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13篇。

这是大学生范文网的编辑为你收集的“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相关信息,大家都可以来参考激发创造力。阅读天才人物的传记更能让我们看到他们的成功之路,从中学习经验,在阅读完作品后,相信很多人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读书不止在于消费,还要通过读后感真正理解书中意义。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1

《静静的顿河》一部宏篇巨著。这本书再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人沉痛的生活。看完我在想,这部电影到底在向人们诠释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感情。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为此他们两次私奔。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血从她的嘴里无情的流出来,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枕在心爱的人头底下,赶忙查看她的伤口,然后把自己的内衣撕下一块,塞进还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头悲痛欲绝的喊:“你倒是说句话啊!”曾不顾一切和他私奔,虽不是妻子却爱他胜过妻子的心爱的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此撇下一生的挚爱撒手人寰。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几点,他用双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爱人。虽是畸恋却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才会如此的打动我们的心。

二、战争。战争也好像是人类不变的主题。只要有人存在,就不免要强取豪夺。有些人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让许多无辜的人们卷入这场死亡游戏。爱好和平的人们,是不需要战争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死亡、恐惧、饥饿、穷困,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而是颠沛流离;夫妻不能长相厮守,而是聚少离多,或是从此阴阳两隔。每次政权的更跌,都是血泪交流,横尸遍野。人民只想过个安生日子,却是如此的难。想想家人的团聚,温馨的饭桌,自由的来去,安逸的睡眠,该是多么的舒服满足。珍惜和平和安宁,才不会轻易陷入战争的漩涡。公会名称

三、亲情。丈夫去打仗,妻子的不舍;儿子战死沙场,母亲肝肠寸断;新婚妻子瞬间变成寡妇,不忍抛弃的公婆……

静静的顿河,却是如此的不平静。那里曾演绎了爱的欢歌,那里以前历了弥漫的硝烟,那里曾撒下了数不清的血泪,那里曾有一批人日落而息日出而做,那里曾有铁骑踏过的一条静静流淌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2

该书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所以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

在秋天的午时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我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应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述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感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当是别的样貌的。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仅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仅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述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3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450字

在书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战乱。战争的硝烟弥漫了每一个人的躯体和心灵。有家归不得,还要眼睁睁的看到自己的家人倒在家门前的血泊中,把原来安静和平的土地变成了人间地狱,四处都肆意着金银锦帛掠夺的乒乓声,只有恶魔的低声欢笑在血迹残香中飘荡。人的心灵可以因为战争而被扭曲,天使也可以因为战争而堕落至地狱。葛利高里不断在白军和红军中变换着身份,也许他有人所无法拥有的权利、金钱,可是他没有回家务农,儿女环绕膝下的快乐,望着他的手,只有国人的血,沉重的枪留下的老茧,没有一丝的温度。

有强大的军队是统治者的骄傲,他们可以保他万里边疆得以屹立万年,他们确实最普通的人苦难的开始。联合国前有着“铸剑为犁”的心声,那是全球人的呼唤,不能因为个人利益去破坏他。我们不介意肤色的不同,我们不介意话语的不通,我们不介意科技的.差异,我们不介意共享一片蓝天,一块芳土,我们有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

想象一下当世界没有战争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着稳定的工作,这个世界上就少了强盗小偷,我们可以夜不闭户,国家间不会因为科技的争强好胜忽略了环境,清澈的水重新流过,雪白的鱼群畅游在水藻的植株间,天空又有了亮丽的蓝色,那会是一个大同的世界。

只有当战争消失,顿河才会静静的流淌。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4

哥萨克麦列霍夫家是一个富裕的家庭。一家之主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已残年晚景,他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彼得罗已经娶亲,媳妇叫妲丽亚;小儿子葛利高里长得像父亲;爱女杜妮亚希珈是个大眼睛的姑娘。

葛利高里爱着邻居司契潘的妻子阿克西妮娅。阿克西妮娅17岁那年嫁给了司契潘,新婚第二天司契潘就凶狠地把她打了一顿,从此每夜都出去酗酒,搞女人,把阿克西妮娅关在仓房或内室,夫妻间没有爱情可言。因此,当葛利高里执著而又满怀希望地向她表示爱情,顽固地追求她时,阿克西妮娅在理智上尽力抵抗,而在心理上又感到温暖和愉快。司契潘进了哥萨克军营,圣灵节那天,全村都开始割草,半夜里他们终于找到了亲近的机会。自那以后,阿克西妮娅完全换了个样子,她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爱葛利高里。在军营里知道一切的司契潘回来狠命地揍阿克西妮娅,葛利高里跳过篱笆,和司契潘厮打。父亲潘苔莱决定给葛利高里娶亲。他们去了靼鞑村的首富珂尔叔诺夫家。他家的长女娜塔莉亚长得很漂亮,还有一双会干活的大手。她喜欢葛利高里,葛利高里也下决心要和阿克西妮娅结束旧情,而阿克西妮娅却决心把葛利高里从娜塔莉亚手里夺回来。

这年10月底,一个声称从罗斯托夫来的头戴黑帽的人来到鞑靼村,他叫施托克曼,是布尔什维克派来的。他对哥萨克们说:“我们都是俄罗斯人。古时候有些农奴从地主那里逃跑了,移到顿河沿岸落了户,就管他们叫哥萨克。”他经过长期的淘汰和挑选,组成了有磅秤工人“丁钩儿”、碾面工人达维德加、机械师伊万·阿列克塞耶维奇、年轻的哥萨克珂晒伏依等十个哥萨克参加的核心小组。施托克曼向他们慢慢地灌输着一些简单的概念和政治修养,使他们对现存的制度发生厌恶和憎恨。

娜塔莉亚吃苦耐劳,可性格冷淡,对丈夫的爱意只会窘急的顺从,这就使葛利高里依恋起阿克西妮娅那种狂热的爱。葛利高里对娜塔莉亚说:“你简直象一个陌生人,你就象这个月亮一样:既不冷又不热。我不爱你。”于是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娅的旧情重又复苏。这使娜塔莉亚非常伤心,她要回娘家去。对媳妇十分满意的潘苔莱气得哆嗦地对葛利高里说:“你要是不愿意和娜塔莉亚同住——你就给我从家里滚出去!”葛利高里一气之下从家里出走。他找了阿克西妮娅,一起去亚果得诺叶的贵族李斯特尼次基家,葛利高里当了他家的马车夫,阿克西妮娅在厨房打杂。阿克西妮娅生了一个女孩。娜塔莉亚在痛苦、耻辱和绝望中用镰刀自杀,但她没有死,只是脖子变歪了。1914年3月,她回到公婆家里,受到全家的热情欢迎。小姑杜妮亚希珈尤其和娜塔莉亚亲热,她告诉娜塔莉亚自己和珂晒伏依相好了。潘苔莱希望儿子和媳妇言归于好,葛利高里却不予理睬。

