政治影响下的苍白历史,使许多事情变得虚假,需要我们获得更全面的历史认识。

然而这种认知并不是类似于“愤青”的那种无知的冲动,而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现实的尊重。

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定居台湾后对自己文学梦想的坚持,更加偏专业一些,我这个缺少文学熏陶的工科生真是无法耐心地完整阅读下去,于是有些部分就走马观花似的看了。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作者一生对于“南开精神”的坚持。在第三章中,作者用一整章的篇幅回顾了她在南开中学的经历,这足以看出南开精神对她人生的影响。

这也让同样在南开求学的我备受激励。当然,最珍贵的还是张老校长的那一句“你不带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

终于,读到了最后一章,我却渐渐有了不舍读完的感觉,尤其是读到最后一句时我仍然不住地向下翻页,却只看到“全书完”……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好文字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动。看到五十多年后中学同学相聚,已至弥留阶段的老同学念着杜甫的诗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心中默想着那种画面,又想起自己已与许多中学同学毫无联系,突然有些失落之感。

全书以一句“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结尾,然而从巨流河到哑口海,如何能归于永恒的平静?至少在我看来,作者是有一些怨念的。作者也曾强调不希望自己的文学涉及政治,然而文中的“国仇家恨”却处处可见,可能因为父亲曾是国民党高官,这份情感更加深重。

然而作者对大陆的抨击,有一些我是不能苟同的。书中曾写到当初在学生时期合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后因歌曲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无人再敢唱;接下来又写到《湖上之火》因反对美国政府而在台湾被列为禁书。尤其是后者,仔细思考发现这何尝不也是一种悲哀。

作者给我们提供了看历史的一个新的角度,然而作者是不是也因几十年来心中积聚的“国仇家恨”影响了自己呢?历史无法重演,尊重历史并不意味着苟同或者是无尽的抨击,这也算是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了吧。

当然,最值得人们欣赏的,还是这本书的态度。或许,经历的多了,再大的风浪也终归平静。

本文网址://m.1467.com.cn/fanwendaquan/80415.html

W

相关文章

换一换
W

最近更新

换一换
热门主题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