战争改变着麦列霍夫一家人的关系。女儿杜妮亚希珈因父母剥夺了她嫁给珂赛伏依的希望而痛恨父母,大媳妇妲丽亚因守寡而开始和公婆争吵,后来投水自杀。娜塔莉亚意识到丈夫又和阿克西妮娅在一起了,决心流掉正在怀着的孩子,不幸因失血过多而死去。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5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书共四部,长达一百五十万字。比《战争与和平》还要长。

我个人觉得是最长的一部名著了。而且这部**以记叙为主,没有多少议论。这一点很像中国的古典**。

情节紧凑,人物众多。这样复杂的**,是特别难写的。既耗费人的精力,又很难构思。

可以说,这部**是以作者的生命来写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步**,读得特别仔细。**的情节给我很深的印象与震撼。

**描写的是哥萨克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开始写顿河两岸的哥萨克的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哥萨克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不久,苏联国内战争爆发。在红军和白军的战争中,哥萨克加入白军是因为他们被旧势力欺骗了。哥萨克曾

三、四次暴动,**很好的描写了苏联国内战争的情景。

**人物众多,主要描写的是葛利高里一家人。父亲、哥哥,都是哥萨克中的英雄。**本文以这三个人为主线,描述了鞑靼村的哥萨克以及地主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一些特点。

**他还写了葛雷葛利对阿克西尼亚和娜塔莉亚的爱。下面我想写一写这部**的几个优点。

第一个好处是**很好地描述了顿河两岸的生活。在唐河两岸的农村,人们过着简朴、勤劳、勇敢的生活。作者将农村的生活写的是淋漓尽致。

中国的善于写农村生活,但是与《静静的顿河》比都要稍逊一筹。可以说这部**将农村的生活写“尽”了。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农村的一草一木,农村的房屋、田地,农村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写了出来。**前两百页都是关于顿河两岸的乡村生活。可以说这二百页是全书最精彩的二百页。

第二个优点是描写战争。全书除了开头二百页描写平和的农村生活,其余全部是描写战争的。这在世界名著里是少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哥萨克的

三、四次暴动。**虽然时间很长,而且都是描述一场战争,但并不枯燥。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

**在描写战争的同时,也描写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士兵的形象。**有点像《红楼梦》,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现的舞台。这样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

战争场面的描写也是我很佩服的。比如攻打碉堡、与骑兵作战、与小队人马作战、对待战俘等,都生动而感人。

第三个优点是,描写哥萨克。描写哥萨克的作品很多,托尔斯泰的《哥萨克》、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美术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哥萨克的作品。

《静静的顿河》是描写最成功的一部。哥萨克人的形象和性格是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描述的。哥萨克生活中憨实、豪迈,战争中勇敢。

同时,笔者也指出哥萨克太真实,被白军欺骗。读完这本书后,我对哥萨克有了好感。我觉得他们真的很勇敢。

这部书还有许许多多的优点。读完这本书,我想读一下哥萨克甚至俄罗斯的历史。因为这部书包括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每一个情节都能让人回味几个世纪,这是珍贵的。

热机公司刘东明

2011年8月30日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6

一提到最伟大的俄语文学作品,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英国作家毛姆把《战争与和平》列为他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名作之首,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宣称,《卡拉马佐夫兄弟》才是最伟大的小说。毛姆主要是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的,而弗洛伊德之所以推崇《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欣赏里面的弑父情结,认为揭示了普遍的、深度的人性。这两本书我都读过,然而读了《静静的顿河》之后,我以为最卓越的俄语文学作品,应当是后者。

此刻,我们把这三部作品比较一下,说明《静静的顿河》为什么胜出?

从结构样式看,《战争与和平》与《静静的顿河》最为接近,都属于史诗巨著,都展示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塑造了众多生动的艺术形象,那种对于历史横断面的全景式描绘,创造了不仅仅属于俄罗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画卷,也是关于人类生活场景的百科全书。

从结构处理和人物塑造上比较,肖洛霍夫和托尔斯泰各有胜负,托尔斯泰擅长处理复杂的人物关系,营造繁复而精密的艺术结构,从而使他的作品在结构上极其严整,这一点,肖洛霍夫似乎略有不及。

从已经写成的作品的看,(尤其是前两卷设计的线索)《静静的顿河》在早期的结构处理上,似乎是想写四条线索:一是以葛里高利为中心的麦列霍夫家族,代表自耕农、中农阶层,二是以科什沃依为中心的贫雇农革命分子,三是以李斯特尼斯基父子为中心的地主阶层、保皇派,四是莫霍夫家族为代表的商人阶层。可是之后,后两条线索明显地中断了,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的结局只是在结尾部分,间接地有个交代,而莫霍夫逃走以后,就不知所踪了。再从全书的结构看,《静静的顿河》在结构处理上,不够严整,尤其是第二、第三卷的资料,松散、拖沓,插入了很多和主体情节不相干的资料,比如革命者本丘克和安娜的故事,而主人公葛里高利几乎被淹没地看不见了,直到第四部,才渐渐显露出来,使得结构的主体清晰、明确,首位连贯。所以,从艺术结构看,托尔斯泰高出一筹。

再从人物塑造的成就看,表面看,两个人的成就不相上下,主体人物都塑造的生动、鲜明,然而,仔细体会,我以为,肖洛霍夫要高出一筹。《战争与和平》也许是因为描述贵族的生活,所以,塑造的人物有明显的“做作”痕迹,这也许是因为贵族的生活和举止都贴合伦理规范的缘故,温文尔雅,循规蹈矩,可是总是给人感觉缺乏更多的生气和活力。《静静的顿河》就不一样,塑造的人物极其生动、鲜明,不仅仅跃然纸上,甚至能够从书本里跳出来,有站到读者面前那种真切感。

而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更是浑然天成,没有一丝一毫的斧凿痕迹,热情艳丽的阿克西妮亚,贞洁贤淑的娜塔莉亚,放荡妖冶的达丽亚,脾气暴躁的潘苔莱,粗野顽固的彼得罗,狡猾又愚蠢的福明,等等,即使一个小人物,一个普通的哥萨克男人或者女人,都描述的十分生动,并且这种生动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真实感,仿佛只是用精准的白描把原本真实的生活临摹下来一样,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更重要的,在这种真实之中,有一种高贵的“诚挚”,这恰是作品的根本魅力所在。因为任何艺术形象都要经过感染受众,才能使形象真正“活”起来,并成为经典。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创造了不朽的艺术形象的作品,最终都得以保留,因为时代能够更迭,故事也能够重复,可是独特的“人”的魅力不会所以而衰减,不一样时代的人,都能够经过对艺术形象的解读,观照到自我的生活。《静静的顿河》比《战争与和平》更能深入人心,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现出它的“诚挚”。

至于说《静静的顿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相比较,显然,这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静静的顿河》是最纯粹的文学,没有一句说教,甚至没有任何议论,它对人生的深刻把握和揭示都是经过情节进展的人物来展现的,自然而然,十分纯粹,任何一个读到结尾的人,都能够在这种漫长的叙述之后,领悟到那种勘比希腊杯具一般的悲壮与沧桑感,似乎我们在“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所经历、所感受的一切,一切的悲欢哀乐,都包含其中了。而《卡拉马佐夫兄弟》显然是“小众”作品了,它更像是一部用文学语言写成的哲学著作,尤其是“宗教大法官”那段,连篇累牍的说教,如同哲学分析。俄国人的哲学思想,大都体此刻文学作品里,似乎俄国人不太擅长哲学叙述,这一点和德国人构成鲜明的对照:德国人的文学作品都充斥着浓重的哲学思辨,比如《浮士德》,比如卡夫卡。从这个意义上,《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静静的顿河》这二者,没有可比性。

迄今为止,《静静的顿河》被译成92种语言,在全球上百个国家一版再版,发行量超过一亿册,2005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肖洛霍夫年,以纪念这位倾倒众生的伟大作家。苏联解体之后,许多体制内的以往的御用写手们的作品都销声匿迹了,而《静静的顿河》仍然二度登上俄语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实在不是偶然的。很多人反对肖洛霍夫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体制内作家,并且还是官方的作协主席。作为体制内的文化官僚,肖洛霍夫以往支持苏联官方的文化高压政策,有为虎作伥的劣迹。可是,一个人的思想和所作所为总是复杂的,不能以他个人的功过掩盖其艺术成就,海德格尔始终是一个忠实的纳粹党徒,但不可否认,他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巨擘;同样的,不可否认肖洛霍夫巨大的艺术成就,毫无疑问,肖洛霍夫是继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俄语文学大师。以思想成就而论,肖洛霍夫要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稍逊一筹,可是以才情而论,肖洛霍夫是更纯粹的文学家,《静静的顿河》无愧于俄语文学的颠峰之作。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7

《静静的顿河》一书由苏联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所著,描写了正直善良的主人公在生活十字口一次次徘徊、选择。这里带来的是《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大家可以进来看一看!

最近,我读完了肖洛霍夫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静静的顿河》。这本书的时间背景是一战期间,所讲述的事都是俄德战争及**内战期间发生的。那么我就谈一下战争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吧。

战争是残酷的。主人公格里沙出生在梅洛霍夫家族,一个富裕的农村家庭。格里沙本应享受青春的美好,娶个漂亮媳妇,二人每年都辛勤劳作,再生儿育女,最后和后代共享天伦天伦之乐,最终安详离世。

但战争改变了这一切:格里沙最亲密的兄弟和初恋被杀;他的嫂子和妻子,以及他的女儿,都是因为医生的参战而被杀。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有果必有因。那么,造成这种糟糕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点:

1、人们对打仗的轻视。在书中,许多德克萨人认为打仗是很轻松的,并且是一件很酷的"游戏".所以有很多年轻人都期待着打仗,结果战争时纷纷命葬异乡,只换来一地的泪水。

2、二少数人的利欲熏心。有些人和上面提到的人一样,期待战争,甚至主动发动战争,然后趁机从中牟利。这样的人是令人愤怒的,但也是很可怜的,因为他已经堕落了。

堕落的人会导致战争,但战争也可能导致堕落。例如,米沙,格里沙妻子的哥哥,曾经是个热血青年。但自从参军以来,为了生存,他只能不断杀人,最后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棍。

他真的有错吗?没有。因为人人都想活下去。

但相比于此,战争也可以洗礼人。如主角格里沙,就是在战争中看清了人生的真理:战后格里沙回到家乡,家人一个个都不在了,只有他已出嫁的妹妹和儿子,他发现这亲情是他唯一可贵的东西了,值得好好珍惜的东西,也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此句为后加)

其实,真正的好是不需要升华的,真正的坏也不是天生的,这两者的界线与关系并不是你我就能弄明白的。但只要我们珍惜眼前的和平,不是最好的吗?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8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2000字

一提到最伟大的俄语文学作品,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英国作家毛姆把《战争与和平》列为他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名作之首,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宣称,《卡拉马佐夫兄弟》才是最伟大的小说。毛姆主要是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的,而弗洛伊德之所以推崇《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欣赏里面的弑父情结,认为揭示了普遍的、深度的人性。这两本书我都读过,然而读了《静静的顿河》之后,我以为最卓越的俄语文学作品,应该是后者。

现在,我们把这三部作品比较一下,说明《静静的顿河》为什么胜出?

从结构样式看,《战争与和平》与《静静的顿河》最为接近,都属于史诗巨著,都展示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塑造了众多生动的艺术形象,那种对于历史横断面的全景式描绘,创造了不仅属于俄罗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画卷,也是关于人类生活场景的百科全书。

从结构处理和人物塑造上对比,肖洛霍夫和托尔斯泰各有胜负,托尔斯泰擅长处理复杂的人物关系,营造繁复而精密的艺术结构,从而使他的作品在结构上极其严整,这一点,肖洛霍夫似乎略有不及。从已经写成的作品的看,(尤其是前两卷设计的线索)《静静的顿河》在早期的结构处理上,似乎是想写四条线索:一是以葛里高利为中心的麦列霍夫家族,代表自耕农、中农阶层,二是以科什沃依为中心的贫雇农革命分子,三是以李斯特尼斯基父子为中心的地主阶层、保皇派,四是莫霍夫家族为代表的商人阶层。但是后来,后两条线索明显地中断了,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的结局只是在结尾部分,间接地有个交代,而莫霍夫逃走以后,就不知所踪了。再从全书的结构看,《静静的顿河》在结构处理上,不够严整,尤其是第二、第三卷的内容,松散、拖沓,插入了很多和主体情节不相干的内容,比如革命者本丘克和安娜的故事,而主人公葛里高利几乎被淹没地看不见了,直到第四部,才渐渐显露出来,使得结构的主体清晰、明确,首位连贯。所以,从艺术结构看,托尔斯泰高出一筹。

再从人物塑造的成就看,表面看,两个人的成就不相上下,主体人物都塑造的生动、鲜明,然而,仔细体会,我以为,肖洛霍夫要高出一筹。《战争与和平》也许是因为描写贵族的生活,所以,塑造的人物有明显的“做作”痕迹,这也许是因为贵族的生活和举止都符合伦理规范的缘故,温文尔雅,循规蹈矩,但是总是给人感觉缺乏更多的生气和活力。《静静的顿河》就不一样,塑造的人物极其生动、鲜明,不仅跃然纸上,甚至可以从书本里跳出来,有站到读者面前那种真切感。而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更是浑然天成,没有一丝一毫的斧凿痕迹,热情艳丽的阿克西妮亚,贞洁贤淑的娜塔莉亚,放荡妖冶的达丽亚,脾气暴躁的潘苔莱,粗野顽固的彼得罗,狡猾又愚蠢的福明,等等,即使一个小人物,一个普通的哥萨克男人或者女人,都描写的非常生动,而且这种生动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真实感,仿佛只是用精准的白描把原本真实的生活临摹下来一样,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更重要的,在这种真实之中,有一种高贵的“诚挚”,这恰是作品的根本魅力所在。因为任何艺术形象都要通过感染受众,才能使形象真正“活”起来,并成为经典。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创造了不朽的艺术形象的作品,最终都得以保留,因为时代可以更迭,故事也可以重复,但是独特的“人”的魅力不会因此而衰减,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通过对艺术形象的解读,观照到自己的生活。《静静的顿河》比《战争与和平》更能深入人心,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现出它的“诚挚”。

至于说《静静的顿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相比较,显然,这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静静的顿河》是最纯粹的文学,没有一句说教,甚至没有任何议论,它对人生的深刻把握和揭示都是通过情节进展的人物来展现的,自然而然,非常纯粹,任何一个读到结尾的人,都可以在这种漫长的叙述之后,领悟到那种勘比希腊悲剧一般的悲壮与沧桑感,似乎我们在“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所经历、所感受的一切,一切的悲欢哀乐,都包含其中了。而《卡拉马佐夫兄弟》显然是“小众”作品了,它更像是一部用文学语言写成的哲学著作,尤其是“宗教大法官”那段,连篇累牍的说教,如同哲学分析。俄国人的哲学思想,大都体现在文学作品里,似乎俄国人不太擅长哲学叙述,这一点和德国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德国人的文学作品都充斥着浓重的哲学思辨,比如《浮士德》,比如卡夫卡。从这个意义上,《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静静的顿河》这二者,没有可比性。

迄今为止,《静静的顿河》被译成92种语言,在全球上百个国家一版再版,发行量超过一亿册,2005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肖洛霍夫年,以纪念这位倾倒众生的伟大作家。苏联解体之后,许多体制内的曾经的御用写手们的作品都销声匿迹了,而《静静的顿河》仍然二度登上俄语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实在不是偶然的。很多人反对肖洛霍夫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体制内作家,而且还是官方的作协主席。作为体制内的文化官僚,肖洛霍夫曾经支持苏联官方的文化高压政策,有为虎作伥的劣迹。不过,一个人的思想和所作所为总是复杂的,不能以他个人的功过掩盖其艺术成就,海德格尔始终是一个忠实的纳粹党徒,但不可否认,他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巨擘;同样的,不可否认肖洛霍夫巨大的艺术成就,毫无疑问,肖洛霍夫是继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俄语文学大师。以思想成就而论,肖洛霍夫要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稍逊一筹,但是以才情而论,肖洛霍夫是更纯粹的文学家,《静静的顿河》无愧于俄语文学的颠峰之作。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2000字

如果没有一次大战和后来的俄国内战,葛里高利很可能会在沙皇的军队里平静的服役,退役后如先辈一般耕耘着自己那些田地、放牧着自己那些牲畜。最大的冒险也许就是和阿克妮西亚私奔到他乡过逍遥的日子。

可是命运往往事与愿违,他手上的一切都在被短暂地给予之后而又残酷地剥夺。和那些平凡的或是战死沙场或是死于疫病的哥萨克不同,葛里高利仿佛有一副铁身板,无论敌人的刀枪还是病魔的摧残,丝毫不能把他压垮,他总会一次次地从病床上站起来,重新骑到马背上,挥舞战刀,破阵杀敌。

可越是这般英勇不凡的斗士,越要经历更多的不幸,越要承受更多命运的打击。岳父、哥哥、妻子、嫂子、父母、女儿……公墓里一座座新坟见证了这个家庭的一次次不幸,绽放的矢车菊只能让人更加悲哀……

葛里高利最大的悲哀也许就源自他的骑墙。

在战场上和情场上,是最容易滋生骑墙者的地方。葛里高利就是这样的骑墙者。

在战场上,他加入过红军,后又加入叛军,如此反复。乃至有人说他亦正亦邪,殊不知,这样的人物命运才最有看头,一如《碧血剑》里的金蛇郎君。不过葛里高利本性是善良的,即便他在最后加入了福明的匪帮,也依旧希望禁止抢劫的发生。从一战时候驻军波兰希望阻止同袍强见波兰妇女,到后来加入红军时希望挡住对被俘白卫军的屠杀。之所以说希望,因为那一切终究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了。葛里高利的努力,就像一个苍白的手势,于事无补。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人只有变得愈发残忍,愈发抛弃良知才能生存,更好地生存。但真正的善良终究无法从这个曾经朴实的人身上完全泯灭,即使在他担任叛军师长,为了哥哥的遇害而报复性屠杀红军俘虏之际,也曾经莫名的良心发现,也许是本性的善良让他找到了对放下武器的敌人仁慈的理由。但刀锋之上,想要安稳地骑墙,终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红军、白军双方都会戴上有色眼镜,不断从背后眯起眼睛,小心地仔细审视这样的“叛徒”,没有人会去关心你为何会“反正”,大家关心的,只是你“反正”了那么回事,这就是“污点”。就像很多刑满释放的人员,在暴露了自己的服刑经历之后,依旧会遭到很多人的歧视。

情场之上,骑墙同样会付出巨大代价。葛里高利和已婚阿克西妮亚有了私情,他可以不畏惧情人丈夫司捷潘的拳头和冷枪,却依旧无法违背父母订下的媒妁。在两个女人中间骑墙,对于葛里高利这样的粗线条的人来说,恐怕比在红军和白军之间骑墙更加为难,毕竟一面是爱情,一面是亲情。当新婚的葛里高利对着他的发妻娜塔莉亚说出“我不爱你”的时候,娜塔莉亚默默地望着夜空,此时的沉默胜过万语千言,更让人感到无尽的苦涩。娜塔莉亚是个内敛贤惠的女人,却也如此痴情,她不惜为了葛里高利这负心汉殉情自杀,最后甚至为了他的婚外情堕胎而死。这便是骑墙的恶果之一了。而阿克西妮亚终究也未能和他双宿双飞,逃亡途中中弹死在了这个心碎男人的怀里。都想保住的结果往往是都保不住。

骑墙者为什么要骑墙?很多时候也是处于无奈,或是出于良心的谴责,或是出于情感的爆发,或是出于求生的渴望。有时候,骑墙者一样很可怜,就像那棵风中摇曳的墙头草,不知何时,就会被狂风连根拔起。葛里高利的骑墙就是如此,更多时候是出于无奈,是出于被命运的捉弄之后的无奈。

那么不骑墙的所谓“坚定”的人又是如何呢?米什卡.科舍沃伊和米吉卡.科尔舒诺夫不就是很好的例子么,在作者的笔下,他们杀人的理由看似不同。实质上二人并无多大差异,都是剪除异己、杀人放火的机器。相比他们,同样毙敌不少的骑墙者葛里高利更像个人,至少他还不会堕落到对老人和妇女下手,也会时常对缴械的敌人报以恻隐之心。

然而他的一次次善意并不能换取同等的回报。也许是因为他手上沾了太多红军士卒的血,不但在战场上,即使面对已经转化为平民的葛里高利,红军官兵甚至是他的亲妹夫科舍沃伊都依旧很难放过他。讽刺的是,相比红军的一次次追杀,似乎白军和匪帮对他更为友善一些。

也许葛里高利手中锋利的马刀能够一次次准确地削掉敌人的头颅,却终究无法挡住命运的逆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他就像一叶扁舟,总想逆流而上,到头来为了不致倾覆,却不得不随波逐流,被逆流裹挟……

被逆流裹挟就能摆脱倾覆的命运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从他反对屠杀俘虏,脱离波乔尔科夫的红军队伍那一刻起,他的悲剧命运便已然注定。而后的道路,加入红军即便不会被白军杀掉,也会被肃反委员会清洗;加入叛军或者匪帮迟早会被占压倒优势的红军镇压,被肉体消灭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葛里高利偏偏不信命,他一次次走上战场,与其说是和敌人厮杀,不如说是和命运厮杀,不但厮杀是抗争,他从福明的队伍开小差一样是对命运的一种抗争。他,这个无数次摆脱死神追捕的人,不甘心就这么窝囊地束手就擒,换言之,他只想活下去。

遗憾的是,就算这么简单的要求,命运也不能满足他,他像一只掉入陷阱里的犹斗的困兽,无论怎样挣扎,也难逃最终的宿命,那逆流而后倾覆的宿命,那所有的挣扎和努力,在事后看来,无异于一个个苍白的手势。战乱和疫病都没有摧垮的勇士,最终还是要授首于这逆流的命运。

比战乱和疫病更残酷的,是被逆流的命运裹挟。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2000字

有喜欢看俄国作品的,建议先看《战争与和平》,然后看《静静的顿河》,再然后看《古拉格群岛》。

当然,如果想额外补充一些营养,可以去读波兰的《火与剑》,在那里有哥萨克人的前世。他们向往自由,为了摆脱波兰人的奴役而借师助剿,选择的对象居然是俄国人。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比这更黑色幽默了。

从感性的角度讲,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对俄国和俄国人充满了矛盾的感情。他们的人民容易伤感、喜怒无常、傲慢和自卑并重、既有托尔斯泰悲悯的灵魂,亦有种族灭绝种种暴行。

我们对俄国人的好感,源于本朝体制对苏联帝国的继承和模仿,源于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民歌,我们愿意相信他们是沧桑的、强大的、深沉厚重的、外表沉默但是内心情感丰富的,事实上俄国人有这样一面。就像日本人的双核一样,他们的确有这样一面。

但任谁也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他们是残暴、无信义、侵略成性的。其实,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古代的斯拉夫人变成今天的这种德行,和蒙古人的入侵有极大的关系。鞑靼人在历史对罗斯人造成的伤害与侮辱,成为了俄国人最早的启蒙老师,当罗曼诺夫王朝崛起后,俄国人就用鞑靼人的方式向周边所有的民族输出着伤害。

从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俄国人就开始了圈地的脚步,沙皇俄国是这样的,红色苏联是这样的,今天的俄罗斯要不是虚弱的头重脚轻,恐怕也还是很想这样干的。

而红色帝国苏联的建立,则是泛人类性质的伤害。首先,它推翻的是一个腐败但是温和的封建王朝(说温和是因为,它对各种各样前仆后继的造反者始终是宽容的,这种宽容导致了王朝的崩毁。换个角度看,列宁或者托洛茨基或者斯大林这样的人物一旦存在于苏联或者我们天朝,早就从肉体被和谐掉了,还会允许你站在广场发动群众?),建立了和封建王朝相比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恐怖暴政。新的集权统治的特征,请参照乔治.奥威尔的《1984》,那里面有非常形象、具体、生动、裸体的说明。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也是一个古老的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而又残暴无比的民族的悲歌。你可以把它解读为俄罗斯人的悲歌、霍霍尔人(乌克兰)的悲歌、哥萨克人的悲歌。在那样一个时代,人是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力的。

前面有位网友的文章写的好:比战乱和疫病更残酷的,是被逆流的命运裹挟。但是,这恰恰是一个悖论性的话题,自人类有文字的历史以来,有哪一代人不会被命运裹挟呢?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的天朝,我们谁又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呢?

当然,那位网友说的最到位的一点就是,逆流的命运。马师傅主义的崛起,红色俄国的建立,就是人类历史上的逆流。我们看的到,小说里面无论格里高利怎样选择,都必然是错误的,结局都是悲剧的。即使他做出背叛的选择,帮助党和红军去屠杀自己的哥萨克同胞,别忘记,内战结束后的种种运动和大清洗。像托洛茨基这样的红色学长都会被证明是伪君子和阴谋家,那一个前皇俄军战士,哥萨克人格里高利又怎么可能是清白的呢?在那样一个大时代里,小人物只能是悲剧性的命运。人们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按照东方式的观点,这叫宿命。哥萨克人未必懂宿命,他们只知道他们古老和热爱的生活方式,彻底的被改变了。顿河静静流淌,而那些美好的岁月再也回不来了。

“一纵队行军骑兵从道路右边开上来,越离越近。葛利高里听到了久已熟悉的、哥萨克的一套装备有规律的、和谐的响声。听到了无数马蹄的低沉。同样也很和谐地踏在泥泞的路上的狐卿声。已经开过去了约有两个连了,但是马蹄声一直还在响;看来,大概有一个团正从道旁开过去。忽然在前面,静穆的草原上空,一个领唱的雄壮。粗野的歌声,像鸟一样腾空而起:弟兄们,在卡海申卡河上,在萨拉托夫美丽的草原上……

于是几百人雄壮地唱起了占老的哥萨克民歌,唱衬腔的男高音用强有力的、悦耳的声调压下了所有人的声音。这个响亮的、震撼人心的男高音压下越来越弱的低音,还在黑暗中颤抖的时候,领唱的已经又唱了起来:哥萨克——自由的人们世世代代地在那里生活,所有顿河的、山脊的和亚伊克河流域的哥萨克……

葛利高里的内心好像有什么东西爆炸了……突然袭来的哭使他全身都颤抖起来,喉咙痉挛得说不出话来。他吞着眼泪,贪婪地期待着领唱人再开回唱,自己也无声地跟着领唱的人嘟味着从童年就熟悉的歌词:他们的头领——是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他们的大尉——是阿斯塔什卡。拉夫连季耶维奇……

歌声刚一响起来,大车上的哥萨克们的谈话声一下子就沉寂了,也听不到吆喝马的声音了,成千的车辆在一片深沉、敏感的寂静中向前移动着;在领唱的人竭力唱出最初的字句的时候,只听见磷磷的车轮声和马蹄踏在烂泥里的狐卿声。黑乎乎的草原上空只有这只流传了数百年的古老的民歌在回荡。这只歌用一些朴素、简单的词句,讲述曾经勇敢地打垮沙皇军队的自由哥萨克祖先的业绩;讲述他们怎样驾驶着轻捷的快船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上出没;讲述他们怎样打劫沙皇绘有鹰徽的航船;讲述那些“劫后”商人、贵族和军政长官的狼狈相;讲述被征服的遥远的西伯利亚……自由哥萨克的子孙们在忧郁的沉默中倾听着这雄壮的歌声,他们正在可耻地撤退,他们在这场可耻的、反对俄罗斯人民的战争中被打得落花流水……

一团人开过去了。唱歌的人追过车队已经走远。但是车队还在像着了魔似的在沉默中走了很久,大车上既听不到说话的声音,也听不到吆喝疲惫了的马匹的声音、而像满潮的顿河河水一样浩荡的歌声,又从远处的黑暗中飘荡、扩散过来。”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红色革命胜利后就会输出革命。再后来,东欧、中亚、我国,无数的格里高利们前仆后继,悲哀的骑墙,被砍掉脑袋或者背叛了做人的尊严苟活。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9

顿河哥萨克不是一个民族,是从城镇里逃出来的农奴,为了追求自由,摆脱奴役,来到这块水草肥美的草原聚居,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政权动荡频仍,没有让他们得到安生,红白两军都想利用哥萨克作为夺取政权的坐骑。两军为了鼓动哥萨克放心放肆地杀人,都将敌方讲成是妖魔,以革命的名义宣传自己杀敌的正义和神圣。

葛里高利像一匹枭雄的骏马,和一切哥萨克一样,没有什么政治信念。两军都套他进过鞍羁。白军进村了,他跟着白军走。红军胜利了,他参加红军去。红军败了,他又被裹挟参加了白军......不论参加红军还是白军,他都杀人立功,都成了英雄。

红白两军把哥萨克撕裂成了水火不容的两派,将亲戚变成了仇人,将朋友变成了死敌,将潜藏在人们心底的人性恶,撩拨、点燃成了互相激愤残杀的熊熊烈火。在草原上杀来杀去,杀的都是哥萨克。葛里高利的父兄也被残杀于政权红白变换的过程中。

“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卖命?”葛里高利惶惑叩问,极度厌倦互相残杀的生活。他妹夫当上村子里红色政权领导之后,六亲不认,派人来逮捕他,要将他置于死地。葛里高利这匹枭雄骏马被逼迫挣脱鞍羁回复野性,带着心爱的情人脱缰而逃。他企图远远地躲离红军,也要躲离白军,但是,逃亡途中,他的阿克西尼娅躲离不了死亡......

我总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他最后要向红军统治着的家乡踽踽归去?莫非不知道参加过白军的哥萨克,“自投红网”后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悲惨命运?值得珍惜的东西,他都已经全部失去了,莫非绝望了,心死了,蚁命不足惜了,干脆主动送上门去让红军一枪“嘣”去了之?

顿河的老葛啊,你和许多人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你的道路,就是许多人的道路,你的荣辱,也是许多人的荣辱,你的痛苦,也是许多人的痛苦,你的难处,也是许多人的难处,你的命运,也是许多世人的命运呀!

世相惊心动魄!世人命运乖蹇!世情惊人相似!肖洛霍夫就这样为我们描绘出浊世之中生、死、爱的图景!浊世,浊世啊!带给世人的灾难和痛苦,罄竹难书啊!谁如此深刻、生动地揭示过浊世的罪恶?惟此煌煌四部头的浩大巨构。一部书,写了千年史,记录全世界!

《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以前我读过第一部。这个把月,断断续续终于将第二、三、四部读完。在战火里读它,挣得了巨大震撼,精神长高。《静静的顿河》是我所读过的最震动心灵的小说!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10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米·肖霍洛夫的巨著。从轻快的开头到沉重的结尾,它让我的心一点点,一点点的往下沉。战争改变了顿河边上的一群哥萨克人的生活轨迹,他们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和被战争蹂躏、毁灭的生活。

葛利高里是哥萨克的优秀小伙,聪明机智,吃苦耐劳,敢爱敢恨,淳朴勇敢。同时他也有很多缺点,性格暴躁、任性妄为。婚前他就爱上了有夫之妇苦命的阿克西妮亚,和娜塔莉亚结婚后,发现自己并不爱身边这个冰冷的妻子,不顾家人的反对,跟阿克西妮亚逃到另外的庄园,当了雇工。

战争扰乱了他和阿克西妮亚的甜蜜生活,在战斗中,葛利高里逐渐成熟了,他英勇善战,为了正义,为了家园,为了哥萨克。他拿到了勋章,成为哥萨克的骄傲。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伤了,回家休养期间,发现了阿克西妮亚和地主的儿子之间的私情,气愤的葛利高里重又回到了结发妻子娜塔莉亚的身边。

娜塔莉亚淳朴善良,勤劳诚恳,她深爱着葛利高里,对葛利高里的回归喜出望外,他们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阿克西妮亚在被地主的儿子抛弃后,又回到原来丈夫的身边。过了不久和葛利高里又旧情复燃。娜塔莉亚知道后绝望了,一心要打掉怀孕的孩子后,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终于因流血过多而死。死前她把孩子叫到身边,让孩子替自己吻一吻他们的爸爸,然后要爸爸好好照顾两个孩子。

娜塔莉亚的死,让我心碎。这是一个多么忠贞的妻子,那么能吃苦,多年来,跟葛利高里聚少离多,苦多甜少,为了葛利高里,为了孩子,操持着家业,最后落到这样可悲的下场,死前心里仍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怎能不让人垂泪。葛利高里一时也悲痛万分,不过那是对孩子母亲的那种感情,他真正爱的人还是阿克西妮亚。

最后哥萨克在战争中失败,葛利高里到处躲藏,他要带着自己心爱的阿克西妮亚逃走,就在逃亡的路上,阿克西妮亚被击中身亡。阿克西妮亚的死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悲伤,她毕竟死在了葛利高里的怀里,带着无限的幸福和满足。

不过,阿克西妮亚的死把葛利高里的心掏空了,他对生活再也没什么眷恋了,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再看一眼孩子。

葛利高里是普通哥萨克的一员,他是哥萨克中的杰出代表,同时他也是有血有肉的男人,他的心中也有对女人深沉的爱。他虽然在战斗中能率领一个师,但他不是什么政治家、军事家,他没有理智的政治观点,他就是他自己,一个普通的哥萨克,一个在战争中千锤百炼的男儿,在战争中他也犯过错误,甚至很严重,可是这又能怪谁呢,在有今天没有明天的战争年代,在炮火中出生入死的人,还要那么多顾忌吗,能活命就是最好的。作家对于战争和人性的深刻理解让我受益匪浅。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11

《静静的顿河》是一本这样的书,他囊括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几段历史的历史与一个人的历史,但它不是一本历史小说,不是我们所以为的下里巴人虽然作者从头到尾都是用最通俗的话写作,但它是一本厚重的书我相信,形式永远只是装饰。

作者肖洛霍夫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经历了俄罗斯最有史性的三个年代,经历了一个民族从生到死再到生的过程,经历了史家所谓之乱世,经历了如笔下主人公葛利高里般矛盾的自我斗争。

能够这么讲,没有哪部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是不具有哲性的。如这本书,从哲学上的时间(一个人、一群人的由生到死再而生)进而演进成为空间上之繁复的过程。我相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金人译出的这四卷本《静静的顿河》会带给每一个灵性的人以震撼。

金人的译本流传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准确地说,那是我们的祖国和这本书的故事交叉的集合,一个集合包容了多少相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能带给故事里的人以什么?翻译永远都是再创作,他是拿着肖洛霍夫的笔,写他的事而孕育着自我国土上河流的波涛。

主人公葛利高里不是英雄,他也没有办法成为英雄。他懦弱,他简单,他空虚,他孤陋寡闻,他郁郁寡欢,他拥有一个平凡人所有的一切弱点,然而永远是平凡人写就历史,作者也许不太想告诉我们这一切,而葛利高里却一向在讲给我们听。

历史是站在高层建筑上的人玩弄的把戏。每一个偶像(或更细致的称为寄托)的矛头指向何方,无数平凡的人便冲向何处。死亡是一个人的历史,历史是一群人的死亡。这样的一群人总以为在矛头指向的那个地方有着期望,然而期望总为我们所知的那样那有着幸福的地方,早就有人在那里守卫

历史造就了一群人,也毁灭了一群人;政治解放了一群人,而抛弃了更多的人。如果诺贝尔文学奖在近一百年还有什么更加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只在于它予作品以肯定,而肯定的那些作品必然是政治娼妓后每一个受难者的产物。《静静的顿河》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不敢于明言,因为他所在的那个国家、那个时代、那段历史给每个平凡人以期望,而期望是牢笼,是政治的宠儿,斯大林绝对明白这一点,可他是玩弄把戏的那个人,同许多政治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干系),谁不想让马戏团里的动物仅且仅仅只作为娱乐的宠物?诺贝尔奖在那个时代是囚笼里的一粒珍珠,而《静静的顿河》把它向笼子的边缘推近了一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余华所谓的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论断,我不信了他,因为更高层次的活着同样存在:你不能够吃不饱,而你吃饱了,你就不能像没吃饱的人那样无休止地希冀食物的存在。所以人生而为之的意义与价值,是在抗争的希冀中得来,是在失望的绝望中得来,是在深思的顿悟中得来,但丁在他的地狱的门口放置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语:进入这个门,你就要放下一切期望。

《静静的顿河》讲述的每一个人都是罗丹的那个思想者,那个坐在地狱门前赤身裸体的人,他的绝望与希冀只停留于哪一瞬间,他向人赤裸的证明活着的价值:不在于过去,不在于未来,而在于此刻。

所有人都是迷茫的,在这本书里,在这本热烈的、沉郁的书里,他们的绝望与期望如他们所热爱的河流一般飞腾在他们的土地上。

这种期望与绝望是一种逃避,是对于政治的迷茫,他们关心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而是个人的生活这是多么质朴与诚实呵!然而沙砾注定要顺河流而去,静静的顿河刷去了几千年平凡人的生活的印记,伴随着人类的绝望与期望继续流淌,直到不再拥有绝望与期望他永远都是如此安静。

在我的这篇读后里并没有大段的讲述这部大书的资料,因为那是投机者的行为,我认为,资料永远都是类同的,如果只为了拼凑字数,我能够选择远离那些严肃的书籍。我没有把这部作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更懒于像某些专家那样字斟句酌的死读。我可能某一天会忘记这本书的资料,甚至此刻我竟然忘去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我抛下这一切想法仅仅虔诚的阅读后,我想到我们的国家,我毕竟是一粒沙,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大河中,同样的期望与绝望让人在百年内生而死死而生的国家,我踌躇满志。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12

平时爱读一些短蝎湛隽永的美文,一些人物传记,再有就是旅游期刊之类的。藏书不算多的书架上,美美让我心动的:那淡淡的湖蓝色封面,黑色的五个字---静静的顿河时常映入我的眼帘。最初读它已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记得当时用得到的压岁钱,自己去书店买回了这套书,如获似宝……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的脚步犹如飞转的车轮,忙碌着忙碌着,真正静下心来读这洋洋百万言的长篇作品估计已是一种奢望了。前年我们单位重新扩建,员工在家停工培训近一年,有幸可以从容拜读我喜爱的作家肖洛霍夫的经典之作。再读它一股浓烈的顿河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没有华丽的辞藻,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出纸张,使人仿佛置身于充满汗水淋漓的劳动场面;时而又被金戈铁马的战争生活所震撼;自由勇敢的哥萨克人用几辈人的汗水开发了荒莽的顿河土地,每一掬顿河水。每一寸土。每一棵树都凝聚着哥萨克人的心。他们依恋着顿河的土地,深深热爱着这片热土,可哥萨克人平静的生活被战争和革命的风暴搅起了巨大的波澜。

书中描写了在新旧政权。红军和白军。新世界和旧世界斗争过程中,以格力高力为代表的劳动哥萨克走向新生活的艰难曲折的历史道路和他们中许多人充满迷误和痛苦的悲剧命运。作者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中悲剧史诗创作的先河,以“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的品格”而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长篇巨著象是人类文化创造史的里程碑一样,使人难以忘怀!他以深刻的笔力描述了劳动哥萨克发生根本巨变的整个一个时代,为后世留下了一代史诗。

我特别喜欢书中寓于深意的细节描写:“格力高力走到一个陡峭的岸边,把自己的枪和子弹投进了漂浮着的小冰块的晶莹的绿色河水里……他顺着即将被和煦的春日融化的蓝色的河水,穿过顿河,大踏步往自己家里走去……”一张自制的书签从厚厚的书中滑出,字迹已经淡了,上面写满了书中人物的名字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禁笑了!曾经十几岁的我,当时读它时经常记不住人物的名字,于是做了这张特制的书签。赶紧把女儿叫到身边,郑重地把书和书签交给女儿,那一刹那感觉青春的记忆也交给了女儿,凝望着女儿清澈的眼眸,仿佛她即将长大。

如果读书能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读好书则是一种享受。现代生活读书的方式很多:可以手机阅读,网上阅读,mp5电子书阅读等等,我还是喜欢手捧书的感觉:淡淡的墨香,喜欢精彩片断的反复阅读,喜欢美文哲理的摘抄,喜欢睡觉前和主人公一起进入他们的世界……我和老公一直期望女儿能爱读书。读好书;也许现在的孩子们的学习任务重,功课多,读书的时间越来越来少,也许哈利~波特,鸡皮疙瘩,小时代更能吸引孩子们吧……静静的顿河这样的巨作女儿能慢慢读懂,希望伟大的肖洛霍夫用他多棱镜的分析方式,折射出的事物的复杂内涵,我们能真正体会他想表达的“人的魅力”。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 篇13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三篇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800字

我不喜欢看小说,更不喜欢看略长些的,可能是性格的问题,那密密麻麻是一行行,一排排的字迹看着就“眼花缭乱”。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对这本《静静的顿河》产生了顿悟,因为当时老师倡导我们看些文学性的小说。渐渐地,我接触了这本我初读并且印象最深刻的文学作品。

这本书共四本,让我这个出入者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后,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坚持看完最后一个字。

文中写着作者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写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她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之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曾经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进步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与悲欢。我非常喜欢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这些文字让人文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人徘徊于其间。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无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强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块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平生抒发心灵和情感的语言。

肖洛霍夫曾说: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人生意义。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写的伟大巨著。

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磅礴,他的人生魅力。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800字

最初的接触《静静的顿河》是在高中时候,那时我们学校办了自己的期刊《青苹果》,我们大家都十分踊跃的投稿。但是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没有多少人去头稿了。但是怎么办呢?难道说让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一期刊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产吗?最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大量的饿版面来连载肖霍洛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没想到的是,着小说一上期刊,就立刻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我们大家都开始看起我们学校自己办的期刊来。

但毕竟时间有限,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将那么大的一本书全部都载到期刊上。我们也就只看了那么一小小的部分。现在上了大学了,时间也多了起来,偶尔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了四本《静静的顿河》:是一整套素。我高兴的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不见多时,现在终于有和它见面了,我心理别提有多高高兴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说,我这个心里的郁闷啊!

于是我凭着以前有过看它的经历,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结局的那一本。我整天爱不释手的那着我心爱的书。就这样终于有了感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俄过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后加入哥萨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发生的饿一件又一件令他伤心的事,先是自己哥哥的战死,然后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不愿意给他生孩子而自己是失血过多而死。自己也因为没有文化而被别人瞧不起,,最后不得不有师长降为了一个小小的连长。因不满哥萨克们的战争无目的,后来他有投身红军。将自己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没有实际作战的能力的将军的饿怨恨全都发泄到了战场上。

作者通过对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真实的饿反映了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800字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葛利高里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可以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本文网址://m.1467.com.cn/fanwendaquan/81352.html

上一篇:心情周记

下一篇:妈妈五年级写人作文

W

相关文章

换一换
W

最近更新

换一换
热门主题 换一换